学习啦>在线阅读>文章阅读>文章>

冰心奶奶写的文章

克浩分享

  冰心奶奶往往喜欢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以“我”作为展开故事的线索,满蕴着深情,倾诉我的所见、所闻、所遭、所感、所触,使读者感到小说中所发生的一切,全是人生的真实,没有虚构编织的成分,没有浪漫的色彩,没有人为的戏剧性的冲突,没有媚俗的诙谐,具有逼真性和亲切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冰心奶奶写的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冰心奶奶写的文章1: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

  泰戈尔!美丽庄严的泰戈氽!当我越过“无限之生”的一条界线——生—— 的时候,你也已经超过了这条界线,为人类放了无限的光明了。

  只是我竟不知道世界上有你——

  在去年秋风萧瑟,月明星稀的一个晚上,一本书无意中将你介绍给我,我 读完了你的传略和诗文——心中不作别想,只深深的觉得澄澈……凄美。

  你的极端信仰——你的“宇宙和个人的灵中间有一大调和”的信仰:你的 存蓄“天然的美感”,发挥“天然的美感”的诗词;都渗入我的脑海中,和我 原来的“不能言说”的思想,一缕缕的合成琴弦,奏出缥缈神奇无调无声的音乐。

  泰戈尔!谢谢你以快美的诗情,救治我天赋的悲感;谢谢你以超卓的哲理, 慰藉我心灵的寂寞。

  这时我把笔深宵,追写了这篇叹感谢的文字,只不过倾吐我的心思,何尝求 你知道!

  然而我们既在“梵”中合一了,我也写了,你看见了。

  关于冰心奶奶写的文章2:闲情

  弟弟从我头上,拔下发针来,很小心的挑开了一本新寄来的月刊。看完了目录,便反卷起来,握在手里笑说:“莹哥,你真是太沉默了,一年无有消息。”

  我凝思地,微微答以一笑。

  是的,太沉默了!然而我不能,也不肯忙中偷闲;不自然地,造作地,以应酬为目的地,写些东西。病的神慈悲我,竟赐予我以最清闲最幽静的七天。除了一天几次吃药的时间,是苦的以外,我觉得没有一时,不沉浸在轻微的愉快之中。——庭院无声。枕簟生凉。温暖的阳光,穿过苇帘,照在淡黄色的壁上。浓密的树影,在微风中徐徐动摇。窗外不时的有好鸟飞鸣。这时世上一切,都已抛弃隔绝,一室便是宇宙,花影树声,都含妙理。是一年来最难得的光阴呵,可惜只有七天!黄昏时,弟弟归来,音乐声起,静境便砉然破了。一块暗绿色的绸子,蒙在灯上,屋里一切都是幽凉的,好似悲剧的一幕。镜中照见自己玲珑的白衣,竟悄然的觉得空灵神秘。当屋隅的四弦琴,颤动着,生涩的,徐徐奏起。两个歌喉,由不同的调子,渐渐合一。由悠扬,而宛转;由高吭,而沉缓的时候,怔忡的我,竟感到了无限的怅惘与不宁。小孩子们真可爱,在我睡梦中,偷偷的来了,放下几束花,又走了。小弟弟拿来插在瓶里,也在我睡梦中,偷偷的放在床边几上。——开眼瞥见了,黄的和白的,不知名的小花,衬着淡绿的短瓶。……原是不很香的,而每朵花里,都包含着天真的友情。

  终日休息着,睡和醒的时间界限,便分得不清。有时在中夜,觉得精神很圆满。——听得疾雷杂以疏雨,每次电光穿入,将窗台上的金钟花,轻淡清澈的映在窗帘上,又急速的隐抹了去。而余影极分明的,印在我的脑膜上。我看见“自然”的淡墨画,这是第一次。

  得了许可,黄昏时便出来疏散。轻凉袭人。迟缓的步履之间,自觉很弱,而弱中隐含着一种不可言说的愉快。这情景恰如小时在海舟上,——我完全不记得了,是母亲告诉我的,——众人都晕卧,我独不理会,颠顿的自己走上舱面,去看海。凝注之顷,不时的觉得身子一转,已跌坐在甲板上,以为很新鲜,很有趣。每坐下一次,便喜笑个不住,笑完再起来,希望再跌倒。忽忽又是十余年了,不想以弱点为愉乐的心情,至今

  不改。

  一个朋友写信来慰问我,说:“东波云‘因病得闲殊不恶’,我亦生平善病者,故知能闲真是大工夫,大学问。……如能于养神之外,偶阅《维摩经》尤妙,以天女能道尽众生之病,断无不能自己其病也!恐扰清神,余不敢及。”因病得闲,是第一慊心事,但佛经却没有看。

  一九二二年六月十二日

  关于冰心奶奶写的文章3:独行的冰心

  清夜独坐的我,晓梦初醒的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之中偶然有一分钟 一秒钟感到不能言说的境象和思想的我,与课室里上课的我,和世界周旋

  的我,是否同为一我,也是一个疑问。

  ———冰心:《我》

  仔细回想一下这个世纪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它留给个人的时间和空 间竟少得可怜。更多的情况下,人们被时代驱赶着前行,像赶赴一个个盛 大的集会,停不下来,也来不及思量。如我在一篇文章里讲到的:“在 20世纪中国,一般人恐怕不必指望去逃避历史强加给他的规定性成长。” 我们只听得到群体的口号,而听不到个人的声音。政治空间对心灵空间、 公共空间对私人空间的挤迫,几乎成了本世纪的标志性景观。

  而冰心,这位身着旧式旗袍的新式女性,自新文学发轫的第一天起, 就开始在荒芜的心灵园林里打扫尘垢,锄草施肥了。她试图以智慧的繁星 和纯真的春水,焐暖世纪冰冷的胸膛。与名字相反,冰心是温暖的,她没 有染上那个时代的女子特有的闺阁式的自怜,而纯然是一尘不染的洁净与 正直。她外表的单薄与弱小,更凸显出她精神的伟岸与不凡。

  冰心与鲁迅形成了一种“互补关系”。鲁迅代表了新文化中阳刚的一 面,冰心则代表阴柔的一面;鲁迅是一柄锋利的社会手术刀,冰心则是慈 爱的灵魂布道者。学者李吉力在论说《红楼梦》时曾指出,女人是水性的, 男人是泥性的,“这两种特性表明:女人是自然的作为审美向度出现在历 史中的,而男人是社会的作为力量的象征从事于历史的创造的。”如果说 鲁迅是荒野上的战马,冰心则是河流边的水车,她承继的是中国文化中娴 静的部分,依靠的全然是自然的力量,浇灌心灵的沃土;如果说鲁迅是以 超人的力量肩起历史的闸门,冰心则是于不动声色中改造世道人心。冰心 的存在,丰富了“五四”文化的精神维度,使中国的精神启蒙不是一种简 单的线性结构或平面结构,而呈现出迷幻复杂的姿态。

  遗憾的是,这样的精神姿态没能赢得足够的发展时间而过早地夭折了。 当鲁迅传统生长为一株大树时,冰心却日益成为盆景园里孤独的标本。 ““””中泛滥的兽行不是因为群体信仰的缺失,而是因为个体良心的泯 灭。那些闪烁着幼稚的眼光,本应从《寄小读者》中汲取营养的学生娃子, 争先恐后用《毛主席语录》抽打作家的脸颊。还会有女孩,在无边的暗夜 里为远行的人制作一盏温暖的小桔灯吗?

  冰心依然被选进课本———当然,是很久以后。我最初便是在课本里 结识冰心的。然而,漫长的时间足以将所有美丽的外形浸泡得变形。那些 在时间深处长出绿苔的旧日文章,被工匠的巧手镀上新的光芒,于是,冰 心笔下的“黑暗潮湿的山路”、“桔红的光”,便神奇地具有了政治隐喻 性。严密的政治话语系统可以妙用每一个个体声音———即使你有个体声 音,它也会强行为公共所用。

  茅盾在《冰心论》中写道:“在所有‘五四’时期的作家中,只有冰 心女士最属于她自己。她的作品中,不反映社会,却反映了她自己,她把 自己反映得再清楚也没有。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她的散文的价值比小说高, 长些的诗篇比《繁星》和《春水》高。”茅盾是典型的政治型作家,他的 小说如社会学论文一般谨严缜密。他对文学价值取向与己截然相反的冰心 作出这样的评说,绝对非同小可。

    236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