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运动常识>

适度运动与健康

树源分享

  无数事实证明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会让我们精力充沛、精神抖擞、健康长寿,这似乎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下面学习啦小编就给大家介绍适度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运动强度要适量

  家住三元区山水御园的曾阿姨今年62岁,每天晚上她和邻居一起在小区内跳一个半小时的广场舞后,回到家还要再跳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然后才去洗漱睡觉。往往等她上床睡觉时就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

  “我睡眠不太好嘛,这样跳完反而觉得更好睡。”曾阿姨说。

  对此,张医生表示并不认同,“这种方式并不是提高睡眠的质量,而是由于过度运动,使得自己的身体太过疲累。如果长期这样超出机体负荷地进行运动,对身体反而有害。”

  此外,过度运动如果不被注意的话,还有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悲剧。

  “如果运动过量,有些平时较难察觉的隐性疾病,像心脏病等,有可能被引发,从而带来危险的后果。”张医生说。

  那么,如何判断运动的量相对比较合适呢?

  张医生表示,人体在运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达到一个兴奋点,如果继续往下练,就会出现比较疲劳的情况,进而出现体力透支的现象。所以一般练到比较愉悦的时候,建议不要再继续加大运动量,而应该慢慢减少或者停止运动。

  他建议,每次运动的时间大约为1个小时,每个星期3次。在运动的过程中,要以自己的感觉为准,密切关注自己的心率、血压、疲劳度等,如果有头晕、恶心等不适感,要赶紧停下来。

  运动时间由讲究

  家住梅列区徐碧街道的林阿姨今年58岁,每天早上五点钟左右,她就早早地来到江滨公园晨练。

  “太早开始晨练不可取,人的生理有生物钟效应,清晨时,绝大部分人的体内生物钟还处在最低潮,特别是对于中老年和体弱者而言,太早晨练有危险。”张医生表示,“接下来天气逐渐变凉,建议晨练开始的时间也要顺延向后推迟。”

  张医生提醒有晨练习惯的人们,在清晨锻炼开始之前,最好都先饮用一杯水。

  为什么要养成“清晨一杯水”的习惯呢?张远忠介绍道,由于人体经过一夜的休养,没有补充水分,加上清晨起床之后排尿等举动,水分会进一步流失,进而使得人们体内的血液黏稠度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进行激烈的运动,就有可能进一步促使人体排汗,导致血液黏稠度进一步提升,于身体健康有害。

  38岁的张悦琳从事销售工作,工作、家庭事务都很繁忙的她,一直以来都很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所以她往往选择在晚上九点过后到小区内跑步锻炼身体。

  对于这样的运动时间选择,张远忠也不是很建议。他引用了《黄帝内经》中的一段话:“日夕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也就是说,在太阳下山后,应该让阳气收敛于体内,不要再强行劳动筋骨,更不要将身体暴露于雾露之中。

  所以,在具体的运动时间选择上,张远忠建议,清晨在6、7点钟左右,傍晚则尽量在16、17点左右为宜。

  运动方式应适宜

  在运动方式的选择上,张远忠推荐以有氧运动为主。而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体弱者,在选择运动方式上,张医生则强调一定要量力而行。

  很多人运动都是为了出汗,感觉一身大汗淋漓很畅快,张医生则提醒说,“主动出汗切忌过量。”

  一般而言,主动出汗是人体因为运动而出的汗,是为了保持体内的温度、散发热量,所以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可不是出汗越多,运动效果就越好。

  因为出汗的过程中,人的机体为了散热降温而出汗,大量的出汗会流失体内的水和盐分,进而导致人体处于失水状态,这样只能是暂时减轻体重,并不等同于减肥。而且在运动中,饮水也不宜过量,因为大量饮水的话,会导致出汗更多,进而造成盐分的进一步流失,甚至有可能引发痉挛。所以,张医生建议运动后可以适量补充淡盐水。

  但是,对于一些一运动就汗如雨下的人,可千万不能以为自己是运动很有成效,还需要警惕这是不是身体给出的异常信号,应该及时进行身体检查。

  “中医说肺卫不固,气虚,则易动辄出汗。”张远忠说,这样的人身体比较虚弱,平时也容易感冒、受风寒、神疲乏力,那么在运动方式的选择上,则宜练内养功,以养为主,如静坐、盘腿打坐、站桩等其实也都是不错的选择,注重调姿、调息、调心,也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猜你感兴趣:

1.什么是适度运动

2.适度运动的好处

3.运动与健康的优秀作文4篇

4.关于健康运动的名言

5.运动与健康的满分作文

    293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