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武术基础>

关于中国武术段位制若干问题的解释及发展历史(2)

方婷分享

  中国武术段位制若干问题的解释四:段位制指导员和考评员

  1.武术段位制中的段位资格、指导员资格、考评员资格如何取得,三者间的主要区别何在

  武术段位制作为全面评价习武者武术水平的等级制度,设有段前级和一至九段。不同段级资格有着不同的水平要求。与此配套实施的还有段位制指导员和考评员。对这两种资格的认定也有着不同的要求。三者的取得方式和区别在于:

  段位资格的取得方式是,习武者接受《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内容的技术、理论考试取得合格成绩后,向中国武术协会及其授权单位申请,经综合考评后就可以获得与本人武术水平相应的段位称号,取得段位资格。

  段位制指导员资格的取得方式是,具备中国武术段位四段(含)资格以上、并接受《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项目培训,考试成绩合格者, 可以向中国武术协会及其授权机构申请,参加段位制指导员培训班,学习武术教学文件的制定方法和武术教学方法等,并通过考试、成绩合格者,经中国武术协会批准、认定为武术段位制指导员,取得指导员资格。

  段位制考评员资格的取得方式是,具备中国武术段位四段(含)指导员资格以上者,可以向中国武术协会及其授权机构申请,参加段位制考评员培训班,学习武术段位制考评的有关规章、考评标准和工作流程等,并通过考试、成绩合格者,经中国武术协会批准、认定为武术段位制考评员,取得考评员资格。

  取得武术段位资格、指导员资格、考评员资格的核心,都是《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三者的区别在于,要取得武术段位资格,需要练好《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要取得指导员资格不仅要会练,还要会教;要取得考评员资格不仅会练会教,还要会考评。

  2.武术段位制指导员等级的晋升和职责

  武术段位制指导员等级与段位等级配套实施。兼有四段资格和指导员资格者,即为四段指导员。随着指导员本人段位的晋升,其指导员等级随之自然晋升。

  段位制指导员在执教过程中,可以担任与本人段位同段级及以下段级的教学指导任务。如四段指导员可以担任段前级、初段位及四段段位培训的教学指导任务。

  段位制指导员是考取段位制考评员资格的基本条件。

  3.武术段位制考评员等级的晋升和职责

  武术段位制考评员等级与段位等级配套实施。兼有四段资格和考评员资格者,即为四段考评员。随着考评员本人段位的晋升,其考评员等级随之自然晋升。

  考评员的职责主要有二:

  一是获得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员资格者,可根据各级考评委员会(考评组)的资格要求和工作需要,参与相应级别的考评工作。

  二是获得武术段位制考评员(项目:武术技理)资格者,在普及《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过程中,可自行组织其所教学生进行教学考试,并予以技术水平认定。其中,具有高段位者可对其学生进行四段(含)以下技术水平的认定,具有中段位者可对其学生进行三段(含)以下技术水平的认定;并签发《中国武术段位制技术成绩认定证书》。

  4.对考评员签发技术成绩认定证书的管理

  技术成绩认定证书由各一级段位制工作委员会统一编号管理,分发至各地段位制办公室。具有考评员资格者可按规定到所在地段位制办公室领取,直接签发给参加教学考试成绩合格者。此技术成绩认定证书,由受理段位申报的段位制办公室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权限审核、项目审核、水平审核三方面。

  权限审核:四段(含)以上考评员可签发三段(含)以下技术成绩认定证书;七段(含)以上考评员可签发四段(含)以下技术成绩认定证书。超出此权限无效。

  项目审核:考评员只能对其资格证书上所注明的考评项目签发技术成绩认定证书,其它项目无效。

  水平审核:严格依据演练水平签发技术成绩认定证书。如有争议,由基层发证单位负责审查处理。

  5.一人能兼有多个拳种的段位制指导员和考评员资格吗

  能,而且应该提倡。人们常常用“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来形容武艺高强,并将之引申为对某一技艺高手的赞誉语。某一拳种的掌门人、代表性传承人,也多以“取百家之长治一家之学”的方法推动该拳种的发展。目前,工作和活跃在武术教学、传承第一线的武术传播者们,几乎都兼教多个拳种、多种器械的锻炼方法。即便是业余和休闲武术锻炼者,也大可不必只局限于习练一个拳种的锻炼方法,可以多学几种。多学一种或多种,才能有比较和借鉴,一是比较出更为适合自己健身的、更能体现本人运动特长的项目,二是借鉴其它拳种技法和其他指导员的教学方法丰富自己、提高水平。要兼有多个拳种的段位制指导员和考评员资格,只要重复第1次取得指导员或考评员资格的流程就可以了。即:具备武术四段(含)以上资格、参加《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某一拳种或项目的段位制指导员或考评员培训,经考试成绩合格,就能通过申报、审批、获得相应资格。每多获得一种资格,就会在获得者已持有的《中国武术段位制指导员资格证书》、《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员资格证书》内页进行相应的登记,享有相应的职责和义务。

  中国武术段位制若干问题的解释五:段位制管理

  1.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几方面的内容

  段位制标准化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管理方式标准化、考试内容标准化和操作模式标准化三方面。

  管理方式标准化的重点是从建网布点,管办有序,纵向结合,横向协作四方面入手,加强标准化建设。考试内容标准化的关键是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武术研究院和中国武术协会审定并颁布的《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为准统一考试内容,严格考评标准。操作模式标准化的核心在于遵守工作流程。

  这本《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中的第二章《申报和管理工作流程图解》,即为开展段位制工作应遵守的流程。

  2.如何理解加强管理方式标准化建设中的建网布点、管办有序

  建网布点,指中国武术协会段位制工作网点,可以概括为:二级管理、三级办公、层层设点。二级管理,指中国武术协会段位制工作委员会,负责全国段位制管理工作;一级单位会员段位制工作委员会,负责本辖区(地域性协会)或本单位(专业性协会)的段位制管理工作。根据财政部…………文件规定,这两级管理机构具有武术段位制考评认定费的管理职权。

  三级办公,指中国武术协会段位制工作委员会下设三级办公室。依次为:中国武术协会段位制办公室、一级单位会员段位制办公室、一级单位会员下设的段位制办公室。段位制办公室是段位制工作的日常办公机构,对批准设立单位负责。

  层层设点,指各级段位制办公室均可在各地武术之乡、群众性武术活动开展较好的地区和综合院校及武术教学单位,建立段位制考试点。为了方便习武者参与段位制培训和考试,建立段位制考试点不受数量的限制。考试点接受设立单位的领导,应积极主动地开展段位制培训和考试。

  管办有序,就是各级段位制工作机构,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进行层次分明的管理。

  3.如何理解加强管理方式标准化建设中的纵向结合、横向协作

  纵向结合,就是在开展段位制工作过程中,既要坚持段位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考试点自上而下的管理原则,又要保护武术爱好者的积极性和基层武术考试点的创造性。及时、认真地采纳基层武术网点和习武者的积极性建议和合理要求,广泛开展段位制培训和考试活动。

  横向协作,有两个含义。一是不同地区的同级段位制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室,可以联合开展段位制培训和考试活动。二是经中国武术协会批准,其它地区的段位制工作机构,可以到段位制工作开展滞后的地区设立考试点,开展段位制培训和考试活动。

  4.对外地户籍武术传习人和爱好者申报武术段位的管理

  一般来说,申报武术段位都应在户籍所在地办理。但是,近些年来举家离开户籍所在地域到外地就业和求学的情况越来越多。依据《中国武术段位制》相关文件,参照晋段年限和有关部门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办法,可以采用以下办法,解决这些申报者的晋段问题。

  (1)武术段前级的考评和认定,不受户籍限制。

  (2)符合相应段位申报条件,且在当地居住满1年并参与当地武术协会(含其下属研究会、馆校、辅导站等组织)活动者,可向当地段位制办公室申请初段位(一至三段)的晋升。

  (3)符合相应段位申报条件,且在当地居住满2年并参与当地武术协会(含其下属研究会、馆校、辅导站等组织)活动者,可向当地段位制办公室申请中段位(四至六段)的晋升。

  (4)符合相应段位申报条件,且在当地居住满6年并参与当地武术协会(含其下属研究会、馆校、辅导站等组织)活动者,可向当地段位制办公室申请高段位(七至九段)的晋升。

  在接受上述申报时,以本人暂助证和基层武术组织的证明为依据认证申报者在当地的居住时间和参加武术活动的情况。

  5.对海外武术传习人和爱好者考取中国武术段位的管理

  为保持武术段位制在国际化发展中考评标准的一致性,有关海外武术传习人和爱好者考取中国武术段位的管理工作统一由中国武术协会段位制办公室负责。

  各地武术组织在开展涉外武术培训、比赛等活动时,如拟结合《中国武术段制系列教程》内容开展段位考评活动,可向中国武术协会段位制办公室申请。中国武术协会将批准具备相关条件的单位承办这类活动。

  6.2011年启用的武术段位申报表与原版申报表有什么区别

  原版武术段位申报表是1998年为套段设计的,可称为“套段版申报表”;主要用于填写过去的习武经历和取得的成绩,作为评审段位的依据。2011年“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启动仪式”后启用的段位申报表是为考段设计的,可称为“考段版申报表”;既要填写过去的习武经历和取得的成绩,作为晋段申报条件,还要填写参与各项考试取得的成绩。“考段版申报表”的内容表明,只有既达到申报条件,考试成绩也达到晋段标准者,才能晋升段位。

  7.2011年启用的武术段位证书与原版证书有什么区别

  原版武术段位证书是1998年为套段设计的,可称为“套段版段位证书”。2011年“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启动仪式”后启用的武术段位证书,可称为“考段版段位证书”。两者的不同处主要有两点:

  一是制式不一样。原是一张纸,现为一个小本。套段版证书只有资证作用。考段版证书单数页用于粘贴每次晋段获得的段位资证证书,双数页用于记录获得该段位后参加段位制活动的情况,作为以后晋升新段位的成绩依据。

  二是套段版证书为笼统的武术段位证,未注明通过何种段位武术考试取得的段位。考段版证书注明了这一点,证明持证者获得了某一拳种或器械的段位,据此可以参与这一拳种或器械的段位制指导员、考评员培训班,并经过考试取得段位制指导员、考评员资格,享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8.启用考段版武术段位证书和徽章后,原段位证书和徽章是否失去有效性

  2011年6月中国武术协会在“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启动仪式”发布了新版武术段位证书和徽章,此前(即1998年12月至2011年6月间)颁发的段位证书仍然具有资证作用。原有布质机绣段位制徽饰将与新发布的段位制徽章,并行使用,具有同样资证作用。

  中国武术的表演来源

  表演艺术,在电影未出现之前,主要是以舞台戏剧形式呈现。中国戏剧的前身是中国戏曲,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继而便到了元(1271年-1368年)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和明人魏良辅《南词引正》。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戏剧,是自元代开始、才在民间蓬勃发展起来的。

  元代停止了历年的科举制度(包括文举与武举),元代的统治者汉文程度不高,看戏却很高兴,致使原来要考试的文人没了出路、便到流浪的那些杂技班、戏班子里面去编写剧本维持生计。这些人里面,有关汉卿、有写《西厢记》的王实甫、有写《赵氏孤儿》的纪君祥、还有马致远这么一大群人,加上负责元杂剧武术指导的武人,致使中国戏曲(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迅速成为中国戏剧(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组成)。其结果是,从元代产生的戏剧,使中国的戏剧快速地赶上了古希腊悲剧、古印度梵剧,而补足了中国戏剧与世界戏剧比较上的失缺;尤其是元杂剧,广泛迅速在民间流传开来。

  而其中,负责元杂剧武术指导的武人,是不会让元人学真正的中华武术的(是问哪个民族会将自己的御敌方略,去白白教会入侵自己的外敌呢?再傻蛋也不会!),于是,这些武指便搬来好一些京剧的戏班子、架子,并赋予其"武术"的名义、来招待元人,好看、好乐便是。这,就是现在很多人看到戏台上的"武术'花架子的来源。真修习中华武术的人本身明白,这些只用于表演的花架子,与"武"本身的关系不大,甚至其"舞术"里面有故意颠倒武的原旨所为。剧(剧),虍豕之斗也。在于好看,用于逗元人玩的,假借的。

  因为戏曲、戏剧在民间中广泛传播,而真正的武术一直之属于皇室贵胄秘而不传之技,所以民间难得以窥真武(全貌);及至后来电影艺术对"中国武术"、"中国功夫"的广泛传扬,让套路、表演类的"武术"在一般人当中产生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导致现代人对中国武术的概念被表演化、套路化。

  但在民间,一直有修习中国传统武术的群体,仍然秉持其不献演、不竞技的传统操守,内敛恭肃,在民间广泛传扬。


猜你喜欢:

1.樊氏八卦掌理论体系

2.武术等级划分

3.如何申请办理武术段位制考评机构

4.杨式太极拳段位制套路释义

5.八卦掌释义

6.八卦掌功法体系

58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