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的动静开合
从形态论上看,身体动作是人最基本的活动手段。作为一种“身心体操”的传统武术,首先也是通过身体动作去协调自己身心关系并应对环境的,其招式套路和应对实作,不外是一些表现为特定姿势造型和运行轨迹的身体动作连续展开;其基本的对象化表现,就是人体形态的动静开合及其轨迹节奏,讲究动静相因的互涵互用和开合有序的相生相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中国武术的动静开合。
关于动静
动静是标示事物存在方式和基本属性的一对范畴,用以描述事物在时空运动中的总体特征。在中国文化中,动静范畴是指事物的运动和静止,并具有多层次和多侧面的实际内涵,并不只是局限于该物的空间位置。首先,动静作为事物存在的两种形式或属性,是相依相分、不杂不离的对待统一。动是指事物自身所具有那质的变化能动性;静则是指事物自身所具有的质的稳定性。其次,动静又指事物状态的变化和寂静。变化是指事物在运动过程中突破了原有规定性,或在向这种突破推进,强调了过程中前后状态的流变区别;而寂静则是指事物“寂然不动”地维持其自身规定性,强调的是过程中前后状态的同一定在。事物只有通过寂静才能呈现或表现自身形态和特性,因而变化应表现于它的反面亦即寂静之中。最后,动静还指事物的进程与归宿。动是表现事物发展历程中的过去、现在、未来的时态推演,静则表现这时态推进中的终止间歇。
在汉语里,动的本意是动作。《说文》曰:“动,作也。”引申为发、为行、为感等义。而静的本意则是不争,所谓“协调不争而心性平和”,也就是静的意思。《说文》训静为审也,《玉篇》训谋也,《广韵》训安也、和也、息也,均是静的引申义,同时还暗含其存在前提的对立面。古书每以静与靖通用,靖,《说文》云:“立,靖也”,靖,亭安也,义近。《孙子》云:“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古人对动、静的这些说法,不但蕴涵了有无相生、动静互根、往来变化、圆转不息等方面的意思,而且还蕴涵了人类操作的主动作用;由此事物的动静是以其自身状态跟周围环境的关系中表现出来。
身体运动首先表现为外在的肢体动作位移以及内在的生理机能之间的协调配合活动。这种以人的生理组织结构为基础的人体各生理机能之间的协调活动,其本质特点当然是动。武术中的基本功、盘架子、器械和推手、散手以至搏击实作等等,也无一不是动。但这种动又不是别的什么动,而是人体各生理结构和组织机能间“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那大化流行的活动协调一致;而这活动的协调一致,从哲学上说便是一种平衡状态,亦即相对的静。这相对的静同样是身体运动不可缺少的方面。如果没有这各种各样的平衡协调,任何身体运动都无法进行。而且,任何身体运动的肢体动作,又都是有起止始终和间歇断续,不可能按原样永无休止地持续下去。在这方面来说,静也是有必要的。
所以,任何身体运动都是动和静的矛盾统一体,都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从空间分布角度来说,有的是整体动、而局部静,也有的是这一部分肢体器官动,那一部分肢体器官静;从时间延续角度来说,有的是此一时动、而彼一时静,有的则是彼一时动、而此一时静:从表现形式角度说,还有的是视动犹静、有的是视静犹动。总之,动和静的各种形式的组合、连续的统一,成了多种多样的身体运动的活动手段。在身体运动中,动和静的地位并不相同。从总体上讲,动是绝对的、主导的,静是相对的、从属的。但就每种运动的具体形态来说,其动静方式并不一致。所以从其外在特征上讲,有的身体运动手段以动为主,有的则以静为主。由此使身体运动的动作有动力型和静力型之分。例如跑步、跳跃、球类等就属于动力型,而外静内动的气功、桩功或各种平衡造型等就属静力型。研究动和静的对立统一,恰当地组合动和静并使之优化,是身体运动技术的重要内容。
在西方文化中,动静的区别是相当分明的。动息为静、静变为动,动不是静、静不是动。但在中国古人那里,整个宇宙都不外是无方无体、循环往复的大化流行。在这流行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静极生动、动极4静,即有即无、即动即静,一多不分、生生不已。总之,一切东西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动态和过程。在这过程中,既可以以动求静,又可以以静求动,反正动静互根、体用一如,宇宙间并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本体可以作为自己的支持者;各种事物的迀流生化,都纯为自动,其动向自不必限于一定方向而可转称回绕。呈“唯变所适,不可为典要”的往复无常状态。中华武术是建立在中国文化基础上的身体运动,其身体的“文化符号”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质。
中华武术以其招式动作运行表现动静关系时,起码有这样三个层次:
第一,它强调动静的相分不杂。
武术招式属于人肢体的动作变化。所谓“动迅静定”,所有武术都通过身体形态变换去表现动静的区别。例如“站如松、动如风”、“静如山岳、动若江河”、“静若处女、动若脱兔”等等,都是强调这种相分不杂、动迅静定、动静有常的。特别是太极拳,更是对这个区别作出了极为明确的划分。《太极拳论》一开始,就以太极为“动静之机、阴阳之母”,描述它怎样从阴阳判分、动分静合地进入那一气流行的给定运动状态。据此盘架子时,首先是强调无极预备式的那种“心无所思、意无所动、手足无舞蹈、身体无动作,阴阳未判、清浊未分、混混噩噩、一气浑然者也”的混沌一体、寂然不动的完全放松状态;然后便是神意一领,感而遂通、丹田内转、水火交泰(心火与肾水相交)、清气上升、浊气下沉(亦即神往上升、气往下沉;操作上则是表现“虚灵顶劲、气沉丹田”的上顶下沉、身肢放长,形成顶天立地、三才贯通并与天地参之感),以及前后领劲点和发劲点的分化和两端拉开、对拉拔长而又前后合住、左右照应、松紧变换,形成所谓八面支撑互相呼应之势,通过起式由静到动、动分静合地进入“有如长江大河”之一气流行的演练状态。在整个盘架子过程中,又动静相继、循环往复,十分讲究势有区别和势势相承,各个招式动作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定势和过渡动作之间的起止间歇,一定要干净利落地交代清楚,千万不要拖泥带水地纠缠在一起,但又要行云流水般相连不断地统一连贯起来,不要形成凹凸断裂,表现出一种动静循环、岂有间哉的平稳节奏感,使整个运动过程产生一种静如山岳、动若江河、一动无有不动、—静无有不静的美学特征。最后收势时,又气收丹田、万籁俱寂、返本还原、复归无极。
第二,它又强调动静的相依不离。
任何武术招式动作都有其起点和终点、平衡和变换,有其定式和过渡,由此其动静的变换是个相灭相生、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的过程。例如太极拳的整个行功过程中,就不但要注意静极生动、动极生静的动静相互转化,而且还注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相济互补。在外型上,它还有视动犹静和视静犹动的要求。太极拳行功静止时,外静而内动,劲断意不断,无拳处有拳,处处一触即发;而在动作时,又外动而内静,心静体松,神敛气聚,绝不轻举妄动。其最高境界,是动中求静和返朴归真的祥和肃穆。在演练过程中,它强调上下相随、前后相连、左右照应、内外相合,表现出松、稳、慢、圆、柔的整体协调以及均匀和谐的运动特征。即使有些太极拳派主张盘架子时要快慢相间,是有快有慢的非匀速运动;但其动作及节奏组合也都要求协调平衡、错落有致,而不能倚轻倚重、杂乱无章。这个原则在其他拳种也程度不等地存在;所谓“动韵均势”,它动不妄动而存静意、静不寂灭而含动机,由此动不舍静、静中含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相当鲜明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的那种以动写静和以静写动的美学特点。
第三,它的重点在于动静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发展变化。
武术的招式运行并不是动静的规定而是动静的变化,任何招式动作都不是固定不变的,招式动作的真谛就在于其变化不定的过程当中,并体现为攻守进退的基本功能。例如太极拳无论理论还是实作,都讲求动静互根、阴阳相济,开合相随、有收有放,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动急急应、动缓缓随,料敌先机、后发制人,动静相兼、以静制动,以退为进、守中有攻,蓄而后发、曲中求直,由极慢然后极快,由极快而复归虚无,动中求静、静中求动;既讲求自身动静跟各个方面的有序协调,又讲求破坏对手动静跟各个方面的有序协调。整个世界的存在和发展,都不外都是动静的无穷变化而已。由此我们既可以动中求静,也可以静中求动。人们因应环境的操作,必须要把握这个动静变化的契机。
中国武术主要是从实用的功能上去把握动静的。
从武术强身健体的养生功能看,其动静方式体现了传统中医关于“动以养形、静以养神、不当使极、持之以恒”的基本原则。我们知道,人作为动物,其生存方式在于以躯体运动为特征的新陈代谢类型。而人作为有意识的动物,其精神及能量既要有所发挥,但又不能损耗太过。按中医理论,形体静而贵动,故宜动以养之,神气动而贵静,故宜静以养之。所以“动以养形、静以养神”,二者各得其所,彼此不可替代。运动形体与静养精神,分别从不同方面支持人体的生命运动,使其健康长寿。动以养形、静以养神,二者相辅相承密不可分。养形要以神气的清虚静定为基础,养神又要以动态的平衡为指导。人类生命的新陈代谢,就在这个过程中展开。武术通过招式动作活动筋骨,通过意气内敛固本培元,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去优化人的生命。因而跟那些“拼命锻炼来把自己的身体搞垮”和“跟风从众形成精神迷信”的西式竞技体育有所不同;武术这里强调的是“动静相兼”的自我保养和“舒适自然”的个性表现。
从武术防身护体的应敌原则看,其动静方式又有“静以含机、动以变化、以静待动、后发先至”的功能性关系;静是寻机待势,动是攻守变换,因而在操作上也就有“静尚势、动尚法”的基本原则。其表现形式则是“动迅静定”,讲求运行中迅速和稳定的统一。由于任何的变化都不是“无端”的,所以武术中的静也就绝不是无所事事,而是积蓄力量和寻找机势;至于其中的动,更不是漫无目标和没完没了地消耗体力,而是物来顺应、适可而止和就势借力地改变自身状态,以求充分利用环境的“我顺人背”。因而太极拳论中有“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的说法,强调动静在敌我关系中的相通和转化。太极拳是种以静御动、后发制人、舍己从人、借力打力、以逸待劳、出奇制胜的以弱对强技术,深得古典兵法攻守进退、主客奇正变换的神髓;无论动静,都因敌变化、权宜使用、相生相济、出奇制胜;它在御敌时从不轻举妄动,通过沉着冷静的“听劲”和“问劲”来研几破执、应物自然,并由此来形成自身动静之势。它通过动静在主客奇正各个方面的因应变化,从而获得技击的主动权。
就修心养性的方面而言,它则按照“穷变易通、宁静致远、虚一澄明、返朴归真”的方式,去体悟那空灵神妙和大化流行的大道,以求得精神上的超越和自由。
从操作的角度来说,武术的动静关系也是多层次的。就人体从肌肉到内脏的整个组织结构来说,它表现为松弛与紧张的相互作用与转化。就人体大脑神经系统来说,它则表现为兴奋与抑制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而这两个方面,又是互为因果地紧密耦合在一起的。所以武术行拳时特别讲究两个不同的过程:首先是学习时从动到静的“形正、气顺、神宁、意专、力达”的逐步演化,接着是应用上从静到动的“意动神随、精神领先、手眼相应”之“节节松开、节节贯串”,亦即“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气到劲到”。
这就是说,武术中的动,并不仅是简单外在形态的动,而且首先是内在所谓意动、气动、劲动的紧密结合和有序展开。所谓一动无有不动,也并不是指身体各个部分的混沌无序、散乱无章的“乱动”;而是指人身各个系统在意气的整合下,互相对应、内外协调、节节贯串、圆活顺畅、生动活泼、连贯完整的整体运动。同样,武术的静也不是指身体活动的呆滞寂灭、僵死硬直的“死静”,而是指整个身体内部活动的生气流转、精神集中、沉着冷静、深藏实力、高度戒备、一触即发的运动准备。所谓一静无有不静者,就是指全身各处都调整好了,达到浑然一体、周身一家、蓄势待发的状态。也只有这种“静”,才能产生使对方不战自怯的威慑力量。由此可见,武术在这里所强调的,是变化过程中人对动静的调节控制,而不是孤立的动静形态本身。这种对身体动作加速或制动的动,是有节制的动,亦即静中之动或以动求静。它在本质上是倾向静而不是倾向于动的。
有的拳家把武术操作上的“虚领顶劲”,解释为拳理上的“虚灵定静”,特别强调“中定”即自我调控在“进、退、顾、盼、定”这五方活动中的中心地位,这应是有眼光的。宋代程明道先生《答横渠先生书运:“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就这样,动静内外都在“定”的操作中统一了起来。人们常说武术行功时要“心静体松”或“神舒体静”,这在事实上都是一回事。无论“心静”还是“体静”,都是强调行功时的身心自我调控。只不过前者强调意念调控,后者强调动作调控,或者说前者强调操作方式,后者强调综合效果罢了。
关于开合
开合亦称分合。这同样是用以标示事物运动基本状态和运行轨迹的一对范畴,是我们前述动静范畴的直接体现和运用。在人的身体动作中,它表现为通过肌肉和韧带的收缩和舒张,形成肢体空间具体位移。这是一种以自身为中心的肢体内聚和离散的空间运动状态。从身体形态的角度来看,任何拳术所产生的效应,皆赖肢体动作的屈伸、进退、俯仰、起落、往来、反复等等空间位移而实现的。一般地说,所谓开,是指肢体和内劲向外伸展扩大;所谓合,则是指肢体和内劲向内收敛缩小。这里背后的本质,则是人体活动中肢体的空间配置(动作怎样摆),以及它背后力量的运行配置(劲路怎么用)。其意义则在于完成动作以达到某种操作目的。
例如《太极拳论〉有云:“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指出开合是动静的结果和表现,同时也说明动静开合的形态特征和相应的组合原则。从理论上看,这对范畴是跟周易推演那阴阳相推、刚柔相荡、消息盈虚、阖辟成变、往来不穷、生生不已的运动模式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文化中,气有聚散、人有离合、物有成毀、兵可分合,一直到整个天下大势,也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老子》曰:“天地之间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强调整个世界都是一开一合、往来迭运、消息盈虚、彼此交替、周而复始、以至无穷地进行某种有节奏的周期性运动,人体自当不能例外。中国文化中的太极模型是分阴阳的,而开合则概括了太极那阴阳和合、循环往复的基本状态。太极图形取圆,其平面是圆、立体是球:在这有限的运动演化过程中,阳动外向为开,阴静内向为合。根据天人合一的原则,它同样可以用来描述武术空间运动体伸势开和体缩势合两种基本状态。
武术的开合可以有多重的含义,因而是多层次和多角度的。例如,就其外在和基本的层次来看,开合是指身体动作时空运动的屈伸、起落、进退、往来以及相应的节奏连贯;其内在和核心的层次,是指对应于外力作用条件下操作主体的用力方式和力量运行配置;其升华后的文化意象和解释,则是指整个阴阳虚实变换的分化和统一。从另一方面来看,则是在体称开合,在性为阴阳,养生讲顺逆,呼吸呈吐纳,神意谓舒敛,技击叫蓄发。或从其整体功能来看,外向应敌也可称之为开,内向自养也可称之为合。此外,武术的开合还有个层次的问题;不仅全身整体有开合,一臂一手和一腿一足的局部也有开合,如此等等。而这不同方面和层次的开合,又有赖于整个人体生理生化和生物物理各个方面运动的整合,是内不动、外不发的。于是人们对武术运动开合的研究,也就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展开:有的着眼于肢体的屈伸,有的着眼于内劲的收放,有的着眼于阴阳动静的变换,有的着眼于呼吸的吐纳;由于人们在探讨武术的开合时,注重的方面(外形、内劲、缠丝、呼吸等等)各自不同,区分开合的标准也各有所异,自然会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总起来说,又都从不同的方面来描述操作者肢体在空间往来迭运的运动状态。
从其背后的实际功能角度来看,武术有“体”有“用”,其体是以开合来吐故纳新、疏通经络、调和血气、平秘阴阳;其用则是以开合来蓄我之势、解彼之力、发我之劲、还彼之身。开合充之于拳的始末,贯之于拳的体用。所以陈鑫说:“一动一静、一开一合,足尽拳中之妙”,“一开一合,拳术尽矣”,“太极拳之道,开合二字尽之。”而这里的操作要领,用徐震(哲东)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动静在心,分合在形,心能宰制其形,则一心主政,百骸从令。作止蓄发,无不如志。”由此产生了肢体动作的形神体用等主体特征。在这里,徐震准确地说明了动静所强调的是人在动作中对加速和制动的调控,而开合所强调的则是受人体机能调节的身体动作形态特征。
所谓“物有对待,势有回还”,基于人体活动的基本规律,身体形态各个方面的开合,是互相依存和互相转化的。任何人体动作都是借助肌肉的舒张(开)和收缩(合)的对立统一来完成的。武术既是身体活动,肢体就不能只伸不屈、也不能只屈不伸,内气就不能只放不收、也不能只收不放,呼吸就不能只呼不吸、也不能只吸不呼。总之,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离开自己的对立面而孤立存在,任何一个方面都要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在操作实践上,开合的转换有如下这些特点:
首先,在同一层次、方面中,开合的转换是互根化生的。这就是陈鑫说的“一开连一合,开合互相承”。武术动作由无数个弧型和圆圈所组成。如以手为例而论,倘若上弧或上半圈为开,则下弧或下半圈为合,反之亦相应反转。总之,开合二者不杂不离,相生相继、逐步推开;-开俱开、一合俱合,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开后必合、合后必开,欲开先合、欲合先开,开而再开、合而再合,如此等等。
其次,在不同的层次、方面中,各屋次、方面间的开合要互相配合协调。一般地说,拳势手足的屈伸与内气的收放通常是一致的。这就是说,肢体由屈而伸时,内气通常是由丹田向外发至手足四梢;肢体由伸而屈,内气通常是由手足四梢收归丹田。但在某些情况下,身肢的屈伸和内气的收放又可以互相交错,手足伸展而内气收敛,或手足屈回而内气发放。劲路的缠丝走向也是如此。通常情况下,总是顺缠开劲引化,逆缠合劲击发。但无论那种情况,都要在意气推动下配合协调、自然顺畅。陈鑫说:“全体之一开一合,实阴阳自然之阖辟,不假强为”此之谓也。
第三,就开合本身内部而言,开合又是互寓包容的。陈鑫对此举例说道:“揽擦衣势,裆劲开开,又要合住,是合劲寓于开劲之中,非是开是开、合是合,开合看成两股劲。”“此着(搂膝拗步)合上着(白鹤亮翅)论,则合为合。合则合四肢之神,不但既成之形也。既成之形,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左足与右足相去几尺,似乎不专谓合。然合者其形与神,不合者其四肢之位置。不如此,则下势(初收)之收无来垄矣。且名之为收,不放则何以收?此谓合中有开,合为开中之合也。”“下步跨虎势,两大腿前合后开,外合内开,两两相对相呼应。”
第四,就技击运动敌我双方关系看,开合要有对应并服从技击总体目标。其内在机制,则是敌我双方力量分散与集中对应组合而形成的力学结构,其基本特点,则是舍己从人、因应知机、粘沾连随、引进落空、随曲就伸、得实即发。例如,在推手过程中,为了知人和不被人知,在由合到开的过程中,有时突然作一下圈合劲,而后继续外开,是谓开之再开;在由开到合的过程中,有时突然作一下圈开劲,而后继续再合,是谓合之再合,由此而造成对方“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速”以及“无所适从”的感觉。此即兵法上所谓兵不厌诈是也。所以陈鑫说:“开合原无定,屈伸势相连。”此之谓也。
正如武术的动静是跟其战略选择的奇正联系在一起一样,武术的开合还跟其劲路运转的曲直联系在一起。肌体形态配置的背后,是力量运行的配置;战势的表现是肌体形态配置,战机的根源则是力量运行的配置。任何武术招式都有曲和直这样两种轨迹。例如太极拳的动作主要的都作圆形、弧形、螺旋形运转,基本都属曲线,但是在这曲线当中却是包含着直劲的。在这里曲直相互变化的,具有曲中求直和后发先至的技术特征。一般地说,动作合时蓄劲走曲线,动作开时发劲走直线。所谓曲中求直、蓄而后发的技术要领,就含有这开合曲直的辨证法。通常以射箭为喻,太极拳“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没有弓的曲圆蓄力,箭就不能直射而出。当然,这里的直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太极推手往往在曲蓄的运转中,将自己周身安排妥当并让对方背势,同时又选择好发劲的落点、方向和时机,自我感觉处处得力,这时劲路便可笔直发出,自然使对方应手而出。当然,推手时笔直发力的方向要因具体情况而定,并且笔直中兼有螺旋和转动。反之,对方直力打来,用曲横之力化解或同时一出闪战身法配合,又是小力胜大力、变被动为主动的关键所在。因而,动作中手臂中的接触着力点,时时变换,如一中心点已过,即改用它点,这样节节是曲线、节节是直线,处处是粘劲、处处是放劲,给人“周身柔软若无骨,忽然撤开都是手”的感觉。在这攻守回旋转化中,双方沿圆的任何点都有可能变成为直线而发或被人发出。若只有圆劲而没有直劲,则只能化而不能发,若只有直劲而没有圆劲,则遇有化者必落空,且对方攻来也无法化解。所以这里的曲直也是相反相成、相生相克、互相依赖、互相转化的。至于其他武术的开合变化,其攻守的轨迹则干脆表现为前后横直的简单直线。
如果把这开合曲直的空间变化转换成时态过程,一般武术的开合还有“先求开展、后求紧凑”的练功程序,亦即所谓在动作上要由大圈到小圈,再由小圈到无圈是也。这无圈的功夫,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它是由无数个常人难以觉察的微圈组成的直线,是曲与直的辩证统一。它是高度紧凑(合)的产物,但同时又表现为充塞宇宙的透空大展开。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练功中要“明规矩而守规矩,守规矩而合规矩。”总之处处舍己从人顺应自然,而又处处从心所欲不逾矩。由此可见,太极拳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系列上的开合曲直,都同样明显地表现出一种“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和“无为而无不为”的中国式智慧。
中国武术的动静开合特点
一般的说来,中国武术全都讲究刚柔相济,尽管仍然大量保留有原始野性刚勇蛮霸之气,但总的偏向却是“尚智尚巧不尚力”的柔韧特性。就总体而言,中国武术的招式动作特别讲究动静互寓、开合得宜、起落有致、轻重相间、转折圆韧、轻缓比对。这里特别是作为整个中华武术代表的太极拳,在处理动静开合问题上更是突出了它那阴柔松静、占中求圆和稳妥中庸、维持平衡的基本特征。
在活动形态上,太极拳特别讲究松静为本,并具有动静相兼、松静为本、以动养形、以静养神、动以含机、静以变化、动中求静、返朴归真的辩证特点。这点也可以推广开去可以说明整个中国武术的特征。程大力先生在《中国武术一历史与文化》一书中指出“中国武术是一种静态型武术。静态的特征表现在搏击技术上,是强调下盘稳固,脚下要有根,站桩是无例外的入门初步。中国武术又主张‘形不破体,力不出尖’,靠不失重来求取平衡。于是中国武术的所有门派,步法都是单脚交替移动,无论进攻、退却或起腿,都是或双脚同时着地,或一只脚处于运动和离开地面状态时,另一只脚处于静止和接触地面状态。双脚同时脱离地面的那种腾空飞击,多半是功夫武侠电影中的夸张虚构。它事实上偶尔的存在,只是败中求胜的无奈;所以它应该被看作静态被破坏时努力恢复静态的方式,而不是突破静态的方式。”这些东西,明显地区别于以拳击为代表的西方式追求速度之动态武术。
在开合问题上,太极拳讲究内动顺化,并具有开合相连、重内尚合、收敛内聚、以曲求伸、消长往来、因应自然、曲中求直、占中走圆的内向性特征。《易传》云:“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
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亦此之谓也。这点推广开去,同样也可以说明包括中国的武术、舞蹈和雕塑、建筑等在内的“内倾性”造型和“内聚性”动作之文化意向。
据此,几乎所有武术流派的操作十分强调在松静为本的基础上要守住中线、通过有序的弧形动作、注意整个体态上的三尖相对、内外六合和运转上的以静待动、后发制人。在己,要处处合住,互相呼应、不露空隙,使对方没有可乘之机;对敌,要封逼拿闭,粘走相生、引进落空,让对方有力不得力、有力无处使。在整体上则讲究开合有致、收放自如;其劲路有蓄有发,蓄而后发,其训练“先求开展、后求紧凑”,如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