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论太极拳之静

方婷分享

  怎样才能学好太极拳?石为开先生曾提出“敬、静、定、慢、匀、柔、圆、松、整”九字诀,认为只要照此九个字去做,一定能把太极拳练好。因此,有人提出一个问题:不管是学太极拳也好,打或练太极拳也好,这学、打或练都是动的,与道家,释家的所谓静修,儒家的所谓静养都不一样。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您介绍:论太极拳之静。欢迎阅读!

  论太极拳之静

  打太极拳要敬、要定、要慢、要匀、要柔、要圆、要松、要整都很有道理,明知是动的而要说静,这真教人难以理解。不错,学、打或练太极拳都是“动”的,请问与这“动”字相对的,是不是一个“静”呢?《易传》的相对“平衡原则”所谓阴阳开合,刚柔动静……,都是相对的“平衡的”,其盈虚消长,不都是互为因果的吗?所以《易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老子说:“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周濂溪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阳级而静,静而生阴。”王宗岳《太极拳论》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十三势行功心解》说:“形如搏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如江河。”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十三势总歌》说:“静中能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陈微明笔述杨澄甫之太极拳十要:“十,动中求静,动静合一。”李经纶著《太极拳要诀》:“二,心静。”他们对于阴阳动静,都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见解,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发扬。


论太极拳之静

  论太极拳之静一 、什么叫“静”

  一尘不染谓之“清”,一念不生谓之“静”。一般人只知求“清静”于外面,不知求“清静”于内里,哪得“清静”!一个真正懂得清静的人,哪怕在锣鼓喧天的戏台下,丝竹绕梁的园子里,他照样可以读书,照样可以学拳。如果他的杂念丛生,哪怕藏身深山幽洞,还是无法学好功夫的。所以吾人只要自性清静,自心清静,就清静了。

  修道,固必须先求内静,健身打拳,又何尝不先求内静呢?打太极拳的人,看上去是软绵绵、慢吞吞的,而对于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怎会却是非常灵敏的呢?因为太极拳是采用“心静用意”的练法,使大脑皮层在运动中获得休息,中枢神经既指挥了全身各器官机能的协调动作,同时也训练了神经的灵活性。故凡上场打太极拳之人,无不先行立正站好,两手自然下垂,下颚内收,嘴唇微合,两目平视,这就是先求心神两静的工夫,也就是浑然一体的动作。只有心神两静,寂寂空空,才能存得起真心,养得起真气。在这个时候,手足虽然未动,而端然恭正之中,其阴阳开合之机,消息盈虚之数,已俱寓于心腹之内。所谓一志凝神,专主于敬,洗心涤虑,平心静气,以待其动。黎明的前夕,就是黑暗,静到极点自然就会动。这种动,完全是由心意导之引之。所谓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四肢百骸无不随意之所向而俱动。轻灵活泼,舒畅自然,从前一势接后一势,从此一势接彼一势,进退屈伸,顾盼开合,节节贯串,周身一家。打太极拳如果不能明白这种动静阴阳的道理,那么他的一举一动便有断续之弊,快慢之间凹凸之缺,防身制敌固不可能,却病强身亦不可得。

  打太极拳固然要先得其静,及其他运动亦莫不皆然。必先得其静,然后能成其动。而这动与静是互相依存,互为其根的。大则为宇宙,小则为鱼虫,无不如是。比如十三势:掤、履、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虽众八卦五行而有八法五步之称,而十三势中却是以中定为主,其它十二势都是辅的。中央戊己属土,有土然后化生万物。有中定然后有一切势,每一势都有中定。中定者,静力也,是一切动作的支撑。动力得静力之支撑,乃能从心所欲,快慢为之。轻灵而复无迟重之虞,静之为用大矣。

  论太极拳之静二 、动静互根

  印度瑜伽学者说:宇宙间有极为微妙之事,乃动与静之两极性,一切生命力,大至宇宙,小至蝼蚁,无不藉动与静两种极性之协和合作,得以保持其生存。这是天地的自然法则,一点都不能勉强的。盖“静”就是万事万物之原体,宇宙间一切现象就在这原体中产生。比如田中的稻谷,其稻粒本是稻谷生长的原体,如果不把这籽粒埋藏于土中,不使有枝叶之生发,那它的粮粒便永远是静的,稻谷的无限生机便微妙地永远潜藏于静体中。但是,经过千变万化的生长现象以后,结果又归复与原来的籽粒一样。

  所以老子说:“归根曰静。”人为万物中之最灵敏者,由幼而壮,而老,而死,无一息不在动。且为七情六欲所迷惑,常常神驰心鹜,气耗精摇,动而又动,真性尽失,哪能观物御人,延年益寿?老子为了救世渡人,便发明了“以静制动”的方法,教人“致虚极,守静笃”。心中不滞一物,自性一动不动,去我本无,还我固有。不管他经历了多少千变万化,其本质永无增减,既有动的发展现象,亦有静的复命本能。比如我们打太极拳或对敌,便要有“静如山岳,动如江河”,“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的气概。一举一动,隐含八法五步,九宫六政,变动不居,周流寰宇,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为适。所以太极拳的本体是无法(式)的,唯变即是法(式),但是,这变不是乱变的,古语说:“虽有智慧,不为乘势,虽有兹基,不为待时。”必待敌人微动而先动,此非静到纯笃之境,是无法窥知敌人之微动的。

  老子说:“无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真正能做到无欲以静,天下都可以正,何况我们自己呢?不过,这种纯一静笃之工夫,不是一学便会,一蹴可及之。必须日日练之,久久习之,默识揣摩,才能渐到从心所欲。昔日老师授徒,总是说“练、练、练,不停地练”,不能说他没有道理。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静不是一时容易做到之事,所以老子告诉我们说:“致虚极,守静笃”,“浊以静之徐清”。必须徐徐地“致”,慢慢地“守”,做到为孟子之不动心,做到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做到核子爆于顶而寂然不动,这才能“感而遂动”,这才能“以静制动”。因此,可知太极拳之所谓“静”,与老子之所谓“静”,都是“动中的静”,而同时也是“静中有动”的,都是“静在动中”,而同时也是“动在静中”的,都是“动静互根”,“动静合一”的。打太极拳之所以要敬、静、定、慢、匀、柔、圆、松、整,其道理就在于此。

  论太极拳之静三、 以静制动

  太极拳如何“以柔克刚”?如何“以弱胜强”?如何“以静制动”?这才是最实际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孙子在《军形篇》里说:“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又在《军争篇》里说:“不动如山,虽知如阴。……以静待哗,以佚待劳。”这是最平凡而又最高明之学问。上阵对敌交锋,最要紧的是“知己知彼”,不能“知己知彼”,如何能来往于前后左右上下六方之间?如何能应其所变而变?古今中外的大政治家,当其对国家民族世界大事下决心时,无不是先到农庄或者山林去度假的。他们在世局大变之前夕,为什么还有那么好的心情去游山玩水呢?知事者曰:“非好玩也,取其静也。”盖心静,则一心神,知己彼,从容应对,制敌机先。

  心不静,则精神不能专一,行动左右上下全无定向,哪能待哗?比如推手,必须悉心体认,注意不能由己,随人所动,随曲就伸,不顶不丢,不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心,挨着何处,心就要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就是平时练拳,没有人要当有人在,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一旦真与人交手时,有人就当无人在。这个样子,则“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我不为人制,人为我制矣。所以练拳或推手时,若稍有不得力处,便应于虚实动静中求之。动静固是知人,仍是问己。可知太极拳讲“静”,并不是枯坐不动的“静”,而是静中有动的;不但是“静中有动”的,而且是“以静制动”的。这与《大学》所说:“知之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得。”老子所说:“清静,为天下正”,“我好静,而民自正”,不谋而合。孙中山先生说:“穷理于事物始先之处,研几于心意初动之时。”心意既动,便应善用其清静纯一之道心,辅国爱民,救人济世。绝不可以有欺师灭祖害理伤天之举动。

  所以学太极拳之人尤其是艺高者,决不轻露于人,有养者,决不暴动其气。纵遇大敌当前,无不内固精神,外示安逸,举止从容,临危不乱。及乎交手,亦不可专恃一己之长,量敌而进,待机而动。《易传》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动则毫不迟疑,当如长江滔滔不绝。可知这动与静,善与恶,其枢机全在我心。王阳明说:“凡意志之所发,吾心良知岂有不自知者?其善者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其不善者,亦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是皆无所与于他人者也。”曾文正公说:“自修之道,莫难养于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是以自古圣贤,无不以养心为第一。盖心主乎敬,又主乎静,能敬而静,自葆虚灵,天君有宰,百骸听命,修炼得此,则物我两忘,寒暑不侵。据说露禅公晚年,偶步于途,有人蹑足其身后击之,才及其身,即被震出寻丈。又说健侯公戏置小鸟于掌上,竟不能飞去。此皆虚灵静笃之至,才有此惊人而不可思议之功夫。

看了“论太极拳之静”文章的人还看了:

1.论太极拳之定

2.静乃太极拳之理

3.论太极拳之以内养外

4.论太极拳的三种功夫

5.练太极拳怎样求静

6.太极拳以静制动浅析

7.“静”是太极拳的本源

8.太极拳“松”与“静”的健身作用

9.论太极拳的生理保健作用

10.太极拳通体松软论

    563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