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武功气功道功

方婷分享

  纵观历史,中国古代人走的是一条“武功、气功、内功、道功”的修炼之路。武功可以“炼精”强身,预防疾病3气功可以“炼气”,疏通经络,延年益寿。道功可以“炼神”,凝结金丹,长生不老。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您介绍一下关于:武功气功道功。

  武功气功道功

  一、武功是修道中“炼精”的重要方法

  要想修道,必须先锻炼好自己的体魄,而武术是生精积精的最佳手段。如果精不足髓未满,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就不会康健,命功便会失去依托,性功也就更无从谈起。命功与性功没有成就,与道合一就是一句空话。所以,精足是修道之基础。吕洞宾曾明确指出,“只修心性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当前的大多修道者都易犯这个错误,以为念念经,打打坐,就可以修成正果,其实这就等于在沙滩上盖楼房,最终是要失败的。要想髓满精足,必须求助于武术锻炼。因为武术对身体的锻炼是最系统、最全面的,是历代前人不断总结健身经验的成果。身体强健了,你才会有修道的质粮,精足才能化气,精不足又怎能谈气呢?只有精足才能保障你顺利地进行修为。否则,要你一天静坐6~8小时,你能做到吗。

  没有一个好的体魄,不要说修道,就是健康地活着都很困难。正是为了纠正这类毛病,佛家才创造了“少林拳”,道家才发明了“太极拳”,通过武术运动来舒筋活血,强身健体,从而保障修道一路畅通。但很多后来的修道者都不懂这个道理,他们不知道体壮才能生精,精满才能化气,气足才能入定,定深才能结丹,这实在是极为遗憾的事……要知道,一味顽空是无法得道的。

  凡练武功者,每天必须坚持较长时间的抻筋压腿,踢腿摆腿等基本功之习练,特别是武术招法中的各类腿法,我曾总结过有十四类之多,每天练功不辍,足少阴肾经便会充分得到开发,肾精会随之大增,而身上其它各种内分泌腺体也会随之而增强。增骨生髓便是从武术中得来的最起码的收获。所以,武术的健身价值是其它任何体育锻炼都无法相比的。

  如形意的五行拳针对性是很强的。其“劈拳”炼肺,钻拳炼肾,崩拳炼肝,炮拳炼心,横拳炼脾,反复操练便可达到强健五脏六腑之目的。再如八卦拳是以圆转为特点,人转树倒,行走如飞,其蹚泥步的外摆里扣,扭腰别膀,对肝胆脾胃和肾脏的锻炼价值是极大的。

  太极拳的强身价值也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太极拳练到上乘功夫时,你便会不由自主地进入到气功态中,真可谓是人在气中,气在人中,气机遍体流行,犹如沐浴春风,飘飘然若云,陶陶然似仙,身心若醉,其乐无穷,这时不是你在打拳,而是气带着你在打拳。因此,我常说,开始练拳是你在打拳,以后是拳在打你呀!无奈很多人不理解。我也只是在几十年的练拳生涯中才偶然体会到这种境界的,才顿悟张三丰创拳的良苦用心。为什么练拳会成为一种高级享受呢?原因就是精满气足后,气的流行速度与太极拳的匀速运动正好相匹配,故而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体合,方才得此妙境。长此以往,周身每一个细胞都沉浸在气的涤荡之中,身体焉能不康健?为什么太极拳诀说“意气君来骨肉臣”,“腹内松静气腾然”,其道理也就在于此。我的一个朋友从年少时就练形意拳。在他五十岁时,发生了一起事故,食指被电锯切断了,他赶忙捡起自己的半截手指跑到医院让大夫为他接指。但意想不到的是,大夫们在他手指骨上打孔准备用钢钉固定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电钻就是打不透,大夫们急得满头大汗,口称“这真不可思议”。经多方设法,接指仍未成功,不得不被迫放弃。后来他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因他苦练形意拳三体式,每天站粧两小时,眼观食指,意到气到,指骨变得坚硬至极,电钻都钻不透。由此可见,武术对强筋健骨的作用是何等巨大。练武术有一条基本原则是“气沉丹田”。久而久之,丹田便可得到开发,从而即可收到生精固精的效果。精是生命的基础,精不足,又何谈修道?

  二、气功便是“炼气”,是通经活络的必要手段

  当武功到达体能极限时,要想提高功力,就必须进入气功修炼阶段。气功是一个深层次的修为。气功共分两个层次,一是初级气功。初级功应静下心来以意为主,通过外呼吸的疏导功夫,旨在打通体表经络;二是高级气功,又称内功,它是以内气为主的疏导功夫,旨在打通深层次的经络;体内缺乏内气运行,就根本谈不上内功修为。当内功修成后便可使内气外放,以气打人。密宗将人体分成三个层次,即粗身心(肌肉骨骼、五脏六腑),细身心(经络与脉轮),细风心(即光,又称法身),这是很科学的。我们通过武术可以解决肉眼可见的粗身心的健康问题,但到经络层次则必须通过气功来解决。或者说,人的十二正经可以通过武术锻炼而使之畅通,但到了更细微的奇经八脉则必须通过产生充足的内气以解决之。所以,有人又称奇经八脉是道脉,它们全部打通了,修道才算是有了进步。不但奇经八脉要通,周身每一个汗毛孔的经脉与逊脉也必须打通。

  气功的要旨首先是丹田的激活与开发,因为这里是生精、化气、结丹之地。性能量就是生命力,丹田部位是积精累气的关键场所。道家叫丹田,密宗叫生法宫,其位置在中医的“关元”处。但很多人却将丹田误认为在脐内三寸处,这是非常错误的,不要说实践中的功感如何,就是从语法逻辑上来说也是错误的。古人在写书论述一个穴位的名称时,都是将人立在面前而讲上与下,哪有突然讲到丹田,便把人放平来论上与下的呢。那么,脐内三寸处是否也有穴位呢?有。在道家叫“中桥脉”,这是肾上腺的所在处,炼此脉也有助于性功能的开发,但它不是主要的性功能开发之区。此外,海底轮一一会阴穴、足心涌泉穴也同性腺开发有直接关系,这四处都是修道炼精化气的主要部位。只有通过实践你才会有切身体会,一味地空议论,妄瞎猜是毫无意义的。

  除了丹田外,通“中脉”更是气功中的一个关键。因为中脉主一身阴阳之经络,它通了,全身脉络全通。道家虽然常讲任督二脉,但并不是不讲中脉,中脉在道家叫冲脉,五脉齐通,称之为“五龙捧圣”。中脉的开发,必须以疏通任督二脉为基础。道家疏通任督二脉用的是小周天功,开发中脉则须运用大周天功。

  印度瑜伽认为,“中脉”在脊中。庄子曰:“缘督以为经。”这说明中脉与督脉脊柱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佛协主席吴若如的经验是起始感觉中脉在脊内,渐渐便感觉中脉移在脊前任后。也就是说,在身体中央了。我的体悟也是如此,许多练功有素者的感受也是如此。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我认为,这是通中脉必得先通督脉之故。中脉在佛家叫佛脉,在道家叫仙脉,这也说明“大道无二理,圣人无二心。”无论何处,无论何人,真理只有一个。佛家道家和瑜伽都是相通的。

  气功的方法虽然很多,但“息道”的锻炼却是不容忽视的,它是进人胎息的重要手段。什么叫“息”?呼气与吸气之间的停顿处为“息”。所以,要在呼与吸的“息”上多下功夫,只有真正进人胎息,才能真正进人禅定,才能进人空境。凡息不停,妄念不止。而今仍有不少修道者整天在那里枯坐,把稍微的平静当做空静,这是自误。修道者的通病是顽空。当经脉打通后,人体潜能便会显现出来,一些奇功异能也就会随之而生。总的说来,气功分为初级和高级两类,我国气功热中的各类气功均属于初级功法,而高级气功则是内功,必须在得气后修炼之。或者说通十二正经为初级功法,通奇经八脉为高级功法。

  三、道功是“炼神”得道的关键

  进人修道的高级阶段,当精足气满,气功功力已达极致之时便又会停滞不前,这又需向“元神”更深层次去挖掘,于是便自然地进入到真正地修心炼性阶段。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生死问题,才能得道成仙。正如南怀瑾先生说:“修道功夫,就是硬要斗天地之造化,跟玉皇大帝、宇宙、阎王争命。我不听你主宰,要听我自己的,这就是道家功夫。”就像张紫阳真人所讲:“一粒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个阶段便是“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与“炼虚合道”的阶段。此际才真正能达到人道合一。也就是说,当体内神气合一结丹后,还需要炼丹使之更加纯净,待阴质全部除尽,然后才能与道合一,也即所谓的“人天合一”。实际上,这是利用宇宙的高能量来对自身丹体(即新的高级生命)进一步的冶炼,待幻化为身外身,阳神成就后,便大功告成,升华为超人。所以,命功要“中脉”通,“天门”开,胎息成。性功要“明心见性”。性命双成才是一个“真人”。

  道功的主要手段就是在胎息后进入甚深禅定,只有在深度的空静中才能从五蕴中解脱出来,才能从宇宙中吸取髙能,道家称之为得到“先天一”。因此,道功的深浅全取决于禅定的深度,一层空静一层功能,空静越深,功能越大。故佛家讲九次禅定,道家讲三年哺乳,九年面壁。无非是说一定要达到“五蕴皆空”,直至“虚空粉碎,大地平沉”,真正的忘我。当你进入真空之际,你就真的会脱胎换骨,“聚则成形,散则成风”,千变万化,随心所欲,那时你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老祖宗教诲我们的金科玉律。

  虽说道功是在“炼”,实际上是在“还”,之所以道家讲什么“小还丹”(小周天),“大还丹”(大周天),其实就是说人的本体真性是与生倶来的,你去苦练功,它也不会多长一分,你不去练功,它也不会少了一点。道功也只不过是还原了人的本来面目,即老子所说的“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为什么道功讲“炼神还虚”?“还虚”就是人之真性,人之真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只需回归就可以了。“无为法”就是入空人静,无须去做作,只要能让自己的心回到先天状态,那就是得道。

看了“武功气功道功”文章的人还看了:

1.道家气功:于梦中获三昧真火

2.自然门的简介

3.回春功的简介

    555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