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武派太极拳的技击性

方婷分享

  太极拳,发源于中国焦作市温县陈家沟,极富中国传统民族特色元素的文化形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武派太极拳的技击性。

  武派太极拳的技击性

  太极拳始于河南温县,中兴于永年广府。自杨禄禅、武禹襄后才广为传播。之前,仅在陈家沟一隅以宗族形式传袭。顾留馨先生说:“近代太极拳的传播,以杨氏祖孙三代对教材教法不断创新之力最多,而于拳理的钻研总结首推武、李,较之王宗岳《太极拳论》之抽象概括远为具体切实,有断承、有发展,乃能自成一家。”这里的武、李指的是武派太极拳始祖武禹襄(1812—1880)和第二代宗师李亦畲(1832—1892)。如今他们的拳论被各派太极拳奉为经典。可以说武派拳论支撑起整个太极拳理论的基本架构。

  而武派太极拳就是在其理论严格指导下编创的一派拳术。武禹襄师从陈清平,而不墨守成规,他不仅对拳术及古典拳论潜心研究,且多有发悟,卓有建树而自成一家。之后,由其外甥李亦畲,三代宗师郝为真(1849年一1920)不断修改完善。每一着势,甚至每一动作都不能有丝毫违背拳理之处,从而决定了武派太极拳具有的攻防意识。简言之,它的拳架不尚花哨,来源于技击,作用于技击。正如吴文翰先生所言,其特点是“简洁缜密,术法分明,古朴典雅,端庄洒脱”,不尚花法,重在实用。

  武派拳无论拳势怎样变化,而身法始终保持“提顶吊裆,松肩沉肘,含胸拔背,裹裆护肫,腾挪闪战,尾闾正中,气沉丹田,分清虚实”,时时势势如此。下面我从步法、手法、身法、眼神、心态、整劲六方面简述之。

  武派太极拳的技击性(一)步法,基本为不丁不八步

  两足落放既不外撇呈“八字型”,也不一竖一横成“丁”字步。不能双足平行,更不能站在一条直线上,要成斜向朝前的三角之势,谓之“不丁不八步”。

  其他武技如外家拳术,拳击、泰拳等,其步法也不外如此。这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最具稳定性,又便于灵活转换殊途同归的步法。

  武派拳步法严格分清虚实,一足虚,一足实。如两足均衡,重心居中,不分阴阳,则不是武派太极拳。重心于一腿,是武派之身法基本特征之一。这是稳固下盘,又利于攻防转换,做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基础。吴文翰先生在《武派太极拳体用全书》中将本派步法要领总结为:“先明虚实,后知进退,进中有退退隐进机,五行转换,三角为法。”

  与人交手,步法要占得先机,要占得准,占得稳,犹如人在十字街口,前后左右,四面八方,进退自如,转换自然,才能得机得势。

  对步法的要求,也就是对腿的规定。另外,武派拳对腿的弯曲度也有限制,约为135°。弓腿膝盖前顶不过脚心,小腿与地面垂直,膝不可顶过脚尖。为什么这样加以限制呢?

  因为,大腿与小腿曲蓄度大于135°,虽转换灵活,但伸缩性不够,下盘欠稳定。小于135°或成90°,虽下盘稳如磐石,但转换不够灵活。腿弯曲成135°其稳定性、灵活性欠佳。因此,要恰当把握腿的弯曲度,不可过低,也不可过高,习练者不可高抬,如坠重物,谓之“沉肘”。

  武派拳不论拳势如何变化,手的攻防范围是:远不过足尖,高不过眉,左右手护持左右半个身体。这实际上限定了肢体所运行的范围,即自己所要防守的范围,为何如此来规定呢?

  太极拳是防守反击的拳术,不提倡主动进攻,追求阴阳平衡而互济,气势要圆满。武派拳以曲腿与前胸为弧设定了一个圆球体,这就是要防守的范围。超过此范围置之不理,接触此范围则设法施以还击。

  这个立体空间既具备最小的,也是最佳的防守空间,还能够最大限度地施以反击,又最利于进行攻防转化。高于头顶,远过足尖则为过,过一分为凸,易丢,将劲送给对手,使对方有机可乘。范围收缩太小,连起码的上护其头,下护其裆都做不到,则为凹,劲力不能够充分施展,造成我背而人顺。要恰到好处,无过不及,一味追求所谓的“舒展大方”或“紧凑局促”而与技击含意背道而驰,是武派之大忌!因此武派太极拳从实战出发,对肢体运行范围作了严格的限制与规定。应察之慎之!

  武派太极拳的技击性(二)手法

  五指自然分开,微曲,状如“元宝”,曰“元宝手”。竖掌,坐腕外撑,侧向朝前。手、腕、大小臂呈流线型,其状如圆。这样,既具备最大限度的承受力,又有足够的灵活性。注意肘不可高抬,如坠重物,谓之“沉肘”。

  武派拳不论拳势如何变化,手的攻防范围是:远不过足尖,高不过眉,左右手护持左右半个身体。这实际上限定了肢体所运行的范围,即自己所要防守的范围,为何如此来规定呢?

  太极拳是防守反击的拳术,不提倡主动进攻,追求阴阳平衡而互济,气势要圆满。武派拳以曲腿与前胸为弧设定了一个圆球体,这就是要防守的范围。超过此范围置之不理,接触此范围则设法施以还击。

  这个立体空间既具备最小的,也是最佳的防守空间,还能够最大限度地施以反击,又最利于进行攻防转化。高于头顶,远过足尖则为过,过一分为凸,易丢,将劲送给对手,使对方有机可乘。范围收缩太小,连起码的上护其头,下护其裆都做不到,则为凹,劲力不能够充分施展,造成我背而人顺。要恰到好处,无过不及,一味追求所谓的“舒展大方”或“紧凑局促”而与技击含意背道而驰,是武派之大忌!因此武派太极拳从实战出发,对肢体运行范围作了严格的限制与规定。

  武派太极拳的技击性(三)身法(略)

  武派太极拳的技击性(四)眼神

  即太极拳之神,聚于双目,似灵猫之捕鼠,全神贯注。我想所有拳术都应如此,所谓“眼为心之苗”。

  有人说:“练太极拳要眼随手动。”其实不然。眼随手动,是手领眼运,不顾对手,舍人从已。想想看,这还是太极拳吗?“舍己从人”才是太极拳。走架打手本为一体,行拳走架,就如同与人交手,自己的眼神要时刻关注对手,关注对手的眼睛,从对手的眼神里讨得消息。因此必须做到“眼领手运”。走架时,不能目光流盼,东张西望,怒目瞠睛,低眉弄姿,而要神聚于目,平视而出,专注一方。一切从实战出发,一切为了应付敌人的进攻,这才是拳术,也是武派太极拳术之根本。

  武派太极拳的技击性(五)心态,即人脑意识之反映

  心态与眼神是一致的,有道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眼神中可窥视其心灵深处,意识能从眼神中流露出来。头脑冷静,心静如水,才有从容平静之眼神。静观敌变,因时因势而动,在保持自身身法正确的前提下,以不变应万变,所谓“因敌变化是神奇”。那么,自己的心态会永远地从容与平静。

  心态平衡,绝非什么也不想,而是凝神敛气,专注一方。每一势、每一动作都是在化劲、打劲,是对不同方向与角度敌劲的走化与发放。这种化发要做得隐蔽,它不是拳势明显的收缩与放纵,而是以腰腿潜转带动肢体的运动。外形无多大变化或不见其动,而内劲发生了质的变化。内劲转化不在视觉,而在感受,这就是武派太极所体现的“外形微显,其劲内换”的神奇特色,这同时是练习的难点。

  武派太极拳的技击性(六)劲要整,劲整与眼神、心态互相统一

  劲整要做到内外三合、三尖相照、三点相对。外三合即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内三合即神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三尖相照为身前鼻尖、指尖、前足尖相对。背后是大椎、尾椎、后足跟三点相对。意向上升,气向下沉,全身放松,神聚于目。劲往何处,周身对向何处,眼神同时射向何处。一动俱动,牵一发而动全身。此时,腰为轴,如长鞭之柄,肢体为轮,如长鞭之梢。武派太极拳极重视腰带肢体的整劲运动,其运动规律非常独特。姚继祖先生(1917—1998)说“腰腿换劲应万端”正是如此。腰带肢体运动,并非平常的腰胯前后左右地扭摆,而是以一腰眼微向上抽,用一胯托起另一胯,以腰为滚轴的潜意识运动。这是上下相随而一体,周身为一家,势圆劲整的武派太极拳运动方式。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武派太极拳极具技击功能,正如20世纪30年代马立伯先生在《太极拳派别》中指出武派太极“长于应用,至练习方法亦较简捷,其所传架势最为紧凑,如干枝老梅枝叶尽去,路数最简便又最经济。”

    5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