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太极拳论哪个是正宗版本

彦刚分享

  太极拳论有多个版本,那么太极拳论哪个是正宗版本呢?下面学习啦小编带你了解一下吧。

  太极拳论哪个是正宗版本

  目前关于太极拳方面的著作主要有张三丰版、王宗岳版、杨诺宾版三个版本,但是目前几乎所有的太极拳门派都不约而同的推崇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为太极拳界的至文,所以目前大部分人默认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为正宗版本。

  《太极拳论》,最早是武禹襄发现的,现在的太极拳分为陈、杨、吴、武、孙、赵堡几大门派,武禹襄是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他跟我们这个杨式太极拳的祖师杨禄禅是同时代的人,也是河北永年的人,据说杨禄禅到陈家沟去学拳他是有资助的,他是他们永年那个地方的一位大户,杨禄禅家似乎是很穷的。

  杨禄禅学成了以后,武禹襄也跟他学,历史的记载呢有点支离破碎,说不清楚,就说他可能没有完全的搞明白,后来他到那个温县的赵堡镇有一个叫陈清平的,他有事往那儿过就去跟陈清平学了一个多月,就顿悟了,记载呢说他在那儿“始得精妙”,后来他创立了武式太极拳,永年那个地方就是杨式和武式的故乡。

  那么武禹襄是在舞阳盐店得到了这个《太极拳论》,发现了这个《太极拳论》,上面有一句话就是“明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就是明朝山西的王宗岳,其它具体的细节就没有,这个《太极拳论》现在在学术界还是有一些争论,究竟它是不是王宗岳本人写的,也说不清楚,不可考。

  那么王宗岳这个人现在在整个太极拳里面也有很多争论,他是明朝的还是清朝的,也说不清楚,现在有一些资料说他是乾隆年间的人,也没有更多的证据,就是说这个人和他的生平事迹都是大部不可考的,也是说不清楚。

  《太极拳论》张三丰版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则有后,有左则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掤、捋、挤、按,即乾、坤、坎、离、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进、退、盼、顾、定,即金木水火土也,合之则为十三势也。

  原注云:此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太极拳论》王宗岳版

  王宗岳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皆是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平/秤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

  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太极拳论》杨诺宾版

  理论不过就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并非是什么不可撼动的神殿。对于初学者来说,自身的感觉不足以指引自己前行,因此,借鉴前人的经验就成为了非常好的选择。理解对了就对自己有帮助,理解错了就会害了自己。

  理论是一个引路的灯塔,现如今的问题就是“老灯塔很模糊”。你说他指的路错,但有走到正确位置的人;你说他指的路对,死在半路上的数都数不过来。我所做的工作就是站在灯塔的位置,清晰述出来时的路。无论观者是否相信我,那都是你的选择,我只负责阐述我的脚印。

    401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