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如何提高太极拳42式演练水平

方婷分享

  太极拳42式是一国套路武术比赛中指定套路,是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必练套路。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提高太极拳42式演练水平。欢迎阅读!

  浅谈如何提高太极拳42式演练水平

  一、理解、体悟、展现动作内涵

  动作内涵包括动作要领、技击含义、文化基因等三个方面。

  动作的学习应该在理性和概念上清晰理解技术的基本要求,完成动作的途径,清楚正确动作和错误动作的区别,理解动作要领。

  太极拳42式和其它武术一样,每一个动作都有攻防含义,虽然大多数现代人学练太极拳42式不是想去技击。但是,为了能把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的太极拳42式打出原味,体现出内涵,必须理解其攻防含义。

  太极拳42式动作的文化基因是太极拳42式同其它体育项目的主要区别,太极拳42式生动形象的动作名称,栩栩如生的动作造型,圆的运动规律都孕育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理解动作的文化基因,会加深对动作内涵的理解,形成理想化的动作意识。

  体悟动作的内涵,就是要通过动作的学习过程和练习过程,把意识,也就是对动作感性认识和对动作内涵的理解,贯注到套路动作中去,反复揣摩,一点点地去领悟、去体现。

  展现动作内涵,就是将对动作的体悟,通过肢体运动表现出来,并不断积累由这一过程所获得的体会,最终形成内外合一的动力定形。

  逐步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劲到形到,意气劲形协调一致。这时演练出的太极拳42式,就能体现出以内为核心的完整感,由“形似”与“神似”构成套路演练技术的统一整体。

  二、心静体松

  所谓心静,就是在练习太极拳42式时,从未动之前开始,始终保持心情清静、意念专一、思想上排除一切杂念,用思维活动把握、支配、调控演练技术。要像练气功那样“入静”,使精神贯注到每一个细节,做到意动势随。

  例如:手向前按时,先要有向前按的想象,动作再跟着意念前去;意欲沉气。就要有气沉丹田的想象。

  这种用意念引导动作的练习方法,可以调节大脑皮层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增强身体其它器官的功能,用意念引导动作,还可以调节呼吸,使意识、动作和呼吸紧密结合。心静是体松的前提。

  松,其原意为放松、解开、放开,太极拳42式称为松柔、松静、松活、松动。

  太极拳42式的体松,是指练拳时在保持身体正确姿势的基础上,在心情清静的前提下有意识地让心脏、全身关节和肌肉进人最大限度的整体放松,形成一种由内到外有机统一的协调运动。

  “四肢百骸不松,则心意气力 不通,则周身动作不调。”太极拳42式的体松是松柔、松活、松静、松融,放松是用意的,是积极振作的,不是漫不经心、消极疲塌的;不是松散、松懈;不是那种为了表现松,而有气无力,松软漂浮、摇头晃脑、手舞足蹈;更不是神气活现,故作姿态,自以为松柔。其实散乱。

  只要坚持“用意不用力”的练拳,就会逐步产生一种 轻灵而沉实的富有弹性和韧性的内劲。

  沉,意为降落、往下落、向下放。太极拳42式沉为沉静、沉着、沉稳、气沉等。

  太极拳42式演练中的沉,要在息心静意、气沉丹田、用意不用力的引导下,在形体上做到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松腰落胯,使之两足有力、下盘稳固。

  正像一代名师李雅轩比喻的那样:练习太极拳42式身势如载重之船,既有动荡之形势,又有沉稳之状态,上有重力下沉,下有浮力上承。又如火车车箱,腿脚如车箱下之弹簧,不使车箱上扬下落,平稳前进。

  松和沉是太极拳42式的两个要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故有松沉之说,虽含义不同,但是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松是在沉的基础上放松,沉是在松的前提下沉实。

  没有沉的松是松懈,是漂浮;没有松的沉是真沉,是僵滞,所以松沉相因,松沉互济。

  在演练中对松沉的总体要求应做到:舒松自然、庄重沉稳。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则是:头部须正直沉着,神贯于顶,肩肘须松沉下垂,双臂微屈,胸部舒松内含,气沉丹田,腰胯圆转自如,松静沉塌,腿足虚实分明,轻灵沉稳。在心静体松的同时,按此行动走架,即可做到松沉。

  三、连贯圆活

  掌握太极拳42式的正确姿势,练拳做到心静体松,只有练习太极拳42式的基本要求,是否做到周身协调、圆满连贯,才是衡量太极拳42式功夫,表现太极拳42式神韵的重要依据。

  太极拳42式演练中所要求的“连贯”

  其一是肢体的协调一致,即“节节贯穿”,肢体的协调是上肢与下肢的协调,四肢与躯干的协调。肢体的协调必须以腰为轴,上肢动作则以腰带背,以背带肘,以肘带手。下肢动作则以腰带胯,以胯带膝,以膝带足。

  拳论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内要做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要做到“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从而达到内与外合一、上下相随、周身一致,“扯之一 毫、动满全身”。

  其二是指动作转换协调连贯,即“势势相连”,前一动作结束就是下一动作的开始。势势之间衔接自然柔顺,没有一丝间断和停顿,即不存在断劲,从而形成整体动作连绵不断。

  太极拳42式的协调连贯,还必须掌握“意欲向上,必先寓下;意欲向左,必欲右去;前去之中,必有后撑;上下左右,相吸相系;对拉拔长,曲中求直”的对称协调的五个规律。增加协调的内在质量,使之劲力顺达,形成蓄发变化。

  圆活是在连贯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要求,即是圆满活顺。在无限延长的螺旋式弧形运动中。圆满地不凹不凸,不起棱角,没有缺陷。

  太极拳42式是圆的运动,月亮围绕地球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着太阳转,它们的运动规律是永远不停地在做圆的运动。

  我们的先辈在探寻天体运动规律的同时,也在寻找人体生命之理,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根本之理是圆的运动,圆的运动是万物生存的根本法则。

  “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太极拳42式也正是基于对宇宙圆的运动的认识和理解,确定了自身圆的运动规律。练习太极拳42式必须在圆的运动形式上体会手法、步法和身法,体会肢体参与由内向外的弧形运动的规律和要领。

  人体在运动时以腰脊为总轴,上肢以肩、肘、腕关节为轴,显现由立圆、平圆、斜圆所构成的多主体的弧形缠绕。下肢双脚轮番交替支撑体重,暂不负担支撑体重的腿。

  不是在完成立圆弧形轨迹的运行。便是完成平圆弧形轨迹的运行。只有认识、理解太极拳42式圆的运动规律。遵循弧形运动规律,才能做到圆满活顺。

  四、虚实分明

  一代宗师杨澄甫在太极拳“十要”中把分虚实作为“第一要义”,意在说明虚实分明在太极拳42式中的重要作用。演练太极拳42式的全部过程,就是阴阳互换,虚实不断变化的过程。离开了虚与实,就谈不上太极拳42式;不懂虚实,就不懂太极拳42式;不分虚实,练出的就不能称其为太极拳42式。

  做到虚实分明,首先要在身体松沉、动作连贯圆活的状态下,维持肢体重心的平衡稳定,做到下盘稳固,转换灵活。下肢每个步法的形成、一个姿势与下一个姿势的衔接、位置和方向的改变,处处都贯穿着步法的移动和重心的转换。两腿交替支撑重心,保持重心平稳。

  主要支撑体重的腿为实,辅助支撑或移动换步的腿为虚,腿上的虚实转换千变万化,就一腿而言,有时从全实到全虚:有时从全实到三分虚;有时从三分实到九分实:也有时从全虚到七分虚。上肢以体现动作主要内容的手臂为实,辅助配合的手臂为虚;在劲力的变换中,沉着充实动作为实,轻灵含蓄的动作为虚。

  做到虚实分明就要理解虚实在太极拳42式演练中的作用,明确虚实存在的规律。清楚每个动作对肢体虚实的要求的同时,在意识的引导下,使上肢动作与下肢动作的虚实协调一致,步法移动与重心转换协调一致,做到虚实分明。

  太极拳42式招招式式有虚实,时时处处有虚实。即虚实无时不有,虚实无处不在,虚实之中有虚实。虚实存在着微妙的虚实变化,虚实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如果虚实概念不明,虚实中变化不清。则重心不稳,进退不灵。

  五、呼吸自然

  呼吸是打太极拳42式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孰不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对提高太极拳42式演练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练习太极拳42式要求呼吸深长均匀,通顺自然。根据练习者掌握技术水平的程度和个人锻炼的体会,在合乎自然的原则下,采用自然呼吸、拳势呼吸、腹式呼吸。

  拳势呼吸,是指呼吸随拳势的变化而变化,按照起吸落呼、开吸合呼、上吸下呼、后吸前呼的原则,使呼吸的节奏与动作自然配合。这种呼吸方法是根据胸廓的张缩,隔肌活动的变化,在符合动作要求与生理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呼吸能提高氧的供给量,加强横隔膜的活动。

  此外,还有腹式呼吸。腹式顺呼吸,是指吸气时腹部向外突起,呼气时腹部自然内收。腹式逆呼吸,是吸气时腹部内收,而呼气时腹部外突。

  以上这些呼吸方法,不论采取哪一种,都应该自然、匀细,徐徐吞吐,要与动作自然地有机结合,只要呼吸与动作配合得当,就可以使动作更加协调。

  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要保持自然呼吸,动作不受呼吸限制,呼吸也不要受动作约束,如果强行求之,会产生憋气,从而导致动作僵硬。

  动作熟练后可以根据个人锻炼的体会,毫不勉强地随动作的快慢、幅度的大小,逐渐过渡到拳势呼吸。当然,在太极拳42式演练中,无论技术如何熟练,仍然提倡以拳势呼吸和自然呼吸相结合的方法。

  六、形神兼备

  打好太极拳42式,除了掌握动作规格,努力提高心静体松,连贯圆满,虚实分明和自然呼吸的演练技巧以外。还要注意演练时的精神表现,即太极拳42式要求的“精气神”,做到形神兼备。

  所谓“精神”,是指在太极拳42式演练中对演练技巧总体感觉的外在气质的表现。精神是对形体的理性控制和把握,是对太极拳42式内涵、劲力、协调、节奏、气息、风格的全面理解,并通过外形动作表现出太极拳42式的气势和神韵。

  在演练中,首先要做到精神贯注,对周围的人、景、物应视而不见,旁若无人,要有攻防格斗的内在意识。表现出勇敢、机敏、沉着、无畏的气概。这种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应该是神志舒展,含而不露。

  其次,注意眼法与肢体动作的协调配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法是体现精神和气质的重要环节,所以有“手眼相随,手到眼到”的说法。在演练中,不善于运用这种眼法,动作就没有生气,套路就会成为呆板的动作罗列。如果眼神和一招一式配合恰当,就会把内涵的意识充分表现出来,使整个动作更加协调,而富有感染力。

  演练技术中,眼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注视”,另一种是“随视”。“注视”是指眼神平视前方或注视前方,多用在定势和瞬间停顿时,“注视”时要把“伺机而动”的内在精神表现出来。

  “随视”是指精神追随着身体某一部位或器械的某一部位运转,直到动作完成,即势动神随,手到眼到。“随视”多用于换势。不论使用哪种眼法,都要像完成动作一样,用意念去引导,故也有“意动神随”之说。

  一般来说,眼神注视和随视的方向和位置,与意念贯注的部位一致。在演练中,眼神既不能怒目瞪睛,也不能神态松懈;既不能目光呆滞,也不能故作姿态,神态要自然、贯注、舒松、含蓄。“形似”是“传神”的基础,“传神”是“神似”的内在表现,忽略任何一方都不能收到“形神兼备”的动作效果。

如何提高太极拳42式演练水平相关文章:

1.提高太极拳水平的要点

2.太极拳练习整劲的秘诀

3.练42式太极拳对心肺的好处

4.太极拳42式的简介 太极拳42式的风格特点

5.太极拳应该如何练习发劲方法

6.42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

    1508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