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怎样走好太极拳的内劲及其特点

方婷分享

  习拳者都知道太极拳的特点中注重内劲,太极拳教学中很注重太极拳内劲的运用,所以内劲成了练拳的重要内容。那么怎样走好太极拳的内劲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怎样走好太极拳的内劲。欢迎阅读!

  怎样走好太极拳的内劲

  太极拳有三重境界

  一、走架

  走架是太极拳练习最常见的基本动作,走架犹如做体操一样,主要是活动头顶躯干四肢,这个动作可以用于保健。

  二、走劲

  走架的同时贯穿内力,能各个力点爆发,可用于击技。

  三、内劲带动外形

  太极拳的形、意、气、力的完美融合,养生可延年益寿,搏击可一招制敌。

  太极拳的两重境界中,第一重主要是规范练习,过一段时间一般都会练成,第二重境界主要是练习太极拳要领,就是内劲,那么,如何练内劲呢?

  《拳论》讲:内不动外不发,腰不动手不发;以意领气,以气催身;以腰为轴节节贯穿;走气在意而不在气;内走弧线外走螺旋等等,这些都点明了太极拳内劲的基本走法及走向。

  对于初练者来说,这种说法有点笼统,练习时理解容易掌握难。其实,太极拳的走劲是太极拳功夫的一种,它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需要持续磨练的过程!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练习:

  (一)练松柔

  1、多练桩功。做到虚领顶劲、心气下降、屈膝松胯、气沉丹田、周身放松,增强腿部的支撑力。

  2、低架是很多练拳者常走的,但是初学者要从高架练起,这样可以进一步的提高下肢的支撑力。

  当练到下盘稳如磐石,上身如风吹杨柳时,说明你已经做到周身放松,肢体柔和了。

  (二)练采气

  1、在早晨,当太阳徐徐升起,阳气上升之时,面对太阳,开步,同时两手抓握走下弧吸气,过丹田旋转,然后两手向前方棚出,两手过身体中线时呼气,即为采清气呼浊气。左开步或右开步都可以练习,每次都要让内气通过丹田。

  2、练习走周天。重点练习走小周天,每次内气顺督脉上升,顺任脉下降时都要过丹田,并在丹田处停留片刻再让气继续前行。

  通过不断地松沉、气归丹田的练习,做到周天开合能够自如,小腹达到充实、内气能够鼓荡。

  (三)练习运气

  当丹田中有了内气后,让丹田气能左右顺逆旋转、前后正反旋转、侧方位正反旋转,一直练到能够在意念的带动下运转自如。

  比如懒扎衣:金刚捣碓之后,此时内气到达涌泉穴。第一动,意念引领内气到达丹田,再领丹田之气吸气左旋,外形上就是身体左转,右手左上方穿掌;意念继续引丹田之气,吸气,身体右转,右手过身体中线后呼气。

  丹田在意念的引导下连续旋转一圈,回于丹田,同时内劲灌于右手掌至右手中指;反映在外形上就是左手逆时针,右手顺时针,当丹田气再沉到位时,身型上正好是下开上合,这就是以意领气,以气催身,内外呼吸配合,外走弧线内走螺旋。

  第二动,意念引领丹田之气左旋上升同时吸气,气过身体中线后呼气,丹田气在意念得带动下继续向前走,到背到肩到肘到手。反映在外形上就是右手左上方穿掌,同时松左胯身体左转右移重心,右手翻掌,身体右转。

  以身带手向右开;向右开时,内气旋过身体中线即呼气,意念此时已在右手中指而不在气。此势开右手松左胯时,内外劲都向右手催进,意气力是统一的,内外劲是相合的。

  再如单鞭第一动,两手在身体右前方缠绕,此缠绕方式有很多种,有丹田走侧立圆,反映在手形上立圆的缠法;也有丹田走平圆,反映在手形上平圆的缠法。都是典型的内走弧线外走螺旋的表现形式,也是以意领气,以内带外,先内而后外的表现。

  再如上步七星两手在胸前的缠法:左手冲拳后两手交叉,此时周身放松,意念领着丹田按前后顺时针方向旋转,反映在身体的外形上也是胸腰折叠,缠手的路径也是前后立转,立转一圈后发力(也可以不发力)至掌的外缘及掌跟。

  意念导气上就是带动丹田立圆顺转一圈的同时,把内劲走到手掌的小鱼际及掌跟;呼吸上表现的就是呼-吸-呼。体现出太极拳的内走弧线外走螺旋,与呼吸配合,也体现出了意气力统一,等等。所有太极拳内劲走法皆如此。

  另外,在练习太极炮锤时,同样也要遵循这种走内劲的方法。这时也许有的练习者会质疑,不是有许多太极大师在谈到打炮锤时说过“不要过多的考虑内气”,这句话吗?这里先说明一点,这句话跟打太极拳炮锤需要内力带动不是相悖的。

  因为那些太极前辈早已指出,要练好太极炮锤首先要练好例如老架一路、太极拳精要十八式等这些基本拳,(这些缓慢的基本拳,练好是要下大功夫的,也就是说从这些基本拳中必须搞清走劲的方法,练好走劲,身法上达到周身相随。

  松柔有度,并且呼吸与动作得相互配合好)基于这种前提,才有了“练炮锤不要过多的考虑内气”这样的说法,当功夫已达炉火纯青,练炮锤时内劲就会产生自然的“旋惯力”。对此,习练者要有正确的理解。

  由此可见,想要走好太极拳的内劲,就要先明了太极拳走劲的方法、然后掌握内劲的走劲途径及规律,再加以细心揣摩,刻苦练习,最终每一个练习者都会有所收获,“久练自化,熟极自神”。

  太极拳内劲的特点有哪些

  太极内劲的第一个特点是流动性

  当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的叫候,内功由“量”的积累达到了“质”的突破,实现了太极拳功夫修炼的第次飞跃,在某一天的某一时间太极内劲豁然贯通。

  内劲贯通后的第感觉是身体内部出现股新的力量,这股新的力量随着意念和动作在体内不停地涌动、流行,流到哪里哪呈都很舒畅,此时练功者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追求的内劲出现了。

  此时练功者心情豁然开朗,有一种拨云见目的感觉。

  从内劲贯通后的体验看,流动性是它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前人把内劲的这个特点描述为“浑灏流行”。

  太极内劲的第二个特点是完整性

  内劲初步贯通后,再继续努力修炼段时日后,就会感觉到内劲在不断增加、质量在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中间以丹田为核心、上至双管双手、下至两腿两足的一股整劲,一动俱动,一静俱静,节节贯穿。

  发劲时,练功者能清楚地感觉到内劲“起于足、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完整劲路,正如经典拳论所讲“由脚而腿而腰,总需完整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由此可见,完整性是太极内劲的重要特点。

  太极内劲的第三个特点是轻沉兼备

  内劲贯通后,练拳时能清晰地感觉到内劲以丹田为核心在全身的四肢百骸开合聚散,时轻时重,轻沉兼备。

  肢体时而如充满氨气的气球飘然欲起,时而又如灌满水银的袋子分量极沉,真是“轻灵沉重兼而有之”。

  太极拳界的前辈曾将内劲的这个特点描述为“轻如杨花,坚如金石”。

  太极内劲的第四个特点是刚柔相济

  不了解太极拳的人看到慢悠悠的太极拳,总认为练拳的人是柔软无力的,其实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

  事实上,“柔”是为了“刚”,“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内劲贯通的人都能清楚地感觉到太极拳是外柔内刚、刚柔相济的。

  杨澄甫讲“臂膊如棉裹铁”,太极拳乃“绵里藏针之艺术”。武式太极拳开派宗师武禹襄则讲得更加到位,他说“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

  “九曲珠”讲出了太极内劲“柔”的一面,“百炼钢”讲出了太极内劲“刚”的一面。而且,太极拳在推手、技击中的“柔化刚发”也清楚体现了太极内劲“刚柔相济”的特点。

  太极内劲的第五个特点是渗透传导

  练太极拳内劲贯通后,随着内劲质量的不断提高,会逐渐感觉到内劲具有明显的渗透和传导的特性。

  手握剑柄时,会清楚地感觉到内劲由剑柄传至剑身,直达剑尖,剑的分量瞬间增加,宝剑舞动时浑厚沉稳、震弹有力。

  平时随手拿起一个物件,比如竹竿,稍沉气,竹竿霎时就会变得沉甸甸的。

  与人推手时,搭手后内劲迅速渗透传至对方体内,对方会感到脚下发飘、重心不稳、身体失衡,很容易被牵动。

太极拳内劲的特点相关文章:

1.太极内劲的五大特点

2.太极拳内劲特点 怎样走好太极拳的内劲

3.练好太极拳内劲的三要素

4.太极拳内劲功力训练法

5.太极拳发劲的四个基本特征

    147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