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太极桩功练习的意义及桩功练法

方婷分享

  太极拳哲理博大精深,是祖国传统健身瑰宝,具有独特的修身、健身、防身功效。练习太极拳可以提高全身各系统、器官的机能能力,增强体质,达到有病治病、健身防病的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桩功练习的意义。欢迎阅读!

  简述太极桩功练习的意义

  求“畅通经脉”以“养生”

  以养生为主的桩功,一般被称为“养生桩”。纵观所有养生桩,我们会发现他们不无例外都是在松中求养生,李紫剑先生将“养生桩” (医学桩)称为“松桩”,他这样描述松桩“松桩修证的方式是站好桩架,筋骨舒展,肌肉蓬松,长时间保持功架功态。

  静态守恒即可。”可见养生桩的一个核心的特征就是“松”,是在“松”中求养生。而对于诸如内劲一指禅等这样的一类养生桩,其马步站桩对体力的消耗比较大,下盘很紧,看起来核心要求是紧,这其实也是在强调松。

  这类功法里面,马步站桩紧的是下半身,而不是上半身的紧,事实上上半身的姿势与用力是相当自然的,功法的精妙就在此处,下半身紧了,上半身自然就松了。

  以下半身的紧反而更加衬托出或者强化了上半身的松,而内劲一指禅站桩的目的就是要求上半身的松。

  我们可以从太极拳的中医的角度去看,站桩的松是可以养生的。

  中医认为,人身有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人身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联系的通道就是人身上的这些经脉,倘若人得了病,势必会影响到经脉中气的运行,或气虚,或气滞。总而言之,有了病,则相关的经脉就必然不畅通。

  因此中医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我们也可以作个实验——蜷缩在一个角落里,然后起来伸伸懒腰,肯定是后者舒服,这就是通畅的好处。那么,要治病,只要使这个经脉恢复畅通,不说立杆见影,至少对于病症会有积极影响。

  事实上,通过“养生桩”的这种放松,求得以往蜷缩或者阻滞的经脉重新归于顺畅通达,进而给予病症以积极的影响。

  因此,养生桩事实上是通过求“松”,使经脉得以充分的舒展,再给予一定的外力引导(例如特定的呼吸、导引动作等),使经脉畅通,调节气血的运行,虚则补,实则泄,最终达到“通则不痛”的养生祛疾效果,这就是桩功的养生意义之所在了。

  近来流传颇广的“蹲墙”功,就是太极秘传的“松腰”法,其以“松腰”畅通脊椎与督脉而得到的养生效果与养生桩以“松”求养生有异曲同工之妙,由此可见经脉养生的真理唯一、大道不二也。

  求“浑然一体”以“抗击”

  除了养生之外,桩功的意义就是技击了。所谓“要学打人,先学挨打”,就是要练习抗击打能力。

  现以桩功中的“卧虎桩”为例解析之。“卧虎桩”要求:双手间隔一掌宽,全身绷紧挺直,双臂弯度约为120度,呼吸比正常绵长一些,臂部不能向上翘起,全身上下一条线,如此一直坚持下去。

  在太极拳的“卧虎桩”的中,它的特点和养生桩不一样,要求的是紧。

  试验过卧虎桩的朋友都知道,练习卧虎桩的时候,全身紧绷为一体,异常吃力,双臂弯度约为120度,加重了这种吃力度,使之与一般的俯卧撑根本区别开来,这种身体的极度紧绷使习者一般只能坚持几分钟而已。

  “卧虎桩”的核心是“紧”,要求在受击打的同时紧绷身体,以求得抗击力,可见“抗击力”的获得与身体的“紧绷”状态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紧桩达到所谓的“紧”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这种手段的最终指向,是求得人身的“浑圆一体”。

  所谓的“浑圆一体”还有许多别样的说法,例如“六面力”、“浑圆力”、“整体力”,“(形体)不空”等。一旦人体具备了这种“浑圆一体”状态,那么它就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抗击力”了。

  打个比方:异常柔软的石墨与最坚硬的金刚石的组成元素是完全一样的——碳。但是为什么其坚硬度有着天壤之别呢?无疑是其原子排列组合的方式不同而已。

  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思路,通过改造物质的组合方式就可以改变(扩大或者缩小)其抗击力的强弱。

  人的身体也是如此,人体是通过许多的关节或韧带、表皮、脂肪、肌肉而联结在一起的,这种松散联结的抗击力必然是有限的,而通过紧桩求得身体的绷紧,使身体做到“浑然一体”。

  因此打到身上的力量不是集中在被攻击的点上,而是由于身体的浑然一体使这种力转移到整体上来,这样就由局部受力变成了整体受力。

  整体所能承受的力量显然要远远大于局部受力,因此浑然一体的身体状态必然会具备杰出的抗击力。这就是抗击力修炼的不传之秘。

  不过还是要提醒的是,尽管通过紧桩的修炼可以极大提高抗击力,但这绝不意味着习者可以经常承受击打,有的武者好张扬,经常进行抗击力的表演,这于身体有极大损害的。

  人身倘若尚未达到浑圆一体的状态,则受击打时只有受击点集中受力,由于受力集中,往往造成受击点的极大损伤,但也有个好处,那就是不会株连其他部位——如果肚皮挨了拳头,头部绝对不会怎么受外伤。

  一旦人身具备了浑圆一体的状态,那么腹部挨了拳头,其中的一部分受力要传导到全身各处。

  这样的好处是腹部器官不会受到致命损伤,坏处是被击中了腹部就等于被击中了全身。尽管由于受力的传导分散,全身各个部分的受力都相对比较小,但是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几次受击没什么大关系。

  倘若频繁受击的话,不定哪天人身整体的某个薄弱处就会崩溃。抗击力的修炼旨归是要将受力分散列全身,而不是消解受力,更不能修复身体的损伤,因此抗打表演绝对是健康的大敌,珍惜自己健康的武者请千万戒之。

  太极桩功练法

  1、调身

  (1)抱球式

  两足平行分开,与肩同宽,自然站立;头部正直,似有线上提,似顶非顶;下颏微收;舌自然置放,不抵上腭;双眼轻轻闭合。

  双肩自然下垂,不可耸肩;双手慢慢移至胸前,高与肩平,距离约30厘米手心向内呈抱球状,手指分开而微曲,两手约离两三拳远,腋下虚空,胸背自然垂直,心窝微收;伸腰沉跨,臀部略向后坐;双膝微曲,不过足尖。

  足以自然涵虚,足趾似有抓地之意。以上这些要求不可刻意追求,应在自虚,足趾似有抓地之意。以上这些要求不可刻意追求,应在自然中逐步形成,最终达到全身舒展,微有挺拔之势。

  (2)扶按式

  保持上述球式,而后两手翻掌,手心向下,缓缓下降到与腰带同高的位置,两手间的距离与肩同宽,手掌似乎轻轻按在水中漂浮的木板上,重心稍偏前掌,身体略前倾。

  (3)休息式

  同抱球式,只是两臂自然背于身后,两手背腕关节置于腰髋部,双手五指自然分开,如各握一小纸球状。

  2、调心

  (1)抱球式

  设想胸前怀抱一个极薄的纸球,若用力抱,纸球会瘪;若无心抱,则纸球会飘去。要求似用力而非用力,纸球既不会瘪,也不会抱掉。注意当以双手臂和胸腹来感受这个球的存在,用意念而不用力。

  (2)扶按式

  设想双手扶按漂浮在水中的木板,稍觉用力按时,身体略有向上伸拔之意,木板则下沉;双臂放松不用力时,木板浮起,身体似略向下坐和回缩,随手下的木板起浮,体会周身的伸缩吞吐之势。注意这一切仍须用意念而不用力去做,不可露于外形。

  (3)休息式

  设想身处海边,两脚如踩在松软的沙滩上,全身沐浴于温暖的阳光下,微风吹拂,心旷神怡。双手所抓的纸球既不紧也不松,抓之用意念不用力。

  3、调息

  无论取上述何种姿势,均要求自然呼吸。既不提气,也不沉气。可以鼻呼鼻吸,也可以鼻吸口呼或口鼻同时呼吸。久而久之,呼吸自然达到深长柔细,也会自然形成腹式呼吸,此过程不可人为造作,要自然形成。

  太极拳站桩分为无极桩、马步桩、川字桩、踩腿法四种。站桩要站的时间根据练习者自己的身体情况来站。

太极桩功练法相关文章

1.吴氏太极拳桩功的基本练法

2.练太极桩功的作用

3.太极桩功练习要领

4.武派太极拳桩功的练习方法

5.太极桩的练法

6.太极桩功的要求和标准

    135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