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太极拳健身祛病机理与特点

方婷分享

  太极拳是在我国广为流传的,适合不同年龄段和人群健身的优秀拳种之一,也是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首选推广运动项目之一。但是你了解太极拳的祛病机理与特点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健身祛病机理与特点。欢迎阅读!

  太极拳健身祛病机理与特点介绍

  1、太极拳健身祛病机理

  太极拳是武术拳技与气功原理的有机组合,太极拳练好了,就是气功,打太极拳就等于练气功中的“动功”。太极拳作为有氧代谢运动,它强度适中、节奏分明、连绵流畅,加之意念导引、精神专注、动静结合,松静自然。

  以及吐纳调息,呼吸深、细、匀、长等,因而加强了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防御功能。用中医的理论来解释,就是通过太极拳的锻炼。

  使人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精、气、血、津液、神、智等生命指标参量达到内在的和谐平衡及自身与自然界外在的和谐平衡,使人进行生理、心理、病理的自我调控、自我修复,从而达到祛病健身的效果。

  2、太极拳健身祛病特点

  太极拳的强身健体以及对慢性疾病的康复治疗作用,归纳起来有两个显著特点,即:“整体性” 和“全面性”。

  所谓整体性,是指太极拳健身及医疗康复作用,是整体把握生命机能,注重“生命之树”的培基固本,增益正气(维系生命的能量),而不是针对某些具体疾病或某个局部起作用的特殊疗法。

  太极拳是从整体上发挥作用,通过锻炼强化和旺盛生命机能,使之自我调控、对疾病进行自我修复,从而达到祛病健身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太极拳健身是一种“整体疗法”。

  所谓全面性,是指太极拳的医疗康复作用十分广泛。对人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感觉系统的许多慢性疾病都有防治效果。

  而且还能增高减肥、健美身形、美容黑发、延缓衰老,同时还能平和心态、振奋精神、消除抑郁、开朗性格。

  它对于人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疾病都有康复治疗作用,这就是所谓的“性命双修”。所以很多学者把太极拳健身说成是“全科治疗”

  太极拳对身体的好处

  (1)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

  缓解现代生活中由于精神过度紧张所引起的"城市文明病",如神经衰弱、抑郁症、功能性胃肠病等。这是因为太极举动作连贯、弱韧、缓和、轻灵,练拳时,全身各部位肌肉都需要放松,此时,身体感到轻松、舒畅,致使大脑得到休息。

  此外,太极拳强调“用意不用拙力”,动作要以意命力引导,安详中全神贯注,这样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过程才能获得更好的调整。

  (2)有助于保持心血管系统健康,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练拳时,全身肌肉放松并引起血管放松,从而促使腹压不断改变,从而促使下肢及腹部的血液回流入右心房,加强了心肌的营养,也防止了因血流不畅引起的血管硬化。常打太极拳的人患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疾病的较少。

  据一项调查,把打太极拳的人和不打太极拳的人分为两组,太极拳组平均血压为134。1/80。8mmHg;动脉硬化率,太极拳组是39.5%,对照组是46.4% 。

  (3)有助于骨骼、肌肉和关节组织的健康

  太极拳是“动无有不动”的全身性运动,全身各大小肌群和关节都参加活动,因此长期练习有助于使关节运动灵活,改善关节韧带弹性,增强肌肉坚韧和伸缩力。举例说明,太极拳组发生脊柱畸形的有25.8%,对照组为47.2%。

  两组人员腰椎活动的幅度也有很大差异,太极拳组人员弯腰时手能触地者占77.4%;对照组只有16.6%。最近,美国科学家的一项调查结果指出,常练太极拳的老人的摔倒和骨折率都远低于不练拳的老人,他们认为,太极拳有预防和延缓骨质疏松的作用。

太极拳健身祛病机理与特点相关文章:

1.太极拳对祛病健身的影响

2.太极拳的七大健身机理

3.太极拳治病健身原理

4.太极拳治病机理

5.太极拳健身治病的原理

6.太极拳健身的四大妙处

7.杨式太极拳养生的机理

    120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