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十万个为什么>

大闸蟹为什么叫大闸蟹

邢纳分享

  大闸蟹本是中华绒螯蟹,为什么会有这个大闸蟹的名字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闸蟹叫大闸蟹的来源和 大闸蟹的生活习性,一起来看看吧!

  大闸蟹的生活习性

  大闸蟹为什么又普遍称为“大闸蟹”呢?包笑天曾对这个名称写过一篇《大闸蟹史考》,说道:“‘大闸蟹’三字来源于苏州卖蟹人之口。……人家吃蟹总喜欢在吃夜饭之前,或者是临时发起的,所以这些卖蟹人,总是在下午挑了担子,沿街喊道:‘闸蟹来大闸蟹’。”这个“闸”字,音同“SA”,(“SA”在吴方言中就是水煮的意思)蟹以水蒸煮而食,谓“SA蟹”。这样的解释,尚不能尽意。他“有一日,在吴讷士家作蟹宴(讷士乃湖帆之文),座有张惟一先生,是昆山人,家近湖畔,始悉其原委”。

  吴讷士是苏州草桥中学的创始人,父亲吴大征晚清时官至湖南巡抚,甲午战争中当过 刘坤一的副帅,一门三代,都是著名的古籍收藏家。

  张惟一就是方还,与王颂文同为吴讷士的好友,吴家的常客。顾炎武《天下邵国利病出》手稿,流失二百多年,为吴士讷所购得,又为方还和王颂文在吴家发现,并慨然接受相赠迎回昆山。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成为书林中的一段佳话。事有凑巧吴家设蟹宴,方还亦在座,包笑天作了有关“大闸蟹”名称的解释:“闸字不错,凡捕蟹者,他们在港湾间,必设一闸,以竹编成。夜来隔闸,置一灯火,蟹见火光,即爬上竹闸,即在闸上一一捕之,甚为便捷,之是闸蟹之名所由来了。”竹闸就是竹簖,簖上捕捉到的蟹被称为闸蟹,个头大的就称为大闸蟹。

  大闸蟹闻名天下,鲜盖百味。有人问:“是谁最早吃着这个鲜头,成为天下第一食蟹人?” 巴城镇流传下来一则岁月悠远的 民间传说,可以满意回答。

  相传几千年前,人类的祖先已经在江南的陆地上定居栖息,从事捕捞水产和农垦耕作,一代又一代含辛茹苦地创建出一个 鱼米之乡。由于 江南地势低洼,雨量充沛,经常易闹水灾。有时虽然丰收在望,可是,江湖河泊里却冒出了许多爱朝亮光爬行的甲壳虫,双螯八足,形状凶恶可闯进稻田偷吃谷粒,还用犀利的螯伤人。荆蛮先民吓得畏如虎狼,称这种虫为夹人虫,不等太阳落山,就早早关上大门。

  后来, 大禹到江南开河治水,派壮士 巴解到水陆交错的湖区域督工,带领民工开挖海口河道。入夜,工棚口刚点起火堆,谁知火光引来了黑压压的一大片夹人虫,一只只口吐泡沫像湖水般汹涌而来。大家要紧出来抵挡,工地上激起了一场人虫大战。不多时,夹人虫吐出的泡沫,直把火堆湮息,双方在黑暗中混战到东方发白,夹人虫早才纷纷退入水中。可是好多民工被夹伤的夹伤,夹死的夹死,血肉淋漓,惨不忍睹。

  夹人虫的侵扰,严重妨碍着开河工程。巴解寻思良久,想出了一个办法,叫民工筑座 土城,并在城边掘条很深的围沟,待等天晚城上升起火堆,围沟里灌进沸腾的开水。夹人虫席卷过来,就此纷纷跌入沸水沟里烫死。沟里虫的尸体越积越多,便用长挠钩起来,继续灌放开水作战。烫死的夹人虫浑身通红,堆积如山,发出一股引人开胃的鲜美香味。巴解闻着后,好奇地取过一只细看,把甲壳掰开来,一闻香味更浓。他想:味道喷香扑鼻,肉不知能不能吃?便大着胆子咬一口。谁知牙齿轻轻嚼动,嘴里觉味道鲜透,比什么东西都好吃。巴解越吃越香,一下把一只夹人虫嚼到肚里,接连又吃一只。大家见他吃得津津有味,胆子大的民工也跟着吃起来,无不大喜说:"大家来吃夹人虫,味道香极了!"于是,民工们都随手俯捡而食,把一大堆夹人虫全都消灭到“五脏殿”里。当地的百姓获悉后,也就纷纷捉拿夹人虫吃,又很快传遍四面八方。从此,先民们都不怕夹人虫了,被人畏如 猛兽的 害虫一下成了家喻户晓的美食。大家为了感激 敢为天下先的巴解,把他当成勇士崇敬,用解字下面加个虫字,称夹人虫为蟹,意思是巴解征服夹人虫,是天下第一食蟹人。巴城就是为了纪念巴解而名的。 巴城出产的大闸蟹,由此而名扬四方,久享盛誉。

  大闸蟹的生活习性

  常穴居江、河、湖荡泥岸,昼匿夜出,以动物尸体或谷物为食。到每年秋季,长得比较丰满,常回游到近海繁殖,母体所带的卵在翌年3至5月间孵化,幼体经过多次变态,发育成为幼蟹,再溯江、河而上,在淡水中继续生长。每届秋季,当此蟹在繁殖回游期中,渔民常在河湖中筑簖,到晚上用灯光诱捕之。 [2]

  中华绒螯蟹栖于 淡水湖泊河流,但在 河口半咸水域(盐度为18-26/1000,比重为1.016-1.020) 繁殖。每年6至7月间新生幼蟹溯河进入淡水后,栖于江河、湖荡的岸边。喜掘穴而居,或隐藏在石砾、水草丛中。掘穴时主要靠1对 螯足,步足只起辅助作用。以水生 植物、底栖 动物、有机碎屑及动物尸体为食。取食时靠螯足捕捉,然后将食物送至口边。 营养条件好时,当年幼蟹体重可达50至70克,最大可达150克,且 性腺成熟,可与2龄蟹一起参加生殖洄游。如放养密度大或生长慢,则2龄时性腺也难以成熟,不能参加 生殖洄游。

  交配

  中华绒螯蟹一般在江河湖泊生长至2龄,自9月下旬(秋分前后)蜕壳为绿蟹起性腺开始迅速发育,30至40天内雌蟹生殖指数由蜕壳前的0.36%骤增至10至15%左右。至10月中下旬( 寒露、 霜降时节),大部分性腺已发育进入第Ⅳ期,遂离开江河、湖泊向河口浅海作 生殖洄游。11月上旬(立冬)后群集于河口浅海交汇处的半咸水域,开始交配繁殖。在长江流域,中华绒螯蟹繁殖区的盐度为18-26/1000,水温为5至10℃,时间在当年12月至翌年3月。交配时雄蟹以 螯足钳住雌蟹步足,并将 交接器的末端对准雌孔,将 精液输入雌蟹的 纳精囊内。整个交配过程历时数分钟至1小时。雌蟹一般在交配后7至16小时内产卵。 受精卵附着在雌蟹腹肢的刚毛上。在水温10至17℃情况下,受精卵经30至60天后孵化出 溞状幼体。

  繁殖

  在河口浅海浮游35天以上,经5次蜕皮,然后进入 大眼幼体期。此时兼营浮游及底栖生活,并能逆流上溯至 湖沼。大眼幼体经6至10天后蜕壳而成幼蟹,开始营底栖爬行生活。

  雌蟹在所抱卵全部 孵化后,蛰伏在河口浅滩的沙丘上,其头胸甲及四肢有苔藓虫、薮枝虫等附着,腹部常有蟹奴寄生。产后的雌蟹至6月底7月初相继死亡。从 溞状幼体起,雌蟹的寿命为2足龄,雄蟹则交配后即死亡,寿命比雌蟹短2个月。当年成熟的中华绒螯蟹 寿命仅1年,且雌性占绝对优势。性腺成熟缓慢的个体,寿命较长,有的可达3至4年。

    363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