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成功学>成功故事>

通过自己努力而成功的故事7个

小兰分享

  你想成功但你有努力过吗?今天的成功是因为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则依赖于今天的努力。来看下有关通过自己努力而成功的故事吧!看下别人是怎么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向成功的。

  一、萧敬腾通过自己努力而成功的故事

  从台湾综艺节目“超级星光大道”成名,踏上歌唱道路,直至成为金曲歌王,萧敬腾在娱乐圈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在短短的几年里,他迅速成长为新一代唱作艺人的代表人物。有人说萧敬腾的身体里驻扎着一个猛兽,其实,他只是给青春找到了一个支点!

  萧敬腾出生在台北市万华区,青春的焦躁无处安放,沉溺在叛逆和暴力中,成了大人眼中的坏学生。抽烟、打架、翘课,不一而足。

  在萧敬腾彷徨无知的时候,台北市少年辅导组织的义工将萧敬腾从悬崖边拉了回来。因为辅导员的一句“为什么不把打架的力气用到音乐上”,他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小学六年级时在家里偶然听到邦乔飞的专辑《Crush》,更让他有了学习音乐的念头。

  15岁的时候,萧敬腾开始学习爵士鼓。虽然曾因为经济窘迫而终止,但是他仍然自学苦练,经常一天超过10个小时。16岁时的萧敬腾已经成了台北知名的爵士鼓鼓手。但是他并不满足,继续学习了钢琴、萨克斯、吉他等乐器,并开始学习声乐,叛逆少年因音乐走出阴霾。

  为了拥有登台唱歌的机会,他走进每一个有演唱机会的店里毛遂自荐。17岁那年,他开始在西餐厅驻唱,成为全店年纪最小的驻唱歌手。此时萧敬腾仍是学生,只能在放学后背著电子琴和装满歌谱的背包,在台北县市及桃园、新竹之间骑着摩托车四处赶场奔波直到深夜,曾试过一周演唱50个小时,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一起驻场的同事回忆说,“有一次下大雨,看着萧敬腾夜雨中骑车赶往下一个演唱的地方,他真的很坚持”。两年多的驻唱生涯,给萧敬腾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

  萧敬腾说,他不喜欢讲苦,在还没有成功,在你还在努力的时候,不要告诉人家你有多苦,当你成功的时候也不需要你自己来说,他们会知道。在狂妄迷茫的青春岁月里,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将其作为青春的支点,不懈努力,我们的青春将开出美丽的花朵,我们的生命也将因此获得新生。

  2007年,萧敬腾在参加台湾电视歌唱选秀节目“超级星光大道”时,他以富有穿透力和感染力的声音,以及独特的个人风格一战成名。他驻唱的餐厅场场爆满,一位难求。2009年,出道未满两年的萧敬腾在台北小巨蛋举办“洛克先生Mr.Rock”个人演唱会,成为在小巨蛋开唱的最年轻歌手。2013年,萧敬腾拿下第24届金曲奖国语歌王,成为继王力宏之后第2年轻的金曲奖最佳男歌手。

  如果说星光大道给了萧敬腾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那么多年来他在音乐上的不断学习积淀和不懈努力坚持,则是一切的源泉。萧敬腾说:“我爱音乐,我只要活着的一天,我就有做不完的事,做不完的梦想。”

  青们,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但就是要不畏惧挫折的考验,就是要不断的奋斗,才能在人生的长河中一次次的击起耀眼的浪花,因为奋斗,你的青春才会精彩!

  二、居里夫人通过自己努力而成功的故事

  3.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生于沙皇俄国统治下的华沙,父亲是中学教员。16岁她以金质奖章毕业于华沙中学,因家庭无力供她继续读书,而不得不去担任家庭教师达六年之久。后来靠自己的一点积蓄和姐姐的帮助,于1891年去巴黎求学。在巴黎大学,她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勤奋地学习,经过四年,获得了物理和数学两个硕士学位。

  居里夫妇结婚后次年,即1896年,贝可勒耳发现了铀盐的放射性现象,引起这对青年夫妇的极大兴趣,居里夫人决心研究这一不寻常现象的实质。她先检验了当时已知的所有化学元素,发现了钍和钍的化合物也具有放射性。她进一步检验了各种复杂的矿物的放射性,意外地发现沥青铀矿的放射性比纯粹的氧化铀强四倍多。她断定,铀矿石除了铀之外,显然还含有一种放射性更强的元素。

  居里以他作为物理学家的经验,立即意识到这一研究成果的重要性,放下自己正在从事的晶体研究,和居里夫人一起投入到寻找新元素的工作中。不久之后,他们就确定,在铀矿石里不是含有一种,而是含有两种未被发现的元素。1898年7月,他们先把其中一种元素命名为钋,以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没过多久,1898年12月,他们又把另一种元素命名为镭。为了得到纯净的钋和镭,他们进行了艰苦的劳动。在一个破棚子里,日以继夜地工作了四年。自己用铁棍搅拌锅里沸腾的沥青铀矿渣,眼睛和喉咙忍受着锅里冒出的烟气的刺激,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提炼,才从几吨沥青铀矿渣中得到十分之一克的镭。由于发现放射性,居里夫妇和贝可勒耳共同获得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6年,比埃尔·居里因车祸不幸逝世,年仅47岁。比埃尔·居里去世后,居里夫人忍受着巨大的悲痛,接任了她丈夫在巴黎大学的物理学教授职位,成为该校第一位女教授。她继续放射性的研究工作。1910年,她和法国化学家德别爱尔诺一起分析出纯镭元素,确定了镭的原子量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她还测出了氡和其他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整理出放射性元素衰变的系统关系。由于这些重大成就,又荣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仅有的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居里夫妇亲自体验了镭的生理效应,他们曾不止一次地被镭射线烫伤。他们与医生一起研究将镭用于治疗癌症,开创了放射性疗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为了自己的祖国波兰和第二祖国法国,参加了战地卫生服务工作,组织X光汽车和X光照相室为伤兵服务,还用镭来治疗伤兵,起了很大的作用。

  大战结束后,居里夫人回到巴黎她创建的镭学研究所,继续自己的研究工作并培养青年学者。晚年完成了钋和锕的提炼。居里夫人在无任何防护设施的情况下从事了35年的镭元素研究,加上大战期间四年建立X射线室的工作,射线严重地损害了她的健康,引起她严重贫血。1934年5月她不得不离开自己心爱的实验室,并于1934年7月4日与世长辞。

  居里夫妇一生淡泊、谦虚,不喜欢世俗的恭维与赞扬,不关心个人的名利与地位。在发现镭和提炼成功以后,他们不请求专利,也不保留任何权利。他们认为,镭是一种元素,应该属于全人类。他们向全世界公开他们的提镭方法。对他们花费十几年制备出来的、约值十万美元的一克多镭,全部交给了镭学研究所,不取分文。对美国妇女界捐赠给她的一克镭,也不据为私有,一半给了法国镭学研究所,一半给了华沙的镭学研究所。在将镭用于治疗癌症时,他们本可以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但是他们商定,不要他们的发明带来的一切物质利益。他们辛勤劳动的目的,是为人类从新发现中获得幸福。

  三、有关通过自己努力而成功的故事

  我们一直不成功,更多的时候其实和他人无关,也和运气无关,只因我们没有勇气去争取。机遇往往总是在一瞬间闪现,只有勇敢地伸出双手,把握住这一瞬间,成功的希望才会属于你。

  有些人之所以不去做一些事情,只是因为他们不敢。其实,大部分的困难常常都只是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在现实生活中,越是困难的事情,越需要无所畏惧的勇气去面对、去尝试、去解决。人生中的每一次困难都是对勇气的考验,甚至是不可错过的成功机遇。如果缺少尝试的勇气,就没有任何成功的机会;如果大胆尝试,即使没有成功,也可以为以后的成功积累一些经验。

  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说:“不恐惧不等于有勇气;勇气使你尽管害怕,尽管痛苦,但还是继续向前走。”在人生的尝试中,我们可能会遭受千万次的失败,也可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挫折,但是,千万不要放弃心中的勇气。机遇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均等的,只有拥有无所畏惧的勇气并战胜一切苦难的人才能抓住,并最终取得成功。

  一个农民的儿子,读到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因为家里没钱继续供他上学而辍学回家帮父亲种田。在他19岁时,父亲因过度劳累去世了。从此,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他幼小的双肩上。他不但要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祖母。对于一个刚刚成年的孩子来说,这些困境足以让他对生活绝望。然而,他却勇敢地挑起了这个重担,向人生发起了挑战。

  他曾经想用水田养鱼,但政策规定,水田不能养鱼,只能种庄稼。他只好放弃养鱼的想法。后来,听说养鸡能赚钱,他又向亲戚借了五百元钱,开始养鸡。但是,一场鸡瘟之后,他养的鸡所剩无几,还背上了五百元的外债,这对于当时他的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他的母亲经不起打击,抑郁而死。而他却依然没有放弃挑战生活的勇气。后来,他酿过酒,捕过鱼……只要能赚钱,他几乎什么活都干。但这些却都没能让他成功。

  最后,他四处借钱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谁知上路不到半个月,这辆拖拉机就出了意外,载着他一起冲进了一条河里。背负一身债的他摔断了一条腿,成了一个瘸子。而那辆拖拉机被人捞上来之后已经支离破碎,只能卖废铁了。

  所有人都认为他这辈子完了,但他凭借无所畏惧的勇气,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前进,最后终于成为一家公司的老总,迈入了成功人士的行列。当被人问及,在苦难的日子,是什么支撑着他一次又一次地毫不退缩时,他微微笑了笑,然后举起手中的杯子问大家:“如果我松开手,这只杯子会怎样?”

  大家都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会摔碎。”

  他再次笑了笑,然后松开手,杯子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而令大家吃惊的是,杯子完好无损。

  接着,他意味深长地说:“大家都认为这只杯子一定会摔碎,所以没有人敢松手。如果你不松手,又怎么知道这只杯子其实并不是普通的玻璃杯,而是用玻璃钢制作的呢?人生中成功的机会往往来自你的勇气。”

  通过这个人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决心和勇气对于成功来说多么重要。拥有无所畏惧的勇气的人什么坎坷都不怕,什么困难都抵挡不住他前进的步伐,成功也必定属于这样的人。

  有勇气追寻成功的人不仅能够为自己创造机会,更善于从失败中积累经验、教训,积蓄成功的能量。在他们看来,每一次的失败和挫折都可以在自己的内心增添更多的勇气,使他们成功的决心更加坚定。

  有成功人士说:“我很高兴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我拥有无所畏惧的勇气,让我一次又一次尝试新事情。在我所尝试的事情中,有90%以上都是有所收获,可以定义为成功的。而失败的那10%也使我积累了很多教训,让我更加懂得珍惜每一次的成功。”只要尝试就一定有收获,在成功中收获自信,在失败中收获自觉,而这种自信和自觉都必须以有勇气去尝试为前提。

  其实,机遇就是一扇门,在打开之前,谁都无法断定门后隐藏的是成功还是失败。但当它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要获得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鼓起推开门的勇气。这份勇气中有对成功的渴望,还有对失败的承担。如果连推开门的勇气都没有,那就不要再谈什么成功。只有那些有勇气正视失败的现实,有勇气迎接困难的挑战的人才能真正超越自我,达到卓越的境界,走向成功的巅峰。

  四、周杰伦通过自己努力而成功的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自小父母离异,在母亲含辛茹苦的抚养下长大。

  小学时,年轻人对音乐情有独钟,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望子成龙的母亲日积月累,凑前为他买了一架钢琴。“玩”者琴,年轻人挖掘着潜力,慢慢积聚着自己的音乐“资本”。

  高中毕业后,年轻人没有考上大学,只能到餐馆当服务生,被老板暴骂过,克扣过薪水。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年轻人被台湾乐坛老大吴宗宪看上,进入吴的公司做音乐制片助理。期间,他不停的写歌,结果都被吴宗宪搁置一旁,有的甚至当面扔进垃圾桶。

  年轻人没有泄气,吴被其努力感动了,答应找歌手唱他的歌。但是,许多著名歌手都不愿意一展歌喉,因为他写的歌太稀奇古怪。年轻人只得一如既往、默默地进行着自己的创作。

  有一天,吴宗宪抛给年轻人一个机会:10天,写50首歌,然后自己挑选10首,自己唱,出专辑。这样,年轻人废寝忘食,没日没夜,绞尽脑汁,拼命写歌。终于,他的第一张专辑问世了,立即轰动歌坛。接着第二张专辑《范特西》又流行音乐界。

  大家都知道这就是我们的生命:周杰伦——两岸三地最受欢迎的歌手。

  冰心有首小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敬慕它显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周杰伦的成名之旅,不正是这首诗滋生懂得诠译吗?

  五、匡衡通过自己努力而成功的故事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六、谢霆锋通过自己努力而成功的故事

  疼痛,是每个人成长必须走的一步,给成长一次疼痛的机会。你会发现,我们要走的路,会因迷茫而再现美美丽,因枯萎而再现希望。

  之前,我实在是不看好他,不喜欢他,讨厌他。讨厌他太轻浮,讨厌他所带的那种放荡。

  为替父还债,17岁出道,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拍第一部片子《古惑仔》系列电影时,他和300多人打打杀杀,因为太过入戏,他不小心踢到了废钢,脚受伤了,血顿时流了出来。导演立刻喊停,要送他去医院。他知道,这一去医院,势必要换人,那他的“星路”也许从此就断了。于是,17岁的他对导演说:“找来300多人不容易,耽误一天就是好多钱,我能坚持。”

  于是,他将酒精直接倒在伤口上,再将塑料袋包脚穿上鞋子继续拍摄。换了四个塑料袋,倒出四袋血,戏拍完时,他几乎晕倒。

  送到医院,大夫说,再晚来一会儿,人就完了,而且,极有可能得破伤风。给他缝针之前,大夫让他签生死状。在大夫给他缝针时,他就那么看着,不喊、不叫、不哭,没有打麻药,就那样一针一针地缝着。一个17岁的少年,知道自己面对的会是怎样的人生。他说,哭是没有用的。

  最后一针,他对大夫说:“我来缝!”

  大夫看着他,他居然笑了,“没有尝试过的人生,我都想尝试一下。”这句话多么豪迈,在场的人震惊了。因为大夫说,如果熬不过去,他也只有四天的生命了,所以,他愿意尝试生命中不曾尝试的痛,他要给自己缝一针。后来,他一直努力,不停地得奖。在得到金像奖之后,他曾经自傲地对父亲说:“你演了一辈子戏,得过一个奖吗?”

  父亲黯然。他一直自认为是骄傲的、成功的,所以,他那时难免轻狂了些。几年之后,他恋爱了、结婚了、生子了,他才知道,父亲把他这么麻烦的孩子养大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这一次,他又得了百花奖,当主持人问他想对家人或朋友说什么话时,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哭了。多少年来,他没有哭过。被臭鸡蛋轰下台时没有哭过,折断胳膊和腿时没有哭过,恋爱失败时没有哭……可是这次,他哭了。他说,如果再有机会得金像奖,他一定把那个奖杯送给父亲然后谢谢父亲这么多年的爱和宽容。

  谢霆锋是从给自己缝针那一天开始,他知道,所有的明天全要靠自己拼,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看到彩虹。而他,也由一个少年成为香港杰出的艺人,历经十年,终成大器。

  没有人会轻轻松松就成功,即使是名人的儿子。他付出的努力和艰辛都得到了回报。自己缝针的那一刻让他明白,疼痛,是每个人必须的一步。

  七、苏步青通过自己努力而成功的故事

  苏步青,1901年生,我国着名数学家、学者,曾任复旦大学名誉校长。他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在地里劳动:放牛、割草、犁田,什么都干。那时他想,这辈子肯定没有读书的机会了。

  恰好,村里一户有钱人请了家庭教师,教他的公子读书。苏步青有空,就在窗外听听,随手写写画画。想不到,那位公子没学好,苏步青却因此学到不少知识。他的叔叔见他这么想学习,便拿出钱,说服苏步青的爸爸,把他送到百里之外的一所小学去读书。

  在小学的第一个学期,苏步青考了个倒数第一名,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热忱地鼓励他。这使苏步青大受感动,决心发愤图强。真下了决心,情况就不一样了,从第二学期起一直到大学毕业,他每学期都考第一。

  苏步青是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典范。他从小学起,就抓紧时间读了好多好书。进初中后,他的第一篇作文交上去,教师一看,那写作方法,很像是古代着名的《左传》的写法,便怀疑这是不是苏步青自己写的。上课时,老师要考考他,随便点了《左传》上的一篇文章,要他说说写的是什么。不料,他立即一字不错地把那篇文章背给老师听。这使老师和同学们大吃一惊:原来,他读《左传》读得能够背出来了!


看过"通过自己努力而成功的故事"的人还看了:

1.通过自己努力成功的小故事

2.通过自己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

3.通过自己努力而成功的故事

    39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