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成功学>成功故事>

成功要对自己狠一点的励志故事

小兰分享

  成功,就要对自己狠一点,你不多自己狠一点,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极限。一起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的成功要对自己狠一点的励志故事,欢迎收藏哦。

  成功要对自己狠一点故事篇1

  一位年轻的朋友小美跟我抱怨,说自己总是遇不到包容、善良的好人,自己身边多是一些苛刻、善指责的人。

  同一个办公室的女同事经常挑剔她表格做得不好,影响搭档的工作效率。别人迟到,领导只是象征性地批评下。而她偶尔迟到一次,领导就那么严厉,还让她交罚款。最近,就连一直口口声声说会爱她一辈子的男朋友也似乎开始有些嫌弃地让她去减肥,还教育她说管不住自己的嘴的胖子都是颓废的人。

  小美沮丧地说,自己看到的这个世界糟透了,身边的人可以包容别人,却独独容不下自己的那些小缺点。

  在她跟我抱怨之余,我问了她几个问题。是不是女同事的表格做得很棒?是不是领导包容的那个迟到的人经常加班,而她总是按时打卡下班?是不是比起刚认识男朋友那会儿,她越来越胖了?

  小美都一一老实地承认了。由此,我想起了几年前认识的一家大型上市企业的品类总监。

  那位品类总监是一位女性。我认识她的时候,她三十多岁。作为一家大型企业的品类总监,她却只是高中毕业,没什么学历。年纪不算大,在职场位居要职,却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这并不多见。

  后来接触的多了,也听说了她的一些故事。她高中一毕业就去一家百货商场站专柜,做销售。上班第一天,她的主管对她说,如果她没有戴眼镜,那就更好了,整体气质就会提升一个档次,也会给顾客留下更好的第一印象。

  于是,她决定摘掉框架眼镜,戴隐形眼镜。但是,她的眼睛一戴隐形眼镜就会发炎、红肿。医生建议她还是戴框架眼镜比较保险。然而,只要她认准的事情,她就一定要做到。哪怕是眼睛红肿、流水,她也坚持配戴。有时因为红肿太厉害,怕吓到顾客,她就上班戴框架眼镜,下班回去换上隐形眼镜,让自己继续适应。

  建议她摘掉框架眼镜的主管看到她这么较真,又这么辛苦,颇有些不好意思地劝她说,其实戴框架眼镜也没什么不好,显得知性,现在很多人都把眼镜当成佩饰呢。她听了只是笑笑,继续坚持适应隐形眼镜。几个月下来,她终于适应了,成功摘掉了框架眼镜。直到现在,她一直都戴隐形眼镜。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她的工作中处处都体现着对自己的这股狠劲。只要是她看来不完美的,她就会想办法去提升。所以,在公司的晋升评定中,她的不可替代的杰出表现总是能战胜晋升标准里面的那些硬性条件,譬如学历。因此,表面看起来,她的职业生涯一路绿灯,让很多觉得她有不可改变的“硬伤”的人都觉得生活对她未免太过包容了。

  不仅工作上,她收获了更多善意。她的家庭也很美满,没有所谓的女强人就会有的支离破碎的家庭。她婆婆像疼女儿一样疼爱她,她老公对她一直保持最初恋爱时的温度。这是因为,她在生活中对自己也是足够的狠,不纵容自己对亲情、对爱情的松懈。

  所以,不是这个社会对我们太挑剔,而是我们太懂得心疼自己,不舍得自己受一点点苦。我们怕自己累到,拒绝加班,明明有工作堆积在那里。

  我们每天一下班就会沉浸在各种娱乐方式里面,美其名曰犒劳自己一天的辛勤劳作。然而,当遭到这个世界白眼的时候,我们又不太懂得反省,反而把抱怨当反击,怪世界太无情。

  看到新闻报道里面,有人猝死,有人过劳死,我们就开始大呼小叫地说,人生苦短,人活着要对自己好一点,不要太辛苦。

  可是,要追的剧,我们还是一部不落下,哪怕通宵熬夜也一定要追完。要参加的聚会,我们一场都不错过,哪怕深夜里吆五喝六,喝得酩酊大醉。若对堕落包容和给予善意,那就是这个世界的“有眼无珠”。

  我们在该心疼自己的地方太用力,在该对自己狠一点的地方却又太心软。况且,很多时候,对于我们而言,所谓的对自己的狠,真的不值一提。也只不过是把大把刷朋友圈、看泡沫剧的时间稍做减少,用来自我充实而已。

  一个人这一生要吃的苦,大抵是平衡的。年轻时过于安逸,年纪渐长就只剩下“少壮不努力”的悔恨。在自己这里过于舒适,在别人那里难免会受些鄙弃。反而言之,你若是对自己要求严格,有自己的底气,别人又怎么能够对你严厉苛责?

  当然,有时,并不是对自己狠的人,就一定收获了多于常人的善意。

  更多的时候,只是因为,他们把关注点从别人的认可转移到了对自己的提升。他们的眼里更多的是自己的不完美和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不是别人的褒扬、包容,所以他们感受不到来自别人的“不善“,却反而更容易体验到别人所给予的善意。无所期待的收获,总会给人更多的温暖体验。

  正如《月亮和六便士》里的思特里克兰德那样,一心沉浸在自己想画画这件事上,狠心抛弃其他所有对他来说是“累赘“的身外之物。当身边的人认为他的行为不可理喻,进而对他冷嘲热讽时,他从来感觉不到任何的恶意。因为,他的心里只有要画画这件事。

  同样道理,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过得过于安逸和轻松的人,大抵是比较脆弱、不堪一击的,别人没给予自己所要求的那个温度,就会感到是一种伤害。

  所以,当感觉到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对自己的苛责时,你是不是已经跟不上身边人前进的步伐,被人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或者,是时候把注意力真正转移到自己身上了,淡化来自别人的不良体验。

  成功要对自己狠一点故事篇2

  前几日,朋友青青费心筹备了一年的小咖啡厅正式开业了,邀请我们几个闺蜜过去坐坐。席间,闺蜜小凡满脸羡慕的表情说:“能开个自己的咖啡厅真好啊,那可是我儿时的梦想啊!”

  一个朋友便说,“你也可以开啊,有梦想就要努力去实现。”然后小凡说,“我家可没有这么多资金,能拿来给我开咖啡厅。”青青一听,不太高兴,“我可没有用家里的钱,用的都是我这几年工作攒的钱。”

  小凡又说,“那开咖啡厅得懂得市场营销与管理,还得懂得西餐和咖啡吧,我也不是学相关专业出身的,现在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学,我平时工作也挺忙的啊,总不能耽误工作吧。”另一个朋友便说:“我记得青青也不是学这些专业的吧,青青好像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到处上课吧。”

  然后小凡又说:“我身体不好,要是业余时间都占满了,不能好好休息,生病了又花钱看病,岂不是得不偿失。”

  “也不一定非得占满业余时间啊,有时间就学学,为以后开咖啡厅做准备啊!”

  “开咖啡厅得有人脉资源吧,青青长得那么漂亮,应该很容易有很多朋友吧,我就不行了,人丑就是倒霉啊。”小凡说完这句话后,席间终于安静了。因为我们知道,不管说什么,她总是能有理由反驳。

  她不是真的不能开这个咖啡厅,而是她根本就不想为梦想付出任何努力。因此她要为自己的不努力去找很多看似合理的理由,好让自己能欣然接受自己的不努力。其实,大多数人的一事无成,大抵都是因为太会给自己找理由了。

  你羡慕同事步步高升、薪资翻倍,但你却说:“人还是要有自己的生活,把生活都献给工作,活着也没什么意思。”所以当同事拼命加班时,你毫无压力地选择继续上班看视频。

  你羡慕闺蜜会五种乐器、六种语言,但你却说:“这些事情也不是什么正经的事,还是好好工作先,何况人家都是小时候学的,我现在都老了,学也学不会,何必浪费时间。”其实想学东西,什么时候都不晚,你只是想给自己一个不学习而去逛街的好借口。

  你羡慕朋友走出小城市,在北上广开启了一片新天地,但你却说:“大城市机会本来就多,我去我也行,但父母在、不远游,我还是要在家照顾父母。”你没有看到别人在大城市也是需要努力的,因此你安心地在小城市过着平淡的生活。

  甚至于你羡慕别人减肥成功,但你却说,“先吃完这一顿再继续减,吃饱了才能有力气减肥嘛。”所以你吃了一顿又一顿,只是为了给予自己所谓的“力气”。

  然后你说,“我说的难道不对吗?本来大城市机会就是多,本来身体健康就是比工作更重要。”

  没错,你说的都对。为你不想做的事情找理由,只要你想找,总能找出千百个来。就像是吸烟的人,如果不想戒烟,他可以为吸烟找出100个好处来,但他就偏偏对“吸烟有害健康”这个不吸烟的理由熟视无睹。根据心理学认知失调理论来说,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态度是相反的,他自身就会感到非常不舒服。而你为了让自己感到舒服,就只能去寻找理由平衡你的态度与行为。

  你不想去努力,不想去付出,做什么都嫌麻烦,所以你给了自己很多不做这件事情的理由,这样你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待在自己的“舒适圈”中。你害怕看到自己的无能与没本事,所以你把自己的失败与别人的成功都归结于社会环境、运气、外貌甚至是天气等外在不可控因素,这样你就可以摆出一副无辜的姿态,摊摊手说,“我有什么办法呢?这又不是我的问题。”

  你真的太会给自己找理由了,你总是能在众多理由中找到对自己“最有利”的那个。你巧舌如簧、能言善辩,你句句在理、无懈可击。但你赢了口舌,最终却输了自己。

  你为自己找的每一个“不能做”的理由,都好似一块巨石,在你还没开始迈出第一步时,就否定了所有的机会与可能,堵住了你所有前进的道路,最终让自己无路可走、作茧自缚,把自己捆在了所谓的“舒适圈”中,一事无成;你为自己找的每一个“失败”的理由,都好似一块黑布,蒙蔽了你的双眼,让你看不清事情的真相,当你认为一切都不是你的问题时,你又怎会做出任何改变?又怎可能改变失败的命运?

  不是任何人打败了你,是你对于慵懒的欲望与失败的恐慌打败了你;不是任何事难住了你,是你给自己找的那许多理由难住了你。

  所以,不要再去给自己找理由了。成功的第一步总是要直面自己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逃避、欺骗自己。当你知道你的不作为不是因为别的,而就是因为懒时,你才会去变得勤勉;当你知道你的失败不是因为运气不好,而就是因为自己能力不佳或不够努力时,你才会去改善自己。虽然自我否定的过程总是痛苦的,但成长终究是与自我的搏斗与对抗,总好过你百般迁就自己的欲望,最后“葬”在自己的温柔乡中。

  成功要对自己狠一点故事篇3

  1、短期选择

  每个人都会遇到选择困难

  聚餐,在陌生的餐馆里不知吃什么菜

  保养,不知道哪一款面膜好

  换机,买苹果还是安卓问20个人

  下班,纠结于走哪条路回家

  去玩,这个周末去哪里玩

  大家总汇遇到选择难题。

  有一次跟朋友吃饭,聊起选择困难症。

  这位朋友小时候参加同学生日party,别人问她喝什么汽水,她答不上来。结果就把所有的汽水都打开了,全部试了一遍,让朋友们觉得有点rude。

  当时听完她的故事,Kyle承认被逗乐了。但是,仔细思考,竟然发现了这种决策的可取之处。

  关键在于快速试错

  在喝汽水的故事里,小妹妹用了快速试错的方法,选择了她最喜欢喝的汽水,这样的方法看似很笨,实际十分高效。

  节省了以后再做类似的选择烦恼的时间。试过就知道了。

  例如买手机,当我们衡量买苹果6的土豪金好呢,还是粉红色好呢? 土豪的做法是都买回来,喜欢用哪个用哪个。实际上也是快速试错的思路。

  如果土豪的例子无法参考,那很简单,借朋友的玩,或者去店里面体验,结果非常直观的就出来了。

  为什么要快速试错呢?

  因为这类型的体验给我带来的大多是刺激而并非愉悦。刺激是短暂的,换句话说,这些选择带给我们的开心或不开心都十分短暂,很容易淡化甚至遗忘,试错成本低。即使吃了一顿自己不那么喜欢的菜,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是嘛?那何必在点菜的时候过于纠结呢?

  人在快速试错的过程中会得到锻炼,成长,更了解自己,从而做出更好的判断。

  2、长期抉择

  人生赢家们善于做长期抉选择

  阿西莫夫《基地与地球》的关键人物,叫葛兰·崔维茨,他具有做出正确决策的超能力,最后这个男人改变了银河的未来。

  OK,我们当然不可能拥有崔维茨一样的直觉,但我们需要具备预想未来,提前准备能力。

  填志愿,决定读什么专业?

  找工作,想往哪一个行业发展?

  要跳槽,行内还是行外?

  谈对象,婚姻问题听谁呢?

  换地方,北上广还是二三线?

  想进修,国内念书呢,还是出国?

  闯事业,是创业还是走职场路线?

  长期选择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需要持续的投入,做出改变付出的代价极大。

  毫不夸张的说,做好几个长期选择,分分钟就是人生赢家,反之亦然。

  面对选择时,该怎么做?尝试给出三个建议

  1、预想五年后你的状态,回头对你现在要做的决策进行分析判断。

  利用思维导图做头脑风暴,写出五年后你最可能的生活状态。

  分别列出你的决策会带给你什么,让你失去什么。然后从不重要的开始删,最后只留下你最重视的几条。看看你偏离了还是更接近目标。相应的决策自然就浮出水面。

  2、参照做过类似选择的前辈的建议。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们并不是要现成的答案,而是为了少走弯路。由于经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在互联网的时代价值正在下降,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忽视它们。往往到了瓶颈,前辈的一席话,一杯茶,可能为你带来新的思路,打开一扇窗。

  3、理性可以更多一些。

  为什么说冲动是魔鬼,因为感性往往让我们做错决定。往往让我们最为后悔的,不是做不到,而是本来可以。但是,请记住,如果你错过了太阳时你流泪了,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我来不及认真的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的老去。

  最认真的做法,就是选择做自己。


猜你喜欢:

1.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

2.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3.关于高三的励志文章

4.成功销售的故事

5.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6.68个经典励志小故事大道理

    501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