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成功学>成功的作文>

每个父母都能成功全文

小兰分享

  李圣珍,全国知名教育专家,1971到1994年,在北京市通州区第二中学)任化学老师,当过多年班主任,是一位有三十多年教龄的中学高级教师。而《每个父母都能成功》就是出自她手。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每个父母都能成功》全文,欢迎阅读!

  《每个父母都能成功》全文:

  李圣珍

  哪怕您的孩子缺点再多,也不会达到李圣珍老师所收留的孩子的那种程度,可李圣珍老师可以让这些被他们的父母和老师视为“不可救药”的“坏孩子”、“差孩子”一个个变成了“乖孩子”、“好孩子”,那么,您凭什么还对自己的孩子那么没信心呢?

  不一样的母亲李圣珍

  李圣珍现年53岁,从教近30年,是北京通州二中的一位优秀教师。经她之手调教的学生已是桃李满天下自不必说,最令人称道的是她作为一位平凡的母亲,所调教出来的一批特殊的儿女。她的儿子王远,16岁即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20岁又以超群的成绩考入亚洲著名学府——香港理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经她领养的50多名被他们的亲生父母视为“无可救药”的“问题孩子”,如今大半已考入国内重点大学,多位赴日本、欧美等世界一流大学留学深造。未成年的孩子,经她手把手的调教,少则数月,多则一年,全部“脱胎换骨”,由原来的被父母和老师评判为在教育方面已经没“希望”的“教育弃儿”,变成了深受学校和家庭欢迎的位居全班前三名的“希望之星”。

  不论是有学习障碍的孩子,还是有健康障碍的儿童;不论是有品德障碍的未成年人,还是有心理障碍的青少年,只要来到李圣珍老师的家里,通通“药到病除”,个个都成为了文质彬彬的“小天才”。尽管有些孩子不能亲聆李老师的教诲,但只要得到她片言只语的点拨,或隔三岔五的指导,就如醍醐灌顶,好比久旱逢甘霖,立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给她写信打电话而得到亲自指导的遍布全国,有的一边给她打电话一边哭喊着,有的简直是在苦苦地哀求,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甚至还有让人羡慕的研究生,都把她当作了惟一的救命稻草,视她为亲生母亲。她点拨的数以千计的家长和孩子均受益匪浅,成千上万的孩子视她为“再生父母”。

  第一章

  李圣珍老师就教育问题答记者20问

  您为什么会想到要来教育这些连家长和老师都感到绝望的孩子?

  ▲我从1971年从事教育工作以来,已经有30年的教龄了。我一直都教化学。在学校,我的教学方法、教育方法,以及做人的方法,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同事们、学生们都称我是一个“口碑很好的人”。我和同事们相处得很愉快,对学生的教育也比较成功。尤其在我的儿子王远1994年——当他16岁的时候,就考上了中国最负盛名的清华大学以后,我的邻居、亲戚、朋友们都认为我的教育,无论在学校和家里都算是成功的。于是,名气就在小范围里传开了,家长们、同事们纷纷要把孩子送到我这里来。可以说,我今天做了数十个孩子的“母亲”也是因缘巧合。我1994年接手的第一批学生现在都生活得不错,有一个孩子现在在日本留学,有的现在已经大学毕业了。还记得,那位现在在日本留学的孩子,当时人比较聪明,小学成绩一直就很好,上中学后,由于父母工作较忙,对他疏于管理,到初中一年级上学期成绩还凑合,结果到下学期就完全不行了,有五门功课不及格,只有语文一门得了61分。同时,他还迷上了电子游戏机,成天地疯玩,还早恋。父母没有办法,成绩不好就给他找家教,孩子还是不好好学。据他妈妈讲,在校大学生请过,普通教师也请过,最后没办法,还将海淀的一个数学特级教师也请到了家里。招数都用尽了,结果孩子还是不争气,到初二考试还是五科不及格。这时,父母着急了,动不动就骂孩子,孩子听烦了,心理就起逆反情绪,于是就与父亲对骂,家庭气氛特别紧张。孩子还养成了不尊重父母的一些毛病,父亲恨铁不成钢,有时气急了想动手打几下,孩子就说:“你敢打,你打我,我就出走。”父母于是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后来,孩子送到我这里,我告诉他母亲,你的孩子要解决的不是知识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心理问题。孩子送到我家里,结果只呆了一年零九个月,回去后就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还稳稳当当考进了大学,后来大学没念完就考到日本一所世界名牌大学留学去了。那孩子刚开始来的时候,我给他测试了几道最简单的几何题,才得了十几分,他脾气也很暴躁,动不动就要对父母动粗。从这儿走出去的时候,他已经改掉了很多“恶习”,人变得温良恭俭,成绩也基本上达到一个较稳定的中等以上水平。

  现在在我这儿还有个孩子,同样是刚来的时候数学才考了50多分,来这儿之后,我让他把代数、几何书来来回回地大声朗读,让他真正进到书里头去,只用了三个月,现在数学基本在80分左右。

  到现在为止,我已经教过了好些这样的学生,他们都是在家父母实在没有办法教了,学校也不肯收留了,说句不好听的,是走投无路了,才到我这儿来的。这些从我这儿走出去的孩子现在都能正常地生活学习,有多位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和国际一流大学,而且从我这里毕业的孩子,基本上都能在全班上前三名。

  现在常住在我家里的孩子有12个,他们都管我叫妈,每天上门来要认我做妈的更是络绎不绝,长此以往,我的孩子真的会像漫天繁星,多得数不清了。

  您的教育思想中的第一点:家长要真正和孩子建立意识上的平等。您能具体谈一谈吗?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也是中国的大人们最不好把握的一点。

  ▲为什么现在很多的家长都感到和孩子沟通特别的困难?孩子有心里话也不愿意跟大人讲,大人找孩子谈话谈不了两分钟,孩子不但听不下去,而且感到十分厌烦。最后,父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十分紧张。而紧张的关系造成的消极影响最具杀伤力,孩子还能教育好吗?这就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总是倾向于把孩子当成下级,当成被驾驭的对象,当成小奴隶,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一方面来讲,绝大多数家长总是习惯于居高临下地去驾驭孩子的精神和肉体,比如说,有的家长总是教训孩子要这样那样,而并不了解孩子的心理,从未把他当作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比方,上我这里来咨询的很多孩子的父母,总是以斥责或者命令的口吻来对待孩子,总是说,你要这样,你要那样,总是让孩子听他们发号施令,而从不考虑孩子们自己的所思所想,时间长了,孩子不但不听父母的,还会产生逆反心理。父母与孩子一旦离心离德,教育还能有什么好结果?

  从另一个方面说,平等相待不能等同于迁就。有的家长在听了我讲的话以后,说:“李老师,我们觉得对孩子很平等了,什么都依着他,可他还是不听我的,我们的谈话总是失败。”这就是家长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其实,这种平等就像是在单位同事之间,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一样,这种平等没有任何驾驭和依赖的成分。家长一旦被孩子所操纵,成了孩子的奴隶,平等也就无从谈起,孩子的发展也就失去了目标,多半成为任性的小霸王。

  我这里曾经收留过一个交流困难的孩子,他来自广西,叫小风。拿小风来说吧,这个孩子在广西的时候,上课不听讲,调皮捣蛋到了极点,经常在学校打架,他甚至还动手打过老师。父母亲说他,他当耳边风。

  孩子到我这里来了以后,我很少说他,尽量给他自由的空间,偶尔有小错误,我也当作没看见,但一旦发现他有德行方面的错误,我就会把道理都给他讲明白,我讲道理的时候,尽量言简意赅,就事论事,不东拉西扯,也不是反复唠叨,孩子反而能听进去了,恶习很快就矫正过来了。现在这孩子进步很快,学习也不错。

  我发现,有一种孩子,精神处于一种奇特的紧张状态,这种孩子老是浑身不自在,肌肉紧张,精神也紧张,还希望老师打他一顿。上次,有个孩子做的事情很过分,我打了他几下,他精神上放松了,思想上有扭转的迹象。同时打不能成家常便饭,否则适得其反。对孩子要看准了他的缺点的实质,然后找着他的“痛处”狠打一拳。有很多孩子的心理其实非常脆弱,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同时喜欢用各种手段把自己的缺点包裹得紧紧的,有时击中他的痛处,打中他的核心问题,能让他警醒,并且拉近你和他的距离,进入他的内心世界。所以还是回到我的那个观点,教育的确是一门很神秘的科学,它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知识,精神科学、行为科学等,同时又要把握每个孩子的特性,看准了时机做出适当反应。

  对孩子做出的任何一件事,包括一句话,我都是反复琢磨,只要想得比较清楚了,我会很冷静。我的经验就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但一定要跟他们讲道理,对孩子的错误要鲜明地指出来,不要总是絮絮叨叨不得要领,不要在家庭里制造一种紧张气氛,给孩子造成精神上的折磨。

  为什么家长不要向孩子发泄自己的喜怒哀乐?

  ▲有很多家长因为孩子考试时得的分数不高,就向孩子发泄自己的愤怒,实际上这是不对的,我平时在家接待的一些家长,就犯了这个毛病。孩子只要考分不好,就直接向孩子宣泄他们的不快,说一些过激的话,结果只会搞得孩子越来越紧张,一紧张就更加学不好,或者产生心理上的障碍。

  有一个孩子,从小学到初中阶段学习一直都非常好,刚考上重点高中,第一学期还不太适应,其中有一科出现红灯,家长就惊慌失措,认为孩子考上高中后学习有所松懈,就不分青红皂白把孩子骂了一顿,而这个孩子自尊心特别强,听了父母那些过激言辞后,认为形势真的很严峻,便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逐渐地,孩子反而不认真学了,他认为自己已经失败了,还不如破罐子破摔。于是,彻底放纵自己,从不认真听讲,还逃学,最后发展到没日没夜地打电子游戏。

  其实,要相信孩子,他考得不好,心理压力已经很大、很难受了,家长尽量不要不顾后果地在孩子面前宣泄愤怒情绪。因为家长的这种过激的批评,不是一种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而是家长在向孩子发泄自己的不满,甚至是家长在转移自己的紧张情绪。

  上次到我这里来的有些孩子家长,喜欢将自己的“哀”也发泄给孩子听,这也是不应该的,尤其一些离异的父母亲要注意这一点。比方说,前两天,有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到我这里来,孩子今年已经19岁了。他辍学已经有1年半,在学校一直上到高中二年级,本来在学校成绩不错,由于父母亲离异后,母亲情绪不稳定,经常在孩子面前发泄自己的痛苦,说什么做人真难,做女人好惨,说什么人生之路太难走,人间世态好炎凉……孩子本来就比较内向,听多了这些后,性格更加孤僻,学习也松劲,感到世态真炎凉,特别憎恨他父亲,内心一直处于特别矛盾的一种状态。孩子毕竟还不成熟,不理解大人的很多的事,将自己的“哀”发泄出来有时会扭曲孩子的正常心理发育。

  同时,家长还要把握一点的是,对自己“喜”的情绪要稍加控制。有很多家长很喜欢用金钱或物质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尤其有的孩子考分不错,家长就高兴得忘乎所以,说:“儿子,你真了不得,你考得这么好,你要什么爸爸都给你买。”还有的家长,在麻将桌上赢了一把,回家后就搂着孩子亲个不停,给他买这个,买那个。其实,这种情绪对孩子也是不利的,因为孩子会觉得父母的情绪反应太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凭什么会得到这种奖赏。父母喜怒无常,就容易使孩子产生暴躁,或情绪起伏较大的毛病。

  所以,父母的喜怒哀乐,不能无控制地展现给孩子,比如说夫妻吵架,当着小孩的面情绪失控,孩子肯定会觉得无所适从,对他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

  我注意到,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下岗工人与生活贫困的家庭,他们把全部的希望完全放在孩子身上,父母本身的这种焦虑的心态直接传达给了孩子,结果孩子反而感到压力重重,不堪重负,索性逃避学习了。

  您谈到父母一定要成为孩子的情感归宿是什么意思?

  ▲其实,人是一种感情的动物,孩子在感情上天然需要一个贴近的人,家长必须就是成为孩子感情贴近的这个对象..拿最通俗的比方来说,夫妻之间,应该互为情感归宿,要不是这样,婚姻就会出现伤痕、裂痕。如果父母亲不是孩子的情感归宿,那么,父母亲和孩子之间就会出现裂痕,孩子就会寻找新的情感归宿,就会将自己的痛苦、自己的心里话找别人说,尤其在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子就会去找女孩子,女孩子就会去找男孩子,很多早恋的情况就是这样形成的。像我儿子王远就没有早恋的情况,因为他在父母这里找到了情感归宿,他什么都会跟父母讲,不需要再到别的地方寻找一种情感需要。如果父母亲不注重孩子的情感需要,可以说,到了一定年龄是很危险的。孩子本身是很孤独无助的人,父母对其情感需要如果漠不关心,孩子就觉得自己好孤独,仿佛普天之下,无自己的立足之地。这种油然而生的痛苦,在大人看来是小孩为赋新词强说愁,在孩子自己看来,就仿佛自己是天底下最孤僻、最不幸的人。为此,他们可能会走上情感的歧途。

  把握孩子的情感需要,不仅要父母细心观察,而且要讲究方式方法。有时候,孩子需要热情的鼓励,甚至包括亲吻和拥抱;有时候,孩子需要安静,家长应该视而不见,给孩子自己反思调整的机会。

  有很多家长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斥责孩子,批评孩子,孩子就没有安全感,没有感情上的归宿感。有时候,该拍拍背就给拍拍背,该摸摸就摸摸,该抱抱孩子就应该抱抱孩子,甚至有时候该贴贴脸也得贴贴脸。但是如果做得太过了的话,跟他这个年龄段不合适的时候,孩子的心理也不会健康。去年有一个北京的家长到我这儿来咨询,孩子都12岁了,她还经常把孩子抱在腿上,亲他的脸,还是一个男孩子,显然这个动作就超越了这个孩子的年龄阶段,这样做已经不合适。11、12岁的男孩子正处在人生的迷茫阶段,他需要的是那种男子汉的鼓励,是与父母亲那种心与心的交流,他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父母亲给他鼓励,给他找出前进的方向来。要是父母亲不能给孩子这个,孩子心理上不能成长,这个孩子还是处在四五岁的孩子心理状态,这样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拉大距离,心理年龄滞后。

  所以说,孩子在成长阶段,对孩子的情感归宿到什么程度,家长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我非常反感父母对孩子搞间谍手段,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都有自己独立的情感需要,一些家长生怕孩子情感失控,所以,不择手段地侦查孩子的新动向,甚至偷看孩子日记、对孩子电话监听,这样做,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将小孩推向情感的对立面:父母反倒成了自己感情的敌人,原来最可信赖的人成了克格勃。这不就麻烦了吗?其实,只要父母相信孩子,把握住孩子的本性,孩子不会越轨的,即使出了问题,也是可以挽救的。而父母一旦成了孩子心中的间谍,你就失去了最终的把握能力。

  一旦您的孩子不再从情感上相信你,我可以断言,您的家庭教育已经亮起了红灯。

  您常说:“孩子遇到困难,不要指责,要采取具体的措施去帮助他逾越困难。”为什么?

  ▲这是我们现在的家长的一个通病。孩子在遇到困难时,老是不停地念叨,不停地指责,孩子学习不好,就会在旁边“你要努力,你要努力”、“你怎么不好好学”、“你看人家多努力”,如此循环往复,不停地在孩子耳边说。最后,家长唇干舌燥,问题也解决不了,孩子情绪也受影响,更没有心思学习。

  所以,孩子在遇到困难时,遇到挫折时,家长千万不要指责,而要采取具体的措施帮助孩子逾越这个困难,使他战胜自己,重新找到自己的自信,让他勇敢地跨越过去,这是做父亲做母亲的应该做的。如果父母亲连这一点也做不到的话,就对孩子的发展很不利。

  我很反对现在的家长在孩子一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一味地指责,一开口就是“你看谁谁学习怎样,你又怎样”。实际上,每个孩子面临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像我自己的孩子,有一次,考试应该考满分,却又没有考满分,然而我没一味地指责孩子,我故意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你这辈子也得不了100分了吧,你这么马马虎虎的。”孩子听了说:“我下次一定得100分。”我说:“那好,看你行动。”结果,孩子下一次考试就真得了100分,他说:“我真得了100分。”我告诉他:“那下次咱再接着得100分。”如果我要是一味指责孩子,肯定就不会是这个结果了。我觉得我之所以教育上取得一定的成绩,是因为在孩子碰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他一些具体的指点。对现在的这些孩子,我也是这样。

  今天上午来的一个家长,因为孩子马上要面临高考,成绩不算很理想。家长整天絮絮叨叨,说,要抓紧,要努力,你怎么不争气,你怎么不好好用功,要不怎么会这样被动啦。我告诉那位家长,从现在开始,你不要再说一些这样的大而空的话,这样只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让他更加紧张、焦虑。你现在要做的是,采取一些具体的办法来提高孩子的成绩。你可以和孩子的老师取得联系,大家在一起分析孩子面临的具体障碍,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而不是泛泛而论,对孩子全盘否定,这样言不及义,只能增加孩子的紧张程度,反而把事情搞得更糟。

  其实,在大人眼里,孩子面临的那些障碍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孩子本身是个弱者,大人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问题,在孩子那里,可能就会被看作是不得了的问题,这是由孩子本身在社会中的能量较小决定的。他们更需要切实的帮助,而不是大而空的理论,更不是家长消极的抱怨。

  在我这里的孩子们,我都是这样,无论是学习上、精神上,他需要你帮助他解决一些难题,我就会给他们很多具体的指导,而从不抱怨他们。

  全国为什么会有如此大面积的家长给您写信、打电话?据有关部门的调查,80%~90%的孩子有各种各样的障碍,人格方面的、品德方面的,其中还有很多层次很高的家长,为什么家长们会对教育孩子感到如此棘手,如此难堪?

  ▲说实在的,随着我们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人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大人的社会化程度本身就相当高,而孩子的社会化程度还刚刚起步,一个社会化程度很高的人去教育一个来自于自然状态的人,精神距离、语言距离、环境距离还差得太远的人,孩子所面临的压力简直是他们无法想象的,而家长和老师无疑也是面临一道无法短时间逾越的难题。

  孩子不可能一下成为那种像家长那样的社会化程度很高的角色。而且家长所追逐的东西和孩子所追逐的东西有时候是不相吻合的。尤其大人们的很多思想都是极其功利的,极社会化的。比方说,家长老是跟孩子说:“你要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会下岗,就只能去卖油饼。”其实,孩子并不能理解这些成人化的东西,因为失业、下岗离他们的世界太远,如同地球上的普通人无法顾及银河系外面的星座一样。又比如说,家长和老师还经常举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的例子来勉励小学生要立志,其实,他们不仅不能理解,反而产生压抑感,因为他们压根儿没见过的国际名人,离他们的世界太遥远。还有,有的家长喜欢跟孩子说,你要好好读书,将来当个部长、省长,就会怎样怎样荣华富贵。比较极端的例子,如:我听说外地还有某重点中学一语文教师竟这样教育自己的学生:“读书应该是为了自己”,将来“挣下大把的钱”,“甚至找一个漂亮的老婆”。含有这些观点的教研论文《入学教育课》日前竟还获得了2000年中学语文教研论文评选二等奖。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你读书干什么?考大学干什么?总之你为了什么?也许你会说,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为了社会主义建设。而我要明确地告诉你——读书考大学,是为了自己,不是别人。读书增强了自己的本领,提高了自己的资本,将来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挣下大把的钱,从而有一个美好的个人生活,比如生活愉快,人生充实,前途美好,事业辉煌,甚至找一个漂亮的老婆,生一个聪明的儿子。所以,我强调读书应该是为了自己!”

  我认为大多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伤害直接来自于家庭、学校。孩子成长是有其规律的,他们想的可能就是吃饭、睡觉,爱享受点、爱玩玩点,而家长则用极其社会化的指标去要求孩子,比如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等等。过于社会化的要求自然会出现问题,尤其是一些干部家庭、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特别容易出现“问题”,因为这些家庭较为传统、封闭,家长自以为是,对孩子的要求过于理想化。

  可以说,面对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世界,面对成人越来越苛刻的要求,面对这个离自然状态越来越远的社会,儿童和未成年人面对的成长的烦恼会越来越多,而目前家长和学校主要采取的是拔苗助长的教育方法,更是加重了孩子的痛苦。我的教育方法无非是更为人性化,更贴近儿童的自然习性,讲究顺其自然、乘势而上,扒掉强加在他们身上的种种枷锁,让他们在自由的天空下放歌,只可惜许多人只看中我将不少问题儿童培养成名牌大学生的事迹,却很少顾及我的教育目的其实是培养真正的人、健康的人、自由乐观的人,只要人做好了,升大学、搞创造、有所建树,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吗?

  李老师,上您这儿来的孩子大部分都是有毛病的,您能把这些孩子的问题大致归归类吗?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严重的心理障碍。像我这里曾有好几个孩子就属于有心理障碍,他们老是怀疑自己的能力,实际上人非常聪明。我曾经带过一个孩子,人非常聪明。就是因为小时候被老师误认为“弱智”,被同学和老师抛弃,后来十分厌学,她想了很多办法逃避上学,其实,这个孩子后来经过测定,智商非常高,在130以上。但在此之前,她陷入了一个死胡同,她绝望了。后来到我这里呆了一段时间后,我将她心里的创伤一步步修补起来,使她找到了自信,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还考上了大学。现在在我家还有此类孩子,他们智商没有问题,但是不自信,心里特别难受,没有任何朋友。其中有一位男孩子,非常厌烦上学,顾虑很多,怕和同学交往,怕路上被高年级劫钱,怕进教室被同学评论服装,就是班主任给他找朋友也不行,孤僻到一种极端的地步;还有一个孩子,看的书非常多,懂的也很多,但就是找不到那种自信自如的感觉,老是觉得自己想够又够不着,整天惶惶不可终日。如此种种,都属于心理问题。

  第二种类型是那种有品德障碍的孩子。如小风,以前在家打架,骂人,和父母亲吵闹,还打过母亲。刚来我这里的时候身上有60多处刀伤,还有自虐倾向;还有一个孩子也是经常打架,小小年级还和社会上的闲杂人员混在一起,头发染成红色,穿着大裤腿,还吸烟;还有些孩子一开口,语言就很脏,精神层次和语言层次都很低,十分庸俗;当然,还有品德障碍和精神障碍交织在一起的情况。究其原因,是这些孩子接触的都是一些低层次的孩子,耳濡目染多了,孩子自然开始学坏,将那些坏孩子视为知己,视为榜样,盲目模仿,这种糟糕的成长环境,孩子的品质发育最容易滑坡。

  第三种是有学习障碍的孩子。有的孩子并不是智力上有问题,而是他从未跨进过学习状态,没入过学习这扇门,这可能跟他的家庭环境有关系。他也不是什么坏孩子,他往教室里边一坐,也不捣乱,就是什么也看不进去,什么也学不进去,也不知道怎么学习。他们往往不知道应该怎样读书,应该怎样复习,阅读能力很差,不会看书,更不会举一反三。在我这里,我重点培养孩子自己学习的能力。比方,我会叫孩子把数学书,甚至把练习题来回地读。买练习题册,让他们自己测试自己的学习情况,还买来红笔要他们给自己判分,做错的题,我又布置他们大声地读。这样,让孩子自己进入到书本里去,通过集中精神状态去真正体会自己学习的乐趣。

  最后一种是有身体健康障碍的孩子。比如我这里有个孩子刚来的时候特别瘦,10岁才38斤,手指细得像一根根筷子。吃饭吃不好,睡觉也睡不好。据说,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亲经常带他去京城各种各样的餐厅,天下的美味佳肴他早就尝了个遍,又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所以吃什么都不新鲜,后来就什么都不爱吃。由于身体不好,学习肯定跟不上,甚至无力支撑正常的学习生活。而他的母亲对孩子要求也很严格,孩子作业很多,母亲经常要他“必须完成作业”,还要完成家庭布置的任务。孩子身体不好,不愿意做,他就经常躲到厕所里,磨磨蹭蹭不出来,每天晚上折腾到11点钟,精神紧张的孩子肯定又睡不好,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最后,他父母只好把他送到我这里来。刚来的时候,我决定先不急于让他去学校上学,先在家把身体养好,每天抱着他睡觉,给他唱歌,哄他,一点一点安慰他,抚摩他,让他参加一定的体育锻炼。孩子苍白的脸上逐渐有了红晕,睡觉也踏实了,吃饭也正常了,现在在班上成绩名列前茅。

  李老师,您在一次谈话中讲过这么一句话:“没有差的孩子,只有差的老师。”您能把一些差孩子教得很好,那为什么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老师对自己的学生那么绝望呢?

  ▲我觉得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并不知道孩子的问题在哪儿。孩子在成长中有很多困难和障碍是自己无法逾越的,他们需要有人帮助他们去解决困难,去逾越这些障碍,让他们重新找到自己的方向。有时候就差那么一点点。但是这些障碍恰恰是老师和家长制造的。既然障碍是他们亲手造成的,他们肯定也不可能自觉地去排除这些障碍。

  而这些障碍孩子到我这儿来,我马上知道他是什么障碍,我能马上帮助孩子排除这些障碍,并且帮助孩子逾越这些障碍,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

  像一些学校按学生成绩给学生排座位,成绩好的排在前面,成绩差的坐在后面。这是一个目前普遍性的现象。但一些孩子在老师和家长设置的这些障碍中就变得很没有自信,一旦解决不好,就会带着这些挫折感、失败感走向社会。一次考试失利,本来是件轻松平常的事情,但学校排名,就会对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造成伤害,也许她离第一名只差一分,可是因为她排名低了好几位,她就认为自己低人一大截子,时间长了,自信心消磨了,干脆放弃学习算了。

  去年到我这里来的一个孩子,孩子父亲有病住院,母亲忙着照顾他父亲。结果孩子的学习松懈下来,老师老是数落他,孩子就不上学了。后来,家长又把孩子送到学校,孩子学习逐渐有了提高时,老师又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孩子情绪又一落千丈,成绩又降下来了,老师又开始嫌弃他,说什么也不要他来上学了。孩子特别痛苦,说:“学校要是不让我上学,我就跳楼。”校长问了他一句:“你们家住几楼啊?”“二楼。”孩子他妈说。其实,当时孩子已经很痛苦了,校长还以为孩子说的是假的,说:“二楼还摔得死?”实际上校长的奚落只能是增加孩子的痛苦,孩子便会感到他是一个被学校抛弃的人,他在社会上将失去自己的位置,他要是将来带着这份失败感走向社会,会很麻烦,可能就毁了他一生的成功。

  所以,孩子变得难教,很大程度上是家长和老师人为地设置了障碍,这些障碍也许是大人们在无意中设置的,也许是有意为之,一旦形成,当事人很难自己去排除,久而久之,孩子的前程就这样被断送了。解铃还需系铃人,如果家长与老师认不清自己在教育中的失误,贻误的当然是孩子啦。

  而且,有许多高知家庭、高干家庭,乃至金粉世家,他们自以为很有学识,很有教养,对教育也是百般重视,孩子却照样不能成材,为什么?因为这样的家庭对孩子期望值一般都非常高,不许孩子有半点闪失,以为给孩子提供了优厚的学习条件就可以让孩子在学业上傲视群伦,其实是忽略了孩子内在的需要,也许孩子对一只蟋蟀的兴趣要比对一台电脑的兴趣大得多,他们更喜欢与阳光、草地和同龄人为伍,而不是与饱学之士、计算机和冰淇淋打交道。那些自己事业有成却对自家的小皇帝、小公主束手无策的家长,他们什么时候静下心来过、好好琢磨过小孩子的所思所想呢?

  那次《焦点访谈》报道您的专题名称叫什么?您谈了哪些教育孩子的方法?

  ▲那期《焦点访谈》的题目叫《教子需有方》。我一共谈了8点我对教育的看法。其中:

  第一,家长要真正和孩子建立意识上的平等,而不是一种居高临下或被孩子牵着鼻子跑的那种平等;

  第二,不要向孩子发泄你的喜怒哀乐,孩子不是你情绪化的倾泻对象;

  第三,一定要成为孩子的情感归宿,如果父母在情感上不受孩子信赖,他就会“移情别恋”;

  第四,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指责,而是用具体的措施去帮助他渡过难关;

  第五,孩子读好书可以帮助他塑造灵魂,父母和孩子要一块读好书,让好书成为孩子的精神导师;

  第六,要真诚地赞扬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学会欣赏你的孩子,从孩子身上看到大人欠缺的优点,而不是横加指责;

  第七,要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的孩子,不要期望值过高,动不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让孩子去做那些高不可攀的事情;

  第八,不要对孩子说,你这不行,那不行,也不要对孩子说,这危险,那不能动,要鼓励他们去探索,并与他们一道去体会这个神奇的世界。这几点堪称我教育的基本信条,当然,这几点看起来很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尤其许多家长不研究孩子的心理,不会选择适当的时机,不用恰到好处的手段进行教育,也同样起不了作用。我向来觉得教育是一门神秘的科学,它追求完美,却又永远达不到完美,只能靠一步步地摸索、揣摩、尝试,慢慢地接近人性演绎的规律,最后是家长能与孩子一道,同步达到人生的和谐喜乐的成功境地。

  您常说:"孩子应该读好书,好书能塑造他们的灵魂。"这其中有什么道理?

  ▲读好书可以在精神上给孩子很多的帮助,尤其在精神上长期受到好书的熏陶,让他们接触那些美好的东西。而且读的年龄越早越好。

  现在,我这里的孩子们每天都要坚持读一个小时的书,我要求他们大声地读,一定不要仅仅只是看一看,而是要大声喊出来。因为看书可能仅仅是看热闹,走形式,而没有真正进入到书里的精神世界。

  而大声朗读就不同,它需要人全神贯注,需要朗读者投入感情,而且汉语言本身很有韵律感,这样的读书法,不但可以让书籍中的美好因素迅速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而且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为训练他们演讲、说话和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孩子要真能每天读一个小时的好书,他的精神世界肯定会逐渐高尚起来。而且如果能大声读出来,孩子在语言能力的开发方面,就可以比别的孩子领先一步。

  我之所以要孩子们读书,就是要把他们从那种仅仅是满足于吃、喝、玩的一些生存需要的动物性的生活层次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属于人类文明的精神层次,让他们有精神生活,让他们的行为、语言、精神世界更加美好,更加纯净。

  我经常想,现在绝大多数的孩子由于物质条件相当优越,反而被物质享受束缚住了,而且年幼的他们都只是处在一种动物的本性上生活,就是说小孩子与小动物一样,只是在满足个体生命的成长,吃饱喝足了,也就不闹腾了。每当发育到了一定阶段,他们还要表现出延续生命的本能,就像动物有繁殖的本能一样。

  如果孩子从小就缺乏那种精神上和灵魂上的诱导的话,那孩子就是一个动物,就不会有自己的理想,他们的自我缺乏的是一种精神、文化和灵魂的诱导,始终无法脱离自己动物性本能的局限。应该说,中国的孩子接受的是"物质上的溺爱、精神上的折磨"式的两极教育,造成他们越来越脱离不了动物本能的属性,因此,为什么现在孩子出现那么多的毛病,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我这里有个孩子,以前特别地淘气,谁的话也不听,家长说他,他还不尊重父母,还老跟母亲闹别扭。后来我在《青年文摘》上给他找了一篇文章,他看了之后,来找我谈了,说,李老师,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我太感动了,我以前对我妈那样真不对。

  那个故事的大意是:

  有一个男青年特别不孝顺父母亲,但他妈对他却很好。有一天,这个男青年找了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很漂亮,但是一个魔鬼变的。有一天这个魔鬼告诉男青年,你既然这么爱我,那我让你干什么你都会答应吗?男青年说:"是的。"然后,魔鬼要年轻人把他妈妈的心剜出来给她吃。年轻人于是顺利地把他母亲的心给挖出来,准备敬献给这个女魔。他捧着那颗心急匆匆地去找魔鬼的时候,不小心摔在了地上,母亲的那颗心也滚落到路边,当他站起来,去捡这颗心时,这颗心对他讲了一句话:"你摔疼了吗?"母亲那份对孩子的拳拳之心依然没有因任何事而改变。而这位青年的心一下子就颤抖了。

  现在的好书非常多。要真正地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必须让孩子读一些好书,那些能进入孩子灵魂的高尚的好书。但一定要注意让孩子读那些他能理解的书。适合成人读的一些世界名著,孩子理解不了,读之无益。包括像《雷锋的故事》、《爱因斯坦传》之类的书都是好书,但是却不是适合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看的,因此要考虑到孩子的接受程度,否则只能起到对孩子思维的僵化和禁锢作用,这也是十分可怕的。

  家长也可以选一些好的散文、小品文,只要情趣高尚,孩子读起来就能增长不少知识和明白不少做人的道理。这样孩子的心理会塑造得很健康。通过阅读人类创造的那些优美的精神成果,孩子就会老是愉快地幻想着,他们就始终对未来充满希望,对真善美充满憧憬,他们的灵魂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而不是像那些精神贫乏的孩子,日益变得粗俗不堪、庸俗野蛮。好书要大声读,反复读,要让孩子感觉到一种美,包括词汇的美,文章内在的美,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滋养。我有时还让孩子抄一些篇幅不长、很精练的好文章,这对培养孩子的高尚人格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要真诚赞扬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这一点好像不难做到,为什么你要如此强调呢?

  ▲为什么要赞扬孩子,并且及时地肯定他的优点?从孩子的角度来讲,他们在心理上还不太成熟,同时他也希望得到外界对他的认可,反过来,外界对他的认可对他来说又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使他得到真诚的赞扬和鼓励以后变得更加充满信心,他们从家长真诚的赞美中可以及时获得成长的动力,变得更加努力,这是一种对孩子非常有益的正面强化作用。

  我接触的很多孩子就是因为外界的评价不合理,或来自老师,或来自家庭,或来自社会,这些武断的、草率的评价以及一些消极的评价,使孩子丧失自信心,带有严重的失败情绪,对自己、对前途觉得没有希望。即使做对了,由于得不到认可,也就觉得没劲,逐渐就自暴自弃了。所以,我觉得表扬不失为鼓励孩子前进的一种动力。

  我这里原来有个孩子,对自己极度没有自信,简直自卑到了极点,因为从小到大,她就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呵斥和指责中长大。来我这儿以后,我就发现这个孩子还是有很多优点的。于是我采取了及时给孩子一些适当的赞扬的办法,勉励她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说,学着骑自行车、帮着包饺子、把画贴上墙,慢慢地孩子心态就开始有所缓和,后来,她在学习上取得一点进步,我都会表扬她,用语言去真诚地肯定她。这样一点点地把她受伤的心恢复过来。

  当然,表扬也是要讲究艺术的,不能见着什么都表扬,也不能采取夸张的手法把孩子捧到天上去。既让他觉得这是一种鼓励,又不把他捧到天上去。我对孩子还是以鼓励为主。但是我要批评孩子的话,一般都要想很久,用什么语言、什么方式,而且一定要一拳打着他心里最虚弱的那一面,把他掩饰的内心打开,然后孩子会意识到一些错误,这时候也就是他转变的开始。

  其实,做到赏罚分明,以表扬为主,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信,去问问那些企业管理者,这样的分寸好掌握吗?

  所以,欣赏孩子的进步,就是要让孩子从学习中得到幸福感,从进步中品尝到幸福喜悦的滋味,而学业上的高分只不过是个副产品而已,当孩子视学习为幸福的时候,还有学不好的吗?

  "要真诚赞扬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这一点好像不难做到,为什么你要如此强调呢?

  ▲为什么要赞扬孩子,并且及时地肯定他的优点?从孩子的角度来讲,他们在心理上还不太成熟,同时他也希望得到外界对他的认可,反过来,外界对他的认可对他来说又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使他得到真诚的赞扬和鼓励以后变得更加充满信心,他们从家长真诚的赞美中可以及时获得成长的动力,变得更加努力,这是一种对孩子非常有益的正面强化作用。

  我接触的很多孩子就是因为外界的评价不合理,或来自老师,或来自家庭,或来自社会,这些武断的、草率的评价以及一些消极的评价,使孩子丧失自信心,带有严重的失败情绪,对自己、对前途觉得没有希望。即使做对了,由于得不到认可,也就觉得没劲,逐渐就自暴自弃了。所以,我觉得表扬不失为鼓励孩子前进的一种动力。

  我这里原来有个孩子,对自己极度没有自信,简直自卑到了极点,因为从小到大,她就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呵斥和指责中长大。来我这儿以后,我就发现这个孩子还是有很多优点的。于是我采取了及时给孩子一些适当的赞扬的办法,勉励她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说,学着骑自行车、帮着包饺子、把画贴上墙,慢慢地孩子心态就开始有所缓和,后来,她在学习上取得一点进步,我都会表扬她,用语言去真诚地肯定她。这样一点点地把她受伤的心恢复过来。

  当然,表扬也是要讲究艺术的,不能见着什么都表扬,也不能采取夸张的手法把孩子捧到天上去。既让他觉得这是一种鼓励,又不把他捧到天上去。我对孩子还是以鼓励为主。但是我要批评孩子的话,一般都要想很久,用什么语言、什么方式,而且一定要一拳打着他心里最虚弱的那一面,把他掩饰的内心打开,然后孩子会意识到一些错误,这时候也就是他转变的开始。

  其实,做到赏罚分明,以表扬为主,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信,去问问那些企业管理者,这样的分寸好掌握吗?

  所以,欣赏孩子的进步,就是要让孩子从学习中得到幸福感,从进步中品尝到幸福喜悦的滋味,而学业上的高分只不过是个副产品而已,当孩子视学习为幸福的时候,还有学不好的吗?

  很多孩子的心理毛病都来自于压力,而有的家长对孩子似乎没有什么压力,比方给您写信的一位家长说孩子:"我们只要求你健健康康,将来找个工作,成个家,你怎么就这么不上进呢?成绩就搞不上去呢?"这样的家长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这样的家长其实并不是说他真的不在意,他要真不在意,那孩子初中毕业后就可以去找个工作,那你还着什么急,担心什么,要求什么呢?实际上家长并不是他跟你说的这种模式,他们内心当中,对孩子有更高的要求。

  家长也许刚开始时希望孩子在身体上、心理上、行为上、品德上的健健康康,一旦这些目标达到以后,家长就会有更高的要求。比如说,孩子在胎儿期,父母只希望他们健康地降临人世就深感高兴了,很少有人会指着胎儿说,你生下来必须当;等到孩子上学了,父母会希望他们顺顺当当升入中学,这时候,帮助他们进入重点高中的愿望就会油然而生;如果孩子在高中表现不俗,又有哪位家长不希望他考进重点大学,然后深造、出国、干出一番事业来?所以,家庭给孩子的压力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像我这儿的一个孩子,原来留长头发,还染成红色,也不上学,成天打架。他妈当时跟他说:"你别打架了。"他故意要气他妈,出门之前说:"妈,我打架去了。"回家进门就告诉他妈:"妈,我打完了。"这样一来,家长的惟一要求是孩子安分就好,学习好不好没关系。现在来我这儿以后,这些症状都消失了,开始进入正常学习了,他爸又开始着急了,说:"在学习上还没有达到理想境界。"这时,家长就会对孩子有更高要求,也就是学习成绩由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了,他们开始很在乎孩子的学习了。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可以说是家长与社会不断在他们身上加码的过程,只是由于小孩不争气,家长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而已。

  您曾经说过,您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和孩子产生心灵碰撞的一个过程,应该怎么理解这样的过程?

  ▲应该这么说,我的教育是用我自己的灵魂在塑造一个个新的灵魂。我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包括跟每一个孩子说一些话的时候,自己先都要考虑我做得对不对,对孩子会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影响。我要不断地净化我自己,同时也可能因为我自己本身比较纯净,也就是说我的"社会化程度比较低",我觉得自己与社会上的人相比,可能功利的东西少一些,世俗的东西少一些,与孩子相近的地方多一些,与人性中自然的状态贴近一些,所以,我容易和孩子沟通,容易与他们打成一片。我的教育过程也是我自己受到净化的过程,孩子们通过我的言传身教也在受到净化,包括我自己的语言,我自己的行为,没有这些,孩子的转化是很困难的。我自己要是没有足够的人格力量,要去感化孩子,教育好孩子,根本是不可能的。

  有人说我是用自己的生命与孩子的未来在做交换。有一个从我这儿变好的孩子说,我们都好起来了,你却变老了。我现在看我1995年在电视台做节目的录像带,觉得这短短5年,我似乎老了10岁。

  做一个教育者,就如同春蚕吐丝,就如同蜡烛成灰,当初从事教育工作的时候,我没有想到过教育者的生涯是这样充满着悲剧意味,实际上,这个过程的确是悲壮而又崇高的,它展现了人性中的高贵的一面。换句话说,真正的教育者,如同艺术家、哲学家、殉道者,他与别的人相比,更接近于上帝,更接近于人性中美好的彼岸。所以,教育的最高境界,其实是以心换心,用心血育人,用灵魂铸造人。

  您教育孩子这么辛苦,是不是也从教育本身获得一点乐趣?

  ▲我现在没有时间去享受自己的喜怒哀乐,我必须集中全部精力,负责每个孩子,对他们一个一个地研究、分析、辅导、点拨,现在学校教育都是群体教学模式,对这些个体的孩子来说,显然就不适合。我能把孩子从一个一个的差生培养成一个一个的好学生,很大程度上我是在研究个体,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问题开出不同的处方。

  你们在我这儿也看到了,孩子们干的事都不一样,时间安排也不一样。关键是要根据孩子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施教,而不是那种讲究统一的严格的秩序进行教学,孩子们进步才能非常大。

  这些年来,我家里经常有十几个孩子长住,我只有两居室,这样的人口密度已经达到了极限。凭我个人的精力,照顾好这么多孩子也已经达到了精力的极限。我每天忙于奔波,真的没有工夫好好做一点自己的事情。现在前来咨询的家长和教育界人士不计其数,我确实在很吃力地应付。然而,我又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看到任何一个孩子沉沦而浑然不顾,这与看到人落水而不顾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我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样繁重的任务。

  很多家长都感到和孩子沟通是一件难事,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很多家长都反映,跟孩子沟通很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长从小和孩子的沟通方式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沟通。

  而我恰恰不是这样。我对孩子从来不挖苦,不讽刺,也从不以一个高明者的形象对孩子发号施令。我只说,你这缺点不对。绝对不和孩子说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指责、挖苦,我仅仅就事论事。

  其实,居高临下的沟通谁也不愿意。上次,我参加《青年文摘》读者俱乐部的一个活动时,家长们就问我,孩子为什么不和家长沟通。我一听就笑了,说:"我的回答可能会令你们很失望的。其实,我觉得你们家长一直在和孩子居高临下地说话,不是孩子不愿跟你们沟通,而是你们强迫孩子在与你们沟通,而且是小孩最不喜欢的对话方式。"

  我和孩子之间恰恰是一种平等的沟通。有时候,我也会和孩子说:"闭嘴!""别说话了。"这种情况,一般是孩子在犯了错误以后,向我解释时,我会这么告诉他们。我说,你可以说出100条理由来解释你为什么没有做错,如果你是为了掩饰你的错,而不是为了改正你的错,你就不要再跟我解释。你只要保证你下次不犯就可以了,我绝对不会再说你。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沟通,如同事之间的沟通是平等的,两个孩子之间的沟通,有时即使这两个孩子打起来,打两下也就过去了,这种沟通也是平等的。

  像我自己的孩子,平时什么都跟我讲,学校的事,同学的事,但是他有时候有的事也不告诉我,我也不问。他现在在香港理工大学读研究生,有一次放假回来,我给了他一个储蓄卡,上面有1万元,结果他回来不到一个月时间,花得只剩下100元。我就问他,怎么钱花得这么快。其中我发现他有一次一下取了3000元,他不肯告诉我他用来干什么了。我后来说,不愿说,就算了,我也不问。但是,很多家长问我,你从不刨根问底,不怕孩子背着你干这干那吗,我说,我不怕,因为我们之间的沟通已经很充分了。

  其实,家长应该给孩子保留一定的心理空间,不应该过分干涉孩子的内心世界。当然,这个空间留多大,也要看这个孩子的实际情况而定。档次太低的孩子,你要是给他留的空间太大,他就会在某些行为方式上没有节制,造成更加滑坡的局面,档次高的孩子,不要干涉太多,给他留的心理空间要大一些。我还是那句话,教育是一门很微妙的科学,对每个孩子的把握程度是不一样的。

  您还说,要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的孩子,不要望子成龙,让孩子做那种高不可攀的事?为什么?

  ▲家长们很多都喜欢攀比,你的孩子上一个什么班,那我的孩子决不能落后。其实,这种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攀比,最后是害了孩子。

  我知道有一位家长,自己是大学教授,才高八斗,所以,对儿子要求极严,比如说,别人家的儿子钢琴弹得好,他马上叫儿子学钢琴,儿子钢琴上不去,他就气急败坏;接着,他又让儿子报考奥校,希望在理科思维方面一举成名,结果落了空,他极为沮丧,觉得养儿子没有什么意义,整天在家里苦着个脸。其实,他儿子发育还是健全的,他的兴趣不在这些方面,他说他喜欢一个人呆在屋里浮想联翩,幻想自己上九天、下五洋,这样的儿子,在他父亲看来,既不争气,也不中用。而在我看来,则是这孩子优点集中,尤其是哲学思维发达,性格敏感,想像力丰富,如果从事文学、哲学和历史方面的学习,一定大有前途。可是,他的父亲已经过早地对他绝望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看起来是人间常情,其实是一种教育的工具主义,就是把孩子看作父母的附属物、家庭和学校的附属物,教育孩子就是为了完成父母的心愿,继承他们未完成的事业,为家庭脸上贴金,光宗耀祖,为提高升学率而贡献青春,为传宗接代而充当生育工具,如此等等。在这样的观念的驱使下,父母往往会强迫孩子去做一些难度很高的工作,而且这些活动的意义也超出了孩子理解的范围。

  就是因为父母不怎么把孩子当个独立的人,总是试图去左右他们的灵魂,不惜强人所难,拔苗助长,才会酿造这么多家庭教育悲剧。

  谁不希望自己孩子是神童,可是历史上有多少神童成了气候?

  谁不希望自家孩子出类拔萃,可是永垂史册的人又能有几个?

  谁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对社会有较大贡献,可是伟大人物有多少是家长和老师设计出来的?

  照我的想法,一个爱自然、爱生活、爱家庭、讲真话、朴实正直而平凡的学生,同一个仅仅学业优异但人格偏执的学生相比,我更愿意拥有前者。我很欣赏一个教育家的一段话:我们需要更多的快乐而健康、能够从事各项工作的普通人,而不是一大批病态的考试天才,因为前者更有益于社会。

  当初,我带王远的时候,我对他的期望是把人做好。

  现在,他成了香港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在专业上很有潜力,我仍然只跟他说:出去留学,一不要当间谍,二不要沾艾滋病。我认为,孩子不是我的附属品?只要人品别出大毛病,他由着自己自由发展便是了。要知道,父母毕竟无法包办孩子的人生,如果父母抹杀了他们自己探索人生的权利,不要说,这样做毫无结果,也等于抹杀了孩子们活着的乐趣,他们的人生,将苍白无趣,了无生机。

  人类进入21世纪,全球的国家都在进行教育改革,我们国家教育改革的呼声也很高,您对我们的教育改革,尤其是素质教育改革浪潮怎么看?您有什么建议吗?

  ▲人类越发展,社会的变迁越大,教育改革的需求就越大。

  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文明的大变迁时期,可以说,现在是人类数千年来文明变化最剧烈的时期,在这样的一个社会大变动的背景下,教育改革,已经不仅仅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个政府、哪个教育部长的责任,而是每个家庭、每个家长、每个孩子自己的责任。

  相对于正在推广的学校素质教育改革浪潮,我更关心家庭的素质教育,我突出地感觉到,对父母的素质教育比对孩子的素质教育更为迫切,也更棘手。现在那么多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感到束手无策,那么多的家庭为了子女的发展绞尽脑汁却收效甚微,还有那么多的孩子厌学、逃学、讨厌父母,甚至出走、犯罪,这不都说明我们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在子女教育中,家长是占主导的一方,孩子是被引导的一方,主导方误入歧途,你还能指望孩子有什么大出息?

  而且,我认为,青少年的发展程度与父母水平是有关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范围的青少年犯罪问题做了统计发现,凡是父母尤其是母亲文化水平低、教育知识匮乏的,孩子犯罪率就高,而父母文化水平在大学以上的,子女犯罪率就低。统计还表明,在对10万个成功人士的调查中,90%以上的人认为家庭教育为他们的成就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80%的人士还认为母亲对他们成功的人生更为重要,这一比例大大高于父亲的重要性。

  所以,欲有成功之教育,必先从家庭教育开始,家庭成员人人对孩子的成长都负有责任;欲有成功的素质教育,也要从家庭素质教育开始,从家长开始,从父母开始,尤其是母亲的素质,至关重要。

  在举国上下都在展开素质教育的同时,我认为,不能忘记在中国的家庭中来一场素质教育革命,让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传入千家万户,让儿童权利观深入人心,还要让千千万万的父母认识到,素质教育,从我做起。

  我作为一个母亲,几十年来潜心探索为人母之道,为人师之道,虽然小有成就,却深感教育之道,玄而又玄,极高明而至精微,我深感自己尚未登堂入室,如果有机会,我愿意将自己的这一点经验和心得与天下父母分享,如果能够对天下父母有所裨益、对解除千万问题儿童之痛苦有所帮助,我这样的人生也许会有点价值。

  我想再一次向你们新闻界的朋友强调,非常感谢你们为社会做了这么个公益事业,但我李圣珍确实不是个名人,也无意于此,对我的东西,切莫拔高,切莫浮夸,因为我向来觉得教育还是一门神秘科学,欲臻于此道,非得下番功夫不可,容不得半点偏见和傲慢,可以说,欲教化人心,必先教化自己,欲教化下一代,也必先从我们这一代开始,只有父母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才能指望"生下龙种,而不收获跳蚤",家长自己的教育观念端正了,本身就是对社会的贡献,而对家长这方面的启蒙工作,现在才算开了个头。

  医治心灵的圣手

  马月的故事

  马月,李老师要陪你下地狱

  马月现在已经是北京一所名牌大学的本科二年级学生,她有一张很清秀的脸庞,很苗条高挑的身材和极灿烂、健康的笑容,是个人见人爱的漂亮姑娘。然而,谁又能想象得到,她曾经过着梦魇一般的生活呢?她是个智商在130分以上的孩子,却从小被老师当作"傻孩子"、"疯孩子"和"怪孩子",她被误送到精神病院度过了十分艰难的一段日子。当时,家长和老师对她都感到彻底失望了,她的心灵已经被所处环境折磨得伤痕累累。马月是李圣珍老师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的,当她被介绍给李圣珍老师的时候,马月说:"你救不了我,谁也救不了我。"李老师说了一句催人泪下的话:"你是我的孩子,你要去天堂,我陪着你,你要下地狱,我也下地狱。"当时,马月都惊呆了,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傻老师",因为马月的经历中充满了老师的各种嘲讽、挖苦和耻笑。她经常把自己的身子用刀片划得满是伤痕,她还曾试图叩响死亡之门。

  当李圣珍老师第一次见到这个美丽的、眼睛里闪烁着灵性的小姑娘时,她就已经觉得自己有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去拯救她!在马月曾经惧怕的充满恶梦的晚上,这位伟大的妈妈会拉着她的手,轻轻地对她说:"孩子,好好睡,妈妈陪着你,别怕。"3年多的岁月要愈合她10多年的创伤,这是一个怎样伟大的工程啊!李圣珍曾经对马月的妈妈不止一次地说过一句话:"孩子要上天堂,我跟着去,孩子要下地狱,我陪到底。"在李老师家3年多的日子里,马月内心的伤口一次次被这位慈母加严师抚平,她渐渐地获得了自信和自尊,最后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李圣珍老师也成了她的"妈妈",李圣珍老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总是"我闺女,我闺女"地称呼马月。马月说:"我是幸福的,没有李妈妈在心灵上的启迪,我就会被现实生活所淹没。是她把我从生死的边缘救了出来。"

  马月,生来就很聪明

  马月是幸运的,因为上帝赋予了她聪明的脑袋,漂亮的脸蛋,还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

  然而,她又是不幸的,因为她在心理上被所处环境扭曲得太重,她在失败和痛苦中生活了很多年。当她还是一个5岁女孩的时候,就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了人生的第一次屈辱,一次又一次的屈辱无情地摧残着她幼小的心灵,几乎将她推向了堕落和死亡的边缘,她被弄得伤痕累累,心力交瘁,是上帝给了她一位母亲--李圣珍,使她摆脱了心中长期的失败感和挫折感,让她重新建立了自信。

  马月一出生,就拥有一个完美温暖的家,有疼爱她的爸爸妈妈,父母亲都是知识分子,对这个可爱的女儿,他们有着很长远的规划。马月刚牙牙学语,他们就对她开始了学前教育,教她认字教她算术,才四五岁就将她抱到琴凳上学钢琴。不但希望女儿优秀、有出息,他们还希望女儿将来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所以,他们经常对她进行思想教育,教她唱革命歌曲。马月不会唱儿歌,可是却会唱《国际歌》、《南泥湾》、《红梅赞》,长大以后,她不会唱同龄人会唱的流行歌曲,却会唱苏联的《卡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他们希望女儿成为一个和他们一样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可是,命运好像常常会跟人开玩笑,马月并没有按父母设定的轨迹正常"运行"。从小到大,马月从不爱去学校,她觉得学校是给她不断制造麻烦和忧伤的地方,因为学校的每一个人都排斥她,而她从心理上也排斥学校。

  她的母亲经常一说起女儿小时候的"辉煌"就感到痛惜,怎么也弄不明白,孩子曾经是个聪明伶俐、健康漂亮、脑子里经常会充满了各种奇妙幻想的人,怎么一到学校就被老师看不起,被人称做"傻孩子"呢?

  记得3岁时,她捏着妈妈的鼻子说:"我要把妈妈的鼻子捏成大象的鼻子。"4岁时,她给爸爸讲自己编的故事《老婆婆的枣树》。

  那时,爸爸妈妈都认为马月是个智力超常的孩子。后来,事实也证明马月的确是一个智力超群的女孩,在很多专家的测试下,她的智商都在130分以上。

  但是因为老师不断地给她制造各种障碍,使她的天赋受到了包括父母在内的众人的怀疑,最后,连孩子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她跌入了命运的深渊。

  据李老师回忆,马月是个对语言极其敏感、极其聪慧的孩子,在马月刚上李老师家去的时候,马月有一次抓到一只绿色的蚂蚱,她就把它的两只后腿给绑起来,在它的前腿上放了一根很小的木棍子,然后就开始自言自语地叙述:"你真是一个伟大的指挥家,你穿着漂亮的燕尾服,指挥着一个大型的乐队……"李老师说,与马月交流,是很流畅很轻松的事情,因为很多问题不用讲得很透,她就能听出很多"话外音"。

  她被老师无情地称为"傻子"

  不幸就在马月5岁那年发生了,当时妈妈将她送到钢琴老师家里学琴,和她一起学琴的还有一些和她差不多大的小朋友。马月的乐感很好,可是手型却常常不符合老师的要求,严厉的老师见了便呵斥她,还用铅笔打她的小手。马月对老师的那副严肃的表情和严格的教学方式产生了畏惧感,以至于后来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见到老师心情就紧张、小手就发抖?越紧张越弹不好。学了没多久,老师就把她给无情地淘汰了。

  一直在宠爱和赞扬声中长大的马月,向来觉得自己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却没想到自己竟然成了老师不想收的徒弟。

  这次经历为她后来的生活埋下了一个小小的隐患。马月上小学了,刚刚上学还不到一个月,老师发现她眼睛弱视,妈妈带她去治疗,医生将她的瞳孔放大了,而在治疗的一个多月里,马月因为看不见黑板上的字,学习上严重受影响,结果期中考试,两门功课都亮起了红灯,这就成了老师的一个"话柄子",同时,在老师眼里,她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一个不可救药的差生。由于老师在言辞上的轻视造成了班上的同学歧视她、疏远她,甚至欺负她。放学路上,有的同学故意为难她,抢走她的书包,还有的一边朝她身上扔着土块,一边喊着:"傻子,快打傻子呀!"

  在老师眼里,她成了有名的"木头脑袋"。一次,二年级学生都要挨个去校长室里朗读,为了能得个好成绩,为了摆脱自己"傻子"的罪名,马月早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将那篇课文读得滚瓜烂熟,在校长和老师面前一展身手。轮到她的时候,她翻开书正准备朗读,站在一旁的大队辅导员李老师在校长耳边说:"这孩子有点傻,可能脑子有问题。"一句话把马月所有的积极性都打散得无影无踪,她呆呆地站在那里,望着书上的课文,那些本来看来亲切的文字全都变成了不认识的"蚂蚁文",鼻子感到酸酸的,眼前一片模糊。这时耳边传来校长严厉的声音:"还愣着干嘛,是不是不识字啊?"马月哆哆嗦嗦、磕磕巴巴地读了起来,她感到那课文变得好长好长啊,怎么也读不完。课文终于读完了,她噙着泪水低着头跑出了教室。后来,这名校长成了她的数学老师,马月上数学课从来不敢抬起头,生怕老师又会对她说些什么。她的"傻子"名声传出去后,老师和同学处处与她为难,因为他们从心理上排斥她。记得小学时,有一次上体育课,老师让大家围成圈做游戏。班长点了人数后报告说:"老师,多出一个人。"老师毫不犹豫地指着马月说:"你出去,自己一边玩去吧。"马月只好低着头走出队伍,背后传来一阵讥笑声:"傻呆呆的,还想做游戏……"她好想哭啊,她不相信自己会是傻子,她用树枝在地上拼命地写着:"我不是傻子,不是傻子……"

  学校要举行歌咏比赛。马月想,这次是全班合唱,不会没有我。可是排练的那天,老师却让她提前放学回家。

  她愣住了:"老师,为什么不让我参加排练?"老师皱了皱眉头说:"这次合唱没有你。"她鼓了鼓勇气问:"为什么没有我,老师?我唱歌得过满分的!"

  老师不耐烦地说:"这是班上的安排。"站在一旁的班干部说:"你傻啦巴叽的,上台会给我们班丢分的。"

  马月已经知道,她的什么努力都不可能改变老师和同学对她的看法。从此以后,马月将自己更深地封闭起来。她恨那些用看傻子眼光看她的老师,她恨那些将她当成傻子耍弄的同学,她讨厌学校。她暗暗下决心,要报复这帮处处给她作难的人,她曾经将毛毛虫偷偷放进那些欺负她的女同学的笔盒,吓得那个女同学上课时尖叫。她也知道老师就是怕她给班级拖后腿,于是,为了报复老师,她让班级评不上老师很在乎的各种荣誉,她故意天天迟到,天天不做作业,果然,她的"捣乱"非常奏效,年级的流动红旗他们班从没得到过。她不听课,也听不进课,老师讲课时,她被永远安排坐在最后一排。

  父母也开始怀疑女儿是个"傻子"

  马月的精神状态越来越不好,她不想做跟学习有关的任何事情,而且被老师们当作无法调教的学生。在小学的6年时间里,她转了3所学校,转学只是一种暂时逃避现实的手段,而从根本上讲,她已经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对学校也感到了极度的失望,学习成绩就像跳水一样下落得很快。父亲和母亲经常被传讯到学校,家长和老师都感到要教育好这个孩子实在太难了。而父母一气一急,就总会让马月逃不了一顿痛打。父母开始对自己以前的判断感到怀疑,是不是孩子真的傻,智商跟不上同龄的孩子呢?他们从心里觉得可能以前对自己的孩子太乐观了。

  马月的父母,一位是从事科技工作的知识分子,一位是大学老师,他们的青年时代几乎都是在"“”"中度过的,他们是靠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一步步走出来的,他们认为自己碰到的时代不好,耽误了很多宝贵的读书时间,现在孩子在这么好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下生活,学习条件又很优越,更应该珍惜时间,抓紧学习,他们希望自己的女儿是最优秀的。可是,现在的社会和时代已经跟过去迥然不同,而他们还在把自己过去的生活方式教给女儿,教她唱革命歌曲,而马月同龄伙伴们会唱的儿歌,她一首也不会,渐渐地,小月和她的同龄人格格不入,她不熟悉他们的语言,不熟悉他们的思想,不懂他们的游戏规则,她被同龄人看作异类,看作什么都不懂的傻子。

  父母的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方式让马月成了一个大家不喜欢的、没有活力的"怪物"。马月成了一个形单影只的孤独的孩子。

  马月最怕的是跟亲戚聚会,每次和舅舅家的人在一起,舅舅只要夸自己的儿子聪明敏捷,她就很难受,因为这话似乎是在告诉她,她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傻姑娘。同时,父母亲也感到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回来后,总是唉声叹气。一次家庭聚会时,舅舅又当着众人的面夸他的儿子怎么聪明,并提示马月的妈妈带女儿去检查一下智力。一向要强的妈妈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她冲到正在另一个房间玩耍的女儿面前,狠狠地打了她一耳光。马月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吓得不知所措,号啕大哭,她不明白自己犯了什么错,惹得妈妈勃然大怒。

  马月装疯被送进了疯人院

  马月特别憎恨学校和老师,但是无论如何妈妈也不会让她不去上学。马月对学校充满了恐惧,也充满了厌恶。她不愿上学。她想,要是不去上学,妈妈又不会怪罪就好了。开始,她装肚子疼,可是"好"了后,她还得上学。有一天,她见爷爷因肌肉萎缩,左手常控制不住地颤抖。她想,如果手抖得拿不住笔,妈妈就不会让我上学了。

  第二天早上,妈妈喊马月起床上学,发现她双手颤抖不止,吓坏了,赶紧送她去医院。医生给她针灸,一连扎了半个月。扎针实在太痛苦了,马月只好去上学,她真的感到很茫然,怎么才能真正地逃避上学,她仿佛看到了电视里的一幕,装疯才是惟一的出路。1989年,她11岁那年,有一天,马月果然"疯"了,她装得极像,连爸爸妈妈都不认识了,钢琴不会弹了,自行车也不会骑了,连10以上的加减法都不会做了。她披头散发呆呆地坐在床上,一会儿大喊大叫,一会儿胡言乱语。爸爸妈妈痛苦地看着这一切,只能叹自己命苦。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他们还在想尽办法用"勤能补拙"的方法把孩子好好培养出来的时候,孩子又"疯"了,他们心如刀绞。

  爸爸妈妈跟精神病医院的大夫联系好了,准备把马月送到精神病院去。去的那天,妈妈忍不住流着泪喊着她的小名:"燕燕,妈妈送你去住院好吗?"马月还天真地想:"住院就不用上学了,还能看电视,也不用每天装得疯疯癫癫的样子。"马月越想越高兴,她兴高采烈地穿上了漂亮的太阳裙,裙子口袋里还装满了泡泡糖,临走时还带上了她心爱的两个布娃娃。

  结果到了医院,马月又感到有些害怕了,她发现这个医院似乎和别的医院不同,显得很灰暗,高高的围墙圈着一个院子,围墙上还有铁丝网,院子里的病人,有的神情木然目光呆滞,有的胡言乱语满院子乱跑。这时,一位护士走过来拉着马月的手带她走,还没等她反应过来,进来的那个小门就"嘭"地关上了,从外面传来一阵锁门声。爸爸妈妈不见了,马月感到事情不妙,她预感到很长一段时间会见不到爸爸妈妈了。她猛地挣脱了护士的手,飞快地跑到那个小窄门边,一边拼命地拍打着门,一边哭喊着:"妈妈,我没有病,我真的没有病,我是装的呀,我要回家,你快带我回家呀……"

  两位护士过来将她拖进了病房。她哭着喊着:"我没有病,我没有疯,不信你们可以考我,我什么都记得,我真的没有病。"到后来,马月在她的一篇《我是怎样被关进疯人院的》文章中,谈到她的"演技"是如何高超,几乎全家人都相信了,只有她的一个叔叔说,你们不要相信她,她是装出来的。

  她的哭闹没有任何效果,医生也没有过多的安慰或者劝阻,他们认为孩子情绪不稳定是正常的,于是他们采用了对精神病人最见效的一种医学治疗办法,将马月绑在椅子上进行电针灸治疗,痛得她险些晕了过去。一般星期三下午是探视时间,马月准备将真相告诉爸爸妈妈,她要回家,她在这里一天都呆不下去了。

  那天,她终于从门缝里看见了妈妈那张熟悉而亲切的脸,她几乎是哀求地说道:"妈妈快带我回家吧,我没有疯,我是装的。"妈妈也在哭,她听见了妈妈的抽泣。妈妈不会相信她,因为医生告诉妈妈,马月的情绪很不稳定,妈妈是决不会怀疑医生的诊断的。

  聪明的马月明白了,如果以哭闹来乞求他们的信任,那只会适得其反,她就永远也回不了家,于是她决定变"安静"。此后医生感到奇怪,还以为他们的治疗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他们发现马月变乖了,变得很听话,也变得勤快了,还主动帮助护士打扫病房里的卫生。终于盼到了一个星期三,妈妈来了。马月很认真地告诉她说:"妈妈,我真的没有病,你带我回家吧。"加上马月前一段做的"铺垫",医生相信她经过治疗最近情绪稳定,老实乖巧多了,于是告诉马月的妈妈说:"出去试一试吧,不行再送来。"而这时,马月心里很清楚,她再也不会回到这可怕的地方来了。

  一个学期没上学,考试居然得了80多分但是妈妈对马月装疯的事还是不相信,为了"巩固疗效",妈妈又把她送到了马月住院的那家精神病院办的一个专门收治青少年精神失常的精神疗养班。等她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后,妈妈决定自己给她补习落下了3个月的功课。马月这次表现得很认真很努力。补习了半个月,学校就要期末考试了,马月主动要求回校参加考试。她是想以此告诉爸爸妈妈,她不是傻子,也不是疯子,她是一个正常的孩子。

  考试结果令老师和父母惊讶,一个学期几乎没上学,她语文居然考了80多分,数学也考了70多分。妈妈疑惑地想:女儿也许并不傻!她将马月带去做智商测定,几家医生的测定结果几乎是一致的,马月是个智力超常的孩子,她的智商指数在130以上。

  虽然父母不再怀疑她的智力,但是马月没有想到,为了逃避上学而装疯,会成为她永远也摆脱不掉的耻辱。到了中学后,在同学和老师的眼里,她不但是个傻子,还是个疯子,她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指指点点地说:她是疯子,进过精神病院。当几乎所有的人都抛弃了马月,她的心陷入无边的黑暗时,一位女教师亲切地笑容像一缕阳光使她的心灵得到了些许的温暖。

  马月又遭不幸,被人当作"同性恋"

  也许所有的聪明人都要受到一番苦难的折磨。由于马月对关心爱护她的数学老师产生了很朴素的师生感情,却被人误解为"同性恋",使小小的马月又陷入了另一个人生的误区。

  马月的数学老师,是一位态度温和的女老师,她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马月在她这里没有受到歧视,没有受到嘲讽,她对马月和其他同学一样地和蔼可亲,马月的任何一点小进步,她都会看在眼里,及时地鼓励和赞扬。仅此一点,马月的心就被深深地感动了,因为从上小学以来,她就从没被老师尊重过,没有被老师表扬过,她只是老师眼里的一颗"沙子",在以往的所有老师面前她感到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因为有了这位老师,马月似乎觉得学校生活不再那么痛苦和难熬,书本也不再那么可厌和可憎。她喜欢上数学课,她认真听讲,认真做作业,她希望以自己的刻苦努力把这门课学好,让老师高兴。为了能够更多地引起数学老师对她的关注,为了给数学老师留下更好的印象,马月甚至向老师主动要求每天由她来开关教室的门。虽然这是一个苦差事,每天早上她必须比别的同学提前半个小时到校,下午放学,她必须等同学们都走了才能锁上教室的门。可是她却主动揽下这个谁也不愿干的苦差事,而且每天忠于职守风雨无阻。她觉得老师讲的课那么好,对自己的学生也是那么温和那么有责任心,不禁对老师产生了一种"崇拜感"。她希望天底下的老师都像这位老师这样,那该多好啊!有好几次放学后,她都不禁悄悄地骑着车跟随在老师的后面,目送着老师回家。

  这一下可不得了,同学们议论纷纷,说马月爱上了那位数学老师,说马月是"同性恋者"。顿时,谣言像长了翅膀在校园里飞扬。也许因为马月曾经有过"精神病史",于是在许多人的眼里,她是一个不正常的女孩,所以,听到这个谣言的人几乎都深信不疑。就连那位和蔼可亲的数学老师也感到惶惑不安起来,她被那些潮起潮涨的谣言也弄得痛苦不堪,她再三思索,决定有意疏远马月。也许她并不真正了解一个久被遗忘、久被歧视的女孩的心理、感受,并不了解老师一个温暖的笑容、一句亲切的话语乃至一个善意的眼神在一个几乎被所有人抛弃的女孩心里的分量。连她的父母亲也感到马月可能在心理上还存在某些问题,他们忧心忡忡地带马月去看心理医生。没想到那位在心理学方面很有造诣的京城名医,也怀疑马月真的是个同性恋者。马月欲哭无泪,精神上再一次跌入了谷底。后来,母亲几次要带马月去见那位心理医生,都被她哭着拒绝了。

  被逼无路,几次轻生

  马月真正地绝望了,她的心又一次陷入深深的黑暗里,她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也没有人能够真正拯救她。她怕老师、怕同学,因为他们都与自己为难,他们对人太不友好,是他们为她设置了一个一个的陷阱。她还惧怕考试,只要有考试,她就会晕厥在课堂上,她觉得考试也是为她设置的一个陷阱,因为以她的精神状态显然是不会考好的。马月知道,自己已走进了人生的死胡同,不去死,就真的会发疯。

  她的内心经常像爬满了蚂蚁一样难受。为了发泄内心的痛苦,她常常躲在厕所里用刀片一道道地划伤自己的手,她常常让猫咪将她的手背抓得布满了血道子。有谁知道呀,她也曾有过那么多的理想,可是她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击、被否定。她也渴望成功,可是却一次又一次淹没在失望中,她觉得自己好像走在一个没有尽头的黑暗的长长的隧道里。1995年1月13日深夜,马月用刀片划开了自己的手腕。她没有死,被母亲送进了医院。可是第二天母亲发现,她又用刀片将缝起来的伤口划开了。

  就在马月下了必死的决心时,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师走进了她的生活。她犹如一缕阳光照进了马月的心里。

  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北京一所中学请李老师讲"双差生的教育问题"。李老师说:"什么是双差生?这种划分本身就是错误的,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教师,老师教给学生的东西应该永远是希望……"在座的一位听众现在是《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的社长刘秀英女士,她是马月母亲的同事,她回忆说,当时李老师在谈到儿童教育问题时,她的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吸引了她的注意,于是她在会后找到李老师,说,您一定要救救这位姑娘。之后,马月的父母亲和李老师取得了联系,李老师准备让马月先到家里来见见她。

  那是1995年的8月。一天,马月如约来到了李老师的家。她低着头坐在沙发上,苍白如纸的脸冷若冰霜,李老师看见了她露在衬衣外面的手,那手背和手腕上的伤痕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她的心被强烈地震撼了。马月的嘴直哆嗦,她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李老师说,马月当时只会囔囔地叙述三件事:一件事是她惟一的朋友--一只叫米利的波斯猫,第二件事是她一定要去死,还有一件就是她的那位曾经很敬爱的数学老师的名字。

  马月说:"你不要救我,你救不了我,9月1日就要开学了,开学之前我一定要死。"

  李老师用温柔的目光注视着她,说:"你想死,可是你心里却是矛盾的,因为还有一种叫作'希望'的东西在吸引着你,不然,你不会来我这里。"

  马月的心猛地一震,她抬起了头,目光迎上了那束正注视着她的温柔亲切的目光。从小到大,还从没有人如此透彻地直达她的心灵深处,还从没有人了解和洞悉她那自卑和自尊交织在一起而无法摆脱的矛盾,还从没有人认为在她心里还有那种叫作"希望"的东西。

  马月遇到了妈妈李圣珍,妈妈说,孩子,你能考上北大

  那天,她们海阔天空地聊着,谈三毛,谈海明威,谈《老人与海》,谈生与死的意义……李圣珍老师的知识很广博,她说,三毛是很聪明的,但当她的事业达到最顶峰的时候,她就轻易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漫画家蔡志忠则不同,当他达到了漫画事业的顶峰后,他马上拐回来搞石刻,再努力创造另外一种辉煌。马月觉得,坐在她身边的这位老师与她所见过的老师不同,和她一起交谈,马月不紧张也不害怕,因为她和她是平等的,李老师尊重她,没有一丝一毫的矫揉造作和言不由衷。李老师回忆,当时马月听得很认真,脸上没有任何的恐惧和不安,而李老师心里却在一直琢磨,如何使马月摆脱死亡的阴影。她还在心里命令自己,如果真的没有能力唤醒那颗受到重创而歪曲的心,那么她宁愿和马月一起下地狱。

  马月走后,李老师想了许多。要救马月,就只能将她带到自己身边,可是家里已经住进了3个孩子,而且,小月受到的伤害又是那么的重,她那被严重扭曲的心灵能调理好吗?如果出了意外,她又如何去面对她的父母?可是,那双伤痕累累的手却紧紧揪住了她的心,她如果抓住那双手,也许就能将她拖出死亡的阴影,如果她放弃了……那天晚上,老师翻来覆去想了一夜。

  第二天,她给马月的母亲打去电话,说:"你将马月送来吧,我已想好了,她下地狱,我跟着她一起下地狱;她要上天堂,我送她上天堂。"电话那边,绝望的母亲早已泣不成声。马月以前惟一的朋友是她那只叫"米利"的小猫,马月在那段孤独的日子里和这只小猫成了极为亲密的朋友,而李老师执意不让马月带上那只猫,李老师告诉她:"孩子,要做大事,就必须抛弃这些小事。"甚至连马月每天睡觉必须抱着的布娃娃也不让带。马月跟李老师吵,还是没有结果。

  几天后,马月来到了李老师的家。推开门,她发现屋里有几张年轻的面孔,他们正有说有笑地包饺子,这些年轻人都是李老师的学生。见了她,大家很热情地拥上来打招呼,邀请她一起包饺子,渴望交流也渴望友谊的马月在无拘无束的谈笑中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兴奋和快乐。

  这天晚上,李老师让马月跟她一起睡,当电灯关闭,黑暗降临时,她发现马月用被子紧紧捂住了自己的头。没有人知道,连马月的爸爸妈妈也不知道,马月惧怕黑夜,她几乎夜夜被恶梦纠缠,多年来她几乎一直做着一个相同的恶梦:在漆黑的夜里,她被一群人紧紧追赶,她跑啊跑啊,突然,她惊恐万状地发现,前面已无路可逃,脚下是深不见底的悬崖……每一次从恶梦中醒来,她都大汗淋漓无法入睡,她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

  李老师轻轻握住马月的手,在她耳边喃喃着:"好孩子,睡吧,别怕,好好睡吧,别怕……"在她的喃喃声中马月渐渐沉入了梦乡。这天晚上,那纠缠小月多年的恶梦一直没有出现。第二天早晨醒来时她发现,她的右手仍被李老师握在手中。李老师回忆说:"当我搂着孩子的时候,有一种想法,那就是我的生命是为这个孩子而生。"

  马月被拉出曾经封闭她的童话世界

  马月从来都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她和很多孩子一样从来没有操心过柴米油盐酱醋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生活。同时,马月一直生活在一个没有朋友谈心、没有老师关心的环境中,当她一触及现实生活,就感到很无趣,也很害怕。她喜欢独自一个人手里抱着洋娃娃遐想,在她编织的梦中,她是一个不用学习、每天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快乐天使。但是现实几乎完全打破了她的很多幻想,她又感到绝望。

  住到李老师家后,她在一个集体的环境下生活,这位妈妈不让她带布娃娃和她的"米利",就是想让她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妈妈有时会带她一块儿去买菜,当她看着妈妈在和菜贩子讨价还价的时候,简直有点不屑一顾,妈妈从她的眼神里看出了点什么东西,说:"孩子,看见了吗,这就是生活,我们必须每天面对的生活,虽然微不足道,但是我们不能不在乎。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世界。"马月有时候喜欢坐着想一些很"难"的问题,其实是一些离现实比较远的东西。有一天,李圣珍妈妈问她:"孩子,你想什么呢?"她说:"妈妈,你说,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生命有意义吗?"妈妈一愣,的确,马月给她出了一道难题,这对于处在生死边缘的孩子也是一个不应该回避的问题。妈妈不急着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她一句:"你看一棵大树、一只猴子、一棵草、一只蚂蚁,它们活得有意义吗?"马月也答不出来了,李老师接着说:"其实,从某种角度讲,它们活着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是存在着。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它们让地球变得这么丰富多彩,生活变得这么美好。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应该让我们大家生活的地球更加美好,这是人类的职责。"她进一步告诉马月,当一个人既要体现自己生命存在价值的同时,又把自己融入整个社会群体中,这样的生命才会流畅。

  经过一番平等的交流,马月从心理上已经非常接纳李老师了,因为从来没有一位老师这么平等地对待她,跟她这么平等地面对面地交流,和李老师交往了两个月后,她正式地叫李老师"妈妈",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字眼。

  李圣珍老师也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她从死神的手里夺过来,要让她回归现实社会,让她重新建立生活的自信,让她考上大学。

  马月不再想死,还考上了重点大学

  在马月来到李老师家的第二天晚上,李老师笑眯眯地拿出当年的高考试卷说:"我们一起来做做这些卷子好吗?看你能拿多少分。"这就像一个游戏,马月做得很轻松。结果,没想到居然得了300多分。李老师高兴地说:"马月,你真行!只要努力,你一定能上北大。"马月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打从进了学校以后就没有人说过:"马月,你真行。"老师和同学没说过,爸爸和妈妈也没有说过,更没有人认为她有希望考上大学,而且还是北大。马月记得当时妈妈拿这试卷给她分析了一番,哪些是强项,哪些是弱项,最后一分析,各项成绩加起来最高能得540分,最低也能得470分,她说,孩子,你完全可以考上一个好大学,你要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

  她半信半疑地看了看李老师,她看到的是一张挂满了笑容的脸,那么慈祥、那么发自内心的一种笑意,激活了她的自信,让她看到了希望。

  后来,马月成了李老师班上的一名学生。刚开学不久,班上就竞选班干部,李老师问马月想不想参加竞选。马月犹豫地说:"想是想,可我行吗?我从没当过班干部。""去吧,试试看,也许你能行。"李老师鼓励她说。

  于是,马月报了名准备竞选宣传委员。竞选开始了,马月很紧张,她走到讲台上,发现李老师坐在教室的后面微笑着朝她点点头,那目光分明在告诉她:"不要怕,你能行。"她顿时心里一热,紧张情绪一下子就得到了缓解。她以她的热情、她的口才、她的自信使竞选获得了意外的成功,获得了在场观众的一片掌声。更出乎马月意料的是,投票时,李老师站起来投了她一票。马月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自信,她开始觉得,她要跟过去的生活决裂,过上一种积极的、自尊的生活。

  李老师后来说:"为了让马月尝到成功的滋味,我还从中做了一些拉选票的工作。"她为了让同学们增加对马月的了解,将马月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拿来给同学们看,还让马月邀请同学们上家里来包饺子。

  学校要举行秋季运动会,李老师鼓励马月参加4000米越野比赛。马月害怕地说:"我从没参加过运动会,更没参加过长跑,我哪行啊?""不要紧,只要你坚持跑不要停下来,你绝对不是最后一名。因为可能会有其他同学在中途停下来。"李老师说。马月再一次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报上了名。比赛时,马月牢记着李老师的话:坚持跑,不要停下来。她在跑道上咬紧牙关,几次都快支持不住了,看着妈妈在操场上不断地为她加油,她没有停下来,结果她竟拿到了一个好名次,还为班级增加了不少团体分。

  李圣珍老师这两次鼓励马月挑战拼搏的成功,就像在马月的心海上升起了一只希望的帆船,马月变化很大,她做事学习更加积极了,也愿意跟人交往了,她在逐渐脱离原先的生活轨迹。

  半个学期,马月就从全班倒数第一变成第十四名

  眼看着在通州二中的第一个期中考试快到了,一直对考试有恐惧症的马月又开始紧张起来。心情的紧张使她在生理上也感到了不舒服,就在考试的前一天,她发起了高烧。那天晚上,妈妈李圣珍在她床边守了一夜,为她端水倒药,还给她精神上的安慰,同时她也想了一夜,她内心很矛盾,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她,必须让马月参加考试,这样才能让她得到成功的喜悦,重新鼓起新的学习兴趣;如果马月不参加考试,她就不知道这段时间努力的结果,就得不到成功的喜悦;次打击。最后,她决定,如果早晨起来烧退了就让马月去参加考试。她相信孩子最近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还是有很大进步的,应该让她退烧后去参加考试。

  到了早晨,经过吃药休息的马月终于退烧了,李老师很高兴,说:"马月,今天咱们去参加考试吧。"马月一听说"考试"这两个字,就面呈难色,说:"我不去,我害怕……"李老师将她搂进怀里,轻轻拍着她的背说:"好孩子,你能行,别怕。妈妈考虑到你的学习近来进步很大,即使今天考砸了,你也有进步,因为你能带病坚持考试,这就很了不起。"马月只好同意了妈妈的主张。

  令人高兴的是,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入学时成绩比全班倒数第一还差42分的马月,这一次总分排在了全班第14名。李圣珍妈妈很高兴,马月也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意,她那一直被打击被毁灭的自信在一点一点得到修补,在一点一点地建立。马月不再觉得学习是件痛苦不堪的事,她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生活的快乐。她不再排斥学校和老师同学,她的进步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同学们也报之以友好的鼓励。

  "妈妈,您听,小青蛙又叫了,生活真好,我再也不想死了。"

  李圣珍老师还记得,有一天深夜,李老师还在灯下批改着作业。楼下传来青蛙欢快的叫声,马月睡不着,她走到李老师身边搂着她的脖子说:"妈妈,您听,小青蛙又叫了,生活真好,我再也不想死了。"李圣珍泪流满面地紧紧抱住了马月:我长期来付出的辛勤不就是为了要听到这句最动人的话吗?马月多年来被扭曲的心理终于得到了矫正,她跟妈妈李圣珍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妈妈身边,她真的感觉时间好快,一晃3年多时间,马月已经变成了一个健康活泼、成绩优异的好女孩。

  我长大了就顶替妈妈

  1999年,马月以高分被北京一所重点大学录取。在大学里,她是能唱、能跳、能说的活跃分子,还是校业余话剧团的台柱子。今天,人们看到的马月是一位充满了自信、充满了活力的马月。

  2001年3月,马月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专题采访,在荧屏上,她扎着马尾巴,头发乌黑发亮,身材高挑,面目清秀,举手投足,彬彬有礼,在回答主持人的提问时,她要言不烦,风趣活泼,逗得演播室里的嘉宾发出阵阵会心的欢笑,她成了这个演播现场真正的大明星,连著名节目主持人张越都艳羡地说:让你主持节目,肯定能提高收视率。人们从她快乐轻松的笑脸上,再也看不到旧日的阴云。

  马月现在还经常回忆起当初踏进李老师家门的情形,她说:刚到李老师家里时,管她叫妈还真有点不适应,老叫不出来,可不到两个月,我就自然而然管她叫妈了。马月说:见到李老师,我才知道,真正的母亲原来是这个样子。这恐怕是李老师教育经验的神奇魅力的表现。现在的马月,在重点大学攻读社会学学位,虽然功课忙,她还是会时不时"回家"看一看,当然主要是跟"妈妈"说说心里话。

  李老师一见到马月就抑制不住心中的高兴,有心人注意到,李老师如今在外边时不时会说漏嘴:"我有两个亲生子女呢。"别人疑惑不解:"你不就生了王远一个吗?"李老师显然很得意:"我还生了个闺女马月,你不知道吧?"

  马月经常和王远"吃醋",马月跟妈妈说:"妈妈,你下辈子一定要先生我,再生他。"马月和王远以前老爱打嘴架,李老师一在中间调解,马月就撒娇地跟妈妈说,你老是偏袒他,我可也是你亲闺女啊!李老师常常为这样的闺女感到自豪,她说:"我以后就跟闺女走,现在还不知道王远以后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发展呢!我喜欢闺女的那份很宁静的美丽,她是一个里里外外都很干净的人。"

  而马月呢,如今俨然是李老师的另一个影子,由于经常上电视、上报纸,她已经成为许多小朋友心中崇拜的明星。马月不但学业优异,还文采飞扬,已经在著名报刊上发表了许多作品。她与李老师的传奇经历,也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题材,全国各地的少男少女纷纷写信给马月,想跟她交朋友,想跟她说说心里话,也羡慕她拥有这么一个好的妈妈,马月总是设法挤出时间来回复这些好朋友,把她的故事讲给朋友们听。

  有记者问马月:将来希望干什么?

  马月爽快地回答:成为像妈妈那样的人,做妈妈那样有意义的事。

  李圣珍老师的第一个作品--王远

  王远,是李圣珍老师的儿子,她的第一个作品。王远是通州有名的"小神童",这几年来,他一直是通州很多父母亲讨论的一个话题,是李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标点符号。王远,小学只上了3年半,10岁就开始上中学,1994年,当他刚过完16岁生日,他就接到了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入学通知书,21岁就考上了香港理工大学研究生。1994年,他以小小年纪考进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这在当时的通州县城引起了一个小小的轰动,同时也是把他的母亲李圣珍老师推向了现在的道路的缘起和一个小小的"活广告"。

  王远,在他母亲的眼里,与现在她教的所谓"坏孩子"的智商没有多少区别,甚至他们很多的行为还有一定的相似性,调皮、上课不守纪律、痴迷游戏机,有时还和同学打架、特别贪玩……王远在清华附中上高中时,每次一开家长会,李圣珍老师就成了被班主任留下来的对象,老师会历数出王远在学校的差劲表现,李圣珍老师还谈到自己曾经偷偷地在王远上课的教室外面观察儿子的上课情况。在很多老师的眼里,王远绝对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好学生。但王远是一个幸运的孩子,他的很多"坏个性"在母亲这里得到了一定的引导,而他好的一面又在他母亲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王远曾经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我身后有一个高贵的灵魂在支撑着我。"足以说明母亲在王远心目中的形象。李圣珍老师说,王远只是她的一个孩子,第一个作品,经过她指导重新走上正轨考上大学,出国留学的有出息孩子已经不止几个了,她相信她教的孩子中会出现更多的王远,更多的有出息、有志向的孩子,因为李老师说过,在我这里没有坏孩子和笨孩子。

  王远,妈妈真不知道你是那么地想上清华

  王远和清华大学结缘,按照李圣珍老师的说法,绝对与家长的刻意安排无关,因为到1994年填报高考志愿时,她才发现孩子原来是那么地向往清华。1994年5月份,王远的第一次高考摸底考试只得了560多分,这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560多分,虽然能考上北京的二类重点大学或者是外地一类重点大学,但在王远的心中就只有一个目标--清华。王远的班主任考虑到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希望他实事求是,重新考虑他的选择,老师还帮他分析了一番形势,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要他报考安徽的中国科技大学,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曾经有很多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科研成果诞生在此地,也有很多优秀的人物在这儿工作和学习。该校在国外颇有影响,每年出国人数在国内的大学中也处佼佼者行列。老师越这么说,王远心里越是感到有点酸。因为老师并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老师只是觉得他的年龄太小,怕他考虑不成熟,反而误了大事,为了这事,老师还专门打电话给王远的母亲李圣珍老师告诉她这件事。

  还记得,那个周末,王远回到家里,一声不吭。母亲问他:"小马(王远的小名),老师说让咱们报考外地的学校,你看怎么办?"知子莫如母,李圣珍老师心里很清楚,王远只是这次考试有点失误,他的基础还是很扎实的。关键是孩子现在需要调整心态。因为王远一直就是班上的佼佼者,从小到大在过"大关"的时候,没有出现过重大失误,他这一次预考不理想,主要是思想上有一些放松,心理上也有点"轻敌"。母亲没想到王远哭了。王远说:"要是不考清华,我这么多年的奋斗不是白费了吗?我为什么这么刻苦,不就是为了上清华吗?"母亲没言语,让他好好地发泄了一通。她又感到很吃惊,心想,儿子,你什么时候告诉过妈妈非考上清华不可?

  后来王远考上清华以后,妈妈才问他:"小马,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考清华的念头,我怎么不知道呀?"王远这才告诉妈妈,是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他花一块钱在书店买了一张清华大学的介绍,看了这张清华大学的介绍以后,小王远就坚定了自己要考上清华的决心。

  王远,妈妈对你的希望就是干自己喜欢的事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自古英雄出少年。"王远就在他小小12岁年纪时确立了他上清华大学的梦想。他的母亲李圣珍老师说,曾经有很多人问她,是不是从孩子小时候起,家长就为他把各种前途都已经规划好了。李圣珍老师在采访中说,我这个人从来不想去想很远的事也不去谈很远的事,在有些人看来是没有一点远大志向的,但我教育孩子就像我自己做任何事一样,只会去埋头认真做,采用具体的措施去把事情做好,而没有一大堆的宏愿,对王远的教育也是那样,没有想到孩子将来怎么样。就连孩子自己也感到诧异,有一次,王远问妈妈:"别人的妈妈都对孩子提出很多的要求,为孩子憧憬美好未来,从来也没有听您给我讲过什么理想,要求我成为一个什么人之类的想法。"李圣珍老师笑笑说,这可能就是我与别的妈妈不同的地方。我对你的要求就是健健康康的,将来做你自己喜欢的事情,总之,只要你自己感到活得充实愉快就行了。

  有人竟然对自己的儿女没有要求,这大概没有人相信。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女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没有一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有多少父母为了子女成才殚精竭虑。大家还应该记得,青海的一个母亲对儿子数学考90多分都不满意,而为了那造成不完美的几分,孩子被葬送在母亲的皮鞭下;浙江的一个离异母亲为了孩子付出了她全部的身心,而孩子只要成绩稍微达不到她的满意度,她就对孩子采取各种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折磨,最后孩子被逼无奈,一时冲动,把母亲勒死。近年来,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要是父母亲对孩子没有这么多的要求,这些悲剧就丧失了舞台。

  李圣珍老师说,当然,也有的父母亲会对孩子说,我们对你真的没有任何要求,希望你健健康康就行了。但是等到孩子慢慢长大或者碰到成长中的困难的时候,家长又会说,你怎么就这样不争气,我们对你一点要求也没有,你怎么变成这样。曾经有一个家长写信给李圣珍老师,说,孩子就是爱玩军事模型,爱看军事方面的书,我们对他并无任何的成才方面的想法,孩子今年都20岁了还没有走上正轨,我们该怎么办?其实从这封信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并不是没有要求。

  对孩子的要求,李圣珍老师有自己的理解,自孩子呱呱坠地,作为人民教师的她就不能不对孩子有这样那样的期望,只是她知道教育的根本不在于那些皮毛的东西,抓住了根本就什么都好解决。她对孩子的教育,更重视的是一种人格、人品、做人的尊严的教育,她教孩子们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提高自己的精神、道德品质,如何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和障碍,如何对待逆境,她也会告诉孩子如何学习,而不是教他们具体的知识,她会和孩子很彻底地谈心,火了她还会骂孩子打孩子,但是孩子们会很服这个妈妈。她会直言不讳地告诉孩子,你这么做就不对。或者说,你做的是正确的。她对孩子强调一种精神上的要求,即做一个能与人正常交往、不怕困难、诚实善良、品格高尚的人。也许这就是根本。她对王远从没有提过你要成为一个很伟大或者很有出息的人这种要求。她对王远总是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会在精神上给儿子一份最厚重的支持。

  妈妈和王远一起动手做玩具

  王远从小就爱玩,这是出了名的。但是作为母亲的李圣珍老师会给他充分的玩的时间。根据多年的教育经验,李圣珍老师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一定不能压抑他的这种天性。同时,爱玩、爱动的孩子往往是那些聪明的、有创造力的孩子。通过玩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性格,还可以从玩中学到很多知识。与别的家长不同的是,李圣珍老师还和孩子一起玩,通过玩来增进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李老师很注意通过玩对王远进行智力开发

  王远小时候,家里很少给他买玩具,主要是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孩子长得快,不同的年龄阶段要使用不同的玩具,因此买玩具肯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李圣珍老师想了一个办法。她跑到木工房去拣木工做完活以后余下的一些小木头块,有正方形的、有长方形的,还有椭圆形的、圆形的,李老师如获至宝,和王远一起把这些小木头块涂上各种各样的颜色,红的、绿的、黄的、蓝的,还有花的、带格子的等等,然后这些小木块就变成了王远的小积木,他可爱玩了,搭成各式新颖的小房子,有中国式建筑,有外国的教堂,还有"摩天大厦"。王远才几岁就对这些几何形状的东西特别敏感。李圣珍老师在有空的时候会带着儿子去沙滩上堆各种形状的东西,王远就是在那阳光和煦、轻风拂人的金色沙滩上认识了圆锥、圆柱等各种立体的几何图形。随着年龄稍微大一点,小王远对军事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别人的家长都上商店给孩子买好几块钱甚至十几元钱一把的玩具手枪,还有小坦克模型,王远可羡慕了。妈妈看在眼里,说,王远,别人家里买,咱们自己做。

  于是,李圣珍老师又找来了一些木块,王远和妈妈一起以这些木块为原料,做成了远洋舰艇。他心里真高兴啊!娘俩看到亲自动手做的"武器",开心地笑了。王远就像他第一次做的舰艇一样在妈妈的鼓励下起航了。年龄稍大一点,妈妈又买来跳子棋、象棋,娱乐之中,妈妈教会了他很多为人之本,比方:为人要诚实,做事要深谋远虑,不要急功近利,要学会周密思考、通盘考虑等等。他在每次的娱乐后,都会感到有一种净化心灵的作用。他在游戏中感到妈妈跟他的心贴得更近了。他经常会自豪地告诉别人说,我妈妈从来都是和我在一起。其实,他说的在一起,指的不但是两个人的身体,而且更是母子两颗心。如今,李老师又和她现在的孩子们在一起。她照样会和他们一起玩。她会参与到孩子们跳绳的行列,打篮球她也会一起跟着抢,晚饭后,她还要陪孩子们下下棋,有时候还很不服输,跟他们笑着说:"再来一盘,我肯定胜你。"

  李老师甚至说自己小时候就不是一个"好学生",她也很爱玩,但是她认为玩应该伴随孩子的成长,当然,怎么对玩把握尺度确实是现在的很多家长需要认真研究的。

  "王远,咱们玩够了,也该学习一会儿了"

  李圣珍老师对王远的过去很坦率,别的孩子一般的毛病他都有,尤其是贪玩,现在很多家长写信或打电话给李老师,讲述自己的孩子贪玩的那股"疯劲"。大多数孩子都是被现在的那种电子游戏给迷住了,有的孩子竟然通宵达旦地打电子游戏,甚至连学都不上了,就在电子游戏室里"上班"。当然,有的孩子是心理上遇到障碍后,无法解决,干脆消沉,借打游戏机进行发泄,如果是这种情况就另当别论。但是很多孩子并非这种情况,他们就是没有毅力,没有学会克制自己。

  王远曾经有一段时间也是特别迷恋玩游戏机。那还是他上初中的时候,一次,李老师出去办事,王远在家。母亲嘱咐他写作业,走的时候,他也答应得好好的。其实,王远就想等她出去后开溜。李老师一走,王远就跑到游戏厅,忘乎所以地玩了一个下午。李老师回来之前,他已经算好了时间在家装着写作业。李圣珍老师其实心里跟明镜似的,长期的班主任生涯,凭她和孩子打交道的经验,同时,凭借一些蛛丝马迹,她就断定王远出去打游戏机了。不过,她决定这一次不把孩子的行为抖出来,她问王远:"作业写完了吗?"儿子很尴尬,说:"还没有。"他原以为会被母亲训斥一通,没想到李老师什么也没有表示,就说,没写完,那你快点儿写吧。孩子的脸腾地红了。后来李圣珍老师在采访中提到这件事的时候说,有时候,父母亲不能太显精明,还要会一点装聋作哑的本事,给孩子留一点面子和空间,这样反而会获得一定的威信。

  很多孩子玩起来不节制,管束不了自己的行为,是很多家长特别头疼的问题。李圣珍老师说,孩子要玩可以,但是决不能没有度,影响了学习就不行了。每次王远玩的时候,李圣珍老师都会陪着一块玩,就是王远上高中以后,在清华附中上学,每星期回来,也会和妈妈玩会儿棋什么的,但是在玩的时候,李老师总是会在心里暗暗地把握一下时间,或半点钟,或一点钟,时间一到,她就会提醒王远,小马,你看咱们玩够了,也得开始学会儿了。语气一定要带着坚定。一般说来,孩子都应该能接受。

  李老师说,孩子在一些方面是缺乏理性的,是任性的,这就需要家长用理性来阻止他们一些行为习惯的任意膨胀,要是经常让孩子这样,他们就会变得越来越放纵,在某些行为习惯方面越陷越深,积重难返。同时要对孩子加强责任心的教育,要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使他明白,他的任何不负责任的行为都要付出代价。

  "孩子的理解力永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有人把王远的成功归结于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或者归结于王远的大脑很发达。李老师不同意这个看法。她说,"老子英雄儿好汉"也未必,我现在教的很多孩子都来自高知家庭,孩子却极其厌学,并不是家长不懂教育,或者说孩子脑子不好,我看主要问题还是对孩子学习上的引导不够。

  李老师简单地跟我谈起了王远的经历。小学断断续续上了3年半,不到10岁上了通州二中的初中,高中三年在清华附中学习。王远的父亲是一个小学和初中兼备的学校的老师。王远还没上学时住在他父亲的学校里,经常在校园串,还跑到小学的班上听课,其实刚开始也听不懂。妈妈平时下班回到家里也简单地教他数一数10以内的数。"1、2、3、4、5……"教着教着,王远突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10以后是什么数。妈妈说,以后上学了就会了,现在不教,你还小。孩子一下生气了,非让妈妈告诉他。李老师说,10后面是11,就是把1和1两个数拼在一起。王远很快又问:"11后面是多少?""11后面是12,就是1和2拼在一起。"王远又问:"那20后面是什么数呢?"妈妈又耐心地告诉了他,他很高兴地说:"我知道了,就是这么把两个数拼在一起,然后按大小排列就行了。"从此,他学会了数数,那年他4岁。

  王远经常缠着妈妈问这问那的,这已经是家常便饭。妈妈还记得,孩子认识数了以后,妈妈开始教他10以内的加减法。有一天,王远突然问:"3减2等于1,那2减3等于多少?"一个刚刚几岁的孩子,突然问到这样的问题,令李老师大吃一惊。因为这可是初中生学的正负数的概念。妈妈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就说,你以后肯定要学这些东西,将来就会慢慢知道的。王远跟很多孩子一样,是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孩子,他一听妈妈这话,就缠得更紧了,说,您今天非得告诉我。李老师被逼无奈,只好告诉他,2减3等于-1,就是在答案前面加一个负号。孩子一听,乐了,说:"妈妈,这不很简单吗,3减5不就等于-2吗!"李圣珍老师也被孩子这股子钻劲给感动了。

  这件事在李老师后来对孩子的教学活动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说,不要以为孩子很多东西都不懂,或者说超出了孩子的理解范围,有时候他们的理解能力是超乎我们大人的想象之外的。就像李老师有时候跟现在教的一些孩子们讲一些人生道理,一些李老师悟了一辈子才悟出的话,有的孩子们的确不太理解,但是李老师还是会告诉他们,有的孩子听了以后居然真会有所收获。即使不懂,李老师也会反复地跟他们讲,她说,我不怕他们听不懂,但是肯定会对他们有所触动。

  妈妈"狠心"地拒绝王远的物质要求

  财富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王远是家里惟一的孩子,照理说,独生子应该要什么给什么,在某些方面,李圣珍老师对王远特别抠门儿,决不允许孩子有"拿来主义"。李圣珍老师说,王远从小也和很多孩子一样,馋巧克力、好吃的,对商场里五颜六色的玩具感兴趣,当他提出一些要求的时候,他会经常很失望地遭到家长的拒绝。

  李老师说,家长对孩子的物欲追求一定不能任意满足。否则,孩子就会一次次"变本加厉",养成一种惯性,当物质得到极大满足之后,孩子会变得很空虚,这时,心理的疾病就产生了。只有"狠狠"地拒绝他们的非分要求,才能让他们知道,得到任何东西都不是容易的,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轻易满足孩子的物欲追求就是一种溺爱,那会产生很大的负效应。

  李老师给记者讲了一个拒绝王远买巧克力的故事。那是王远还没上小学的那会儿,李老师带着王远逛商场,在商场里,王远看到一块巧克力,其实那块巧克力很便宜,才0.54元,虽然当时的钱很值钱,但是0.54元对李老师家还是不算为难。王远看着那块巧克力,望了老半天,李老师就装不知道。小王远也不好意思开口,因为他答应母亲,来商场一定不买东西。但是最后,王远还是控制不住了,就问他妈妈,说,能不能给他买一块巧克力,李老师当场就拒绝他了,说,咱们不是讲好了吗?要来逛商场就不能买东西,要这样那以后就不再带你出来了。王远从此以后再也不敢跟妈妈提出这些要求。

  但是,有一次,妈妈却舍得花4元多钱给他买来一个小望远镜。当时,李老师和丈夫王老师带着王远去商场。王远看到一个小望远镜,就问妈妈,那个望远镜多少钱?李老师说:"4块多钱。""4块多钱是多少钱?"王远问。"4块多钱就是40多毛钱。"李老师回答。"40多毛又是多少钱?"王远进一步问。"40多毛钱就是400多分钱。""那太多了,我们不买了。"王远很"自觉"。妈妈还是非常通情达理:"这个对学习有帮助,可以学到知识,咱们还是买一个吧。"在王远眼里,妈妈这次非常"慷慨"。

  这种长期的教育使得王远非常珍惜他的东西,他知道,得到一样东西不容易。有一次,妈妈给他买来一块特别好吃的山楂糕,王远吃了一半,非留到第二天再吃。妈妈要他吃完,说留着会沾灰,明天就不好吃了。最后,王远还是把那块山楂糕留到了第二天。妈妈后来发现他吃饭总是把好的留到后面吃,不好吃的先吃。直到现在从香港回来,王远还是这样,妈妈问他为什么,他笑着说,不是一直都这样吗?

  王远现在读研究生,经常会将省下的钱寄给父母,这肯定与母亲对他的财富教育是分不开的。

  "妈妈,您有一颗高贵的灵魂"

  王远的确和母亲的关系非常好。这是李老师多年苦心培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结果。李圣珍老师说,家长一定要成为孩子的感情归宿。王远什么事都不会瞒着他妈。李老师说,王远一回来,总是在我耳边说个不停。班上的事、同学之间的事、书上看到的知识,有时连她在厨房做饭,王远也在旁边说个没完。李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给儿子一个倾诉的空间,就像朋友一样虔诚地凝听。妈妈有时候还会给儿子一点主意或者一点建议,或者会给他一些鼓励,大家彼此都很信任,也感到很有收获。长此以往,妈妈就成了王远感情上的归宿和牵挂。

  李老师说,为什么教育孩子要更注重孩子自然的生长发育阶段呢?其实,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他希望有人听他倾诉,有人跟他交流、沟通。有些孩子刚开始试着跟家长交流沟通,很多想法因为跟父母亲的想法相去甚远,不是遭到呵斥就是遭到嘲讽,以至于孩子没法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中断了以后,孩子就会找别人交流,这样就很容易促成了青少年早恋的现象,也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

  王远没有在妈妈这里碰一鼻子的灰,他在学校里的表现没有被妈妈拿来取笑或者当个小辫子时不时揪一揪,妈妈总是会给他一些男子汉的鼓励,会引导他看一些讲述人生哲理的书籍,会语重心长地对他敞开心扉讲一些"故事"。王远用妈妈对他的尊重换来了他自己的自尊。妈妈经常会告诉他,王远,你长大了。

  王远对母亲永远是一种崇敬的心理,他会经常跟同学讲自己的妈妈,同学们都很惊讶,因为王远的母亲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学化学老师,便问他:"王远,你怎么老是讲你的妈妈?"王远自豪地说:"我妈妈有一颗高贵的灵魂,世界上什么难事都难不倒她。"在采访中,记者也的确感到,这个头发有些花白的女人,虽然脸上写满了憔悴,但是她的内心有一种很强大的东西,同时又是一种很清澈的东西。她充满了魅力。怪不得王远有时候会很幽默地说,将来一定要找一个和妈妈一样漂亮的夫人。

  王远是一个整体素质很高的人

  王远是个全面发展的人,用李圣珍老师的话来说:"王远素质相当高。"对于一向谦虚谨慎的李圣珍老师来说,这应该是一句实话。

  王远和很多聪明的孩子一样非常喜欢读书,而且读的书种类特别杂,科学的、文学的、哲学的、历史的、法律的,等等,长期的博览群书使得王远的见识非常广博,思想也很深邃,尤其是他的思维方式总是超前或者与众不同。王远特别爱看中国的古典文学、古典诗词,他写的作文总是妙语连珠,精练深刻,体现了扎实的古典文学功底和哲学思维。虽然他在清华大学学习的专业是工程物理,属于纯理科性质的学科,但是在清华的几年大学生涯里,他却在文艺方面展现出了很出色的才华。妈妈介绍说,在体育比赛、尤其是球类比赛,他在学校老拿名次,大学生征文获奖不说,他写出的话剧剧本居然也获得一等奖。

  王远还是一个特别讲孝心的孩子。每次从香港回来总会把省下来的钱给父母买一些东西,还会跟父母亲很亲切地长谈,汇报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记得有一次,母亲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他也从香港赶回来了,由于时间紧,在电视台做完节目,从演播室出来后,他本来应该直接去机场乘飞机回香港。他的同伴也在一旁催他走,但他却说:"等一下,我先把我妈送走了再走。"一句简单的话却显示了王远对妈妈无比的孝心。妈妈心情也不能平静。

  李圣珍老师从10多年来培育王远的经验中得出一个宝贵的结论:提高孩子素质的惟一方法就是多读书,读好书。李老师在谈到读书时,有一个重要的见解:书是把孩子从"动物"变成人的惟一途径。她说,人只有进入很高尚的精神领域,才能变成一个有修养、有知识、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写的"人"。在李圣珍老师现在的住处,看到她给孩子们买来了很多好书,有人生哲理类的、有自然科学类的、有文学类的,每天早上起来,她会让孩子们大声朗读一个小时。李老师说:"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状况和命运。"她还是相信那句有名的格言:"书中自有黄金屋。"

583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