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生活技能学习>学烹饪>

潮汕海鲜烹饪方法

俊煌分享

  潮汕东临大海,海产异常丰富,盛产黄花鱼、带鱼、鲷鱼、墨鱼、金枪鱼、马鲛鱼、红鱼、石斑鱼、节斑对虾、梅花参、海龟、玳瑁、海贝、海藻、牡蛎、珍珠贝、蟹、海带、紫菜等。因此,潮汕饮食习俗又以烹制诲鲜见长。《博物志》载:“东南之人食水产……食水产者,龟、蚌、蛤、螺以为珍味,不觉其腥臊也。”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基本的潮汕海鲜烹饪方法。

  潮汕海鲜烹饪方法一、鱼生

  吃鱼生,即吃生鱼片。《南越笔记》载,“粤俗嗜鱼生,以鲈以(鱼奥)以(鱼曹)白以黄鱼以青鲚以雪龄以鲩为上。鲩又以白鲩为上。以初出水泼剌者,去其皮剑,洗其血腥,细脍之以为生,红肌白理,轻可吹起,薄如蝉翼,两两相比,沃以老醪,和以椒芷,入口冰融,至甘旨矣。而鲥与嘉鱼尤美。”吃鱼生的习俗现在仍相当流行。入秋之后,草鱼格外肥美,且天气比较凉爽,鱼肉不易变质。吃鱼生用的鱼一般不是泥塘里养的,而是在沙塘里养的,每条3斤左右最为适宜。早晨,买回鱼放在清水里养着,下午才将鱼去鱼鳞,开膛,掏出内脏,再将一层鱼皮削去,再沿脊骨取下左右两边肉,切除肋骨和鱼腹。再用一块干净的布擦干血污,把鱼放在比较通风的地方。到晚上,这鱼肉被北风吹得富有弹性之时,即用刀把它切成薄如蝉翼的鱼片。

  吃鱼生不单要十分讲究用具的卫生,还需要有齐全的佐料。佐料分甜咸两种:甜的有三渗酱、梅膏酱;咸的有豆酱拌小磨香油。还备有一碟生切萝卜丝或杨桃片。从鱼片到佐料,无不色、香、味、型俱佳。吃时用筷子夹鱼生蘸以佐料就口,味道十分鲜嫩、香甜。吃过了鱼生再摆上热气腾腾的鱼头汤。喝完了鱼头汤,再吃上一碗清淡的鱼片稀粥。

  潮汕海鲜烹饪方法二、甲壳类海鲜

  刘恂的《岭表录异》载:“水蟹螯内皆咸水,自有咸味,广人取之,淡煮,吸其咸汁下酒。黄膏蟹,壳内有膏如黄酥,加以五味,和壳剥之,食亦有味。赤蟹,母壳内黄赤膏,如鸡鸭子黄。内白如豕膏,实其壳中。淋以五味,蒙以细面,为蟹毕锣,珍美可尚。”可见当时水蟹已是珍品佳味了。潮人嗜蟹,膏蟹、河蟹、青蟹、梭子蟹皆成佳肴。除了清蒸,镇醋蟹粉、生炒芙蓉蟹、金钱蟹、金鲤蟹膀、干焗蟹塔、清蒸膏蟹、清石榴蟹、炽鸳鸯膏蟹等,都是著名潮菜。

  蚶是潮汕人特别喜欢的甲壳类海鲜。外地人见潮汕人吃蚶,常惊叹其茹毛饮血。潮人吃蚶,将其洗净,放进半沸的水中,烫一会儿即捞起进食。这时掰开蚶壳一看,鲜嫩嫩的是蚶肉,血淋淋的是蚶血。如果烫得太熟了,蚶血枯干,肉便变赤褐无光泽,不嫩不脆,鲜味大减。

  蚶还有一种有趣的吃法:拿一片新瓦,架在炭炉上,蚶放在瓦上去烤焙,片刻之后便可掰开来品尝,味道更佳。

  蚶分珠蚶、毛蚶、丝蚶和泥蚶,其中以珠蚶为佳品,泥蚶最普通。潮汕人养蚶已有悠久历史,每年秋分至立冬时节,便下海探蚶苗,洗捞上来,经过养殖两年便能食用。

  日月贝生长在南海较深处,状圆而扁平,二扇贝壳光滑似镜,一呈暗红色,一呈白色,故俗称“日月”,也称“海镜”、“豪盘菜”。其肉如蚌胎,腹内有一小红蟹子,由一细丝牵系,身足俱全,大小如豆,体软如棉。日月贝腹中饥饿时,二壳就张开,由小蟹子出外寻食,蟹吃饱后,就返回腹内,日月贝也就饱了。如果小蟹子外出寻食时遇到危险,牵丝断了,小蟹子不能回归,日月贝就不能生活了。

  民间传说日月贝是“日月之精”,是昂日星君与嫦娥仙子的产物。有一次,天上王母娘娘圣诞,各路神仙前往庆寿,这二位神仙恰好同行,一见钟情,互生爱慕之心,便不顾仙规森严,偷吃了禁果。不久,嫦娥怀了孕,产下一物,形似圆镜,内有肉饼。为了避免王母发觉,便偷偷将刚产下之物抛到南海中。这时,适逢一只和尚蟹出来找食,见此情景,无限同情,就伴随着他,终日为其寻食。每次寻食时,小日月贝常怕小蟹子去而不回,小蟹子就吐出一条细丝给它牵

    266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