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输液的危害有什么
输液在中国的普及是跟抗生素的滥用分不开的。在中国购买和使用抗生素的门槛非常低,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推荐给大家的经常输液的危害,供大家参考。
经常输液的危害
1.肺水肿
因为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水肿,严重者有生命危险。有心力衰竭或心脏病史的患者,快速、大量输液或加重心力衰竭,重者或诱发肺水肿。
2.静脉炎
因为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可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3.发热反应
输入致热物质、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等原因,都会导致病人发冷、打寒战和发热,严重者高热达40~41摄氏度。
减少和避免输液的不良反应
输液打吊瓶,因其见效快、疗程短而深受青睐,但是现在,很多人无论什么病,也不管病情如何,纷纷要求输液。特别是换季之时,感冒发烧的患者大幅增加,各大医院输液室人满为患,而实际上,大部分患者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烧,其实根本用不着输液,吃些药,多休息休息就会好。
输液本是为了治病,但是不根据病情就频繁地挂上吊瓶,不但可能对病情不利,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更多损害。与口服药物相比,输液的过敏反应几率更高,更易产生耐药性。无论小感冒还是其他什么病,人们总以为输液打吊瓶最保险又省事,但却有可能成为一种“输液病”。
据北大第一医院血液内科的许医生介绍,“输液病”就是有些人得了一些感冒等小的疾病时,喜欢采用输液的方式治疗,导致以后再得同样的病如果不输液就不太容易治愈。因为输液的相对药量更大一些,而且不经过胃肠道吸收直接进入血液,效果可能更明显。
但是一般人得了感冒等病去医院输液,一天一般只输一次,这样就会造成本来应一天分三次或四次输入的药量一次性输入了体内,输完后血药浓度要达到一个高峰,但过一段时间浓度就会降低,这样就造成血药浓度不稳定,以后就可能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还有就是过敏反应。
相对而言,口服药要经过肠道吸收,将身体不需要的或对身体有害的物质过滤掉,之后才进入肝脏代谢,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就会降低血药浓度,进而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的几率。而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相对就大,而且快,甚至有些过敏反应是致命的。输液药品微粒过大,长期积累,易造成肺部堵塞,影响肺脏功能。相对于口服药而言,频繁地输液可能还会对身体的一些器官造成影响。
自行调快输液滴速严重可致死亡
不少人在打点滴的过程中,总是嫌速度太慢,自行调快药液的滴速。根据竞赛答题情况统计,不少网友都有过自行调节输液速度的做法,但这一小小的举动也许就会导致昏厥甚至死亡。
中国药学会专家指出,首先,不赞成遇到发烧、感冒、腹泻等就去医院输液。公众用药要遵循“能口服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输液”的原则。其次,如果需要输液治疗,一定要谨遵医嘱,切不可自行调节输液的速度。一般情况下,成年人输液速度为40~60滴/分钟。儿童、老年人由于器官发育不完全或功能降低,输液速度应减慢,儿童的输液速度为20~40滴/分钟,老年人输液速度不应超过40滴/分钟。一些特殊患者,如患有心脏病(尤其是心功能不全)或肺部疾病者,输液速度应控制在30~40滴/分钟为宜。
输液速度过快,易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衰或肺水肿等后果。如硝普钠在滴注时需严格控制滴速,过快可使血压急剧下降;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滴注速度应8~15滴/分钟,过快则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甚至昏厥;钾剂滴速过快可能引起高钾血症,表现为四肢无力、手脚口唇发麻、呼吸乏力及呼吸困难、心率减慢、心律紊乱,甚至心脏停搏;过快输注氨基酸、脂肪乳等肠外营养药物,可引起面红、发热、恶心、呕吐、心悸、胸闷等不适。
输液的配液环节的管理
1、控制治疗室的人数,未经消毒的空气中含有大量致病菌。其中金葡菌67%葡萄球菌45.5%,在没有层流通风装置的空气中开启输液容器时1升容器大约进入100毫升空气。稀释药液时在密闭无菌空瓶内抽吸空气,配置粉剂要充分振动,待药液完全溶解再加入液体,现用现配(配置好的药液放置时间越长、产生的微粒越多细菌污染越大)。
2、砂轮切割玻璃安瓿时安瓿割锯痕,开瓶前要用酒精棉球擦拭,减少玻璃碎屑进入瓶内;抽吸药液时改变安瓿倒置的吸药方法,防止安瓿断裂时微粒混入药液;抽吸药液时针头应置安瓿中间。
3、选择合适、侧面带孔的针头,最好一次性使用,避免加药时多次穿刺瓶塞,增加微粒产生;穿刺瓶塞时斜角进针可降低碎屑产生。
4、加强护士操作的无菌观念防止各种污染。有条件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可减少药物配置过程中污染,并有药师参与处方的审核,可保证静脉输液的无菌性、相容性和稳定性,确保患者安全输液。
猜你感兴趣:
1.人长期输液的危害
5.关于输液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