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生活技能学习>购物知识>

猪肉的挑选技巧

俊煌分享

  猪肉的营养非常全面,除了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含有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猪肉肥瘦差别较大,一般来说,肥肉中脂肪含量高,蛋白质含量少,多吃容易导致高血脂和肥胖等疾病;蛋白质大部分集中在瘦肉中,而且瘦肉中还含有血红蛋白,可以起到补铁的作用,能够预防贫血。肉中的血红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补铁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分享猪肉的挑选技巧。

  选购猪肉方法

  由于猪肉的纤维组织比较柔软,还含有大量的肌间脂肪,因此比牛肉更好消化吸收。中医上认为,多吃猪肉中的瘦肉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对热病伤津、消渴羸瘦、燥咳、便秘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按照所处的部位不同,猪肉大体分为10种。不同部位的猪肉在脂肪含量和口感上有很大的不同,也因此适合不同的烹调方法。

  里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条与大排骨相连的瘦肉。肉中无筋,是猪肉中最嫩的一部分。水分含量多,脂肪含量低,肌肉纤维细小,炸、熘、炒、爆等烹调方法都适合。

  臀尖肉:位于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质鲜嫩,烹调时可用来代替里脊肉。

  坐臀肉:位于后腿上方,臀尖肉下方。全为瘦肉,但肉质较老,纤维较长,一般多在做白切肉或回锅肉时用。

  五花肉:为肋条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层肥肉、一层瘦肉夹起的,适于红烧、白炖和做粉蒸肉。

  前腿肉:又称夹心肉,位于前腿上部,半肥半瘦,肉老筋多,吸收水分能力较强,适于做馅和肉丸子。在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适宜作糖醋排骨或煮汤。

  前排肉:又叫上脑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块肉,瘦肉夹肥,肉质较嫩,适于做米粉肉和炖肉。

  奶脯肉: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结缔组织多,均为泡泡状,肉质差,一般做腊肉或炼猪油,也可烧、炖或用于做酥肉。

  弹子肉:位于后腿上,均为瘦肉,肉质细嫩、筋少、肌纤维短,适用于炒、煸、炸等。

  蹄膀:位于前后腿下部,后蹄膀比前蹄膀好,红烧和清炖均可。

  颈肉:又称血脖、槽头肉,在前腿的前部与猪头相连处,是宰猪时的刀口部位,多有污血,肉色发红,肥瘦不分,肉质差,一般用来做馅和叉烧肉。

  猪肉的选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综合决定

  观察肉的颜色:健康并且新鲜的猪肉,瘦肉部分应该呈现出红色或者粉红色,光泽比较鲜艳,流出的液体较少。脂肪部分应该是白色或者乳白色,而且质地比较坚硬。

  观察肉皮:健康的猪的肉,肉皮上面应该没有任何斑点。

  闻气味:新鲜并且健康的猪肉的气味是新鲜的肉味,并且带有微微腥味。不会有其他异味和臭味。

  观察淋巴结:健康正常的猪肉的淋巴结的大小和数量上都应该是正常的,而且淋巴结横切面的颜色应该是淡黄色或者偏灰的颜色。

  看弹性:正常情况下,新鲜猪肉的弹性比较好,手指按上去产生的坑会很快弹回来,而病猪和不新鲜的猪肉弹性都会下降。

  如何挑选一块好猪肉

  1、挑选不肥不瘦的猪肉。过肥的我们都不爱吃,过瘦的不安全且口感不好。不肥不瘦的正好合适,凡事过犹不及,猪肉也一样,这也暗合了中国人的“中庸之道”

  2、如果实在不喜欢吃肥肉。那么也最好要选择现场分割的全瘦肉,因为从肥肉上更容易鉴别整个猪肉的好坏。好的或新鲜的猪肉,脂肪洁白有光泽。肌肉色泽均匀,外表微干或微湿润。用手指按一按,凹陷能迅速恢复

  3、看表皮。这也是为什么要看现场分割的猪肉更安全的原因。表皮有红点或出血点多为病死猪肉,猪皮厚而毛孔粗的且肌肉颜色暗红的,多半是母猪肉

  4、看肌肉。肌肉之间有淤血的,多半是屠宰之前就死亡的,是因为放血不干净造成的。肌肉颜色艳红或深红的,多为添加瘦肉精一类的药物所导致。颜色灰白的,注水肉的可能性大,拿起猪肉看放肉的案板上是否有水渍就可判断

  5、闻。新鲜的猪肉有种肉鲜的正常气味。不新鲜的猪肉有氨味或酸气

    2739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