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急救知识(3)
医护急救知识五、灾害及意外事故中的逃生与救护
自然的、人为的灾害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财产的灾难,其发生突然,难以预料,一旦发生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因此,当灾害降临之前学习相关防灾知识,掌握逃生与救护本领,做好心理准备,一旦灾害发生,会逃生、会救护,可减轻或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下面重点介绍,火灾、地震、踩踏、交通意外、触电、晕厥、中暑的逃生与救护。
(一)火灾逃生与救护
火灾发生的原因甚多,火灾不仅烧毁房屋、森林及财产,同时,也能引起人员被火烟窒息、烧伤、烧死或跳楼致伤致死。
1、火灾逃生要点
(1)发现火灾,及时报警,牢记火警电话“119”。
(2)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不要往柜子里或床底下钻,也不要躲藏在角落里,更不要贪恋财物,盲目地往火场里跑。
(3)当发生火灾的楼层在自己所处的楼层之上时,应迅速向楼下跑,因为火是向上蔓延的。
(4)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
(5)燃烧时会散发出大量的烟雾和有毒气体,它们的蔓延速度是人奔跑速度的4-8倍。当烟雾呛人时,要用湿毛巾、浸湿的衣服等捂住口、鼻,屏住呼吸,不要大声呼叫,以防止中毒。要尽量使身体低姿或靠墙边爬行逃离火场。
(6)逃到室外后,要随手关闭通道上的门窗,以免烟雾沿人们逃离的通道蔓延。
(7)在被烟气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时,应努力滚到墙边,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因为消防人员进入室内都是沿墙壁摸索着行进。此外,滚到墙边也可以防止房屋塌落砸伤自己。
(8)当自己所在的地方被大火封闭时,可以暂时退入居室。要关闭所有通向火区的门窗,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同时,要积极向外寻找救援,用打手电筒、挥舞色彩明亮的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以引起救援者的注意,等待救援。
(9)一旦被火势困住,要积极采取紧急避难。一些大型综合性多功能建筑物,一般都在经常使用的电梯、楼梯、公共厕所附近以及走廊末端设置避难间。发生家庭火灾时,可利用阳台等可燃物少、方便同外界接触的空间,自建避难小空间避难。
(10)如果被困在二层以下的楼层内,被烟火威胁,时间紧迫无条件采取任何自救办法时,也可以跳楼逃生。在跳楼前,应先向地面抛一些棉被、床垫等柔软物品,然后用手扒住窗台或阳台,身体下垂,自然下滑,使双脚着落在柔软物上。
(11)一旦在公共场所遇到火灾,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裹挟在人流中逃生时,可以用一只手放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用另一只手拿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12)火场上不要乘坐普通电梯。因为发生火灾后,往往容易断电而造成电梯故障,给救援工作增加难度,并且电梯口通向大楼各层,火场上烟气涌入电梯通道极易形成烟囱效应,人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
2、火灾现场救护要点
(1)迅速移出伤病者。应立即离开烟雾环境,置伤病者于安静通风处。
(2)迅速抢救生命。保持伤病者呼吸道通畅,对呼吸停止者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对心跳停止者立即实施胸外心脏按压。
(3)保护烧伤创面。创面要用清洁的被单或衣服简单包扎,尽量不要弄破水泡,保护表皮。禁止在创伤面涂药膏或油脂。
(4)伤者口渴时,可饮些淡盐水。
(5)组织伤病者送院救治。
(二)地震灾害逃生与救护
地震是多发、常见、危害较重的灾害。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我们掌握预防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就能使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1、地震逃生的原则
(1)接到预报立即做好逃生准备。
(2)保持镇静,设法选择逃生方式。
(3)因地制宜,采取躲避方式。
(4)撤离后,若地震警报未消除,不能因为房屋未倒而重返室内。
2、地震逃生的措施
(1)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地震时,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此时最重要的是自身和家人的人身安全,选择重心较低、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一定要用坐垫等软体物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有利于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慌慌张张地向外跑,室外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都有掉下来砸在身上的危险。同时,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有倒塌危险的物体。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从而造成人被封闭在屋子里。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注意:门柱、墙壁等扶靠的对象,实际上是危险的,容易倒塌。在繁华的街道、楼区,要注意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6)在百货公司、剧场时按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在人员较多的公共场合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相关人员的指示行动。通常而言地下通道是比较安全的。
(7)地震发生时,如发生火灾,即刻会充满烟雾,以压低身体的姿势避难,并做到绝对不吸烟。发生地震时,也不能使用电梯。
(8)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地震时,必须立即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注意不要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
(9)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播放的信息,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10)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注意相互帮助。
(11)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发生地震时,人的心理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
3、地震现场救护要点
(1)自救要点:
①被埋压者首先要鼓起求生的勇气,消除恐惧心理,能自我离开险境。
②被埋压者不能自我脱险时,保持镇静,挣脱开手脚,捂住口鼻,防止倒塌建筑物的灰尘引起窒息。
③被埋压者要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设法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创造生存空间。
④被埋压者不要大声呼叫,可用身边的石块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以减少体力消耗。
⑤被埋压者尽可能搜索可食用的饮水和食品,延续生命,静待救援。
(2)互救要点:
①注意收听被埋压者的呼喊、呻吟、敲击器物的声音。
②根据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埋压者的位置再行抢救,防止再次受伤。
③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和其他容易获救的被埋压者,扩大互救队伍。
④外援抢救队伍应当首先抢救医院、学校、旅馆等密集人群。
⑤抢救被埋压者时,不可用利器刨挖,首先应使其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其口鼻内尘土,再行抢救。
⑥对于埋压在废墟中时间较长的幸存者,首先应输送饮料和食品,然后边挖边支撑,注意保护幸存者的眼睛。
⑦对于颈椎和腰椎受伤者,切忌猛挖硬拽,要在其暴露全身后再慢慢移出,用硬木板担架送往医疗点。
⑧对一息尚存的危重伤者,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急救,然后迅速送往医疗点或医院。
⑨做好次生灾害中的抢救工作和救伤后的卫生防疫工作。
(三)踩踏伤害逃生与救护
踩踏伤害常发生在人群聚集场合,如体育场、戏(电影)院、歌舞厅、商场、学校教室等,如突发意外事件,易引起人动如潮的拥挤现象,踩踏伤害随之而来。
1、逃生与防护
(1)进入公共场所,先要熟悉安全通道和疏散路线,以便防范。
(2)保持冷静,听从现场指挥,尽可能依次有序的走指定通道,不拥挤,不推不撞。
(3)双脚站稳,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栏杆、柱子),但要远离店铺的玻璃窗或柜台。
(4)在人群中拥着前进时,要用一只手紧握另一手腕,双肘撑开,并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的空间,以保持呼吸通畅。
(5)一旦被人挤倒在地,设法使身体蜷缩呈球状,双手紧扣置颈后,保护好头、颈、胸、腹部。
2、现场救护要点
(1)进入现场抢救受伤者,如是火灾现场,应按火灾救护的要求,将伤者救出。
(2)检查伤者有无外伤和骨折,应先把伤者搬运到救护点,进行包扎、骨折固定。
(3)对挤压伤者,救出后,要观察伤者的呼吸,脉搏及判断有无内脏伤,然后施救。
(4)对呼吸、心脏骤停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5)将伤者送往医疗机构救治。
(四)交通意外逃生与救护
交通意外伤害,广意指各种交通工具(包括汽车、摩托车、助动车、自行车、火车、飞机、轮船等)在行驶过程中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件。分为公路交通事故、铁路交通事故、航空交通事故(空难)及舰船交通事故(海难)等。狭意指公路交通事故。这里介绍公路交通事故的逃生与救护。
1、防范与逃生
(1)遵守交通规划。驾驶员安全驾驶,乘客按规定乘座,行人过马路时“一看二等三通过”,不与车队混行,不与机动车抢道。
(2)准确选择安全间隙,无论是行人、车辆、在车厢内的乘客,都选择安全空间,以防不测。
(3)车厢内起火时,设法灭火,切不可乱扑乱打或敲砸车厢门窗,以免乱中添乱,造成更大险情。如车厢后起火,乘客应向车厢中部和前部靠拢,待车门打开有序下车。如车厢有烟雾,乘客应用手帕等捂住口鼻,不宜高声喊叫。
(4)车辆翻入水中时,应尽可能砸开车窗玻璃从中逃生。
(5)车辆翻滚时,乘客应手脚抓牢固定,尽可能稳住身体重心与车辆同滚,等车停后再作逃生。
2、现场救护
(1)呼救。当车祸发生后,迅速向“110”、“120”报警求救。
(2)现场抢救。遵循先人后物、先重后轻的原则。把伤者从各部位抢救出现场,遇伤者被挤压,夹嵌在事故车辆内时,不要生拉硬拽,而应用机械拉开或切割车辆后,再救出伤者。应注意颈椎、脊椎损伤者的救护和搬运。
(3)伤者救出后,根据伤情分别实施止血、包扎、固定等方法进行救护,如遇呼吸、心跳骤停者,应进行心肺复苏。
(4)伤者现场处理后,可拦便车或救护车送往医院救治。
(五)触电救护
电是我们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能源。电热水器、电风扇、电冰箱、空调、电吹风、电脑、家庭影像设备等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如果电器的质量不达标,已超过使用年限,违规操作等都可能造成触电。
自然界的雷击也是一种触电形式,电压可达几千万伏,强大的电流袭击能使人的心跳和呼吸立即停止并造成严重烧伤。
触电对人致命的伤害是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心跳骤停、呼吸麻痹,及时有效的心脏除颤、心肺复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1、症状
(1)电流伤(触电)
电流通过心脏,引起严重的心率失常、心室纤维性颤动,从而导致心脏无法排出血液,血液循环中断,心跳骤停。
电流对延髓中枢的损害,可造成呼吸中枢的抑制、麻痹,导致呼吸衰竭、呼吸停止。
(2)电烧伤
多见于高压(1000伏特以上)电器设备,烧伤程度因电压及接触部位不同而不等,轻者仅为局部皮肤的损伤,严重者伤害面积大,可深达肌肉、血管、神经、骨骼。
2、现场救护
(1)迅速切断电源,或用木棍、竹竿等不导电物体将电线挑开。电源不明时,不要直接用手接触触电者,应在确定伤者不带电的情况下立即救护。
(2)在浴室或潮湿地方,救护人员要穿绝缘胶鞋,戴胶皮手套或站在干燥木板上以保护自身安全。
(3)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脏除颤、心肺复苏。不要轻易放弃,一般应进行半小时以上。有条件尽早在现场使用心脏电除颤。
(4)紧急呼救,请求支援。
(5)在现场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救护,直到医务人员到达现场。
(6)外伤部位应就地取材进行创面的简易处理。
医护急救知识六、急症救护
(一)晕厥救护
晕厥,俗称昏厥、晕倒,是指突然发生短暂意识丧失的一种综合症。晕厥的发生往往与体位突然改变有关,其特点是突然发生、很快消失,所谓“来得快,去得快”,数秒后或调整姿势后可自行恢复。晕厥必须与昏迷区分开来。如经常发生晕厥,则应去医院检查寻找原因。
1、原因
晕厥可分为体位性晕厥、心源性晕厥、血管反射性晕厥、血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和药物性晕厥。
体位性晕厥最常见。它是由于身体位置突然发生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坐起、下床;蹲位突然站起;或在阳光下站立时间过久而造成。这是由于平卧时,血管的紧张性低,可满足脑部血液供应,当体位突然改变时,血管紧张度来不及调整,又有重力关系,使大脑暂时缺血而致晕厥。
有些青年男性在清晨起床或午休后起床排尿时也可发生晕厥,称“排尿性晕厥”。
2、症状
发作前,患者一般无特殊症状,或自觉头晕、恶心,很快即感眼前发黑,全身软弱无力而倒下。此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脉细而弱,血压下降。上述情况持续时间很短。
排尿性晕厥如跌倒,有时易造成头部外伤。
3、现场救护原则
(1)迅速让患者平卧,头部可略放低。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腰带。
(3)有条件的予以吸氧,监测呼吸、循环体征。
(4)如经上述处理不见好转,应拨打急救电话,请医生救治。
(二)中暑救护
人长时间受到烈日暴晒或在又热又湿的环境里,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无法散发体内的热量而导致体温升高,由此导致中暑。
1、症状
(1)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7.50 C。
(2)轻度中暑
上述症状加重,体温在38 0C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及呼吸系统出现症状。
(3)重度中暑
上述症状加重,通常出现体温在40 0C以上,血压下降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症状及体征。
2、现场救护
(1)迅速把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或有空调的房间,平卧休息。
(2)轻者饮淡盐水或淡茶水,可服用霍香正气水、十滴水、仁丹等。
(3)体温升高者,用凉水擦洗全身,水的温度要逐步降低,在头部、腋窝、大腿根部可用冷水或冰袋敷之,以加快散热。
(4)严重中暑,经降温处理后,应及早送至医院以获得专业治疗。
3、预防中暑
(1)避免长时间在酷热及潮湿的环境下工作和运动。
(2)穿着较浅色和宽松的衣物,需要时可戴太阳帽。
(3)做好防晒措施和多饮水。
(4)适当补充盐分
看过“医护急救知识”的人还看了:
1.常用医疗急救知识
2.急救常识大全
4.护理急救知识试题
6.医学急救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