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下棋>国际象棋>

如何发挥国际象棋的教育功能

雪花分享

  国际象棋教育正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进,各种年龄的学生学习国际象棋起到了开发智力和提高素质的显著作用,使国际象棋的教育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下面学习啦小编给你介绍如何发挥国际象棋的教育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欢迎阅读。

  发挥国际象棋的教育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国际象棋是舶来品,但近年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开始普及。因为国际象棋是一项文明、高雅的运动,也是历史最悠久、开展最广泛的世界性体育项目之一。国际象棋又称64格,它是由黑白相间的各32格组成,有黑白棋各16颗,子力分别是王、后、车、马、象、兵六种,双方通过使用十多种不同的战术及战术组合来取得对弈的结果。由于国际象棋本身的神奇魅力,1500多年来,不仅一代又一代的棋手为之鞠躬尽瘁,而且众多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也为之着迷并亲手实践,这其中有列宁、拿破仑、卢梭、列夫·托尔斯泰、居里夫人等。如南斯拉夫总统铁托棋力达到“修补大师”水平,他还号召南斯拉夫每个军人必须学会下棋,以培养军事头脑和性格。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其小说《国际象棋的故事》中描述:“在人们发明的各种游戏中,只有这一种游戏。这的胜负不决定于任何刁钻的偶然性,它只给智者戴上桂冠。”这和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的著名论断“国际象棋是智慧的体操”是多么的一致啊。帕·涅鲁巴也曾说过:“什么是国际象棋?这是人战胜自己的胜利之一。对于一些人,国际象棋是声音,对于另一些人则是图画,对我来说,它是智慧、意志斗争的诗篇。”数学教授、前世界冠军、前国际棋联主席尤伟博士在书中提示:“国际象棋熔竞技、艺术与科学为一炉”。正因为国际象棋的巨大魅力,才使当时轰动世界的波尔加三姐妹的父母搞的“波尔加实验”最终选定国际象棋作为实验对象。

  国际象棋传入我国较晚,我国加入国际棋联是在1975年。但是近十年来我国际象棋人口呈几何倍数增长,其增长速度之惊人已引起世界关注。国际棋联对我国的普及工作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而我国国际象棋人口的激增,主要是由于谢军等的榜样作用和在中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国际象棋巨大的教育功能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所致。这我们可以从谢军的博士论文题目《试论国际象棋教育与青少年智力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关系》就可看出。在国际象棋的五大功能即竞技、教育、科研、文化、娱乐功能中,教育功能是最有生命力,最有潜力可挖,最能获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认可的。著名的教育家、前苏联科学院院士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名著《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中写道:“国际象棋——循序渐进的逻辑思维的最好学校。”他还具体阐述了国际象棋对学生的教育功能,他写道:“下棋能使思维条理化,促使思想集中„„不借助国际象棋,难以充分开发学生的智能天赋和记忆力,国际象棋应当作为智能修养的科目之一列入中小学教学大纲。”近来,俄罗斯著名国际象棋教育专家克尼亚泽娃发表文章也指出:“学校开设国际象棋与纯粹的竞技国际象棋不同,它的内涵是使这门课成为一种很好的教学现象。如果说竞技国际象棋重视的是战线的话,那么学校开设国际象棋教学则是为了使孩子们全面发展。国际象棋可以开发孩子的认识及判断力,启发他们的想象力,教会他们大胆而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这一教学目标是切合实际的。”所以说,国际象棋教育正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进,各种年龄的学生学习国际象棋起到了开发智力和提高素质的显著作用,使国际象棋的教育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例如,俄罗斯勃良斯克市一所中学在开设国际象棋课程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而且遵守纪律的风气也蔚然成风。乌克兰一所中学的教师们也反映,开设国际象棋课程后,学生的记忆力和分析能力都增强了,特别是外语和数学的成绩提高更快。现在,欧洲、美洲以及亚洲的不少国家,在中小学里普遍地把国际象棋列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并且不同程度地收到了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效果。

  在我国,2001年2月23日由教育部体卫艺司和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学校开展“围棋、国际象棋、象棋”三项棋类活动的通知》,明确提出了三棋进学校的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塑造和美德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并且,为进一步落实《通知》精神,推动国际象棋在中国的普及,充分发挥国际象棋的教育功能,鼓励表彰在国际象棋事业方面做出贡献的大、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促进国际象棋进学校的推广工作。2003年在苏州举办了“百校国际象棋进课堂国际研讨会”,同时命名了首批82所全国国际象棋进学校的传统学校。国际棋联官员波利赫奈德在致国际棋联的报告题目就是《为中国国际象棋喝彩》。正因为国际象棋的巨大教育功能,所以国际棋联委员会把国际象棋引入基础教育的益处总结如下十条:

国际象棋引入基础教育的益处

  1、充分提高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

  2、有助于获得所有基本的认识方式并对其他认识方式加以巩固。 3、有助于对分类及数字概念的理解掌握。

  4、能根据子力的意义把其归类并根据其变化的规律性将有关因素组合。 5、能进行最基本的数学运算。 6、开始形成初步的时间和空间概念。 7、认识关于直线。 8、认识立体空间及其联系。

  9、有助于提高注意力与遵纪守法意识。

  10、有助于提高道德自律能力,促进心智发育,即行为不偏激,能学会尊重对方。 国际象棋为什么这样吸引人呢?对于这个问题,许多历史名人已为我们提供了答案。德国大诗人歌德曾把国际象棋称作“人类智慧的试金石”。俄罗斯大诗人普希金曾经充满热情地说道:“对每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来说,国际象棋是必不可少的。”列夫·托尔斯泰说得更为有趣,他说:“青年时代下国际象棋,可以锻炼思维、增强记忆力和培养坚强的意志;中年时期下国际象棋,是一种快乐和美学的享受;到了老年,下国际象棋则是一种最好的休息。”那

  么国际象棋作为教育资源,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孩子的目光获得其青睐呢,我分析原因是: 1、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共同智慧的结晶。其起源于中国或印度,流行于阿拉世界,最终到了欧洲,形成了现代国际象棋,故其相当合理和完善,具有国际性,故获得了世界各地孩子们的喜爱。

  2、国际象棋的传说故事有3个,都相当精彩,有的孩子就是被故事吸引而来。如这个故事,第一格放一粒麦子,第二格两粒,第三格四粒„„

  3、国际象棋的棋子造型古朴生动,且是立体,非常逼真,好多孩子一见就喜欢上了。 4、国际象棋的人性化着法,符合民主与人权,适合孩子无拘无束的天性。如后横竖斜走的巨大威力,王的御驾亲征,小兵的作战勇敢的升变奖励等,不象中国象棋的九宫、楚河汉界,等级森严,且兵一直是兵,将帅只能永居深宫等。

  5、国际象棋的皇后Q和国王K,孩子在纸牌中已有见识,再次相见倍感亲切。 6、国际象棋的历史,传奇人物如安德森、摩菲、十年磨一剑的马歇尔等,国际象棋的十几个世界冠军如斯坦尼茨、拉斯克、卡帕布兰卡、鲍特维尼克等,都是一本厚厚的书。 7、国际象棋和政治有些许关系的特别故事,如菲舍尔与斯帕斯基的世纪之战;卡尔波夫与柯尔奇诺依的巨星恩怨;以及卡尔波夫与卡斯帕罗夫的两卡之战等都曾引起世界的轰动,吸引了更多的孩子的目光。

  8、国际象棋的学派现象多,如俄罗斯学派、中国学派、格鲁吉亚现象和波尔加现象等。 9、丰富的国际象棋的开局,其名称有特点,有地名人名,极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如意大利开局、双马防御、西班牙开局、法兰西防御、古印度防御、西西里防御、阿列亨防御等,众多的国际象棋技战术如:牵制、捉双、腾挪、引离、引入、等着、兵的升变等等。 正是国际象棋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理论,众多的故事,让大批的孩子向往不已,极想进入其圣殿。

  还有,国际象棋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故在中世纪的欧洲,国际象棋被列为“骑士教育”的“七艺”之中。总的来说,下棋有如下好处:

  1、下棋能提高少年儿童的智力,我们所说的智力是指学生能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国际象棋正好适应了这个过程。

  2、下棋能提高少年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从吃亏和便宜开始,要下好棋必须得学会计算,学会分析,并预知后来几步的情况,并有严密的计划性作保证。

  3、下棋能提高少儿的注意力,棋盘上千变万化,常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要战胜对手,必须全神贯注。

  4、下棋能提高少儿的心理素质。如处下风时的紧张感,占优势时的兴奋感,赢下来的成就感,大好的局面下有赢变输的懊丧感,棋局不断变化的焦虑感等时时冲击他们,以及要求他们有胜不骄、败不馁,沉着冷静、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所以杰出的原苏联心理学家维·阿纳吉耶夫指出:“国际象棋不仅是智慧的比赛,更是双方心理上的较量。”

  5、下棋能锻炼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及独特的创造力。因为国际象棋其四分之一是艺术的属性决定了它。

  6、下棋能养成少儿守纪律、守棋规、懂礼貌的良好品质。严格的棋规能帮助他们养成“摸子动子,落子无悔”、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守纪律、守规则、懂礼貌、尊重对手的良好品质。故前女子世界冠军苏珊·波尔加下过这样的定义:“国际象棋是有教养的人们之间高雅的搏斗。”

  7、下棋能培养少儿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如对时间的控制,对对手的控制,对对手不怀好意的挑衅行为的自我调适和排解等,增强自己磨练意志克服困难的能力。 8、下棋对少儿精神生活的丰富,社交面的扩大有帮助,还有助于他们集体意识的形成。同时还让他们形成“棋如人生,人生如棋”的感觉。故国际象棋前世界冠军斯梅斯洛夫曾这样评价:“国际象棋同生活存在着较深的联系,无论是生活,还是国际象棋,都是由上升、成功和挫折形成的接连不断的链条组成。已获得的经验丰富了生活和国际象棋,帮助人们在各种形式下做出正确的决定。”

  9、下棋对少儿的身体也有一定的锻炼价值,尤其是内脏器官的机能,下棋时双方紧张地用脑,少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都在紧张工作着。根据生理学家估算,国际象棋运动,脑的消耗比肌肉大20倍。国外有医生测定,国际象棋大师连续5小时的比赛,其心理消耗的能量相当于拳击运动员在拳击台上的代价。故国际象棋运动对身体素质的要求相当高,因为参加一次比赛往往在7轮以上。

  从我校开展国际象棋教学十多年的经验来看,也证明了以上所说,即那些坚持学习国际象棋的我校学生,最终都考上了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或成为单位的骨干。所以说,少儿通过国际象棋教育不但能开发智力,促进心理健康,还能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适、自我教育的能力以及提高他们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现在,我来说一说我校的通常做法,即每年挑选一批学生,利用午休时间,对他们进行国际象棋教育。具体是: 1、培养兴趣是关键。

  学棋开始,讲国际象棋的起源、三个传说、其他故事,讲与中国象棋的区别,讲国际象棋的众多开局却没有一个是中国人发明的,讲与数学的关系,讲它的其他功能等,以激发学生学好棋的愿望。 2、学会记录成习惯

  教会认子、走子、吃子后,即教会学生记录。记录的好处不言自明,小学生下棋很快,往往是稀里糊涂输和赢,对局质量不高,要求记录以后速度马上降了下来,思考的时间长了,对弈质量自然提高了。同时,学会记录后还能看棋书棋谱,还能用本子做练习题,我常对学生说,你的高质量的对局记录就是你写的最好的文章,保存下来可以作为你学习国际象棋的成长记录。

  3、运用习题来促进

  我发现,习题是提高学生棋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因为在家里,很难找到对手。而通过习题,一培养你的嗅觉,在不同的局面中看出致胜之路;二通过习题,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并培养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三限步杀王可提高学生的残局水平及逻辑思维能力。 4、对弈严格守棋规

  学会对弈开始,我们即强调严格按棋规进行,“摸子动子,落子无悔”,严禁悔棋,千万不能无理取闹,一切以记录为准,并向学生灌输“输得起、敢于认输也是一种胜利”的思想。同时要求学生尊重对手,有礼貌。在对局中,坐姿正,看棋盘,记认真,不做影响对手的事。 5、下完复盘凭记忆

  对局完毕,要求学生必须复盘,且不准看记录,慢慢地尝试着互相帮助着摆出来,并养成习惯。这样的好处是既锻炼了学生的记忆力,又及时把双方对弈时的想法思路及时告诉对方,来互相讨论拆棋,碰到有争议的地方可找老师分析。 6、以大带小为传统

  这是我校的一个好传统,以大带小,既给大队员压力,因为输了或和了感觉会难堪,也给小队员一个向大哥哥姐姐挑战、大胆一试身手的机会,因为输了也很正常,赢了和了是突破。我校的一届一届学生就是这样带出来的。 7、打谱电脑作辅助

  作为提高棋力的重要一环,我们在讲棋之余还让学生安静地打谱,主动学习别人的开局、中局、残局功夫,并了解前沿动态,当然偶尔也用电脑调剂一下,效果很好。 8、老师“输棋”让学生

  学生学棋到了一定的阶段,大多想和老师过招,且把打败老师作为自己的目标。故我们有时为鼓励学生的这个想法,偶尔策略性地“输棋”,获胜学生的学棋劲头更足了。同时让他们知道目标并否高不可攀,只要努力就能达到的道理。 9、出去交流要尝试

  学棋到了一定的时候,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水平,同时满足学生开阔眼界的愿望,适当带学生出去交流比赛,既学习了别人的长处,又懂得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比如,我们曾去过离我们很近的上海江宁路小学和福建北路小学进行访问比赛。 10、另请高人战车轮

  这也是让学生提高的好方法,不断地变换形式,适当邀请社会上的成人高手来车轮战,让学生在新奇之余学到些大人下棋的风范,因为我们平湖成人曾两次获浙江省全运会国际象棋个人冠军。

  正因为如此,我校的国际象棋传统结出了硕果,我校的国际象棋队曾多次代表平湖市参加嘉兴市比赛,并获得过男女个人冠军和市运会团体冠军。

  实践证明,国际象棋“没有结论的思想,没有答案的数学,没有作品的艺术,没有石头的建筑”这座奇妙的、创造性的、发人深省的、迷人的智力“宫殿”的巨大吸引力,才使越来越多的人们走近她,并接受了她的教育。据有关资料统计,世界上共人2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都与儿童时期经历过国际象棋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正如俄罗斯著名国际象棋教育家克尼亚泽娃的文章指出的那样:国际象棋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万能方法,对国际象棋的认识越深,人的成功机率也就越大。而按照谢军的说法,我们中国人真是太适合下棋了,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和智慧的积淀,再加上特有的性格和思维方式,在国际象棋领域定会演绎出更高层次的辉煌。让我们大家都来关注国际象棋和国际象棋的教育吧!

    58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