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育儿>

初秋换季育儿知识

坤杰分享

  经过了一个热烘烘的夏天,时值初秋,宝宝终于可以呼吸凉爽的空气。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初秋换季育儿知识,期望对你培养你的宝宝成长有所帮助。

  初秋换季育儿知识:为宝宝全面防“燥”

  经过了一个热烘烘的夏天,时值初秋,宝宝终于可以呼吸凉爽的空气。但是秋天温度下降,湿度也在下降,空气中水分减少,逐渐变得干燥起来。而宝宝的皮肤很稚嫩,器官还不发达,很难适应空气的变化,于是容易出现口舌干燥、鼻子出血等情况。因此,专家提醒父母们:进入初秋,就需对宝宝进行特别精心地护理。

  ·给宝宝多些喝水

  妈妈可以规定宝宝一天喝多少水,并定时喂宝宝或提醒宝宝自己喝水。秋季,宝宝一般每天需要5-8杯水。

  让宝宝多吃水分足的水果梨、苹果、西瓜都是不错的选择。也可以把水果榨成汁给宝宝喝。

  ·多吃些清淡食物

  盐分太多容易脱去体内水分,油炸食物热量太高。平时可以给宝宝多吃一些新鲜蔬菜。

  ·给宝宝点银耳羹

  银耳羹能有效预防鼻子出血,而且做起来很简单,只要把银耳泡开洗净后加水熬成琼脂状,然后放进冰糖,待冰糖溶化后就可给宝宝吃。

  ·少吃激性的食物

  葱、蒜、韭菜、姜、花椒、辣椒等都是辛辣刺激食物。

  平时,可经常用金银花、白菊花或乌梅甘草汤等代茶喝。

  ·饭前先喝碗清汤

  清汤可以稀释菜的盐分,保持体内水分。

  ·滋润宝宝小嫩唇

  父母准备一支宝宝专用润唇膏。早中晚饭后,帮宝宝擦干净嘴巴,然后涂一次润唇膏,睡前涂一次。最好在白天给宝宝多涂几次润唇膏。如果宝宝唇部非常干燥,并有脱皮现象,就要做唇部特别护理,例如:用湿毛巾轻擦唇部,然后把水分擦干,再涂上大量唇膏等。这些护理工作可在在睡觉前进行,只要连续护理一个星期,嘴唇就可恢复润泽。

  ·湿润宝宝小鼻孔

  父母可经常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滋润鼻腔,还可经常湿化室内空气,或者在家里安装加湿器。另外,还要保持宝宝睡觉时鼻子通畅,宝宝睡觉时,应把被子盖在下巴以下部位,让宝宝多呼吸新鲜空气

  ·保护宝宝的口腔

  父母可想法增加宝宝唾液分泌,例如:可给宝宝常含无核话梅、藏青果等,或者让宝宝喝酸梅汁、柠檬汁等生津解渴的饮料。当然,还不要忘记培养孩子养成饭后勤刷牙习惯,因为刷牙可以保持口腔清新,防止盐分吸收口腔内水分。

  ·呵护宝宝的肌肤

  坚持每天给宝宝洗澡,洗澡时可用宝宝专用的沐浴露。如果宝宝皮肤干燥,或有脱皮现象,可同时注入数滴婴儿润肤油于浴盆中,洗完后全身擦润肤露。

  初秋换季育儿知识:秋季降临,小儿寒咳要提防

  北风吹,天转凉,小儿寒咳要提防。衣被薄,喝热汤,耐寒锻炼是良方。

  随着几场秋雨的降临,气温逐渐下降,因受凉而咳嗽的患儿增多。

  咳嗽虽是常见症状,但处理不当也会迁延难愈:一是止咳中成药多适应于热性咳嗽,二是受病毒、细菌、炎症等名词的误导,影响了对寒性咳嗽的认定。

  1、什么是寒咳?

  寒咳就是受寒冷刺激引起的咳嗽,常见于过敏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哮喘急性发作、鼻咽炎、支气管炎、肺炎初期。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婴儿以鼻塞、喘憋、咳嗽为主;幼儿多先喷嚏后咳喘,学龄儿童多先干咳咽喉痒,后喘、胸闷,夜间发作较多。寒咳的特征:一是有受寒冷的病史。二是以干咳为主,可伴有流清涕、打喷嚏、喘、气短、喉痒,或痰少稀白、呈泡沫状,或发热、怕冷、手足凉。三是舌淡,舌苔白。

  2、为什么会寒咳?

  天寒、形寒、寒饮是外因;肺脾肾阳虚体质是内因,肺寒痰饮内伏是发病基础;发病机理是外内合邪,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气逆而上行,则发为寒咳。

  天气寒冷致咳

  肺气通于天,天气寒冷,寒邪可以直接从气道吸入肺系伤阳气。用现代语言讲,就是呼吸道黏膜受到冷空气刺激以后,会发生痉挛、渗出等病理变化,引发咳嗽。

  形寒寒饮致咳

  中医讲“形寒寒饮则伤肺”。用现代语言讲,就是皮肤、消化道黏膜受到寒冷刺激以后,会间接导致呼吸道发生痉挛、渗出等病理变化,引发咳嗽。形寒即衣被单薄,则外寒从皮毛内入伤肺。寒饮即饮食生冷,寒气直接从胃偱经脉上行至肺而遏抑肺气,则形成肺寒。

  阳虚体质是寒咳的主要内因,肺气外达皮毛,内行水道。脾、肺、肾三脏息息相关。脾肾阳虚,肺通调水道失常,宣发肃降不及,则水湿痰饮停积于肺。肺为贮痰之器,故其标在肺;脾为后天之本,寒饮不化是脾失健运,故其本在脾;肾为先天之本,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命门之火不足,则一身阳虚不能化水,故其根在肾。

  3、寒咳怎么办?

  ①当以散寒止咳为治,常选用三拗汤、六安煎、华盖散、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麦门冬汤、苓桂术甘汤、肾气丸等加减。

  常将生姜、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配合使用,兼有外寒,表实加麻黄,表虚加桂枝,喘加杏仁,水饮不化因于脾者加茯苓,因于肾者加泽泻;水饮郁而化热,有咽喉症状者加射干、牛蒡子、青果,日久伤阴者,加麦冬;肺经有热,有表证者加石膏,无表证者加黄芩;兼少阳证则加柴胡,有风温者加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桑叶、菊花,湿温加石菖蒲、白豆蔻、薏苡仁,夹风邪加辛夷、款冬花。

  ②还可选用穴位外敷、雾化吸入法、静脉滴注疗法等。

  ③预防:避免受凉,随气温变化及时加减衣被;尽量喝热汤,少喝酸奶、冷饮;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预防过敏,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

  耐寒锻炼是最佳选择

  耐寒锻炼的措施包括少穿衣服,适当地接触冷水,婴儿以经常接触空气为主、幼儿可散步、学龄儿童可晨跑等,要循序渐进,耐受为度,持之以恒。经耐寒锻炼后,可增加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发病也少。

  初秋换季育儿知识:传染病的防治

  秋季气温变化大,初秋时,气温较高,即“秋老虎”天,同时雨水较多,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甚至可能爆发流行;到了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秋季常见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痢疾等。这类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走后发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军团菌病、肺结核病等。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细菌和病毒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常见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媒介,如蚊、螨、虱子、跳蚤等叮咬人体后传播,是“叮咬传播”的传染病,昆虫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

  因为秋季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所以夏季和冬季的传染病都有可能在秋季发生,请大家不要麻痹大意。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细菌性(阿米疮痢疾)痢疾、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因为秋季天气仍然炎热,各种细菌、病毒性仍处于旺盛生长繁殖期,食物、水源、环境仍然容易受到传染,所以疾病仍容易发生与流行。病媒生物如苍蝇、蚊子、蟑螂等在秋季繁殖频繁,它们携带各种病源体传染食物、水源、环境。

  1、要搞好室内卫生,搞好粪便管理,清除拉圾,疏通污水沟,消灭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四害;

  2、搞好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吃苍蝇、蟑螂等叮爬过的食物,碗、筷等餐具要严格消毒,传染病人和带菌者要暂时调离饮食服务工作岗位;

  3、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五要”、“七不要”。(即“五要”即要按时作息;要睡前刷牙;要饭前、便后洗手;要勤洗澡洗衣服;要勤剪指甲勤理发。“七不要”即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物;不吸烟吸毒;不喝生水;不食不洁食品;不用公共毛巾和未消毒杯碗、筷。)

  4、肠道传染病的普通症状,起病急,腹痛,腹泻,排稀便一天可达十次以上,继之脓血便,偶尔伴有轻度发热,四肢无力。严重的有恶心、呕吐、脱水等症状。

  5、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源:发现病人或可疑病人,要及时向医务室报告,做到早隔离、早治疗。

初秋换季育儿知识相关文章:

1.初秋育儿知识

2.托班幼儿夏秋换季育儿知识大全

3.小班秋季育儿知识2016

    227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