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热点>

2017全国平均工资标准

小花分享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2017年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后,各省份2017年城镇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也陆续出炉。那么,2017全国平均工资标准是多少钱呢?下面小编整理的2017全国平均工资收入排名,一起来看看吧。

  2017全国平均工资标准_2017全国平均工资收入排名_2017中国各省平均工资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8日,全国有北京、浙江、广东、江苏等23省份陆续公布了2016年地区平均工资情况。北京在已公布省份中平均工资最高,其中非私营单位年均工资达到了历史最高,为119928元,比2015年的111390元增加了8538元,增长7.7%。

  但在这23个省份中,包括北京在内,全国仅有4个省份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赶超了全国水平。河南垫底,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为49505元,不足北京的一半。同时,也仅有5个省份的城镇私营单位人员平均工资超过了全国水平,吉林垫底,平均工资仅为30184元,不仅不到北京的一半,与全国平均数42833元还相差了12649元。

  多数省份非私营单位平均月薪达到5000元

  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2016年全国平均工资数据显示: 2016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7569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2833元。

  从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来看,23省份中仅有北京、浙江、广东和江苏等4省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从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来看,23省份中也仅有北京、浙江、广东、重庆和江苏这5个省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上述统计显示,无论是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城镇私营单位,多数省份的平均工资未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此外,《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统计发现,2016年城镇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超过6万元的省份有北京、浙江、广东、江苏、青海、贵州、宁夏、重庆、四川、福建、海南、内蒙古、云南等13个,占比59%,超过了一半。换算为月工资,这 13个省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达到了5000元。

  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仅有北京、浙江、广东、重庆、江苏、海南等6省市超过了4万元,占比23%。换算为月工资,这6个省市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超过3333元。

  东部省份工资水平最高,西部紧随其后

  分区域来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77013元、62453元、55299元和54872元,同比名义增长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9.1%、西部9.0%、中部8.8%和东北地区7.5%。最高和最低区域的平均工资之比为1.40,比上年扩大0.01。

  城镇私营单位方面,去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的顺序同样是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47347元、39047元、35000元和33184元,同比名义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9.0%、西部7.0%、中部6.8%和东北地区3.1%。最高和最低区域的平均工资之比为1.43,比上年扩大0.08。

  上述数据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2016年平均工资较高的,大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

  不过,从已公布平均工资数据的省份排名看,东、西部几乎是平分秋色。

  先看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位居前十位的省份分别是:北京、浙江、广东、江苏、青海、贵州、宁夏、重庆、四川、山东。其中,有5省份集中在东部,5省份集中在西部,中部没有省份入席,总体呈现“东西平分”的格局。

  城镇私营单位亦是如此。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位居前十位的分别是:北京、广东、重庆、江苏、浙江、海南、安徽、贵州、宁夏、四川。其中,东部省份有5个,西部4个,中部1个。前十名基本上是被东、西部省份占据。

  东部经济发达,平均工资高很容易理解;但是,人们印象中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平均工资水平何以超过中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世贤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西部地区平均工资增长得快,有三个原因:

  首先,和劳动力的供求有一定关系。“近年来,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向东部转移、流动得比较多,导致西部地区自身劳动力的供给相对短缺,因此,基本工资自然会高一些。”

  其次跟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有关。“西部的产业发展偏重于矿业和原材料工业,大企业比较多,工资相对规范,由此导致西部地区统计出来的工资相对高一些。”

  第三是跟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有关。“近年来,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逐年加大,大大改善了地区之间人均财力水平的状况,使得西部人均财力接近东部。”

  关于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原财政部长谢旭人曾做过一个比喻,“在转移支付以前,如果东部地区是作为100计算的话,中部地区只有35,西部地区只有40左右,转移支付以后,东部人均财力水平如果是100的话,西部已经达到了97,中部达到76到77,分配的均衡度大大提高。”

  中部排名尴尬,河南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垫底

  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前十位中,没有中部省份;城镇私营单位前十位中,中部仅安徽一个省份入席,排名第7位。

  这意味着,目前公布数据的23个省份中,中部地区省份城镇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较低,其中,河南垫底。

  河南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水平在23个省份中是最低的,仅为49505元;虽然与2015年的45403元相比,增加了 4102元,同比名义增长9.0%,增速比2015年加快1.4个百分点,但相比全国其他省份依然落后。

  与排名第一的北京相比,河南的差距可不小。北京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是河南的2.42倍,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是河南的1.97倍。比不了北京,即便跟全国平均数67569元相比,还差了18064元,仅为全国平均数的73%。

  河南为什么会全国垫底?张世贤认为:“首先,河南是全国劳动力供给第一大省,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工资上涨自然慢一些。其次,河南近几年虽然工业化水平提高比较快,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大量在城市、城镇就业的人,农民工的比例较大,这样就拉低了河南整体的工资水平。”

  公开数据也印证了张世贤的判断。5月25日,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的《河南社会蓝皮书(2017)》指出,2016年河南省的生产总值增速为8.1%,全省居民收入增速为7.7%,低于生产总值增速。该省生产总值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但城乡居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却在拉大,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甚至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这反映出河南经济发展的质量有待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没有给民众带来切实的利益。

  东北工资增长缓慢,吉林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全国垫底

  东北的工资水平表现依然令人堪忧。

  从已经公布的数据看,东北城镇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为54872元,位列东、西、中部之后;城镇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为33184元,跟东、西、中三大区域相比,同样垫底。

  分省份看,截至6月28日,东北3省仅有吉林省公布了平均工资。数据显示,吉林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为56098元。这个数据高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排名第19位。该省城镇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为30184元,目前全国垫底。“东北平均工资增长缓慢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张世贤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国有大企业众多,原来的工资基数要比中部高,但是这些年东北经济发展缓慢,工资上涨也缓慢。

  不过,随着今年一季度东北经济回暖,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当地的平均工资水平。

  从经济数据上看,2017年东北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提高还是可以期待的。张世贤提醒说:“东北地区要提高工资水平,最根本的还是要调整供给侧产业结构,增加技术创新、文化创意等新型产业的就业占比,这样工资收入自然就会提高。”

  平均工资最高的10个行业

2017全国平均工资标准

  从行业工资来说,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人力资源等)占据第一位,这有点出乎大家的意料。在各个城市的平均工资报告中,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往往收入较高,但是从全国总体老看,专业服务/咨询以及中介服务的工资却占据第一二两位。不过这两个行业工作压力大,专业性也比较强。

  此外,能源行业、互联网行业、通信行业以及房地产行业的工资水平均进入了行业排名的前十名。

  平均工资最高的10个职业

2017全国平均工资标准

  从图中可以看出,高级管理的工资是最高的,企业的高管是一个高收入人群,IT项目管理、证券/保险/投资管理的平均工资也是比较高的,排名在前三,但每个行业的具体数值也是差别很大的,很多大公司的高级管理者,月薪三五万的很多。

  不同性质企业平均工资排名情况

2017全国平均工资标准

  企业的性质不同,收入差别也比较大。从表中可以看出,合资公司的平均工资是最高的,比较意外的是事业单位的工资是最低的,和很多人的想法不一样,事业单位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稳定待遇好像不错。还有一个现象是名营企业超过了上市企业,说明名营企业发展后劲很足。

  不同规模企业平均工资排名情况

2017全国平均工资标准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人越多平均工资越低,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20人以下的企业平均工资确是最高的,达到了8443元,而大企业的工资优势没有了,规模上万人的企业,工资却很低,可能人多了,企业的平均工资也被拉低了。

猜你喜欢:

1.2017中国平均工资排名 2017中国平均工资最高的城市

    3596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