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教育>

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有哪些误区?该如何避免误区?

智鹏分享

  每年高考后,都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因为高考志愿填报的问题与自己心仪的高校或者专业失之交臂,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门学问,在填报之前,学生和家长都必须格外注意。高考志愿志愿填报要避免哪些误区?下面小编就来简单的说说吧!

  当然,现在的家长没有一个不重视孩子高考志愿填报的。但问题是,很多家长却在帮倒忙,误导了一些孩子,也坑了一些孩子。下面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大家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常见的误区,希望各位19届高考的同学及家长能避开这些误区。

  误区一:过度的名校情结

  每个家长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名校。

  大家是不是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在高考之前,几乎没有一个家长对自己孩子目前的成绩感到满意。

  假设有个考生目前能考500分,那么,他的家长天天都在研究录取分在520、530分以上的院校,因为在他眼中,只要是500分能去的院校都“不好”!所以常会对孩子说:“你再加把劲,多考30分,X校X校就够得着了。”对于这些目前只有500分的考生家长们来说,如果真能考到530分那该会有多满足!

  那么,现在已经能考530分的考生有没有?大有人在。这些家长们是否会很满足呢?肯定不满足。他们的家长天天都在研究录取分在550、560分以上的院校,因为在他们眼中,只要是530分能去的院校都“不好”!所以同样会对孩子说:“你再加把劲,多考30分,X校X校就够得着了。”

  ……

  以此类推,无论孩子现在处于什么水平,家长都不满足现状,在高考前都将高于孩子实际水平20、30分寻找目标院校。

  在实行知分报志愿的今天,家长虽然已经知晓考生的成绩,对其不再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但“名校情结”仍然影响着其潜意识。具体表现就是在填报志愿时总想冲“好院校”。

  在平行志愿结构中,无论可以填多少所院校,都得填“好院校”,根本没有保底院校,或所选保底院校根本保不住底。这是非常危险的,往年那些高分低就的考生问题大多出现在这里。

  所以建议家长们一定要面对现实,切合实际,理智选校。对于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一定要选择1-2所能够做到100%保底的院校放到最后,以确保不掉到下个批次。

  误区二:过多的家长意志

  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往往只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不能充分考虑孩子的意愿。在填志愿时,尤其是选专业时往往会有如下表现:

  1、传承自己的梦想

  每个家长年轻时都曾有过梦想,但更多的家长却未能实现梦想,因而就将实现梦想的希望寄托于孩子。实际操作中,说是在给孩子报志愿,还不如说是在按照自己的梦想选择院校和专业。

  2、效仿他人的成功

  家长们普遍存在攀比心理,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拿自己的孩子与朋友、亲友、同事的孩子进行比较。尤其是当他人的孩子有成功的案例时,也会让自己的孩子效仿其走过的道路——报一样的院校、一样的专业。

  3、仅凭自己的好恶

  对于职业,对于院校和专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这本无可厚非。但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和自己一致,我喜欢什么,你也应该喜欢;我不喜欢什么,你也必须不喜欢。否则就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予以告诫。

  4、限于自己的认知

  每个人对社会的认知都有局限,尤其是普通家长对众多的招生专业根本不了解,很多家长却又不能去做深入细致的研究,仅凭自己的社会经验或认知程度就简单的定义哪些专业好、哪些专业不好,并且要求孩子也要按照这个定义去选择专业。

  正确的做法是,志愿填报必须从孩子职业规划的角度去思考、去谋划、去操作,必须充分考虑孩子的意愿,对其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能够做什么进行科学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确定院校及专业范围。

  误区三:过分的细节关注

  很多家长在填报志愿过程中往往会过分关注细节,要求近乎完美,反而忽略了对基本报考目标的把握。

  比如,对院校、专业的排名“名名计较”;对院校、专业的得分“分分计较”。似乎名次高一位、分数多一分就肯定要好多少。又比如,又要院校好,又要专业好,又要院校所在城市好……不仅想兼得鱼和熊掌,连象牙、虎骨也都想要!

  有句广告词叫“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填报志愿千万不能按照这个思路考虑问题。建议按照“不求最好,只要算好”的原则去选择院校、专业。

  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孩子的成绩及意愿,设定个基本目标。只要能满足基本目标的实现,有些限制条件是可以灵活掌握,适当放宽的。

  千万不要为了追求最好、追求完美,而忽视了对基本目标的把握。而且追求最好、追求完美的考生往往会高报院校及专业,最终很容易成为高分低就的受害者。


高考志愿志愿相关文章:

1.2017年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

2.2017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入口

3.2017高考可以填报几个志愿

4.高考志愿出分数后填吗

5.2019高考志愿填报技巧讲解,什么是平行志愿投档

    4157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