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脑力开发>思维方式>思维导图>

如何让思维导图成为我的良师益友

炳剑分享

  何为脑图?它是一种充分调动人类左右脑各项机能,运用以联想、想象、概括等思维技巧,借助图形、线条、颜色等外在手段记录和表达思维并多呈现以发散形状的一种工具。好,枯燥的定义就到此为止,人云亦云的话就不多说了,而且我也从不觉得单纯地把别人的东西聚拢汇集起来是件光彩的事。

  话说我接触脑图也已有四 五年了,最近以来,脑图的风尚开始渐渐流行起来,电视,媒体上时不时就会说到这个字眼,每一次总让我回想起当年我初用脑图的情景,不禁有种亲切感。记得那时身边几乎还没人听说过这个东西,而我便是始作俑者。说到这里,我还不得不提到三个人:《学习的革命》的两个作者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莱顿和脑图的创始人托尼?布赞。可以说我是通过前者的介绍而得知脑图,一天下午我在图书馆无意中便翻到了这本书,于是可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时刻到临了。其实当时这本书已经炒的比较火了,虽然书里面说的基本是一些废话,但其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进行组合又赶上我一种特殊的心境竟然使我的理念产生一些质的变化。而后经其引进我又看了托尼?布赞的一系列书,不过只是做了一些名义上的更正,已无任何实质进展。而真正的实质进展却要归根于我在此之后的一些不断的个人尝试与体会,甚至自此至今几乎形成了我的一套脑图理论。纵观整个过程不难发现,自我开始初步认识到逐渐应用再到领会总结竟然完全是一个自发过程,几乎没有借助任何的身边人的直接帮助,甚至这三个作者(这一点将于后文知晓),这向来是值得一提的。学习是一个人的战役,虽然它也讲究交流、互动,但本质的探索终究还是完全个人的事。我难以想像中学以后家长教孩子学习、陪孩子买书的情境。

  其实,据我了解,很多人都知晓脑图的一些基本常识,甚至好多在专业程度上还要远高于我。和他们谈及脑图之时也大多是故作惊奇,唏嘘一番,但察言观色之间我能深刻地听到他们内在的心声:不就是画个图吗,没什么大不了的。又或是一副受益匪浅的样子,真正当他们作起笔记、写起总结,拿起笔先在纸中央画一个圆圈,他们甚至连这个想法都未曾产生过。我觉得人生最大的悲哀就在于此,尽管你了解、精通但对任何事都已毫无兴致。我记得当初我第一次看到脑图这个想法时,简直就是灵光一显,就像画家脑海中突然浮出的光影与线条,就像音乐家心中突然跃起的音符与旋律,那种喜悦、那种惊奇让我有种迫不及待地将其执行的动力并且无可阻挡。亚里士多德说,好奇是人类唯一的美德,从这个层面上讲,真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一生对世间的美好事物充满好奇,我们永远是初学者,而这内心的本源又是对自然万物的一种由衷的赞赏与惊叹。这种终生的初学已经不在是我们平常意义下的初学。这时,与其称之为“初学者”,倒不如是“探索者”。

  好奇与兴趣无形之中形成了一种潜在的推动力,它竟使痛苦而复杂的学习过程变得如此的自然与惬意,这不禁使人询问这种推动力该将如何获得,这样学习岂非是永远快乐,一劳永逸?但伟大的唯物辨证主义深刻地告诉我们:一劳永逸的事往往是不存在的。矛盾是普遍的,它贯穿于事物整个变化过程的终始。怎么办?这时毛主席的一句教导回响在脑际: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有兴趣要学,没有兴趣创造兴趣也要学!即使这不通情理。所以这种兴趣的建立有时简直甚至可以说是硬性的强制的,因为自此之后将是无尽的快乐与享受,几乎可以说这才是学习艰苦本质的唯一体现。

    169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