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的广告创意划中的种形式
现在广告信息蜂拥而至,使消费者难以抉择,他们已不再轻易相信广告。这就要求商家和广告从业人员跳出常规,反其道而行之。在思维角度上讲,合理运用逆向思维来创作广告,使广告更具创意和幽默性,使广告在消费者中留下深刻记忆,从而打动消费者。今天学习啦小编就给大家讲讲逆向思维的广告创意希望大家喜欢。
“逆向思维”广告创意经典案例
1.车(“想想小的好” 篇,1959年,美国)
美国《广告时代》评选出的“20世纪全球广告成功案例100强”中名列第一,伯恩巴克(Bernbach)作为创办人之一的广告公司(Doyle Dane Bernbach - DDB)为大众汽车在1959年推出的平面广告 “想想小的好” (Think Small),运用逆向思维的创意策略,一反美国一味追求“大”的思维,突出一个“小”字,为大众“甲壳虫”汽车在美国成功开拓了“二战后”的巨大市场。
2. 大众汽车(“柠檬” 篇,1960年,美国)
大众汽车同一广告战役中的另一平面广告,“柠檬” (Lemon)(“柠檬”意指报废的次品),更是逆向思维创意(同时也是“硬销售”,hard sell)的经典。广告语告诉消费者,这辆“甲壳虫”没有被装上运往美国的货船,原因是质检员发现了一处细微的瑕疵。一般人通常看不出来的毛病,但逃不过质检员的火眼金睛。在其他广告都在宣传产品的优点的时候,“柠檬”揭露的却是自己产品的缺陷(当然,潜台词是大众汽车通过质检的每辆车都是无可挑剔的)。这则广告不仅通过逆向思维吸引眼球,更重要的是,它的最后落笔是“硬销售”,强调产品过硬的质量。
广告中逆向思维的理论依据探析
(一)认知反应模式理论
认知反应模式理论最早由德国认知心理学家格林瓦尔德于1968年提出,后来经过怀特、佩蒂等深入研究,得到发展完善。认知反应模式论者认为,认知反应就 是发生于传播活动过程之中或之后的积极思考过程或活动。广告接触导致认知和反应,认知影响态度改变,甚至成为态度改变的基础。受众在与广告的接触过程中, 会积极主动地卷入信息加工过程,他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态度对信息加以分析评价,产生认知和反应,最终导致态度改变。
逆向思维技巧在广告创作中最大的特点表现为广告是以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和立场进行广告创作,以消费者的心态去看产品的功能和服务,使其对产品和服务产生正面的影响,形成积极的心理,最终接受产品。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需求是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是人类活动的源泉,是推动消费者各种购买行为的最根本内在原因。因而广告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现实需要,还要激发或唤醒 消费者的潜在意识和需求。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看来,人类的需要依层级排列,由低到高。它们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 自我实现的需要②。需要层次理论要求广告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动机,不仅仅满足其物质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其心理动机,以正确的广告定位激动消费者感情购买 动机和信任动机。
逆向思维在广告中的运用
广告创作是一项复杂、 综合的思维活动。大多数广告都顺应正向思维进行创作,即针对产品本身提炼出一个相应的诉求点向消费者传达。在广告作为新生事物刚刚萌芽和发展的时期,这种 正向思维的方法无疑非常奏效。而今广告投放铺天盖地,产品市场竞争也尤为激烈,按照一般的逻辑来思考进行广告创作已经很难达到以前的效果,产品也很难在竞 争中脱颖而出。然而逆向思维区别于正向思维,提出与众不同的诉求点,使广告标新立异、出奇制胜。下面就从针对产品的质量、价格、服务、特质、形象代言人五 个方面来分析逆向思维在广告创作中的运用。
(一)针对产品价格
价格在市场中表现得很敏感,一般说来,在同类产品中产品的价格低,消费者的接受能力就强。但有经济实力的高端消费者却未必苟同,甚至一些高端的消费者会 认为价格低的产品不符合自己作为成功人士的身份,他们会以追求豪华奢侈的消费体验来满足心理需求。这时广告可以利用逆向思维反其道而行之,利用高价定位来 宣传产品的高档以迎合特定的目标消费群。
如日本系山英太郎高尔夫球场广告运用“最”字来吸引顾客:“高尔夫球场的设备最好、服务最亲切、入会费最贵!”但是,系山英太郎实际收取入会费时,却远比广告中标榜的数额少,这样,真正吸引了高端顾客参加和入会,使其生意比别的竞争者兴旺得多。
系山英太郎运用逆向思维技巧,巧妙地以入会费高为诉求点,将逆向思维技巧运用得淋漓尽致:一是广告上注明“入会费最高”,可以满足顾客的自尊心理,显示 顾客的身份之高。二是形成竞争者差异化的企业形象,宣传“入会费最高”,是与设备和服务最好相呼应。三是实际收费远远低于广告所宣传的收费标准,这又满足 了人类追求实惠的普遍心理。
(二)针对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就是衡量产品的使用价值的尺度,这个尺度是人们在实践中得出的科学结论,它体现了产品所具有的特征和特性,满足用户全面需求的程度。
多数广告都会正面尽情地说其产品是如何的高档、精致、耐用,其质量是最好的。但产品质量的好坏是要通过市场来检验的,过度地宣传鼓吹产品的优点反而容易让消费者反感。如果我们反过来将产品的“不足之处”巧妙相告,某种程度上会更容易博得消费者的好感和理解。
Patagonia是美国一线的户外品牌,不论是产品设计,还是工艺、功能,或是企业责任,都有很好的口碑,在户外界有Gucci之称。在美国黑色星期 五的销售高峰期开始时,其他品牌都在大肆做营销活动。但是这个品牌却推出了一个“反黑色星期五”营销活动,鼓励他们的消费者去维修旧物而非购买新品。 Patagonia也因为打出不要购买这件外套的广告而出名。
这则广告看似是鼓励消费者不要买他们的衣服,其实是Patagonia品牌想要借用“环保低碳的”概念树立品牌持久耐用的形象,从而达到更多的销售。
(三)针对产品的特质
产品的特质是产品本身所特有的内在的独特销售点。针对产品特质进行逆向分析是指在广告创作中发掘产品与众不同的特征和性质。当今市场上商品同质化严重, 同类产品的功能几乎相似,不一样的是产品的包装和诉求方式。在广告宣传时,如果能利用逆向思维,推出与主流不同的概念,寻找新的卖点,发掘出产品区别于同 类产品的特征,利于产品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获得有利地位。
如“泰宁诺”止痛药面临的困境是阿斯匹林止痛药的一统天下,如果正面 竞争去宣传产品的功效肯定是死无葬身之地,于是“泰宁诺”利用逆向思维使出一个绝妙的“招式”,将产品定位于“非阿斯匹林的止痛药”。这就独显出产品的特 质,从而区别于同类产品中其他的止痛药产品,在止痛药的产品中独树一帜。
(四)针对产品服务
产品服务是消费者购买物品所应享受到的除了产品之外的体验。包括购买前的产品介绍、推荐等,购买时的选择权和对产品的知情权等,以及购买后的售后跟踪服务。
2013年1月31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要求加多宝立即停止使用“王老吉改名为加多宝”或与之意思相同、相近似的广告语进行广告宣传的行为。广 药胜诉,举公司欢庆。面对如此打击,加多宝该如何处理这次危机?2013年2月4日,加多宝官方微博开始泪流满面,连发4条微博,以“对不起”体标明自己 的立场。短短不到2个小时,微博总计4万余次转发,评论超过1万余次。“对不起”迅速成为热门话题微博。⑤
这4条“对不起”文案以事实为依据,以情感为催泪弹,迅速扭转了因官司失败造成的负面影响,再次直击广药的软肋,获得了消费者的同情和认同。
逆向思维在广告策划中的几种形式
这就需要策划具有逆向思维的能力,那么逆向思维有哪几种形式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1、正话反说商业广告文案通常都是正面介绍产品的优点或企业的长处,也就是正话正说。既然是逆向思维,就要打破正话正说的常规,所以正话反说就成了运用逆向思维创意的一种方式。所谓正话反说,就是从表面上看文案说的是商品的缺点或企业的短处,但从总体效果上讲,它表现的还是商品的优点或企业的长处。
2、坏话好说如果广告的本意是批评或揭短(多见于公益广告),表现形式也是直接的批评或揭短,那么这就是坏话好说。由于坏话坏说是一种习惯,所以运用逆向思维就要坏话好说,也就是名为摆好,视为亮丑。
3、转换对象按照习惯的思维方式,商品或企业广告都是就商品说商品,就企业论企业的。运用逆向思维,就要打破这种定式,把论说的指向转换到别的事物上去。当然,这另外的事物必须是与广告商品或广告企业密切相关的,并且文案要起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作用,也就是说,看起来不像广告却令人注目的一段文字。
4、转换角度人们习惯从正面入手研究问题,撰写广告文案也多采用正面介绍的形式。打破思维定式,运用逆向思维,就会发现转换角度,不走直线走曲线,不攻正面攻侧翼,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逆向思维的经典案例
加里·沙克是一个具有犹太血统的老人,退休后,在学校附近买了一间简陋的房子。住下的前几个星期还很安静,不久有3个年轻人开始在附近踢垃圾桶闹着玩。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出去跟年轻人谈判。“你们玩得真开心。”他说,“我喜欢看你们玩得这样高兴。如果你们每天都来踢垃圾桶,我将每天给你们每人一块钱。”
3个年轻人很高兴,更加卖力地表演“足下功夫”。不料三天后,老人忧愁地说:“通货膨胀减少了我的收入,从明天起,只能给你们每人五毛钱了。”
年轻人显得不大开心,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条件。他们每天继续去踢垃圾桶。一周后,老人又对他们说:“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支票,对不起,每天只能给两毛了。”“两毛钱?”一个年轻人脸色发青,“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两毛钱浪费宝贵的时间在这里表演呢,不干了!”
从此以后,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日子
启示:管理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强制性的命令只会让他们变本加厉适得其反,利用逆向思维,把面子给足他们,才能将其控制在股掌之中,事情的结果才能向自己的意愿发展。
一天,犹太富翁哈德走进纽约花旗银行的贷款部。看到这位绅士很神气,打扮得又很华贵,贷款部的经理不敢怠慢,赶紧招呼:
"这位先生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的吗?"
"哦,我想借些钱。"
"好啊,你要借多少?"
"1美元。"
"只需要1美元?"
"不错,只借1美元,可以吗?"
"当然可以,像您这样的绅士,只要有担保多借点也可以。"
"那这些担保可以吗?"
犹太人说着,从豪华的皮包里取出一大堆珠宝堆在写字台上。
"喏,这是价值50万美元的珠宝,够吗?"
"当然,当然!不过,你只要借1美元?"
"是的。"犹太人接过了1美元,就准备离开银行。
在旁边观看的分行行长此时有点傻了,他怎么也弄不明白这个犹太人为何抵押50万美元就借1美元,他急忙追上前去,对犹太人说:"这位先生,请等一下,你有价值50万美元的珠宝,为什么只借1美元呢?假如您想借30万、40万美元的话,我们也会考虑的。"
"啊,是这样的:我来贵行之前,问过好几家金库,他们保险箱的租金都很昂贵。而您这里的租金很便宜,一年才花6美分。"
有一家人决定搬进城里,于是去找房子。
全家三口,夫妻两个和一个5岁的孩子。他们跑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好不容易看到一张公寓出租的广告。
他们赶紧跑去,房子出乎意料的好。于是,就前去敲门询问。
这时,温和的房东出来,对这三位客人从上到下地打量了一番。
丈夫豉起勇气问道: "这房屋出租吗?"
房东遗憾地说:"啊,实在对不起,我们公寓不招有孩子的住户。"
丈夫和妻子听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于是,他们默默地走开 了。
那5岁的孩子,把事情的经过从头至尾都看在眼里。那可爱的心灵在想:真的就没办法了? 他那红叶般的小手,又去敲房东的大门。
这时,丈夫和妻子已走出5米来远,都回头望着。
门开了,房东又出来了。这孩子精神抖擞地说:"老爷爷,这个房子我租了。我
没有孩子,我只带来两个大人。"
房东听了之后,高声笑了起来,决定把房子租给他们住
某时装店的经理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裙烧了一个洞,其身价一落千丈。如果用织补法补救,也只是蒙混过关,欺骗顾客。这位经理突发奇想,干脆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于修饰,将其命名为“凤尾裙”。一下子,“凤尾裙”销路顿开,该时装商店也出了名。逆向思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无跟袜的诞生与“凤尾裙”异曲同工。因为袜跟容易破,一破就毁了一双袜子,商家运用逆向思维,试制成功无跟袜,创造了非常良好的商机。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开染布作坊,小儿子做雨伞生意。每天,这位老母亲都愁眉苦脸,天下雨了怕大儿子染的布没法晒干;天晴了又怕小儿子做的伞没有人买。一位邻居开导她,叫她反过来想:雨天,小儿子的伞生意做得红火;晴天,大儿子染的布很快就能晒干。逆向思维使这位老母亲眉开眼笑,活力再现。
洗衣机的脱水缸,它的转轴是软的,用手轻轻一推,脱水缸就东倒西歪。可是脱水缸在高速旋转时,却非常平稳,脱水效果很好。当初设计时,为了解决脱水缸的颤抖和由此产生的噪声问题,工程技术人员想了许多办法,先加粗转轴,无效,后加硬转轴,仍然无效。最后,他们来了个逆向思维,弃硬就软,用软轴代替了硬轴,成功地解决了颤抖和噪声两大问题。这是一个由逆向思维而诞生的创造发明的典型例子。
“两向旋转发电机”的发明,也应归功于逆向思维。翻阅国内外科技文献,发电机共同的构造是各有一个定子和一个转子,定子不动,转子转动。而苏卫星发明的“两向旋转发电机”定子也转动,发电效率比普通发电机提高了四倍。苏卫星说,我来个逆向思维,让定子也“旋转起来”。这是他得以发明的思维基础,也是他对创造发明思想的一大贡献。
日本是一个经济强国,却又是一个资源贫乏国,因此他们十分崇尚节俭。当复印机大量吞噬纸张的时候,他们一张白纸正反两面都利用起来,一张顶两张,节约了一半。日本理光公司的科学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通过逆向思维,发明了一种“反复印机”,已经复印过的纸张通过它以后,上面的图文消失了。重新还原成一张白纸。这样一来,一张白纸可以重复使用许多次,不仅创造了财富,节约了资源,而且使人们树立起新的价值观:节俭固然重要,创新更为可贵。
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使解决它变得轻而易举,甚至因此而有所发现,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来,这就是逆向思维和它的魅力。
经商的重要原则就是“人舍我取,人取我予”。
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就是“换位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