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思维定式的例子与方法(2)
3.视角定式
法国著名歌唱家马迪梅普莱有一个美丽的私人园林,每到周末总会有人到她的林园摘花、拾菇、野营、野餐,弄得林园一片狼藉,肮脏不堪。管家让人围上篱笆,竖上“私人园林禁止入内”的木牌,均无济于事。马迪梅普莱得知后,在路口立了一些大牌子,上面醒目地写着:“请注意!如果在林中被毒蛇咬伤,最近的医院据此15千米,驾车约半小时方可到达。”从此,再也没有人闯入她的林园。
这就是变换视角,变堵塞为疏导,果然轻而易举地达到目的。
4、突破思维定式
只有突破定式,你才能把所要记忆的内容拓展开来,与其它知识联系,从而提高记忆效率。
如何突破思维定势
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我们称之为思维定势或惯性思维。它使人们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来接受事物,是创新思维的天敌。
人人都有惯性思维,爱用常用的方式思考,善用常用的行为方式处事,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根深蒂固的惯性思维。想想惯性思维在我们生活中的绝大部分表现为习惯。最简单的例子,比如:睡觉,要占用我们人生的1/3时光,这是我们人类的生理习惯。还有上学、读书、工作、交友、休闲等等任意领域我们的行为都以习惯性行为为主。当然养成良好的习惯势必会推进我们快速成长的进程,但是不良的习惯也会滞留我们获取健康美满人生的脚步。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一把钥匙,坏习惯则是向失败敞开的门。
事有本末,物有终始。归根结底还是思想决定行为,之所以有习惯,是因为养成了惯性思维。
一个化学实验室里,一位实验员正在向一个大玻璃水槽里注水,水流很急,不一会儿就灌得差不多了。于是,那位实验员去关水龙头,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水龙头坏了,怎么也关不住。如果再过半分钟,水就会溢出水槽,流到工作台上。水如果浸到工作台上的仪器,便会立即引起爆裂,里面正在起着化学反应的药品,一遇到空气就会突然燃烧,几秒钟之内就能让整个实验室变成一片火海。实验员们面对这一可怕情景,惊恐万分,他们知道谁也不可能从这个实验室里逃出去。那位实验员一边去堵住水嘴,一边绝望地大声叫喊起来。这时,实验室里一片沉寂,死神正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靠近。就在这时,只听“叭”地一声,大家只见在一旁工作的一位女实验员,将手中捣药用的瓷研杵猛地投进玻璃水槽里,将水槽底部砸开一个大洞,水直泻而下,实验室里一下转危为安。
在后来的表彰大会上,人们问她,在那千钧一发之际,怎么能够想到这样做呢?这位女实验员只是淡淡地一笑,说道:“当我们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学过了这篇课文,我只不过是重复地做一遍罢了。”
这个女实验员用了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来避免了一场灾难。《司马光砸缸》我们都学过,其实这个“缸”就可以看作我们的惯性思维,很多时候我们对很多机会视而不见,只因我们被自身的惯性思维束缚住了,这个时候惟有打破,才能放飞我们的思维,进入一个新天地。
大家都知道,广告、广告、广而告之。平面广告得有内容、广播广告得有声音、电视广告得有画面,这是所有人的惯性思维。但是纽约一银行新开业,想迅速打开知名度,于是选择在电台做广告。一般做法是宣传一下,搞个大促销,或者请个名人推广,但他们没有采用其他银行开张宣传使用的方法。他们认为要想快速获得知名度,就得出位,明显的差异化才会赢得关注。
于是他们买断纽约各电台的黄金时段10秒钟,向人们提供沉默时间,是这样宣传的“听众朋友,从现在开始播放,由本市国际银行向您提供的沉默时间。”然后整个纽约所有电台都在这一段时间沉默,观众被这莫名其妙的10秒钟激起了兴趣,纷纷开始讨论,各大媒体也争相报道,成了热门话题。这个沉默时间以自己的不说话唤起所有人说话。
这家银行彻底打破了惯性思维,告诉了世人,谁说广播广告非得在那大费口舌。这个年代永远是创新者走在前端、更易于进入公众的视野,获得更多的机会。孙子兵法讲以正合、以奇胜。奇招绝对不是常规的方法,肯定是创新的方案,超出对手的想象和预测,打破了惯性思维进而才有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有这样一个著名的试验:把六只蜜蜂和同样多只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结果发生了什么情况?你会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
由于蜜蜂对光亮的喜爱,它们以为,“囚室”的出口必然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它们不停地重复着这种合乎逻辑的行动。然而,正是由于它们的智力和经验,蜜蜂灭亡了。
那些“愚蠢”的苍蝇则对事物的逻辑毫不留意,全然不顾亮光的吸引,四下乱飞,结果误打误撞碰上了好“运气”,这些头脑简单的“愚蠢者”在“智者”消亡的地方反而顺利地得救,获得了新生。
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地被自己的习惯和惯性思维所左右。例如人们上班时总是习惯走一条固定的路线或是乘坐固定的某路公共汽车;出差时喜欢住在自己熟悉的宾馆——道理很简单,因为人们相信经验,害怕改变,担心这种改变会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但遗憾的是,人们的这种习惯实际上并非最佳的选择。在职场当中,很多人换了一个公司总是觉得难以适应,原因就在于他们总是将以前公司的那种文化和处事方式,拿到新公司里来套用,结果一再碰壁。事实上不是你现在的公司文化不好,而是你不能突破和改变旧有的思维习惯和行事的方式。
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因素就在于风险意识的弱化。因为我们做一件事情,越富于创造性,承担的风险就会越大,因此,尝试新事物、运用新方法,关键是要有勇气承担比循规蹈矩更多的风险。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在很多特定的时期,如果不能打破这种思维定势,反而会使我们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重蹈蜜蜂的覆辙!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冒险、学会应变,学会突破这种思维定势,找到更为广阔的天空。
打破思维定式的N种方法
人们在长年的生活经历中,形成了一些思维定势,而有些思维定式给我们造成了没必要的痛苦和视野的狭隘及束缚。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收藏着一个精美而考究的茶壶,经常倍爱有加地拿出来品赏。有一天深夜,他不慎将壶盖掉在地上,他以为一定是摔碎了,第二天索性将没盖的茶壶扔出了窗外。事后却意外发现,壶盖竟神使鬼差地落在拖鞋上完好无损。想到茶壶已扔,他非常懊恼,气愤地将壶盖狠狠地摔在地上——这回可真的是支离破碎。可几天以后,他发现扔掉的茶壶,居然完好无损地挂在窗外的树枝上,此人更是懊悔不已----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出现这种倾向,凭自己的经验和想当然看待事情、看待别人,自己消极看待事物也消极,自己心里阴暗看待别人也阴暗,思维定式就像给自己戴上了一幅有色眼镜,使所看到的世界改变了颜色,在不知不觉中情绪被左右,行为被支配,造成了不必要的痛苦。为什么有的人开心快乐,有的人抑郁,重要原因之一是自我的思维定式在作祟。改变一下自我不良的思维定式,就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思维定式不仅给我们造成了不必要的痛苦,而且容易使我们处理问题愚钝僵化。有这样一个智力测验题:一个茶馆里,一位公安局长正在和一个老头下棋。突然一个小孩儿跑进来,对公安局长说:“快回家吧,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头问公安局长:“这孩子是什么人?”局长说:“他是我儿子。”那么,请问那两个吵架的人和局长是什么关系?
有很多人对这个问题左思右想,不得其解。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只要你转变一下思维定式,想到公安局长是个女的,答案就简单解开。问题是人们常受思维定式的束缚,总把公安局长男性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如此,遇事爱钻牛角尖,不会转变思维方式,所以也走不出宿命般的可悲结局。
更为严重的是,思维定式可以影响一个人善恶和人生。有这样一个事例:一户人家有三个儿子,他们从小生活在父母无休止的争吵之中,父亲经常使用家庭暴力,母亲经常被打得遍体鳞伤。老大想:妈妈太可怜了!我以后结婚一定要善待老婆。老二想:结婚太没意思了,我今后一定不结婚。老三却想:老公是可以这样打老婆的!这说明:即使环境相同,思维方式不同也会影响到人生的不同。
所谓思维定式,是我们办某件事情时所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脑的认知有顽强的固定倾向,考虑问题视野狭窄、角度单一,自主性强。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个魔术大师有一个绝活,能在极短的时间里打开所有复杂的锁。有人考验他的本事,打制了一个坚固的铁牢,配上非常复杂的锁,看他能否从里面出来。15分钟、30分钟,他专注地工作;一个小时过去了,他头上开始冒汗;二个小时过去了,他仍听不到锁簧弹开的声音----他失望了,筋疲力尽地将身子靠在门上坐下来,此时牢门“吱唀”一声顺势而开。原来,门根本就没有上锁,自然也就无法开锁。大师的失败就在于他的思维定式,他太专注那把具有象征意义的锁了,先入为主的概念告诉他,只要是锁就一定是锁上的。结果是,牢门虽然没有上锁,但他心中的门却已上了锁。我们应该经常自省,自己的心中是否上了思维定式的锁。
打开思维定式的“锁”、不囿于思维定式的误区,就要视野开阔,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可采用这样几种思维方式:
正向思维。这主要用于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位老师带学生到河边春游,将学生分成四组,比赛竹篮打水,即用接力的方法用竹篮从河里打水倒入岸上十米外的桶里。许多同学习惯了“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思维定式,认为此举徒劳。十分钟后,比赛结束,老师作出结论:第一组篮子洗得非常干净,获净化奖——这恰如我们坚持读书,尽管初时有许多不解之处,看似白看,但看得多了心灵就会净化;第二组把篮子滴答的水尽量抖入桶中,水竟然积了三厘米,获得勤奋奖——这恰如我们坚持奋斗,尽管有时看似无望,但只要努力多,总会有所收获;第三组打水时,用竹篮捞上一些漂浮的垃圾,获环保奖——这恰如我们坚持奉献,尽管自己一无所获,但对别人是莫大的帮助;第四组捞到了小鱼小虾,获意外奖——这正如人生难免失败,但只要坚持不懈,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胜负没有定式,从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收益,只要转变一下思维定式,竹篮打水——未必一场空。我们不妨学学那位老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的事,不要都往消极的方面去思考,而要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它。这就像一杯水只剩下了半杯,有人看到是“我已经没有了半杯”,有人看到的是“我还有半杯水”。一个事物,不同角度去看,心绪不一样,效果不一样,一个消极,一个积极。所以,有时我们要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别让心思纠缠在消极或者困难的事情上。想不通时不妨换个角度想问题。经常想想自己做过的事情,不要想没做过的事情;经常想想自己得到的,而不要想自己没得到的-----用积极的角度看事物,自己的心情就会变好;世事不要往坏处想,自己的世界才会精彩。
延伸思维。一个小孩在路途中遇到一块石头,他必须搬开这块石头才能前行。他使尽力气最终也没搬开石头,他对爸爸说:“我尽力了,还是搬不动。”爸爸说:“ 不,你还是没尽力,你还没叫爸爸帮你搬开石头呢!”这个故事反映了延伸思维的道理,“尽力”不是光自己的使蛮力,还包括动脑筋,借用他人。人们都有这样那样的思维定式,有时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会发现另一片天地。
换取思维。有些我们需要的东西,你有我没有,我可以用自己能掌控的东西换取。有一个小男孩养了一只母兔,不久母兔生下几只小兔,小男孩没钱买蔬菜给兔子吃,也没时间打兔草。小孩想了一个办法,把邻居的小伙伴召集在一起,说如果谁愿意打兔草给小兔子吃,就以他们的名字给小兔子命名。结果,小男孩没有花一分钱,而小兔子一只只长得腰肥体壮。
小男孩从这件事受到启发,长大后,他如法炮制。一次,他为了独揽一条铁路的铁轨生意,找到了承揽这条铁路修筑权的董事长,说他有个大型钢厂,为了提高钢厂的名气,想用董事长的名字给钢厂命名。董事长欣然同意,并不久把这条铁路的所有铁轨生意都给了他。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钢铁大王的卡耐基。他就是使用的换取思维,巧妙地通过换取,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
移位思维。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个北京人对山西煤老板吹牛:“只要肯花钱,在北京我没有办不了的事。”煤老板说:“给你500万,你能将俺爹的照片挂到天安门城楼上去吗?”北京人说:“钱太少,办不了。”煤老板说:“那给你1000万,咋样?”北京人说:“行,一周之内。”一周后,煤老板进京,看见天安门上挂的仍是毛主席的照片,于是找北京人退钱。可北京人称:已办,不能退。煤老板怒辩:天安门上的照片不是他爹的。这时,北京人说道:“是你爹的啊,不信,你回去以后查查户口就知道了。”煤老板无奈回到家乡,到派出所一查户口,发现自己的名字已改成了“毛岸英”----此可谓,思路一变天地宽。主攻方向不同,移位一下方向,把这种方法引用到工作中吧,也许能产生奇迹。
还有一段子也属移位思维:老和尚问小和尚:“如果你前进一步是死,后退一步则亡,你该怎么办?”小和尚毫不犹豫地说:“我往旁边去。” 天无绝人之路,人生路上遭遇进退两难的境况时,换个角度思考,也许就会明白:路的旁边还是路。
倒转思维。有这样一个事例:老师问学生,“有人要烧壶开水,等生好火发现柴不够,他该怎么办?”有学生回答赶快去找,有的说去借、去买---老师说:“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学生们顿开茅塞。
我见过一幅漫画,我咋看画面,是一幅一个人在哭的头像。可朋友告诉我,“你把画倒过来看,会怎么样呢?”我试着把漫画倒了过来一看,简直不可思议,刚才还是泪流满面的脸,一下变得笑容可掬。从绘画的角度来看,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看到的效果不同的。其实,好多事也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倒过来想想,倒过来看看,说不定,会改变你的心境。比如,经历失败、遭受挫折,本是令你哭、令你伤心的事。但如果说,每一次成功,都要经历十次失败和挫折,那么你所经受的每一次失败和挫折,不都是在向成功靠近一步吗?这样倒过来一看,失败和挫折不就成了人生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吗?
庄子也曾讲过一个故事:有人种葫芦,结了个很大的葫芦。葫芦一般是用来盛水的,可这只葫芦大的如果装满水就会炸裂,如作水瓢用也没这么大的缸。正当人们不知怎么办时,庄子说:“你们只知道把水装在里面,怎么就不知道把水装在外边呢?把它放在河里当船不是很好吗?!”这就是睿智过人的倒转思维。很多时候,束缚人的不是外界,而是自己的定式思维。只要打破一下思维定式,换个位置、换个角度、换个思路,就会看到许多别样的人生风景,甚至可以创造新的奇迹。
思维角度、思维方式很多,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要根据个人的境遇和情况。比如遇到不公的时候,就得多用正向思维;而自己志得意满的时候,要多用逆向思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