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脑力开发>思维方式>发散思维>

打破思维常规小故事

家文分享

  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第一大要素,但要创新就必须打破思维常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了打破思维常规小故事,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打破思维常规小故事一

  搬家

  相传,大英图书老馆年久失修,在新的地方建立了一个新的图书馆,新馆建成后,要把老馆的书搬到新馆去。这本来是一个搬家公司的事,没什么好策划的,把书装上车、拉走、摆放到新馆即可。问题是预算需要350万英镑,但图书馆里却没有那么多钱。眼看雨季就要到了,不马上搬家,这损失就大了,怎么办呢?

  正当馆长苦恼的时候,一个馆员问馆长苦恼什么?馆长把这个情况给馆员介绍了一下。几天之后,馆员找到馆长,告诉馆长他有一个解决方案,不过仍然需要150万英镑。馆长十分高兴,因为图书馆有能力支付这些费用。

  “快说出来!”馆长很着急。

  馆员说:“好主意也是商品,我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馆长更着急了。

  “如果把150万都花尽了,那权当我给图书馆作贡献了;如果有剩余,图书馆把剩余的钱给我。”

  “那有什么问题?350万我都认可了,150万以内剩余的钱给你,我马上就能作主!”馆长坚定地说。

  “那咱们签个合同?”馆员意识到发财的机会到了。

  合同签订了,不久就实施了馆员的搬家方案。花150万?连零头都没有用完,就把图书馆给搬完了。

  原来,图书馆在报纸上发出了一条惊人的消息:从即日起,大英图书馆免费、无限量向市民借阅图书,条件是从老借出,还到新馆……。

  启示:

  创造性思维的一个表现是,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进行习惯于自始自终地用一种思想去观察和解决问题。结果自己给自己设置了一个“桎梏”,逐渐形成一种思维定式,从而阻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其实,有时成功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只需要我们反过来想一想。

  打破思维常规小故事二

  乘虚而入

  如今在中东的家用电器市场上,日本人独占鳌头。但在20年前,只有在杂货摊上才能找到一些日本产的晶体管收音机。

  1973年,佐藤泰雄受日本富士通公司指派,到中东地区推销空调器。当时中东的空调器市场由美国货独领风骚。

  经过一番仔细的考察,佐藤发现,中东地区的酷热气温、含盐分极高的潮湿海风以及从沙漠吹来的尘土,很容易使空调器露在室外的部分生锈、堵塞,因此,一般可用十几年的空调器在这里不过几年就报废了。而美国广商对此熟视无睹。

  佐藤认为,这正是富士通空调器打入中东市场的契机。

  于是,他从日本请来公司的技术人员,对原有产品反复改进,使之适合中东的特殊气候环境,并让公司设计出富丽堂皇的商标和产品说明书,以招徕顾客。依靠优质的产品和售后服务,富士通空调器逐步在当地建立了良好的声誉。

  1973年石油危机以后,中东产油国一夜之间成了腰缠万贯的巨富,对国外的高档消费品需求急剧膨胀,富士通的空调器便一举占领了中东市场。

  打破思维常规小故事三

  造就你自己的规则

  按照古代寓言书的记载,谁能解开奇异的高尔丁死结,谁就注定成为亚洲王。

  所有试图解开这个复杂怪结的人都失败了。后来轮到亚历山大来试一试。他想尽办法要找到这个结的线头。结果还是一筹莫展。后来他说:“我要建立我自己的解结规则。”他拔出剑来将结劈为两半。他成了亚洲王。

  打破思维常规小故事四

  出售“原始”

  日本的兵库县有一个丹波村,交通很不方便,村子很穷,没什么特产。为使村子富起来,村人请了很有经验的井坂弘毅先生来做顾问。井坂先生考虑:要使这个村子富起来,就得想办法使之“商品化”,可是这里有什么东西可卖呢?井坂先生绞尽脑汁,突然灵机一动:如今在物质文明中生活的现代人,厌倦了城市的繁嚣,对“原始”生活自有尝试的兴趣,因而说服村里人在树上筑屋而居。

  很快,新闻传开了。不少城市人争相涌入这个小村,为的是体会另一种生活方式。

  随着观光人数的增加,丹波村的收入大大增加。他们盖起了漂亮的餐厅、旅馆,公路也铺好了,汽车可以直达村前。然而,来旅游的人反而日渐减少。因为这里曾经吸引人的是极不方便的原始生活方式,而现在却什么都有了,与城市没什么两样,城市人还来这里干什么呢?

  然而,出售“原始”已经使丹波人走向现代,改变了落后面貌。

  打破思维常规小故事五

  看到画面之外

  1866年,一个衣荷华州的农民望着紧挨他的田边正在修建的横跨美洲大陆的铁路,看见铺好的铁轨和驶过的火车,他想,所谓铁路不过就是铁轨和火车。他没有看见什么呢?他的产品可以更快地得到更多的市场,他们从此就要全力与来自外地的产品竞争,在一星期之内人们就可以从东海岸到达西海岸。人们可以分享知识,不同地域的人们可以相聚,可以结婚。他看见了钢铁和车轮,但是他没有看见随后将会发生的事情。

  打破思维常规小故事六

  牙膏口径的故事

  美国有一间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每年营业额蒸蒸日上。

  记录显示,前十年每年的营业增长率为10—20%,令董事部雀跃万分。

  不过,业绩进入第十一年,第十二年及第十二年时,则停滞下来,每个月维持同样的数字。

  董事部对此三年业绩表现感到不满,便召开全国经理级高层会议,以商讨对策。

  会议中,有名年轻经理站起来,对董事部说:“我手中有张纸,纸里有个建议,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议,必须另付我5万元!”

  总裁听了很生气说:“我每个月都支付你薪水,另有要红、奖励。现在叫你来开会讨论,你还要另外要求5万元。是否过分?”

  “总裁先生,请别误会。若我的建议行不通。您可以将它丢弃,一毫钱也不必付。“年轻的经理解释说。

  “好!”总裁接过那张纸后,阅毕,马上签了一张5万元支票给那年轻经理。

  那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有的牙膏开口扩大1m

  总裁马上下令更换新的包装。

  试想,每天早上,每个消费者多用1mm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费量将多出多少倍呢?

  这个决定,使该公司第十四年的营业额增加了32%。

  打破思维常规小故事七

  顺其自然

  一位建筑师设计了位于中央绿地四周的办公楼群。竣工后园林管理局的人来问他,人行道应该修在哪里?“在大楼之间的空地上全种上草,”他回答。夏天过后,在大楼之间的草地上踩出了许多小道。这些踩出来的小道优雅自然,走的人多就宽,走的人少就窄。秋天,这位建筑师就让人们沿着这些踩出来的痕迹铺设人行道。这些道路的设计相当优美,同时完全满足了行人的需要。

  打破思维常规小故事八

  谁刻的老鼠最像

  某国有两个非常杰出的木匠,技艺难分高下,国王突发奇想,要他们三天内雕刻出一只老鼠,谁的更逼真,就重奖谁,并宣布他是技术最好的木匠。

  三天后,两个木匠都交活儿了,国王请大臣们帮助一起评判。

  第一位木匠刻的老鼠栩栩如生,连老鼠的胡须都会动,第二位木匠刻的老鼠只有老鼠的神态,粗燥得很,远没有第一位木匠雕刻得精细。大家一致认为是第一位木匠的作品获胜。

  但第二位木匠表示异议,他说:“猫对老鼠最有感觉,要决定我们雕刻的是否像老鼠,应该由猫来决定。”国王想想也有道理,就叫人带几只猫上来。没想到的是:猫见了雕刻的老鼠,不约而同地向那只看起来并不像老鼠的“老鼠”扑过去,又是啃,又是咬,对旁边的那只栩栩如生的“老鼠”却视而不见。

  事实胜于雄辩,国王只好宣布第二位木匠获胜。但国王很纳闷,就问第二位木匠:“你是如何让猫以为你刻的是真老鼠的呢?”

  “其实很简单,我只不过是用混有鱼骨头的材料雕刻老鼠吧了,猫在乎的不是像与不像老鼠,而是有没有腥味。”

  
看了“打破思维常规小故事”的人还看:

1.有关于打破思维常规的小故事

2.打破常规思维的小故事10则

3.发散思维

4.思维方式训练

5.有关于发散思维的故事

    28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