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脑力开发>思维方式>抽象思维>

小学生数学思维特点

佳玲分享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化改革,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小学生数学思维特点,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由于生理、心理和知识发展水平的局限,数学思维活动水平的层次不高而且很不稳定,可塑性很大,无论是观察、概括能力,还是分析、类比等推理论证能力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臻成熟。分析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特点,主要依据相关心理学家对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研究及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以此能准确的把握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特点。

  (一)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六七岁到十一二岁左右的认知水平处于具体运算阶段(The Concrete Operational Period),其特点是运算的形式还没有同内容相分离。学生只能对目前情境中的具体事物的性质和各种事物间的关系进行思考,思维的对象局限于现实所提供的具体材料范围内。直接后果是:“运算只能分别在各个领①域内发展并导致这些领域的结构化,它们并没有达到完全的普遍性。”学生在实

  际的数学学习中,其具体形象思维主要表现为直观思维,对具体、形象的问题思考时比较活跃,对于抽象问题则表现得迷茫、困惑。在解题过程中,通常想到套用某些现成的公式,一旦问题解决不了就束手无策。这些现象直接暴露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贫乏及思维定势引起的思维灵活性的缺失。

  (二)逻辑思维处于初始阶段

  数学逻辑思维是以数学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基本形式,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为主要方法,并能用词语或符合加以逻辑地表达的思维方式。②心理学家研究表明,7—12岁的儿童逻辑思维处于初始阶段,在数学学习中主要表现为不能正确把握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不能顺利进行多步分析、综合推理,其数学思维不严谨、不规范。日常教学中,我们常见到四年级的学生在完成脱式计算时存在繁琐重复、条理不清晰等现象。因此,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之一。

  (三)思维缺乏整体性

  思维零散、不连贯,缺乏整体性是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体现在不能准确找到和顺利应用问题解决的策略。庞维国认为:“面临问题情境时,如果学生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策略,通常是无法实现对问题的解答”。③追其根源,日常数学学习中,学生往往注重对数学知识形式上的理解、记忆,忽视其来龙去脉;对数量之间的逻辑关系通常缺乏了解;对各种数学方法缺乏清晰的判断,方法与方法之间没有做细致的区分。这些因素阻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地建立思维的整体结构。因此,在解决问题时,思维呈现混乱甚至停滞现象,进而不能顺利的找到问题解决的策略。

  (四)思维方向性单一

  根据思维的指向性,思维可以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体现了思维的多方向性,要求根据已知信息,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的问题解答。发散思维主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品质,这也是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取向之一。而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学生明显表露出思考问题时不善于根据已有信息,从多角度、多方面、多维度去分析问题,进而解答问题。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培养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

  这就是说,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四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四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四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四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

  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就作出结论。最好举两三个例子,每举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作出个别判断。如(1+2)+3=1+(2+3),先把1和2加在一起再同3相加,与先把2和3加在一起再同1相加,结果相同〕。然后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即等号左端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而等号右端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最后作出一般的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理解得更清楚,而且学到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然后再把得到的一般结论应用到具体的计算(如57+28+12)中去并能说出根据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这样又学到演绎的推理方法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激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需要的情境。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善于将课题转化为 1学生认知中的矛盾、内在的需要,还要不断设疑、激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让学生从情境中激发求知欲,从情境中产生问题。我经常采用的方法有:以旧引新,沟通引趣;提示矛盾,设疑生趣;故事开场,引发兴趣;制造悬念,激发兴趣等。

  在教学中,我尝试利用生动的问题情境。例如,教学《圆的周长》的导入部分:先出示不同圆形物体,要学生去测量它们的周长,学生感觉能够测量得出;当教师拿一根绳子在空中做圆周运动时组成的圆,学生感觉测这个圆的周长很困难,进而激发寻找更好的办法计算圆的周长的欲望。因此,教师只有努力创设情境,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做到教学民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与学氛围,才能打开学生的“问题闸门”,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设计好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每位老师的头脑中都应该装有每个知识点各种题目。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学生情况的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比如: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举个具体例子:“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也一定是方程()”。如要作出正确判断,学生就要充分理解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四、开拓思路,诱发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我们看到了创新思维的最明显的标志。这种思维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体现出高度的创造思维的特点。徐利治教授曾指出:创造能力 = 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思维的发散性,表现在思维过程中,不受一定解题模式的束缚,从问题个性中探求共性,寻求变异,多角度、多层次去猜想、延伸、开拓,是一种不定势的思维形式。

  开放性的特点,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利用变式训练,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来开阔学生思路,引起思维迁移,延伸思维的广阔性,这类题具有很强的严密性和发散性,通过训练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一个广阔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类题的题设与结论不匹配,需要周密思考,恰当运用数学知识去发挥、探索、推断,从而得到多个结果。此类题往往称为“开放型”试题,如:“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开放型问题设计是数学教学的一种形式,一种教学观,又是一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意识和做法,具有很好的导向性,是今后出题的一种趋势。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需要教师进行教学的改革和探索,营造创新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勇于质疑、敢于创新。长期下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能得到提高。
看了小学生数学思维特点的人还看了:

1.阐述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特点

2.幼儿园的数学思维特点

3.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

4.关于初中生的数学思维特点

5.浅谈小学数学思维与兴趣的培养

6.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

    1468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