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职称论文>

环境工程职称论文怎么写

家文分享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工程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环境工程职称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环境工程职称论文篇一

  生态与环境工程

  摘要: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城市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蚌埠市生活垃圾的处置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蚌埠市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问题。

  关键词: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对策

  中图分类号:R124.3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随着蚌埠市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大量增加,在城市生活垃圾总量迅速增加的同时,构成也相应发生很大的变化,垃圾中的各类纸张或塑料包装物、金属、塑料玻璃器皿大大增加。可燃的有机物不断增加,垃圾的热值将越来越高,可利用的价值也将增加。大量增长的城市生活垃圾及垃圾构成的变化.不仅加重了城市的环境污染。而且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已是治理环境污染、促进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

  蚌埠市2007年末全市总人口355.27万,其中农业人口258.5万;全市城镇化率33.47%,城市人口密度3054人/平方公里。2003~2007年的数据显示:生活垃圾的增长幅度正逐步增大,平均维持在5%左右。

  蚌埠市生活垃圾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物包括动物、植物、纸张、织物、木材、塑料等;有机物有灰分、瓦砾、玻璃、金属和其它等。

  大量增长的城市生活垃圾及垃圾构成的变化.不仅加重了城市的环境污染。而且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已是治理环境污染、促进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

  2 蚌埠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2007年蚌埠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42.229万吨,其中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量26.09万吨,占61.8%;生活垃圾简易填埋量15.429万吨,占36.55%;生活垃圾堆肥量0.24万吨,占0.57%;生活垃圾焚烧量0.03万吨,占0.07%;生活垃圾其他处置方式处置量0.43万吨,占1.02%。

  截止2007年底,全市垃圾处理场共4座,其中无害化填埋场1座,占总数的25%,简易填埋场3座,分布在怀远、五河、固镇三县,占总数的75%。全市无垃圾焚烧设施及垃圾堆肥场所。

  蚌埠市垃圾填埋场设计总容量为805万m3,已填埋总容量为128万m3,占15.90%,剩余容量为677万m3。其中无害化填埋场设计容量为508万m3,已填埋容量为48万m3,占9.45%;简易填埋场设计容量为297万m3,已填埋容量为80万m3,占26.94%。全市的垃圾渗滤液除了蚌埠市区垃圾卫生填埋场有一套厌氧处理系统外,能够处理部分垃圾渗滤液中的COD,其余三座垃圾简易填埋场都无处理设施。

  虽然蚌埠市生活垃圾处置率为100%,但存在几个问题:

  一是只有市区的垃圾进行了卫生填埋,三个县城无垃圾卫生填埋场,简易填埋量大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周围环境。

  二是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不完善,现有的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处理效率仅为0.15%,势必造成地下水和淮河水体环境的严重污染。

  三是未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导致生活垃圾填埋处理污染风险大,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比例低,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进一步加重了填埋场的负担。

  四是垃圾卫生填埋场现有处置方式处理成本较高,每年高额的生活垃圾处理成本,加大了地方财政支出负担。

  因此处理好这些数量巨大的城市生活垃圾,使之达到国家提出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三个基本目标,保证城市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已是刻不容缓。

  3 蚌埠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对策

  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总对策是: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因此建议蚌埠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技术路线为:第一步,分类收集、运输;第二步,可回收利用的资源回收利用;第三步,根据垃圾特性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焚烧、生化处理;最后,不可处理的进行卫生填埋。

  3.1 尽快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目前,生活垃圾采用混合收集,填埋处理的大多都是混合原生垃圾。为使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应根据垃圾的成分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另外垃圾中有大量可再生资源,实行垃圾分类可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垃圾一般可分为纸类、塑料、玻璃、金属和有机垃圾等五类。将可回收的利用的垃圾分类回收后送到有关部门做原料,剩余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收运处置。这样做将大大降低垃圾总量,减少垃圾转运中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减轻环卫部门清运和处理垃圾的负担,延长填埋场的使用寿命。

  要加强垃圾分类回收,首先应加强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教育,通过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宣传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意义,呼吁每个公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其次,应该将垃圾分类产生的经济效益用于垃圾分类。实施垃圾分类可以节约自然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好处不能只停留在宣传上,而是要将产生的经济效益回馈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搭建垃圾分类的循环经济链条,让政府和企业都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推进市场化运作,形成运作企业化、监管政府化的有效运行模式。一方面进行必要的硬件设施配备,如分类垃圾桶、分类回收车等;另一方面让参与垃圾分类的群众得到实惠,如对一些垃圾资源进行有偿回收。

  3.2 加快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置设施

  生活垃圾处理的工艺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垃圾的焚烧处理方式完全可以达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需要,把对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因此要积极探索蚌埠市垃圾焚烧处理的可行性,找出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垃圾处置方式。

  蚌埠市现有垃圾卫生填埋场一座,但垃圾渗滤液处理效率较低,填埋处理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有机物浓度高,并通过地表径流和填埋场土壤下渗,影响地下水和地表水水质。因此应尽快建设蚌埠市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改善垃圾渗滤液污染现状,可有效地避免和防止垃圾渗滤液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周边农田灌溉水质、预防各种传染病的传播等。

  加快建设怀远、五河、固镇三县的垃圾卫生填埋场,增加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减轻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土地资源日益紧张,而导致的垃圾出路难局面。

  无论采取何种垃圾处理方式,垃圾处置设施的选址对污染控制至关重要。垃圾处置设施的选址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有关污染控制标准和技术规范,如《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等,并根据垃圾处理方式及产生的环境影响程度,设置一定的防护距离。

  3.3 建立完善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机制

  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上建立市场化的收费体制和机制,改革现有垃圾处理场的体制和运作机制,借鉴污染在线运营管理的成功经验,成立垃圾处置运营公司,由其进行垃圾处置,保证垃圾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运转费用由政府和“垃圾产生者付费”两部分构成。因此市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垃圾处理的经济政策。向居民、企事业单位合理地收取垃圾处理费,促进城市垃圾环卫制度的良性发展。同时。政府通过减免税的优惠政策、土地折股的方式与企业共同投资,去吸引、鼓励企业投资垃圾处理。

  3.4 加大监管力度

  根据《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现行的垃圾处理标准和技术规范,将生活垃圾处理纳入法制化管理。各级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监管,特别是对建设过程中的监管,实行工程质量责任制。新建垃圾处理设施必须达到质量标准和垃圾处理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确保投资效益和环境效益。强化对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的日常监督和监测,确保垃圾处置无害化,防止二次污染。

  参考文献

  [1]王海霞,姚瑞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形势与前景[M].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25卷第6期.

  [2]丁长红.盘锦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年第20卷第6期.

  [3]王丽.锦州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展望[J].科技创业月刊,2010年第1期.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环境工程职称论文

265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