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职称论文>

副高老师职称评定论文范文

家文分享

  老师是一个令人敬仰的职业,但是教师的职称评定论文要怎么写呢?小编整理了副高老师职称论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副高老师职称论文篇一:《浅谈中专老师如何处理突发事件》

  摘要:突发事件是指老师在上课及日常的班级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突然的出乎意料的事情,通过冷静自制,尊重体谅,耐心细致,循序渐进,掌握尺度,因人施教,有的放矢处理方法,结合学生心理特点采取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关键词:突发事件;冷静;自制;耐心;因人施教

  所谓突发事件是指老师在上课及日常的班级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突然的出乎意料的事情。比如学生之间的冲突、学生与老师的顶撞、学生的突然的情绪表现等等。这些突发事件归结起来有这样的共同点:突发性、聚众性、情绪性、破坏性等等。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意义非常重大。处理得好,会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处理不当,则会产生不良的后果。所以处理突发事件是老师工作的一门艺术,老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现状,认真分析突发事件的特点,深刻认识把握育人的本质特点和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冷静自制,尊重体谅

  作为教师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是善于调节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尤其是注意不能把个人的情绪带到突发事件的处理中,许多突发事件本来就是在学生的一时冲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发生的,老师如果一遇到突发事件就感情冲动,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学生,只会使学生产生更大的反感和逆反心理,最终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反而可能把事件弄得更糟糕,从而使学生的心灵留下难以弥合的创伤,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乃至产生对立情绪,从而给班级工作带来更多的困难。反之,如果老师在耳闻目睹突发事件后,能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冷静思考,充分尊重、体谅学生,变“牧羊人”为“领羊人”,则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目前中专学生在课堂上违反纪律的现象可以说是司空见惯了,学生与老师的顶撞这样的突发事件也时有发生。在处理这方面的突发事件时,老师应冷静,因为学生刚刚与老师在课堂上激烈冲突过,其情绪一定很激动,内心很难迅速平静,老师如果粗暴、简单地处理,势必会火上浇油。曾经有位老师在处理这类事情时没有冷静自制、尊重学生,在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情况下就强制学生公开道歉,最终使得这位学生对老师产生怨恨之情,甚至带动其他几个表现不太好的学生公然与老师对抗,使得老师的工作陷入极大的被动之中。由此可见,冷静自制,尊重体谅是老师处理突发事件的前提条件。

  2、耐心细致,全面了解

  由于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较为频繁,老师也经常被这些事情弄得身心疲惫,但处理事情时的耐心细致实在是很关键的。老师了解情况要详细,处理问题要细致,要深入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并且加以科学的分析,根据问题的性质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样面对学生才会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晓之以情,才会使学生口服、心服,从而收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突发事件,一个我很器重的班干部突然闹情绪甩担子,而且态度相当坚决,令我措手不及。我没有听他的一面之词,而是一边耐心地做他的工作,一边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情况,原来这个班主干部在维持班级纪律时,只知道自己的出发点是好的,而不注意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自习课纪律不好时,他就粗暴地拍桌子或者大吼几声以示警告,同学对他颇为不满,令他很是苦恼,所以他干脆就打退堂鼓了。了解情况后,我和他一起分析事情的前前后后,并引导他换位思考,肯定了他正确的动机,指出其不足,并给以方法上的指导,他又愉快地走马上任了。从以上事例中可以看出,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老师越耐心细致,了解情况越全面,则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以退为进,循序渐进

  发生了突发事件,学生犯了错误后,老师有时可不急于批评,而是有意“冷落”,耐心“等待”,以退为进,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对有些比较复杂的突发事件,又必须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在事件发生的初始阶段,要通过正当的方式“移情”,疏散双方的矛盾,以冷对热,以静制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外界的教育作用,在人们情绪激动时,常表现为零效应,甚至产生负效应。中专学生由于学业负担较轻,精力不能完全放在学习上,课余时间同学之间的接触较为广泛,矛盾也相应产生,经常为一些小事脸红脖子粗,各执一词,“战争”似乎随时都会爆发。因此,要处理好双方的矛盾,首先必须冷却双方的怒火,待双方平静下来后,抓紧了解事件发生的经过,抓住主要矛盾,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让他们设想矛盾激化可能带来的后果,从而进行冷静的反思。最后,指出解决问题应当寻求的正确途径和方法。这样,便可使矛盾双方的认识得到提高,问题提到圆满解决。

  4、就事论事,掌握尺度

  处理突发事件,一般应“就事论事”,也即不要东拉西扯、搞牵连。如果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把以前旧账再翻过来一起算,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小题大做或者故意跟他过不去,导致影响问题的正确解决。一般来讲,老师应分清事情性质,掌握好处理问题的尺度,性质较轻的,不要随意扩大,上纲上线,特别是发生在后进生身上的突发事件,更要注意不扩大化;性质重的,诸如打架斗殴、离校出走等,亦不能缩小问题,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无论事情轻重,老师都应引导学生善于通过某件事情的表现现象,看清事情的本质,与学生一起分析某个错误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危害,使学生逐渐悔悟而有所警惕,这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5、视其个性,因人施教

  突发事件在任何学生身上都有可能发生,老师应实事求是,一视同仁,避免学生产生不满情绪。同时,老师也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施教。有些学生,他们的自尊心特别强,自卑心也重,他们十分重视老师、同学对他们的评价,因此老师在处理这些学生身上的突发事件时,一定要注意批评教育的时机、场所、氛围乃至语言的作用等。对有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老师可针对他们的错误行为当众严厉批评,如打架斗殴、蓄意破坏等事情;而对有些心理脆弱甚至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老师则应慎重一些,可个别谈心,耐心疏导。对发生在女生身上的突发事件,比如早恋等具有隐私性的问题,老师还要充分考虑女生敏感、畏惧等心理,一般不宜公开化处理。总之,老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对于不同气质、性格特点的学生,要区别对待,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做到“药”到“病”除。

  6、有的放矢,因势利导

  突发事件的经常发生,给班级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老师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还应高瞻远瞩,不要只满足于某件事情的暂时解决,应有的放矢地适时地对全班学生加强教育,因势利导,抓住契机,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引导他们从内心严格要求自己,达到防患未然的目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多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唤醒学生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曾经有段时间,我班有几个学生迷恋玩游戏机,甚至有时带到教室里玩,终因有次发出了声音而被任课老师发现。知道情况后,我到班级作了调查,在班上收到了好几个游戏机,正好期中考试这几个游戏机爱好者成绩都有了明显的下降,我利用这个机会,在班上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让这几个经教育后醒悟的游戏机迷在班上公开谈自己的体会。其他学生都能从他们身上明白“玩物丧志”的道理,获得了很深的感受。他们在其他方面的不良表现也有所收敛,如迷恋看武侠小说、迷恋上网等,班风也有了很大的好转。因此,老师处理突发事件如能达到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那就确实收到了提高学生素质的优良效果了。

  总而言之,学生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发生的突发事件是层出不穷的,处理突发事件是一个灵活、复杂的过程,老师要迎难而上,要有满腔的热情、万分的耐心,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应用现代教育心理学知识,努力增强处理突发事件的艺术性。

  参考文献:

  1.张富国,班主任工作的思考,《卫生职业教育》 2008 第2期

  2. 赵利萍,浅谈对职校生的管理 ,《现代农业》 2010 第9期

  3. 包能惠,班主任工作中的创新艺术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9 第14期

  4. 周爱敏,浅议初中班主任的工作方法 ,《吉林教育》 2008 第25

  副高老师职称论文篇二:《语文老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已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新要求。因此每位教师要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尽快走进新课程。我们每一个 教育工作者都应义不容辞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实验中去。那么,作为语文老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呢?我认为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一、转变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的转变,是适应语文新课改的根本前提。面对语文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展开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1、师生平等观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 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由课程知识体系的传授者转换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要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因此语文教师要强化两种意识。(1)、民主意识。即语文教师要创设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 (2)、人本意识。既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那么,教师就理当以全面发展其情感要素和智力要素为课程目标,努力做到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

  2、学法指导观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因此语文教师要切实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它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所学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自己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它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 (3)、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从学科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等探索活动,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同行合作观 在以前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彼此之间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例如,在研究性学习中由于语文一项课题往往涉及到地理、 历史、 政治等多种学科,需要几位教师同时参与指导。

  4、终身学习观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1)、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为此,我们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积极钻研新教材。(2)、学习学科相关领域的知识。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应当涉猎 科学、 艺术等领域。

  5、大语文教育观 所谓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实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

  语文新课程体系打破了学校与社会、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壁垒,逐步做到课堂教学、语文活动、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相结合,使语文教学变得更加开放、创新,充满活力。因此语文教师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更富有活力;又要使教学走进 自然、走向社会,做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二、转变教学行为 语文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根本转变,这样才能主动适应并投入新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实国家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行为转变。

  1、变以教师教为中心为以学生学为中心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 发展的。比如常见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强调学法与教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优结合。它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课堂教学方法,从而保证教法与学法相得益彰。

  2、变注重教学的结果为注重教学的过程 “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弊端。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教学的结果,甚至让学生去背诵“标准答案”,而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导致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思维断层,降低了教学的质量。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 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掌握知识,掌握规律。新课程倡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发展。

  3、变注重知识传授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 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 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4、变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为个性化教学模式 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如同加工厂生产产品,它不符合学生实际,压抑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导致现行课堂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和矛盾的产生。新课改要求我们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个性化教学的科学依据,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模式。

  5、变单一化的评价模式为多元化的评价模式 传统的评价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惟一尺度,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真正的评价应该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 现代评价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诸如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评价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评价方式也要多样化,不仅要重视量的评价,还要注重质的评价,评价的功能要由侧重甄别筛选转向侧重学生的发展。

  面对新课程,我们既不能有惧怕思想,害怕自己不能适应,更不能认为新课改与己无关,墨守成规,无所作为。我们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诚心接受,热情投入,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钻研新教材,敢于探索,努力实践。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树立决心,充满信心,建立自信,在学习中实验,在实验中学习,尽快掌握新教材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就一定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为语文新课改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副高老师职称论文篇三:《浅谈体育老师的能力结构》

  摘要: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体育工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的工作质量。人们称誉体育教师是培养体魄健壮的建设者与保卫者的园丁,是青年健美的设计师。

  关键词:体育老师,能力结构

  由于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他们不仅要“动脑”,而且要“动体”。有理论又要实践既要把凝聚在教材、教科书里的知识、情感、世界观、健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智能、情感、世界观和健康水平;同时还要有传授这一切的能力,更要有能力实现这一切的教育转化作用。因此,体育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更要培养体育教师工作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能力是体育教师在教育舞台上赖以立足的两大支柱。那么体育教师的能力应包含哪些内容呢?

  根据体育教师工作任务、范围、对象的特点和教学过程、形式和方法手段的特殊性,体育教师的能力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育影响进行加工的能力

  教育影响是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等。。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教师在众多的教育影响中,首先要判断,选择最有教育价值的影响,然后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已有的发展水平进行组织、加工,使学生有主动接受教育的愿望。作为体育教师要能做到这些,他应具有熟悉地编写各种教学工作文件;对学生行为、学习、思想情况的深入了解、分析、判断的能力;善于迅速的运用队列、队形、正确调动队伍的组织教学能力;分析评价教学质量的能力。

  2.对教育影响进行传导的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能传递社会经验,语言中包含了人类世代积累的精神财富。在体育教师的教学中,知识信息的转换和传递是工作的主要手段,而这种手段具有显著的示范性特征。体育教学中理论的讲授和实践的指导是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而语言是让学生从具体、形象、可感的认知入手进而简洁明了地把握住抽象的事物本质。如动作要领的讲解、口令,形象描述动作,动作示范等都要求教师有口齿清晰、准确鲜明、形象生动、富有感情、逻辑严密、富于哲理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正确无误的示范能力。此外,体育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在思想、纪律以及职业思想教育中用自己的经历、认识、现身说法教育学生。

  3.组织管理的能力

  每一个称职的教师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集“教书育人”的重任于一身。体育教师接触学生多、有关工作影响面大;不仅授课班级多,而且要组织全校的早操、课间操,指导各种全校有关集会活动等等。体育教师无论是课堂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是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所以,对学生进行组织、领导、监督和调节的能力是体育教师发挥作用的保证。

  4.创造思维的能力

  由于体育工作内容与形式的特点,体育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和技能,还要进行创造。体育教学中,教学手段、方法,措施、组织形式,动作的构思和设计,教育规律的运用,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千变万化的教育条件,绝不是“照本宣科”、照搬现成的模式,而是要有独立思考和求新走自己的道路,探求前人未探求的领域,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具有创造思维的能力。体育教师工作的创造性还表现在对突发事件恰当处置的能力。

  5.科学研究的能力

  体育教师的工作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成功的推广,以及探求新的发展和教学与训练中面临的许多问题,都需要在科研与教学实践中解决,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

  6.社会交往能力

  体育工作是一项群众性工作,集体竞赛活动多。体育教师的工作不仅面向学生,也面向社会。学校经常利用节、假日开展校内外体育竞赛等,体育教师广泛地接触社会、同社会保持紧密的联系。体育教师不仅要了解和掌握学生在校受教育的情况,也要了解社会环境对学生所能产生的各种影响并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使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共同协调起来,达到学校教育的目的,体育教师的社会交往能力显示出其更为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根据体育工作的特殊性,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它直接反映出体育教师的工作水平和质量、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工作。此外,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正处于起步中,学校教育经费不宽裕以及体育工作在社会实际中有不少方面尚未摆到应有的地位,体育教师辛勤的劳动常难以得到人们的正确认识。因而,体育教师还应具有身心承受能力以及在艰苦创业、勤俭办学中要能有维修、保养体育场地、器材的能力。


猜你喜欢:

1.教师评高级职称论文

2.高级教师职称论文范文

3.浅析我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论文

4.副高职称评审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5.晋升副高职称工作总结范文

6.教师晋升职称论文

    248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