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论文
近年来,新媒体己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它的应用范围也愈加广泛。对于我国高校的大学生而言,新媒体不仅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等思想观念,更成为了他们获得多方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机遇伴随的是,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全文如下: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多元化信息通过各种途径得以传播。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意识、人际交往等方面已被赋予了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使大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与便捷;与此同时,一些错误的价值观、有害信息等对大学生的认知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转变教育理念,健全校园新媒体信息的监督机制和构建微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等措施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具体表现及其原因
1、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具体表现
第一,大学生交往方式的虚拟化。在互联网上,大学生交流采取更多的匿名方式,以减少来自社会因素或其他人的干扰,它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和言论自由,能有效地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所以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表达想法和见解的理想选择。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虚拟空间活动的比例逐渐增加,并且成为他们缓解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的一种方式。
第二,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自主化。传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课堂学习,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学习,而是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的教育资源进行互动式学习,比如通过微信平台来进行互动交流。新媒体以其丰富的信息和搜索的便捷性大大拓展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新的学习方法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习惯、增强学生独自学习的能力。
第三,大学生生活方式的网络化。以网络购物为例,现在大学生购物、买书、订票、订餐等日常活动主要通过互联网进行。据统计,截止2011年底,淘宝网拥有注册会员3.7亿,交易额为6100.8亿元人民币,其中大学生占有很大比例。除此之外,QQ、人人网、微博等媒体的广泛应用,方便了人们交往,使得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交际领域更为广阔。
2、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产生影响的原因
第一,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90.5%的大学生使用互联网作为重要的信息渠道[1]。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和他们使用新媒体的动机是相对应的。网络传播速度快,言论自由,这些都比较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在网络世界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通过新媒体了解更多的新事物、新思想,开阔了眼界和思维,对激发想象力,创造力都有一定的好处。
第二,“非中心化”是互联网的基本特征之一,即互联网没有中心,没有中心服务器,没有单一控制机构,信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无需通过一个中央集线器来传输[2]。网络空间给大学生提供了平等表达自己意见的平台。与其他群体相比,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舆论表达意愿更加强烈,他们正处于思想意识形成期,言论表达的积极性较高,网络空间给了大学生群体更大的自由表达空间,有利于培养其独立的个性。
第三,互联网的全球性使得信息的传播不再受空间的限制,新媒体传播已不再是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线性传播,而是多中心和非线性的传播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作为媒体使用者的大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相反是积极的参与者,是整个传播过程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在新媒体的信息海洋中,当代大学生每天都在接触大量的资讯信息,他们对权威不再盲从,而服从于自己的认识和信念,这种主体意识的提高,增强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二、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第一,新媒体技术具有超文本性,它的特点是文本图像和视听的相互融合[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通过富有创意的画面和丰富的影音资料,创设历史情境,为学生再创历史画卷,使其变被动的“听”,为主动的“看”,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第二,新媒体技术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快速、及时的特点。新媒体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文字、图片等交流方式,将内容传达给受教育者,不必按传统方式在一定时间到规定的地点接受教育。例如E-mail,BBS,MSN,QQ,博客和手机等载体可以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远程教育,互相交流思想和分享观点。
第三,新媒体技术具有即时性,它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传统媒体对于信息的传播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为在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有一个递呈环节,而新媒体则不同,它利用网络即时性的特点,可以随时随地发送信息。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快速获取大量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传播优秀的理论与思想,从而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教育活动。
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第一,新媒体时代下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创新教育方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靠理论的单向灌输,往往是重形式,轻实效,耗时长,却收不到实际的效果。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学会利用博客等媒介评述那些学生所关心的事件,与他们进行互动,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其消极、错误的思想;利用互联网与学生进行在线沟通,解难答疑;利用论坛、博客、微博和专业网站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都是多元化教育方法的探索。
第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受到影响。近几年,各大高校通过科学的、积极的正面宣传和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在新媒体平台中存在大量的“灰色”、“黑色”信息,有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有一些非理性的思潮,有一些煽动性的言论,在这些多元化的思潮冲击下,大学生很容易对理想信念的问题产生困惑,在价值观的取向上受到干扰。因此,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传递给大学生的教育内容往往受到大众传媒的冲击而被侵蚀甚至抵消。
第三,随着新媒体的推广和普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优势被打破,主要表现在传播者的大众化。大学生群体是大众传媒的主要使用群体,因此这种传播者的大众化必然会带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弱化。在大众传媒环境中,任何一个掌握一定传媒技术的人都可以向别人传播信息,通过E-mail、QQ、微信等方式传播信息,最终形成了大众传媒环境下的网状信息传播结构,即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等,而且这种无中心的网状信息传播方式的功能正在进一步增强。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1、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新媒体环境下主体和客体的平等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处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人际沟通呈现出较强的隐蔽性和私密性,特别是在QQ、博客和其他通信环境中,学生在虚拟世界里大胆地表达其内心情感,单向的灌输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他们的思维习惯,渐渐习惯于这种双向的平等交流,自然要求教育者从教育内容到教育形式都能采取更加自由和民主的方式开展[4]。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主动性,提高服务意识,以尊重、平等的态度与他们沟通,变灌输为启发,消除其心理隔阂。从而达到教育效果,实现教育目的。
2、健全校园新媒体信息的监督机制
“进入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具有‘时间无屏障’、‘空间无屏障’、‘咨询无屏障’等特点”[5]。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对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渠道和途径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督与管理。由于高校对网站、手机报等新媒体不具备监督的技术条件和管理条件,无法对来自校外的不良信息、错误信息进行监管,也无法有效控制信息传播的范围,因此,进一步完善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制度法规,完善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监控机制,从信息源头把好关是非常必要的。同时,高校还可以通过建设网络虚拟组织、设立网络管理员等方式来加强信息传播的监管力度。
3、构建微平台开展教学活动
微博、微信是大学生十分喜爱的媒体工具,在信息传播和交流互动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对于一些重要事件的报道上逐渐显示出其传播力量,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微平台的宣传功能和导向功能,让微博、微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微博、微信积极宣传主流文化思想,传播具有正能量的信息,使微平台呈现出轻松、健康的氛围。但是对于平台上出现的一些不良思想倾向要及时地进行疏通与引导,时刻关注广大学生的思想动向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因此构建微平台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