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政工论文>

浅析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现状论文

谢桦分享

  对大学进行道德养成教育主要是指培养大学生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形成遵守规则的道德习惯。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带来的关于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论文篇1:《浅析如何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养成教育》

  摘 要:随着当代社会的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文明化程度的提高,职业技术和文化水平不仅仅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道德品质的衡量也是重要方面,当代大学生作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和创造经济价值的推动力,要在在社会上真正的立足,道德品质是不可缺失的重要因素,但是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却呈下降趋势,文明漏洞也令人感到担忧,注重和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养成教育是加强和改善大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推进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的道德品质 缺失 如何培养和提高

  一、不懂得尊重他人

  学会尊重他人是被别人尊重的前提,在与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应该互相包容互相帮助,妥善的处理好人际关系,尊重是与人相处的重要前提,学会尊重是人生的大智慧,也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古人说:“敬人者恒敬之”,“爱人者恒爱之”,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伤害他人的后果最终也会伤及自身。

  在大学生活中,大部分学生都是集体生活,大学生要学会与人相处,尊重同学,然而,有些大学生却不以为然,偷窥别人的隐私,并且有的学生大肆宣扬当作茶余饭后的笑话,置别人的感受与不顾,并且隐私透明化,秘密公众化,都是不懂的尊重他人的后果,甚者不懂的尊重他人的自尊。开玩笑过了头,就会适得其反。?????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却不懂得尊重别人,高傲,自大。尊师是作为学子们必须严格恪守的,可是尊师的气氛却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的淡化。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起码的尊重都做不到,那么,他到底能做什么?

  二、缺乏责任感

  责任感是现代社会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的基准,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每个人既享有一定的权力,又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权力与责任和义务是统一的。没有无权力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力。不讲责任和义务的思想是错误的。每个成员应该培养集体观念,自觉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现在大学生以为考上大学就代表前途光明了,不思进取,沉迷于网络游戏与玩乐中,考试挂科就把责任推脱到代课老师身上,不会从自身找不足,缺乏最基本的反省意识。

  在理想与信念方面,对奋斗目标不甚确定,缺乏社会责任感,甚者走向思想空虚、玩世不恭、游戏人生;在生活态度方面,羡慕或者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甚者崇洋媚外、铺张浪费、情趣低俗、追求享乐。

  当代大学生的诚信度降低。诚信往往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素质,所以在诚信面前任何人没有选择,何况是当代大学生,当代大学生是时代的先锋,时代的精英,诚信更是必须要有的道德修养,但是在目前的大学校园里,诚信实在是处于一个很微妙的位置,即使被看得很神圣,同时也有可能被遗弃。诚信悄悄地被时代的精英们遗弃在灰暗的角落。

  三、以自我为中心

  当代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越来越多,这种性格对别人,自己和集体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社会是一个大整体,大学生是里面最中心最强而有力的一部分,彼此相互融合相互联系,要学会融入这个大整体来找寻自己的价值和人生追求。

  现在独生子女的增多,在家里享受的宠爱使其性格中自私的成分多了一些,什么都要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考虑其他人的感受,也不会分享,都是以自我思想为主导,认为不管什么都应该是按照自己的思想轨迹来走,如果没有到达自己理想的目标就会各种抱怨和各种不良情绪,有这种性格的大学生,自私自利。没有集体观念,对集体漠不关心,更是不懂的团队合作的精神。

  四、思想畸形

  大学生活的学习复杂多样,需要耗费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这样会带来疲劳紧张等不良情绪。健康的情绪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障,身心的健康对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积极的影响。但是现在的部分大学生却表现出,孤僻,抑郁,自闭,容易走极端化等不良性格倾向。有些学生的道德观念也发生重大变化,等价交换取代奉献精神,个人主义取代集体主义,用无视追求取代精神追求。我国处于一个发展变革的时期,已有不少的道德体系适应不了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规范的体系又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被这些负面情绪影响。在生活上遇到困难和打击,有些人一蹶不振,甚者可能选择自杀来逃避问题。

  五、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素质

  1.教育者自身的榜样要求

  对于教育者来说,主要的任务是传道解惑,所谓解惑,顾名思义,授以知识解答疑惑,传道呢?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塑造完美的人格,教育者本身作为一个输送管,也必须要保持自身的道德优秀,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自己作为榜样来感染学生,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言行。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也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道德的体现者,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加强师德不仅关系到教师的自身修养,也关系到民族的未来,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以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去影响学生,才是真正的教书育人。

  2.家庭的培养

  家庭的骄纵溺爱和家庭从小所生长在不健全的家庭环境都对道德的的养成有莫大的关系,树立良好的道德修养,家庭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父母的思想风貌道德品格、生活方式、语言行为、相互之间的态度以及对子女的态度、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这一切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家长要了解孩子全方面的心理因素以及行为动作,积极正确的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尊重别人、关爱别人、与人多沟通,有计划的采用科学的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以帮助子女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为子女良好道德的养成出力,一些家长也要收起只养不教,放任不管态度,真正负起教育的责任。

  3.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深刻烙印,有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品格,传统文化中的优良的道德品质,凝聚着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不仅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动力,其也有重要的现实的意义,它能够完善我们的人格和道德,经过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能够纠正个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应该把传统文化里的优秀的人格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培养高素质高学历高品质的当代有为大学,正确引导大学生主动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其有价值的部分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能产生积极影响,

  4.评议

  道德品质作为衡量人才重要的标准,学校应该注重这方面的教育和评议,在一个学生的综合评定中,应该把道德素质也作为一个评估标准。这样才能使学生意识到道德品质在今后的发展中的重要性,也会努力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学校也应该设立一些奖项来表彰一些品德高尚的学生,可以采取老师和部分学生的意见来衡量。

  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担负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大任务,使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不仅要有完备的科学理论化知识教育体系,而且还要重视和加强德育,具有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学,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10(01)

  [2]教育心理学,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10(01)

  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论文篇2:《试论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

  论文 摘要: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 教育 在21世纪人才的竞争中越来越重要。对于当今高职大学生来说,认清就业形势,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综合能力,平时多参加校内外的各种 实践活动,注重对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培养,就能不断适应新的就业需求和新形势的挑战。

  论文关键词: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培育期;定向期;就业实践期

  在21世纪,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只有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生产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产品,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服务。那么,这一切取决于什么呢?我想莫过于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是职业道德素质的表现,是从业者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事业获得成功,那么首先就要提高综合素质。人的综合素质是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变动性的整体,各个因素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 联系、密不可分。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欠缺,都会造成人的整体素质的降低。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注重培养自己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高职大学生就业现状

  1.供过于求。在没有出现 经济 危机的时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 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 企业 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 发展 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 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

  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普遍实行的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的财务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优。经济危机造成的结果是,无论是从结构看,还是从总量上看,大学生的数量都是供过于求。

  2.缺乏胜任力。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非常缺乏,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技工类,很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取消和减少了实践的课程。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企业是非常现实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而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给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现在很多企业都停止了招聘新员工,尤其是大学生,即便招聘也是有实力的公司进行的优中选优的战略性人才储备;而有些有实力的公司,在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希望通过现在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变化,招募和储备一批中高端人才和优秀的技术骨干,从而迎接经济危机过去后的新的发展。而大学生没能在这一转机中受到青睐,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毕业后,不具备相关工作的胜任力。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对大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反思也愈发深刻。学校也在积极寻找教育改革途径,虽然每个学校每年都在做着就业率 统计和 报告,但是有些学校有些院系的教育探索已经在好几年前就开始了,比如在湖南 工业 职业技术学院的 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等好几年前就成立了实验室,引进了实训的教学模式,并建立有自己的 实习工厂,现在又在积极探讨本身引进企业的教育产品和模式。企业首要考虑的不是职业道德行为教育问题,却间接地促进了职业道德行为教育的改革和对教育本身的思考和探索,应该说已经开始思考教育本身的问题、解决途径和自身的价值了。企业一开始考虑的是如何能获取更多更好的能快速胜任工作的人,于是一些企业在相关的高校建立了定制培养班,按照自己企业的要求和实践培养大学生,然后招募其到本企业工作,比如机械工程系的远大班、中联班、博世班等。这是解决目前问题的途径之一,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还是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本身的探索和实践。问题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解决问题的过程也不会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各个角度,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侧重点,逐步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高职学校 教育 中不同阶段的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

  1.打好基础。为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做准备

  顺利就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做长期规划。要想找到一份理想的 工作,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需要大学生们在大一学期间就做好职业 发展 规划。大一是“培育期”,学生应多与学长进行交流,初步了解自己未来想从事职业的情况,利用 网络 进行辅助学习。

  在各类招聘会上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高职高专类毕业生 企业 普遍表示更欣赏他们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务实的工作态度据了解,参加招聘的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包括著名的房地产集团、酒店、IT行业等等,显示出民营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渴切。而且在今年,企业“人才高消费”的观念有所改变,有不少企业就表示:“能用大专生,就不用本科生甚至研究生。”这说明,学得一技傍身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正逐渐以过硬的专业技能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企业也开始转变用人观念,不再一味追求高学历,而更加推崇“实用的才是最好的”择才理念。

  因此,大一时期最重要也是最实际的事就是要端正学习态度,不要以为进了大学就进了 保险箱,每学期为了 考试 而学习要知道我们现在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是为了今后就业打基础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大一正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要在职场上拥有过人的实力,必须拥有坚实的基础知识,为最终的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打好基础。

  2.扎实专业知识基本功,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基石。

  大二为“定向期”,学生应考虑未来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开始尝试兼职和 社会 实践活动。我院推行一张文凭多种证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希望学生积极通过 英语 和 计算 机相关证书考试,在毕业时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在招聘会上,参加应聘的人成千上万,用人单位凭什么选择你呢?在同等学历下,你怎样才能脱颖而出呢?那就要懂得展示自己的优势,展示别人没有而你拥有的东西。作为大二的学生,不妨利用业余时间,根据自己对职业生涯的规划,根据自己的兴趣培养一项专长。它会为你今后就业增加一项砝码。

  3.要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特别是动手能力培养是养成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关键。

  大三为“就业实践期”,学生应将目标确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索公司信息。要准备参加各类招聘会,通过预习或模拟 面试,强化求职技巧。大三学生, 实习不仅是一个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过程,更是一个让心态成熟的过程。学校生活和职场生活是完全两样的,后者要比前者复杂许多,许多应届毕业生经过半年时间都未必能完全适应。特别是现在许多招聘单位想要的是一上班就可以立刻投入工作的人才,他们没有耐心去培训那些没有经过职场锻炼,浑身学生味的毕业生。所以,常常利用假期时间到企业锻炼,能够让毕业生逐渐在业务水平、待人接物方面有所提高,到毕业时不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多面手”,就能不断适应新的就业需求和新形势的挑战到了,这样毕业时就能够更好实现角色转换。

  从往届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和实际调查的 统计情况看,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院培养的学生 政治 素质高,业务过硬,工作中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上进心强,一般都是基层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业务能手。但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突出表现在专业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有限三个方面。随着人才竞争的不断加强,如招聘职员、干部竞争上岗或轮岗,用人单位不仅仅注重学生的理论水平,更注重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行为养成;不仅仅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动手能力、领导能力、应变能力、公关能力、交际能力、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写作能力和服务意识与能力等等,期望员工能为企业带来 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认清就业形势,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在大一、大二阶段,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综合能力,平时多参加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注重对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培养,就能不断适应新的就业需求和新形势的挑战。

  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论文篇3:《浅谈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

  论文 关键词:养成 教育  道德行为 师德建设

  论文摘要:针对大学生文明道德的现状,提出了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三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

  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大学思想 政治 工作的重心。养成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新形势下推进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所谓养成教育,是指着眼于做人的基本素质,并以 社会道德规范和 法律 规范为主要内容,通过系统完善的的教育过程与 环境使一个人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的一种教育活动。具体地讲,养成教育是一种使 自然 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是使青少年具备生存和 发展 的基本素质和基础技能的教育,它通过教育者长期培养、反复训练,受教育者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而形成的一种不需要任何外力监督就能自然表现出来的健康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养成教育是一种 实践性、体验性极强的过程教育,只有当某种行为方式成为个体性格中稳定的、长期的需要和倾向时,才可以说养成教育是成功的。

  l 大学生道德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

  1.1学习习惯不良,学习自觉性差

  具体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体现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学习缺乏主动性、刻苦精神、钻研精神,学习纪律涣散;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学习基础差,学习没兴趣,上课迟到、缺课、逃课,对课程学习缺乏热情, 考试 作弊。学习习惯差表现为: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上课看闲书,说闲话,玩手机短信,课后玩电脑游戏、通宵达旦上网等。

  1.2缺乏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不强

  具体表现为:宿舍卫生差,动手能力差;就寝时间随意性强;饮食习惯不好,随意花钱现象严重,某些学生吸烟酗酒现象严重。在 现代 生活消费意识熏陶下,加上当代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的优越条件,我们的大学生大都缺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理念。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有追求安逸享乐、新潮刺激、高档化生活的倾向。

  1.3自我认知、情绪调节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弱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观念的深人人心,整个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竞争意识也不断加强,从基本知识的学习到全面能力养成都形成了你追我赶、相互竞争的氛围。这对于不断提升人才的智能水平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但是面对激烈的竞争,学生的压力却越来越重,心理承受能力日渐脆弱,争强好胜、急功近利,希望获得成功的动机感太强,再加上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境较好,从小娇生惯养,更是无法面对失败和挫折,一些大学生在挫折与失败面前,往往表现得很脆弱,甚至跳楼、服毒、投湖。

  1.4社会责任意识不强

  有些大学生往往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强调个人本位,社会、集体次之,社会责任感意识淡化,敬业意识薄弱,理想追求淡化,缺乏远大理想和目标。很大部分学生拼命学习,参加高考、研究生考试、努力争取跨出国门,只是“为生存而学习”,为了将来找一份好工作,为了自己更好的发展。在他们看来,活着就是为了自己,至于他人、民族、国家均可置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成为绝大部分的大学生的座右铭。

  1.5在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方面存在选择相悖的问题

  大学生大多自我意识很强,可是自我辨析力尚弱,自我控制力较差。由于长期的 中国 传统 文化熏陶,以及从小就开始的灌输式教育,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对集体主义、乐于助人、孝敬父母、艰苦朴素、积极进取等基本道德要求都可以娓娓道来。尽管他们能在嘴上说得条条是道,却无法体现在各自的行动中,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向楼下泼脏水、公共教室无人擦黑板、教室卫生无人打扫、在图书馆里撕书、随地吐痰、侍强凌弱。

  2 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应该立足于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遵循心 理学 原则,服从学生的心理发展 规律 ,从教育和自我教育两个着眼点出发,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育,有层次性,有个别性地正确运用教育手段,引导大学生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理性的选择,养成良好的、符合社会需要的行为和习惯。  2.1切实加强高校 教育 者和 管理者的师德建设,发挥示范效应

  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的道德素养是大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直接参照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这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 工作会议上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 政治 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苏联教育家家里宁也说过:“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着全体学生。”教师的师德素养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品格的完善,而且具有强烈的示范性,成为学生最直接的道德榜样,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但目前有些教师,对其言行的道德示范作用认识不足,在课堂上散布与德育目标不符的观点和言论,发泄个人的不满情绪,还有的把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自身的坏习惯带到课堂上来。有的教师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态度不认真,备课不下功夫;有些教师衣着随便, 语言粗俗,批评学生不注重场合;有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这些都给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带来负面影响。教师的 职业道德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教师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方面,一个师德高尚、业务上有成就、学术上有造诣的教师,往往成为学生争先效仿的楷模。教师只有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努力做到用崇高的政治信仰和道德观念去点燃学生的理想之火,用高超的教学 艺术 去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用良好的自身修养去做学生的行为楷模。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信其行”,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境界。

  2.2把养成教育内容与学生 发展 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欲望与潜能

  高校养成教育应坚持 科学 发展观,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大学生发展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总是与他们特定的专业、学业、就业和创业等生活发展实际问题 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必须坚持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把养成教育内容渗透、贯穿在他们各自的专业、学业、就业和创业等生命历程中。

  研究认为,个体的意识倾向会影响个体道德判断与行为的发展,个体的个性 心理特征也制约着道德行为的表现。认为不同年龄、学制阶段的大学生各有个性,学生的能力、气质、性格等特征各有不同。实现德育养成过程的个性化,依据个性实施教育,注重德育与“心育”统一,我们得进行教育策略上的调整。合理安排教育内容或任务的难度,作为教育者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估计学生的个性发展水平,关注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据此安排恰当的教育主题,找到大学生养成教育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协调他们的主体认知,强化其迫切求变意识,使其在心灵深处感悟到养成教育对自己人生发展的重大意义。把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意念问题,尤其是个性发展的阶段性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发大学生在养成教育中主动认同、自觉践履意识与能力。

  2.3重视并发挥家庭教育在大学牛群成教育中的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有学者对小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的“5+2=0”现象进行了研究,即“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两天”。这种现象在大学生身上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因此,学校教育如何达到与家庭教育的完美配合与协调,是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值得研究的课题。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学校有义务有责任担当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职责,以避免教育过程中的“5+2=0”现象。学校要有目的、有 计划地指导家长采用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以帮助其子女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要使每个家庭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业,更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行。体现“生活教育”的理念,融教育哲理于生活中。

  针对大学生家庭与院校距离过远,可以利用大学院校 网络 平台,建立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绿色通道,并开办网上家长培训课程或学校。建立家长联系数据库,根据学生的表现状况,适时且及时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对学生进行适时的监督与管理。从而寻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目标的一体化,争取最大的合力,强化大学生文明道德行为的养成。

  2.4通过大学生社团 组织,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激发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在动力

  所谓自我教育,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在自我意识基础上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自我教育并非放任自流,也非降低标准,而是在教育者的启发下沿着教育目的的方向进行的,因而是一种新型的有控影响。

  养成教育是一种通过自我教育来完成的规则教育。适时开展“自我教育”的 经验交流,宣传推广“自我教育”成效好的学生的先进经验。提供一定的宣传阵地,都不失为学生自我教育的好方法。

  大学生已有了自己的辨识能力,他们有自己的生存观和价值观,懂得取舍。他们最忌讳硬性灌输、强迫接受。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一味地强制执行不仅无法收到理想的结果,反而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与我们的教育期望背道而驰。我们只有将道德教育的影响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规范,才能使之成为学生自己的精神财富,并以此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为达到有效的自我教育目的,应切实调动一切教育力量和手段,启动教育主体意识,使其认识到个人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习惯是自我发展的必然需求,从而激发自身潜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慎独自治的境界,这是我们养成教育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着其它教育因素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大都有通过群团活动来实现凸显自己特长、享受受人关注、被人了解的需要和愿望,愿意在团体中表现自己才情操守。学校通过组建适应各种需要的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社团组织,帮助他们制定适度的规范、进行适当的指导,让他们自己组织开展有情趣的、有意义的活动。引导彼此感染、感动、模仿,达到相互促进,彼此提升,内化他人优良品质的目的,成功实现养成教育的目的于无形。


猜你喜欢:

1.大学思想道德修养心得体会

2.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3.有关道德传承的思修论文

4.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论文

5.大学生有关道德的论文范文

6.大学生养成教育论文

    47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