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政工论文>

马克思主义大学生论文范文3000字

家文分享

  马克思主义源发于欧洲,途经苏俄,在中国落地生根并磅礴发展,催生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重大理论成果。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了马克思主义论文3000字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克思主义论文3000字范文篇一:《浅析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摘 要】现阶段加强我国文化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仍需要发挥高校作为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阵地的作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的途径包括加强教学主体建设,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效性;榜样宣传,发挥正面教育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同时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必要性;途径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规划、部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供了政策支持与保障,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社会转型和全球化双方面的新格局,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面临着诸多难题。所以,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这一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

  一、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使命的特殊性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代表社会最先进的文化知识潮流,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是国家的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信仰和价值观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祖国的前途命运。大学生通过在高校学习和掌握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培养了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社会生活实践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此时的大学生则会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和普及者,更好地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自己的努力。

  (二)部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政治信念动摇

  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我国的革命跨越了卡夫丁峡谷,在生产力和人类普遍价值方面形成了断层。反映到思想层面上,部分大学生由于自身无法解释这种现象,便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怀疑。同时,当前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作了适当调整,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尚能在一定范围内容纳现实的生产力,而且生产力还在发展。许多大学生头脑中都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相同的因素越来越多?为什么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存在巨大的反差?特别是在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下,一部分大学生甚至认为中国的改革的成果是由资本主义带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实质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浅析

  (一)加强教学主体建设,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

  高校对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主要渠道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而高校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因此,加强教学主体建设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对于教学主体来说,首先要加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并不断更新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其次,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尤其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所存在的疑惑。引导大学生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使每个大学生认识到“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来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最后,在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应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工作者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使每个人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校园文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来创造的,但校园文化一经形成,就会通过各种形式介入人们的精神生活,潜移默化地,深远持久地影响学生,塑造学生。当今,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我们更应该利用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因此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通过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来进行。首先,学校应高度重视。学校应定期举办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讲坛、宣讲等活动,并且可以突破学校地域的限制,加强高校之间的联结。同时,高校的相应社团也可以开展相应的活动,增强他们对于理论的认同感,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此外,学校还应利用学校网站、广播等平台,来形成一种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化氛围。

  (三)学习借鉴国外关于思想理论教育的经验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

  虽然我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不同,但理论宣传教育却是各个国家普遍进行的实践活动。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实践中创造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新内容和新途径,来更好的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西方国家在思想教育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如,美国很注重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学习任何一门专业课都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这就启示我们马克思理论的教育并不仅仅局限在具体的专门课程上,在其他课程内容的学习中可以渗透相应的内容,启发学生思考。此外,国外对于隐性教育的重视利用同样值得我们借鉴利用。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经验都适合我们,所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要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切实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 马工程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周川.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与实效性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9).

  [3] 徐成芳,高燕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02).

  [4] 郭琼.关于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0(6).

  马克思主义论文3000字范文篇二:《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摘要: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然而,经济的飞速发展并不能掩盖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极大问题,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是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研究价值,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思维方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生态文明

  党的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对我们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主要思想

  (一)自然界对人类的制约作用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资前提。“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每时每刻都是与自然界相联系的,脱离自然的人,犹如被摘掉器官一样,将无法生存。

  其次,自然界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桥梁。马克思指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

  (二)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能动作用

  首先,人类能够认识自然、加工自然、改造自然。自然界作为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对象,不是孤立存在的。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里可以发现,马克思坚持一种唯物主义观点,主张从实践的角度、从人的主体地位的角度去人化自然。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而实现统一的途径则是劳动。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开始把实践理解为改造外部自然界的对象性活动,即生产劳动。在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来,自然界不会主动地满足人类的需求,人类必须依靠自己的生产劳动,创造出那些不会自然而然产生却又为人类所需的东西。劳动是人以自然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看到劳动能够认识自然、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也认识到人类的劳动某种程度上也会引起自然界的变化。劳动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而且是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生态平衡和协调稳定的机制与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不能改只是片面注重财富积累、物资改善,还必须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控制,及时预见和调节自身行为对自然界造成的影响,这样,就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共同进化,并最终以劳动为途径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近代生态环境现状的分析

  在资本主义社会,技术和设备的飞速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技术的无节制发展,也异化了人类,使人成为了机器的零件和物的附庸。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近代社会背景下的环境问题,着重揭露了工人们劳动和生活场所恶劣的环境。

  (一)工人们始终在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产和生活

  技术的进步并没有给工人创造出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相反,机器生产造成的空气污染、水源污染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环境,“在工厂里,人为的高温,充满原料碎屑的空气,震耳欲聋的喧嚣等,损害着人们的一切感官,更不用说在密集的机器中问所冒的生命危险了。这些机器像四季更迭那样规则地发布着自己的工业伤亡公报。”严重的环境污染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的平衡,严重影响了工人的身体健康。

  (二)近代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环境问题的实践根源。人类活动对于生态环境具有双重作用。如果行为得当,这种影响就可以是正面的,便可以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是这种行为也会造成负面影响,无休止地索取和开发必然会破坏这种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必须注重保持一种平衡,保持供与需的平衡。人是有意、有目的的,为了尽可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往往只会注重对自然界的“索取”,而忽视了对自然界的“补偿”,这样就会产生一种恶性循环,最终给自然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他们认为资产阶级贪婪的阶级本性,决定了他们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必然是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追求眼前动力和高额利润是他们的唯一动力。为了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以提高自己商品的竞争力,资本家根本不愿意把资金用在改善工人的生存环境上,只有维持工人们能干活的最低条件才是他们最根本的需要,对新鲜空气、饮水、减少粉尘和噪音等自然环境的需要纯属多余。资本家置工人们的死活于不顾,置其行为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后果于不顾,这样就势必加速自然环境的污染进程。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资源的严重消耗已经使得我们国家的环境承载力越来越弱,经济发展愈来愈受到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最近一段时间席卷大半个中国的雾霾天气更是让国人相当不满和无奈,过度地索取终于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如果再不采取措施,代价只会更大。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造成了资源过度消耗、利用水平太低,污染较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能够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要求具备“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增强资源的可再用率,降低能源消耗。

  (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制度保证和技术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政府的作用。建立一套行政、法律和舆论的综合体系,系统性地保护生态环境,从体制机制上解决环境保护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彻底摒弃唯GDP论英雄的错误思想,把环境保护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积极推广规划环评制度,加快推进法律法规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还离不开技术支持。在传统的技术创新理论在生态方面日益缺失的情况下,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即技术创新生态化出现了。所谓技术创新生态化,就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全面引入生态学思想,考虑技术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和作用,既要保证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又要确保环境清洁和生态平衡的生态价值,最终目标是协调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问的关系,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制度和技术的相互配合,有利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平衡,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生态文明社会。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22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

  [5]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杜1975年版.第466~467页。

  [6]张向前.试论技术创新生态化[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24.

  马克思主义论文3000字范文篇三:《试论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摘要:文艺是生活的凝炼、升华和表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文艺发展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文艺盲目追求物质利益;文艺作品娱乐性功能的过分膨胀,存在庸俗、低俗、媚俗主义泛滥的现象;以及文艺创作和管理缺乏创新性、真实性、目标价值性的问题。对此,我们应该秉承马克思主义式的文艺思想,认清文艺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把握文艺创作的内部规律,遵从现实主义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来解决中国文艺发展中的问题,保证当代中国文艺发展物质与精神的齐头并进,使文艺创作者拥有健康的价值观和对美的正确追求,掌握创作的内在逻辑规律,从而创作出真正唯实、为民、有新意的文艺作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问题;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

  (一)文艺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文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由物质生产和社会物质生活所决定的精神生产的产品。恩格斯认为文艺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的产物,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生产力的提高、交往的扩大、国家和法的发展、艺术和科学的创立,都只有通过更大的分工才有可能,这种分工的基础是从事单纯体力劳动的群众同管理劳动、经营商业和掌管国事以及后来从事艺术和科学的少数特权分子之间的大分工。”[1]与法律、宗教、政治一样文艺归根到底是观念上的上层建筑,必然会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文艺这个上层建筑势必会发生或快或慢的改变。文艺是社会意识由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所决定的,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所服务,但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旦产生出来就具有了不同程度上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的规律性,文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有其历史发展继承性和独立性。

  一定时代的文艺总是在其现实基础上,并由前代文艺遗产的特定的思想资料形成和发展的艺术经验的积累、艺术形式的传承以及艺术形象的塑造这些特殊的审美规律的发展,都会成为文艺这种意识形态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宝贵遗产。[2]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点,自然而然物质生产的发展就不能与艺术生产的发展等同起来,这就是马克思说的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生产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一般发展成比例的。”[3]从历史的发展来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力应该是不断地被超越,但艺术发展却不一定如此。

  马克思在解释这一命题时谈到了古希腊神话和文艺复兴时代的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它们都超越其历史物质生产水平而出现的繁荣。所以说文艺的发展中物质基础虽然占据重要的方面,但与此同时也要对文艺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层面的追求予以它崇高的尊重。将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相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内部的创作规律

  文艺是一种审美的实践,不论怎样荒诞离奇,它的内容和形式无非是同人与人之间和多态的世界相联系,艺术创作者可以运用不同的演绎方式、艺术手法来渲染衬托出所喜爱的对象,但呈现的内容一定是符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美好的表达,马克思曾说过:“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4]在艺术的创作中用美的规律来建造文艺,可以通过生活本身的形式以生动的形象展现,带有艺术家的强烈情感、个性和人格化使其具有独特性让艺术之美更好地诠释。毛泽东同志也谈到:“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5]文艺作品的美虽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正因为艺术的美高于生活的美,所以才能影响生活,促进现实的变革。要做到让艺术的美高于现实的美,创作者必须有正确的世界观和审美情趣,只有这样才能公平公正地看待生活,充分地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恩格斯就用歌德创作文艺作品的过程来说明这一现象。当歌德在意大利旅行期间,面对龌龊丑陋的德国社会现实,他持反对和嘲笑的态度,这使他创作出《普罗米修斯》、《伊菲姬尼亚》等优秀的文艺作品。而当他魏玛公国小王朝沾染上宫廷之风时,他写出的《化装游行》一类的文艺作品,大为粉饰太平的拙劣之作。

  (三)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遵从现实主义原则

  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文艺的现实主义原则,文艺作品要忠于客观现实,真实地描写现实社会关系,揭示生活的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强调文艺创作要莎士比亚化,应当从现实生活出发,其戏剧正是从他所处的社会生活出发,他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才能植根于现实的土壤里,包含着生活的血肉,传递着时代的声息。而并非把主观意愿强加于被描写的客观事物,以致歪曲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或是按照主观臆想制造 那些背离历史发展规律的乌托邦。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注重人民群众的文艺生活,让普通民众成为文艺舞台的主角,文艺创作取材于民众的生活。毛泽东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一点上说,他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惟一源泉。”[5]文艺创作者可以从民众的社会生活中进行选择和加工创作,形成优秀的为民的文艺作品。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科,其本身的产生和发展就是吸取人类一切精华的思想和先进的成果不断地创新。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的进程中,毛泽东针对中国文艺的现实情况又提出了中国文艺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不推陈旧不能出新。但推陈不是将遗产全盘否定,一笔勾销,拒绝任何继承,扬弃那些不适合今天需要的东西,借鉴有积极意义的合理因素。向国外先进的文艺事业学习,不是学与用的分裂,而是学以致用;不是机械模仿,生搬硬套,而是学外国的方法,织中国的帽子。创作符合中国老百姓审美需要和实际的文艺作品。

  二、我国文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文艺发展中存在以物质利益为上的论调而引发的失衡现象

  中国的文艺事业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繁荣的,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高速发展,使金钱社会,物质为上的观点快速充斥着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文艺界自然也未能幸免,见钱色变,金钱游戏司空见惯,文艺作品从文艺创作者的创作初衷开始到出品方无一不是为一个利字。文艺作品只谈钱不谈情,可想而知这样的作品内容也是围绕物质利益的机械角逐。只有物质利益才能影响文艺,离开金钱的物质支持文艺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这种文艺发展中的逐利现象成为一种趋势。市场经济下,文艺商业化之路不可避免。但文艺本身所具备的引领功能、认识功能、教化功能以及文化传承与精神交流的意义,同样不能忽视。托尔斯泰曾说过:艺术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际的手段之一。文艺作品应该是创作者与观众之间最好的桥梁,而如今中国文艺发展中却存在只想将文艺这种商品卖个好价钱,使其利润最大化。将文艺当成捞取大众物质利益的工具。仅仅掏空大众的金钱口袋,却没有将大众精神的口袋填满。

  (二)文艺作品中娱乐功能性的过分消费和庸俗、低俗、媚俗的泛滥

  二十一世纪网络时代的到来,文艺作品的娱乐功能也被充分的发挥出来。本着全民娱乐的目的,文艺作品的衡量价值从艺术性、情感性一下演变成为一场比拼噱头、博人眼球的毫无理性的过分娱乐化。这种被过分娱乐化倾向影响的文艺发展使文艺作品本身的精神艺术方面的价值不断地被贬低。很多作品甚至连基本构成要素都没有,完全是将文艺作品当成为娱乐而生的工具。在文艺娱乐化的道路上,是文艺作品形式上越来越浮夸,内容上越来越无底线、表演者越来越强调所谓的重口味。大量的文艺作品都出现内容庸俗、中心思想低俗、人物媚俗的现象。对于文艺作品要表达给观众的是什么,创作者自己完全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和创作文艺作品的基本原则判断,而是讲一个故事时不断地制造一些没有必要和毫无逻辑的情节来增加戏剧效果,甚至是在一些作品中以恶意创作为出发点,人物丑化为荣,表达生活中人性最不堪、龌龊的一面,来获得大家的关注。

  (三)文艺作品缺乏创新性、真实性、目标价值性

  全球化的世界,中国的文艺创作也不再只拘泥国内,而是看到了世界其他国家优秀的文艺创作形式、技术,创意。但是在吸收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以引进来之名,行拿来主义之实。标榜自主创新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的抄袭。而有些文艺作品为了与其他作品有所区别,不尊重现实,对社会现实、历史事实进行颠倒,不仅让民众混淆了对历史的认知,也对一些常识失去原有的判断,特别是成长中的青少年群体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中国文艺作品最广大的受众群是普通百姓,注重百姓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基本。但是中国的文艺作品却陷入文艺题材创意的枯竭和文艺作品强调艺术性而表现出来的故弄玄虚。使文艺作品的艺术性与民众的需求对立起来。而制度上缺乏有序的管理和对作品审核的分层分类,造成了大量文艺作品的雷同,以及文艺作品极端化,完全忽视了普通观众对文艺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指导中国文艺的发展

  (一)当代中国文艺发展应避免物质与精神的偏失现象

  首先,当代中国文艺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物质方面的支持,没有物质基础作支撑文艺创作是很难进行的。这恰如中国有一句古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如果只是单纯的以物质标准来衡量文艺作品的成败或是在物质利益驱使下而进行的疯狂创作所产生的文艺作品只能是数量上毫无价值的累积,中国的文艺作品在保证一定数量的同时要兼具良好的质量。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文艺作品要以其专业的创作加上真情实感的投入,完整的去呈现一个作品,表达自我精神,这样才能赢得精神胜利和物质奖励。

  其次,如何正确对待当下中国文艺发展中物质与精神的偏失,马克思就提到文艺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一旦产生出来,就具有了一定程度上地相对独立性。自然而然物质生产的发展不能与艺术生产的发展等同起来。一定时代的文艺总是在其现实基础上,并由前代文艺遗产的特定的思想资料形成和发展的艺术经验的积累、艺术形式的传承以及艺术形象的塑造这些特殊的审美规律的发展,都会成为文艺这种发展的宝贵遗产。在越来越商业化的道路上我们的文艺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资金、人员管理委托机构,平衡商业化与艺术性之间的比重,尊重并保持文艺创作中的独立性,避免商业化下文艺作品精神财富的流失,达到精神与物质的双赢。

  (二)创作者需具有积极健康的思想价值取向和对美的正确追求

  首先,文艺作品是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的艺术创作,创作者是文艺作品中的核心,其自身的精神会烙印在作品之中,赋予作品中每一个角色活的灵魂,形成了整个作品的风格和思想。而创作者接受的不同价值观,也会使作品的质量和影响有天壤之别。在网络时代,创作艺术作品的门槛几乎为零。有一部分人以另类的内容,夸张的方式,故意将人物扭曲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这样的文艺作品呈现一种变态和畸形的发展。我们可以让文艺作品走下高雅,亲近大众,但绝不能放弃文艺创作的底线和作为文艺工作人最基本的思想道德。

  提高文艺创作者们专业领域的素质规范人员的从业资格远远不够,还要在思想价值观上进行引导。树立创作者当代正确的价值取向,只有具备正确的思想导向才有正确的创作理念和方向。其次,娱乐无底线,文艺却有尺度。这个尺度的首要就是从事文艺创作工作的人员一定要有正确的审美认识。文艺作品的美虽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从事文艺工作的人要比普通人有对美更敏感的触觉、发现美的眼睛,良好洞察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从生活中源源不断的创造艺术之美,让普通人通过文艺作品所传递出来的时代气息和进步的社会价值,感受生活之美。

  (三)文艺创作应体现唯实、为民、出新

  首先,“生活的本来面目是怎样,我们要做的只是去尽量还原它。”[6]马恩的现实主义原则,就是文艺作品要忠于客观现实,真实地描写现实社会关系,揭示生活的规律。文艺创作的写实主义是尊重现实,尊重历史的表现,也使文艺作品更加贴近生活,获得民众的共鸣和认可的唯一渠道。从现实出发,用文艺的方式去表达人民所经历过或是正在经历的生活的作品才能真正进入人民群众心里,了解真相,了解历史,使人们产生对所处时代的共鸣,才能够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其次,文艺创作一定要明确对象。社会主义的中国,文艺创作的最广大对象是普通的群众。

  一部好的文艺作品一定是可以让普通的人也可以看得明白,领悟作品中所传递的一些人生哲理,而不是故弄玄虚的假艺术,伪艺术,创作出的文艺作品让大众摸不清头脑。大众的需求和文艺作品的艺术性完全是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生活是艺术的宝库,文艺的创作要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来,再走近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充分运用多姿多彩的民众生活来创造优秀的文艺作品。再次,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是与时俱进的,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文艺的发展应该更加具体化。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的进程中,毛泽东针对中国文艺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中国文艺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政策。不推陈旧不能出新,但推陈不是将遗产全盘否定,拒绝任何继承。而是扬弃那些不适合今天需要的东西,借鉴有积极意义的合理因素。把握好原始创作和二次创作加工的关系,创作符合中国老百姓审美需要的文艺作品。

  在联通的世界里,中国的文艺创作不仅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大众国情,还需要了解世界文艺的最新发展,学习先进文艺的精华之处,从而更好地推动本土文艺作品的创新,丰富文艺的类型。文艺是需要积累的,过优不及,求新图变一旦是过一个尺度,很容易变成行业内的恶性竞争。中国的文艺发展要立足于本土的艺术资源之上,学习国外的优秀制作方式和技术,以中国人的思维去进行再次创新并不断地完善,注重文艺的继承与发展。充分利用我们自己的文艺资源使其更加国际化、现代化。使原本就存在的本土文艺素材重新得到二次创新。

  中国的文艺未来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强,改善文艺作品审核的统一化、分层分类,使作品风格在数量和质量上保持一个合理的尺度,就像习近平主席说的:一枝独秀不是美,百花齐放才是春。让每类文艺之花都可以开在中国文艺这片沃土之上,达到真正的繁荣。总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文艺的发展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出现问题之后,如何成功的解决,这就是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结合当前中国文艺发展的现实情况,进行从思想到行动的不断实践和平衡。让每一位身处社会主义的民众在感叹到中国文艺的源远流长的同时,感受到中国文艺在新时代下新的精神活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3:668.

  [2]葛朗,陈敏.《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教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9,42:9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2:112-113.

  [5]中央文献编写组.《毛泽东文艺论集》[M].人民出版社,1999:64,63.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4:555.


猜你喜欢:

1.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论文3000字

2.马克思主义论文

3.马克思主义论文

4.标准马克思主义论文1500字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3000字

6.大学生活马克思主义论文2000字

    277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