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政工论文>

关于朋友的政治论文

家文分享

  朋友的含义在现在延伸为泛指交谊深厚的人,朋友伦理关系从古至今经历了长期演变。这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朋友的政治论文,仅供参考!

  关于朋友的政治论文篇一

  什么才是好朋友

  〔关键词〕同伴交往;儿童;游戏;友谊

  一、引言

  “什么是朋友?”“你为什么要交朋友?”“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成为朋友?”如果问儿童这些关于友谊的问题,你会发现不同年龄的儿童会有不同的答案,儿童对“朋友”的理解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友谊是和亲近的同伴、同学等建立起来的特殊亲密关系,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它提供了儿童相互学习社会技能、交往、合作和自我控制的机会,提供了儿童体验情绪和进行认识活动的源泉,为以后的人际关系提供了重要基础。研究儿童的友谊概念可以揭示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规律,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教育与培养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弗曼等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进行的研究是儿童友谊概念发展领域中的重要代表。

  二、实验介绍

  实验一:弗曼等人(Furman & Bierman,1983,1984)对学前期和学龄期儿童理解友谊概念的研究

  1.实验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理解友谊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2.实验过程

  被试需要完成三项任务:开放式访谈、图片再认任务与迫选评价任务。开放式访谈主要是为了获取被试对友谊一般性概念的言语描述,主要问题包括“朋友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人们为什么需要朋友”“你和朋友一般都做些什么”等。图片再认任务是为了测试被试对友谊特征的识别与理解。研究者认为友谊具有五个基本特征:情感(affection)、支持(support)、共同活动(common activities)、共处(propinquity)、外貌特征(physical appearance),每幅图片的内容包含其中的两个特征,被试需要对这两个特征进行识别描述。迫选评价任务要求被试判断友谊的哪些特征更重要。使用再认任务的图片,把它们分为45对,要求被试回答哪幅图片更能反映友谊(朋友们更会进行的活动)。

  3.实验结果

  研究发现,在学前期和学龄初期,朋友被看作是儿童可以与之共同活动的游戏伙伴(如“汤姆是我的朋友,因为我们在一起玩)或者是仅仅因为两个儿童居住的地方离得很近(如“他住在我家隔壁”)。在学龄中期,儿童的友谊概念则强调共同的价值观和品位(如“我们都喜欢流行音乐”),也提到了互惠性的成分(如“我们是朋友,因为我喜欢他,他也喜欢我”)。从12岁左右起,儿童认为友谊可以提供相互交流秘密的机会,可以彼此分享情感与思想,以及可以相互期望解决对方的心理问题等(如“你需要一个人,你可以和他讲任何事,可以和他说你不想对别人讲的各种事情”)。

  继此研究后,弗曼等人又于1984年考察了二、四、六年级儿童对友谊概念的认知,把能够成为朋友的个体的特征分为行为特征(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和性格特征(dis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两个方面。他们发现,儿童对朋友的行为特征的认知没有显著的年龄差异,但是主要表现为对意向性的亲密和意向性的支持有显著的年级差异,而在相似性和团结性、喜爱等方面则无显著年级差异。因此,儿童对友谊的认知呈阶段性变化:学前期儿童把共同活动和游戏看作友谊关系的核心,主要以外在行为特征去界定朋友和友谊;学龄初期儿童认为互惠、平等、合作是友谊关系的基础,朋友的作用是提供行为规则,传授情绪调控技能;而青少年则把亲密性看作友谊关系的核心。

  实验二:斯莫拉和尤尼斯(Smollar & Youniss,1982)对6~13岁儿童理解友谊概念的研究

  1.实验目的

  研究6~13岁儿童友谊认识的发展。

  2.实验过程

  斯莫拉和尤尼斯(Smollar & Youniss,1982)向6~13岁儿童提出三个问题:“你认为能让X和Y(陌生人)成为朋友吗?”“不会成为朋友吗?”“能成为最好的朋友吗?”

  3.实验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随年龄不同,儿童的反应亦有所不同:

  (1)低年级儿童认为只要一个人为另一个人做点特别的事,两人就能成为好朋友;高年级儿童则认为,两个人只有互相了解,才能成为好朋友。

  (2)低年级儿童认为如果有一个人对另一个的态度消极、不公平,两人不会成为朋友;高年级儿童认为,在认识双方差异的过程中,双方会逐渐成为朋友。

  (3)低年级儿童认为,能否成为最好的朋友与他们是否经常在一起(尤其是在放学后)有关;高年级儿童认为只有发现相互的共同点,两人才能成为最好的朋友。

  所有儿童都认为互惠是交友的基础,但低年级儿童强调的是具体的互惠(如一起玩、一起做事等);高年级儿童则强调心理的互惠性,如兴趣、态度的一致性等。

  三、实验应用

  以上两项不同的研究都表明儿童对友谊的理解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最初,儿童只是根据外部的行为和关系来定义朋友,如在一起玩耍、住得比较近等。然后慢慢发展为将友谊视为更抽象的相互关心、相互同情和相互帮助。再后来儿童学会了推断他人的情感状态,并且以持久的心理属性来考虑他人。最后,儿童将友谊看作为可以进行自我表露和倾吐彼此秘密的特殊的同伴关系。塞尔曼(Selman,1980)曾提出儿童友谊发展有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3~7岁):尚未形成友谊的概念,儿童之间的关系只是短暂的游戏同伴关系。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这个时期的儿童要求朋友能够服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如果顺从自己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

  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的合作阶段,儿童对友谊的交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特点。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儿童认为朋友之间是可以相互分享,朋友相互之间保持信任和忠诚,甘苦与共。

  第五阶段(12岁以后):自主的相互依赖的友谊阶段。以双方互相提供心理支持和精神力量、互相获得自我的身份为特征。

  因此,可以看出儿童对友谊的理解随着年龄与生活活动的增加越来越深入,更容易掌握友谊的本质,但是友谊观念的成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初期会表现出关注友谊的表面特征。这个研究成果可以启发成年人在培养儿童成熟的友谊观的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

  1.成人要对年幼儿童交友进行一定的关注和指导,防止他们受到不利影响

  年幼儿童对“友谊”没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往往只通过一起玩耍、住得比较近等一些原因而成为朋友,他们对朋友也缺乏比较客观的评价。因此年幼儿童比较容易凭借一些表面的原因而和他人成为朋友,但是一些朋友的不良品行容易影响年幼儿童。鉴于这点,成人应当对儿童的交友给予一定的关注和指导。

  2.成人也要尊重儿童的交友权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建立起自己对友谊概念的理解,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交友标准,朋友已经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互相提供心理支持和精神力量的重要支柱。尤其是十几岁的年纪,朋友在儿童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有些心里话儿童更乐意跟朋友讲,而难以向父母和老师启齿。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大可不必诚惶诚恐,觉得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下降了或者害怕孩子被别人骗了。要知道,朋友的增多和对朋友一定的依恋恰恰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交友的需要和权利,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指导孩子在交友中要注意的事情,自己和孩子也可以建立朋友关系,相互倾诉、相互帮助,那么亲子之间也会更亲密、更协调。

  (选自董奇、边玉芳教授主编的《经典心理学实验书系》之《教育心理学》)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北京,100875)

  关于朋友的政治论文篇二

  浅析“朋友”一词

  摘 要:中国从古至今有很多词汇嬗变现象,通过词义的扩大、缩小、色彩意义的变化等方面,讲述每个词汇背后所暗含的有趣故事。从一个词反观当下历史演变发展的过程,本文试图从历时的角度探讨“朋友”一词的古今含义,更深层次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词汇变化的意义。

  关键词:朋 友 朋友 兄弟 友谊

  “朋友”是由“朋”字和“友”字组合而成的,本文首先探讨这两个字单独的词义演变过程;其次考察“朋友”的古今含义以及“朋友”的构词、演变方式,分析“朋友”的使用频率;最后从语用价值说明词汇的研究意义。

  一、纵观“朋”“友”的古今含义

  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同门”是在同一个老师门下学习的人,所以“朋”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同学;“同志”是指志趣相投,能合得来的人,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革命同志”。

  (一)“朋”的古今含义

  1.分析“朋”字本义

  “朋”字甲骨文写作“”,像一根绳子系着两串钱币。赵诚编著的《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1]对“朋”字早有记载,他指出:“像以线或绳将贝穿成串的形状,当为象形表意字,甲骨文用做量词来计量贝的多少,则为本义之引申。”吴峥嵘在《“朋”与“友”的词义发展》一文中赞同他的观点。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朋”字的解释为“古文凤,象形”,表示群鸟聚集在一起的情形。“朋”是象形字,象一只张开翅膀的大鸟之形,两个“月”就是两扇翅膀。“朋”与凤凰“凤”字读音相近,字义相关,因此“朋”就是“凤”的异体字。《说文》中:“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有些学者由此分析“朋”最初是成群结伙的意思;又如《山海经》中“有鸟焉,群居而朋飞”,此句中“朋飞”也是成群地飞。从这两类观点中可以看出“朋”最初可以表示数量的聚集、集合之意,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朋”的本义。例如:

  (1)《诗・小雅・菁菁者莪》:“既见君子,锡我百朋。”

  (2)《诗经・七月》:“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3)《前汉・食货志》:“元龟�冉,长尺二寸,直二千一百六十,为大贝十朋。”

  以上三个例子中的“朋”都表示的数量计算单位,例(1)和例(3)都是钱的计量单位,在古代“朋”表示钱的金额大于贝,多少贝为一朋各家众说纷纭。例(2)中“朋酒”指的是两樽酒,樽是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由此看来,“朋”的本义为数量的集合。

  2.梳理“朋”字引申义

  《汉语大词典》中对“朋”字有六种解释:彼此友好的人;结党;成群;古代以贝壳为货币,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比;姓。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得知“古代以贝壳为货币,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是其本义,另外五种便是“朋”的引申义。由本义直接引申出的义项是“成群”,如果是人成群结伙在一起做事就自然引申出“结党”这一义项。“朋”解为“彼此友好的人”运用的较为广泛,例如:《诗・小雅・常棣》:“每有良朋。”;《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两个例子中的“朋”字都指友好的人。再如,《诗经》:“彼其之子,硕大无朋。”这里的“无朋”就是第五种义项,释成“无与伦比”。

  “朋”字由其本义逐渐引申到其他各种义项是社会用字交往的需要。随着它意义的增多,其组词造句的功能就越来越强,更加丰富了这个词的语义特征。

  (二)“友”的古今含义

  1.考察“友”字本义

  “友”字甲骨文写作“”,《说文》解释“友”字“从二又,相交友也”,清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二又,二人也。善兄弟曰友,亦取二人而如左右手也”,大致意思是说两个“又”字就是两个人,弟兄和睦相处为“友”,两个人如左右手一样亲密不可分。有学者认为“友”与“右”是同源的,“友”应该解释为“帮助”。无论“友”的含义是“亲密不可分”还是“帮助”,我们都需要先从其字形分析,甲骨文中的“友”字像两只手朝着一个方向。如果两手相交便可以解释成亲密无间,反之,则可以概括为一只手帮衬着另一只手,为同一个方向或目标而努力。相互帮助才会变得亲密无间,因此我们把“帮助”作为“友”的本义。

  2.概括“友”字引申义

  《汉典》中对“友”的解释为:彼此有交情的人;有亲近和睦关系的;相好,互相亲爱。先秦时期“友”字引申为“交谊深厚的人”,《楚辞》中“愿岁并谢,与长友兮”就是这个含义。“有交情的人”自然引申出“互相亲爱”“有亲近和睦关系”这些义项。如:

  (1)《周书・泰誓》:“嗟!我友邦冢君越我御事庶士,明听誓”。

  (2)《周易・损》:“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得其友”。

  (3)《吕氏春秋・务本》:“若夫内事亲,外交友,必可得也”。

  因此,“友”无论是本义还是引申义大致义项都是类似的。我们可以看出“朋”与“友”在最初各自含义不完全相同。随着《说文》中对两个词的解释,后人逐渐把两个词当做同义词来使用,甚至到现在经常合并使用为“朋友”,组合成新词产生更多意义。

  二、“朋友”的古今含义及其使用率

  (一)“朋友”的古今含义

  “朋友”这个词在汉语中很早便出现了,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易经》中就有“君子以朋友讲习”,这句话中的“朋友”指的是关系融洽和谐的意思。《论语・学而》里也有“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样的名言。但是古今“朋友”的意思是否相同,还有待进一步考究。关于“朋友”的古今意义大致可概括为:1.除亲人或者亲属之外志同道合、交谊深厚的人。2.同学。3.明代士大夫对儒学生员的称呼。4.特指恋人。

  1.志同道合、交谊深厚

  (1)《诗・大雅・抑》:“无言不雠,无德不报。惠于朋友,庶民小子。”

  (2)《后汉书・马援传》:“春卿事季孟,外有君臣之义,内有朋友之道。”

  (3)唐韩愈《县斋有怀》诗:“名声荷朋友,援引乏姻娅。”   (4)明高启《次韵周谊秀才对月见寄》:“朋友凋零江海空,弟兄离隔关山迥。”

  (5)茅盾《昙》一:“这都是她到上海后收到的各方面朋友的信。”

  例(1)中“惠于朋友”的意思是对身边亲近的友人好,这里的友人就是交谊深厚的人;例(2)的“内有朋友之道”是在内需懂得与朋友相处之道,“朋友”就是志同道合之人;例(3)“名声荷朋友”中“朋友”意思为有相同志向的人,有交情的人;例(4)的“朋友”与“弟兄”对应指亲近友情深厚的人;例(5)“收到的各方面朋友的信”是指有交情无血缘关系的人。从这五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朋友”这个词出现的时间很早,并且这个义项从古至今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只是由志同道合的人后来泛指交谊深厚的人。

  2.同学

  (1)《易・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例(1)中的“朋友”有同学的意思,是说同学聚集在一起讲习道义。“朋友”用同学这个意思来解释在具体的语境中才会出现,现在“朋友”也基本上没有同学这个含义了。

  3.明代士大夫对儒学生员的称呼

  (1)明代《鸣凤记・邹林游学》:“今早有个柬帖来,说邹朋友要相访,不免启扉等候呀。”

  (2)《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那时新得进身,这几个朋友,好不高兴,带了五六个家人上路。”

  (3)《儒林外史》第二回:“开蒙的时候,他父亲央及集上新进梅朋友替他起名。”

  (4)《儒林外史》第二回:“原来明朝士大夫称儒学生员叫做朋友,称童生是小友。”

  总体来说,“邹朋友”“这几个朋友”“新进梅朋友”“称儒学生员叫做朋友”这四个例子中的“朋友”一词都是对学生的称呼。在明朝时期“朋友”在特定的时期被赋予的含义,这是志同道合意义的发展和演变,对学生称朋友显得亲切和无距离感,使老师严肃的形象变得和蔼可亲。

  4.特指恋人

  在陈原《社会语言学》中提到“朋友”这个词在一定的场合下特指恋爱对象,旧词被赋予新意。现在汉语词典中对“朋友”的解释也有这个意思,如:姑娘今年多大了?有朋友没?在这句话中就特指恋人,与这个义项相关的词有“交朋友”“谈朋友”“处朋友”等都是指恋人的含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词义之间的相互影响都能引起词义的变化。在《现代汉语》上册(黄伯荣、廖旭东)中说词义的演变主要有三种途径:首先是词义的扩大(扩大词所概括的对象范围),其次是词义的缩小(缩小词所概括的对象范围),第三是词义的转移(甲类对象的词转用指称与之有关的乙类对象)。“朋友”这个词是近义联合结构,由指志同道合的人泛指交谊的人,属于词义的扩大。“朋友”原意是“可以信赖、志同道合的人”,明朝时期还可以指志同道合的学生,所以词所概括的对象范围扩大了。当“朋友”指恋人的时候,所表示的是异性朋友(男朋友或女朋友),原先所指称志同道合交谊的对象转移为男朋友或女朋友,并与“朋友”原意有关。

  (二)“朋友”的使用率

  本文主要从先秦时代到现今这个时间段,考察“朋友”的使用情况,如下表:

  年代 文献篇数(篇) 出现次数(次) 备注(文献来源)

  先秦 76 122 《楚辞》《春秋》《礼记》等

  秦汉 98 163 《汉书》《后汉书》等

  魏晋 33 40 《抱朴子》《三国志》《晋书》等

  南北朝 67 88 《北齐书》《南齐书》《文心雕龙注》等

  隋唐五代 139 192 《大唐新语》《旧唐书》《全隋文》等

  宋辽金 492 720 《全辽文》《全宋词》《全宋诗》等

  元 191 299 《全元杂剧》《大德南海志》等

  明 748 1819 《北征录》《禅真后史》《明太祖实录》等

  清 4272 10263 《白雨斋词话》《北东园笔录》等

  民国 609 1936 《海滨大事记》《红楼梦考证》等

  现今 >4000 42377 北大语料库

  根据图表的数据显示,“朋友”在现今使用次数最多,其次是清朝,魏晋时期使用频率最少。这说明一个时期的经济、政治环境对于语言词汇的选择和使用有重要的影响。魏晋时期中国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清朝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国门被迫开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交往比之前明显增多,因此,社会的发展对于语言使用有决定性作用。

  三、结语

  “朋友”从“朋”和“友”发展而来,具有两个词共有的义项,现在我们说“朋友”普遍都是指有交情、交谊深厚的人。因此,这个含义是由两个词某个相似意义演变而来的。另外,我们通过对“朋友”这个词语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很多词汇会被赋予新意,而且有些词甚至发生感情色彩的变化,我们在日常交际对话中要正确选词、用词,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语言交际。词汇是最不稳定的,它的词义演变以及大量新词的出现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波动的,准确的掌握词义和用法是研究词汇的价值所在。

  注释:

  [1]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57页。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吴峥嵘.“朋”与“友”的词义发展[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8).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6]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

  [7]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8.

  (黄丹丹 广东省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510006)


  看了关于朋友的政治论文的人还看了:

1.2016政治小论文范文3篇

2.关于友谊的议论文5篇

3.关于感恩的政治论文

4.政治论文

5.高中思想政治小论文

    2155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