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术论文>

初中美术欣赏浅谈学术论文范文

谢桦分享

  美术欣赏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活动,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历程中逐步形成了美的概念并且出现了大量的美术作品。这些美术作品有绘画,有雕塑,还有各式各样的建筑等,这些美术作品都来源于生活并且要高于生活。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学术论文相关范文:初中美术欣赏浅谈。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初中美术欣赏浅谈全文如下:

  美术欣赏活动是从对美术作品的最初反应开始的,但不应停留在这个层面,还必须从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与意义、美术史、美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方面,对作品进行理性的分析,并表达对作品的看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断地接触到美术作品背后的知识和艺术处理手法,使他们的内心世界渐渐地丰富起来。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

  1.看

  看是欣赏活动的开始。重要的是:看到了什么(作品内容),看到的意象有何特征(形状、构图、色彩、线条、肌理等)如读《露气》(潘天寿)学生很容易看到浓淡不同的荷叶、丰满的朱荷,挺劲的梗子和芊芊水草,也能理解大片留白的则是茫茫水面。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到:几近方形的荷叶,系泼墨而成,属画面中的体块组合,酣畅凝重;细瘦却刚劲的梗子一斜一直,以线的形式构成近乎三角形的坚固的骨架组合,加上小梗水草,小荷叶间的严整组合,使画面统一中有变化,显得雄阔稳重。

  2.查

  查,即查找资料。当只凭眼睛的看解决不了作品内容或形式语言的时候,就要依赖于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及其艺术风格等文字材料。吃透了资料,再借助于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才有可能读懂作品,欣赏活动才能进入到理性分析的阶段。例如,读《溪山行旅图》(宋.范宽),在要求学生查找阅读有关范宽的生平创作风格以及宋山水画派等资料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研读《溪山行旅图》,学生才能较为透彻地理解了作品的雄劲浑厚的用笔,厚实滋润的用墨以及豆瓣状雨点状的皴笔,也理解了作品不但显山水之貌,而且传水之神。

  3.析

  析也是结合文字资料更深入地看,是对作品形式语言进一步分析。分析作品有两个重要的手段:(1)采用提问方式,提一些诸如“作品具有怎样的形式美感”“作品通过形式语言表达了什么意思”“作品中为什么不处理成那样而要处理成这样”等问题,促进学生思考。(2)引发讨论。针对作品中的一些细节或者重点部位,设置悬念,引发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及作品主题的讨论。例如欣赏《太行铁壁》(王迎春、杨力舟)。学生结合抗战史看懂了该作品中运用山石皴笔法,成功塑造了老一辈革命家和军民形象,他们就像太行山一样高耸入云。这时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用山石皴笔法来表现人呢?学生经过积极深入的思考得出:作品运用山石皴法,不是为了表现山,而是为了表现人。人像山一样巍然屹立,山像人的意志一样坚不可摧。

  4.悟

  悟,就是在了解了作品的形式语言和意义,以及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力、联想力,在作品营造的意境中畅游,与作者神交,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例如读完《江山如此多娇》(傅抱石、关山月)后,教师就要借作品的意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那冉冉升起的一轮红日,连绵起伏、浩瀚葱郁的山峦,古老的长城,奔腾的黄河长江,华茂的树木,这一切美好的意象,令学生激情澎湃、豪情万丈。而祖国山河的磅礴气势和雄伟壮美就会充溢于学生胸间,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和民族自豪之情则会溢于言表。

  5.评

  评,就是对作品进行全面的描述和评价。描述,是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作品的内容、意义、形式语言和作者思想感情及其表达讲(或写)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评价指的是学生在欣赏活动后,对美术作品的总体看法。这种看法可以是简单的好与不好,喜欢与不喜欢,也可用专业术语进行较为详细的评价。

  二、美术欣赏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欣赏课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自己的欣赏。即使学生在欣赏中遇到了困难,教师也不能讲,而要设计一些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悟作品。

  其次,欣赏课教学中要利用好地方文化资源。“美术既是文化的门类,又是文化的载体。”美术欣赏课不能只依靠课本教学,如果利用一些学生家乡和身边的美术资源,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在欣赏课教学中,就充分利用了本地乞巧文化中的美术资源和八峰崖石窟壁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