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艺术设计学术论文范文
美术教育的目标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情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美术教育艺术设计学术论文范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美术教育艺术设计学术论文范文篇一
论民间美术在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一直以来,民间美术在我国美术教育中便占有一席之地。当下,在视觉艺术多元化的时代艺术语境中,民间美术在美术教育中愈加受到重视。
将民间美术引入高校美术教育,对于双方来说是互惠互利的,民间美术因学校教育的继承,可以避免在传承上断裂的命运,并且能够不断向前蓬勃发展;学校美术教育因为有民间美术的加入能增加新的活力,丰富教学内容,民间美术所蕴涵的拙朴的造型、古朴的色彩、文化内涵、传统艺术观念等,对学校美术教学有着借鉴与启示作用。通过对民间美术的学习,学生能提高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开拓创造思维,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丰富情感,形成独特的审美观,进而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和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1.传统文化修养的提高
美术教育的目标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情感,完善人的生命感受,而且能作为重要的协作因素,帮助完成人的德育、智育和体育。美术教育对人的精神的陶冶、提升,本身就是德育所追求的目标。可以说美育与德育密不可分。美术教育肩负着审美教育之重任,审美性是美术教育最基本的性质。很多美术教育家一直致力于将民族的东西带入当代美术课堂。如董希文先生在教学中便坚持不懈地贯彻油画民族化,引导学生广泛地研究古今各种优秀艺术遗产和中国民间艺术,以开拓学生眼界、培养全面的艺术修养。在美术教育中引进民间美术可以避免美术教育中过于侧重技巧、美术技法、关注操作程式,忽略审美教育对学生精神层面陶冶与启迪的弊端。
对我国民间美术的重新认识,是推动我国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探求美术教育工作中本土化与全球化之间平衡、全球化背景下美术教育发展之关键所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出美术教育资源,以新世纪的视角对中国民间美术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最终形成一种具有时代内涵,又不失传统底蕴的中国的现代美术文化建构。林风眠曾说:“一个民族的文化,一定是固有的文化为基础,我们有5000年文化,每个时代都有其很好的时代感的创造,我们要保存我们固有的、很好的东西,吸收外面的东西。”[1]传统文化是美术教育、美术创作的宝贵资源,将其转化为多元的美术教育资源,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拓展视野,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的目的。
民间美术是劳动群众为了满足自身与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态,代表着民族文化群体的中国本原宇宙观、美学观、感情气质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其独特造型与审美方法,产生出质朴淳厚的美感,其中所蕴藏着的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老一辈民间艺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物质水平较为低下,可在艺术作品中却总是抒发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勃发的情怀。民间美术作品中所包含着的真、善、美,给精神以满足,有助于净化心灵,无形中给人们的生活和创作态度带来有益影响,使人们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2.创造思维的开拓
在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只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真正的目的是通过美术教育,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可以民间美术作为美育的媒介,帮助学生寻找艺术的切入点。
有些美术院校聘请当地民间艺人进行实践指导,通过艺人的授课掌握其所运用的造型、色彩、花纹等各具特色的塑造型技巧,以及造型轮廓形式和材料工艺特点,使学生的视觉感官得到积极的刺激,增强观察事物的敏锐性、理解性和选择性,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找到美的共性,从而获得自身审美情感的丰富和成熟。在学习过程中寻求创作灵感、拓展视野、提高审美情趣,从而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1986年,中央美术学院设立了民间美术系,将乡间艺术的研究与教学引进我国最高美术学府。并于当年组织了一次民间美术教学,邀请六位农民艺术家走上美术学院的讲台传授民间艺术,在教学总结会上,同学们纷纷说:“画出了几年来画不出来的东西,学到了以往课堂教学中难以学到的内容。”而教师们也认为:“找到了自己多少年来苦苦求索的艺术真谛。这是一次令人鼓舞、令人振奋的教学。”[2]
3.民间美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
对中国传统美术来说,多元化的层次决不是简单并列的,而是在民间美术的根基上发展起来的。民间美术是一切美术的基础,既是艺术之源,又是艺术之流。因此,“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规律及其创作方法,完全应该与其他美术规律和创作方法并驾齐驱地存在于中国的美术学府里,只有这样,中国的美术教育才是名副其实的、以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完整的面貌独立于世”。[3]
优秀艺术皆根植于自己所生长的土地,只有认清自己的根在哪里,从根本上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性,才能传承和弘扬民族艺术。当下有些青年艺术者不屑于民间美术,认为这些来自乡间的东西是粗俗的,土得掉渣,盲目崇尚西方所谓的一些主义或是样式,殊不知只有积累丰厚的传统文化涵养,才能创造出高品位的艺术作品。在借鉴别国优秀艺术形式的同时,更要明白我国的传统,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中的营养,把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元素、民族文化精神融汇于现代艺术,才能创作出具有影响力的艺术作品。
近些年,教育界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中的重要作用。美术教育除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基本的表现法则和造型规律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对描写对象的内心感受,指导学生在充分理解对象、把握对象的基础上满怀激情地把对象概括而生动地表现出来,注重把自己的感受、意志融入作品中,准确地表现自己的个性与风格。
这些民族化的特色在民间美术样式上都有着深刻及鲜活的表达。在艺术界,在目前这种风格与形式大爆发与大融合的情形之下,通过对民间艺术中所蕴含的民族心理特质、传统美学观念及独特造型方法的剖析与学习,美术教育可以摆脱原有美术教学体系中机械论与虚无论的缺憾,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灵性与自然的精华,造就出时代精神与文化底蕴交相辉映的审美教育风格。最终这种审美教育所形成的人格力量将渗透到个人的精神生活的潜意识层次,并跨越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形成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结语
当代美术教育应立足并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把发展民族传统精神、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主导性工作。优秀艺术作品无不根植于深厚的民族土壤之中,民族精神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注入民间美术教育意识,思考中国美术发展战略,提高和强化全民族艺术素质培养的前瞻性,奠定学生的价值观念、文化修养、行为规范,使其树立民族情感,为传承国家传统文化精粹,保障社会团结统一、进步发展而开展有意义的实质性工作,这也是当今乃至今后基础美术教育教学的方向。
美术教育艺术设计学术论文范文篇二
论美术欣赏在美术教育应用
摘要:为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相关的美术知识,也为了充分发挥素质教育中美术教学的重要作用,教师必须充分重视美术欣赏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从创设文化情境入手,论述了美术欣赏课程的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观点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美术欣赏;文化情境;美术教学;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247-01
一、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艺术家在进行艺术作品的创造时,周围的环境会对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创造出的艺术作品自然也会带有相应的环境特点,因此,我们可以从文化情境入手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通常情况下,我们将美术作品的特征与其所处的文化条件、文化环境看做是作品的文化情境。所以,教师在讲授美术欣赏的课程时,应引导学生将作品置于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学习,决不能仅仅局限于技法的讲解。
(一)美术和音乐的有效融合
从一定程度上讲,音乐有渲染人的情感的作用。情绪的调动在美术欣赏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情感的体验离不开感情丰富的欣赏过程。在美术欣赏课程中加入音乐的内容,使美术和音乐实现完美融合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能够取得声色俱全、图音并茂的教学效果,还能营造出有利于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在活泼、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感受作品的真谛。以美术教学中的古代山水画专题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诸如《高山流水》这一类的古筝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欣赏作品,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集中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学习,还有利于学生准确地领会艺术作品的真谛。
(二)综合运用各种手段
对于学生而言,传统的美术欣赏课程乏味枯燥,这是因为美术教材中相关的文字说明的内容比较少,受印刷因素的影响美术教材中的插画的质量不高,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进行制作足够丰富的幻灯片资料,具体的教学过程也以教师的口头讲述为主要形式。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教学中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我们无需再局限于以往单一的挂图讲解,能够通过对多媒体的充分利用,实现教学过程中听、视、思、析、读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准确有效地掌握相关的美术知识,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自然也就得以提升了。将多媒体教学应用于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意义重大,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第一,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方式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完美地实现了声音、图形、文字的有机融合,学生也非常喜欢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课堂氛围较好,课堂效果理想;第二,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使用实现了教师精讲、学生多看、多练,打破了以往“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第三,光盘资料具有选择性强、容量大的优势,这就使学校以较小的空间建立美术欣赏图书室的设想变成了现实。以《中国民间美术——剪纸》这一课程为例: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属于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制作剪纸的工艺较多,剪纸的样式也极为丰富。
二、在欣赏中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
(一)美术和文学的渊源
文学语言能够提供给人足够的想象空间,属于魅力较强的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或柔情、或愤怒、或激昂、或低沉的语言都能对学生产生某种程度上的影响,使学生面对艺术作品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美术欣赏属于认识与情感相统一、理解与感觉相融合的一种活动。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属于潜移默化的活动,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欣赏者陶冶了情操、受到了教育,认识也得以提升。但是,美术的教育作品是包含在作品所反映的艺术形象之中的,作品并非是一种单纯用来开展道德说教的工具,艺术作品以它独特的方式批判那些消极的东西、褒扬那些积极的东西,让欣赏者通过其所蕴含的内容作出自己的判断。
(二)用背景故事感悟心灵
许多美术作品都隐含了那样或这样的轶事趣闻,让学生通过对创造者创作故事的了解来感悟创作者的创造情感,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还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将学生带入创作的故事情节中去,学生受故事情节中的戏剧冲突的影响,产生极为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了解中国艺术,提升民族荣誉感
美术课程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艺术,培育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师利用美术欣赏课程,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艺术文化。在塑造意识形象时,它将笔墨作为“线索”,并且在画作中融入了诗作,如此一来画的色彩、笔墨、意境、布局就实现了诗化,画也不仅仅是画,而成为一首“无声”的诗。所以,中国绘画融合了写意画学、艺术美学与抒情诗学的丰富内容。在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时,学生不仅实现了对中国艺术的了解,还接受了新观念,受到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学习学生以祖国的优秀艺术为荣,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荣誉感。
看了“美术教育艺术设计学术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1.美术教育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