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术论文>

大学马克思学术论文资本论

家文分享

  如果我们把马克思哲学定位为实践哲学,那么就必然地合乎逻辑地得出马克思哲学内蕴着文化哲学的基本精神和基本思想的结论。这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马克思学术论文资本论,仅供参考!

  大学马克思学术论文资本论篇一

  从金融危机看马克思资本论的现代性批判及当代启示

  摘要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也成了我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对金融危机的表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让我们不得不对马克思对资本的现代性批判进行重新审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辩证的看待资本,进而在当代中国,合理的利用资本。

  关键词次贷危机 资本 剩余价值

  作者简介:张强,西南大学伦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伦理学;杜建雨,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1-243-01

  一、当前金融危机的表现

  从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来,随后演变成金融海啸,这场金融海啸迅速的迫击全球,变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首先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所谓的次贷危机,就是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次贷危机”是针对信用评级低、还款能力较弱的借款人的贷款。但是随着房价的上涨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贷款机构也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无视这种不正常的现象,而是变本加厉的放宽甚至取消相关标准,他们认为即使他们还不上贷款,也可以用房子作抵押,然而,随着房价的下降,银行把房子卖掉也不能弥补这种亏空,随后,一连串的问题便接踵而至,再加上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结果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就直接引发了“次贷危机”。

  二、资本否定的现代性批判及当代启示

  第一,资本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根本目的。马克思批判的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秘密,指出资本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根本宗旨,也是资本生命得以存在的前提,而金融资本作为资本的最高形式,其本性以追求其增值为唯一目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就是不断的从工人那里榨取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就是资本家孜孜不倦的原动力,“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有这样经典的描述,“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残酷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只要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没有变,资本的本性就不会变,而这也充分说明,金融危机归根结底是资本家的贪欲造成的结果。

  第二,资本与人的自由解放对立。人在不断摆脱自然的统治,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占有自己的本质特征――自由自觉的活动。现代社会中的人由于受到资本的统治,而没有得到真正的解放和人的尊严,在现实中资本对人的奴役,人们所得到的知识贫困苦难和颓废。同时,资本家为了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的经常趋势就是把工作日延长到体力可能达到的极限,因为随着工作日长度的增加,剩余劳动,从而劳动所创造的利润也将增长”,而“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一个人没有自己处理的自由时间,都是替资本家服务,人就不可能得到解放。在自由时间里,人们可以使其所擅长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发展,所具备的潜能充分发挥,所欠缺的能力得以弥补和拓展。所以人要从资本家剥夺的时间中解放出来,把劳动当成人的本质力量,当成人的第一需要。

  三、资本肯定的现代性批判及当代启示

  首先,资本促进了人的交流和文明开化。对资本的批判并等于对资本的否定,资本在其运行的过程中,在推进人类文明的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它使国与国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封闭保守的状态走向了国与国互通有无的开放状态,在全球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更加紧密。正是由于资本生产具有与生俱来的运动和扩展的本性,使得世界经济在资本生产的基础上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克服了各民族闭关自守地满足于现有需要和重复旧生产方式的状态,并最终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国与国之间联系紧密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将人们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那种天然的锁链中解放出来,这相对于前现代社会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对人们个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人们才有可能形成普遍的全面的交往,以及形成多方面的全面的能力体系。

  其次,资本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资本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在社会主义国家也有资本,并且可以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没有资本的运营,社会主义也不能搞市场经济,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不可能,资源的合理并充分的利用和分配也不会实现。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必须要发挥资本推动生产力的的积极作用,为此我们要运用社会主义的力量来制约和引导资本,将其纳入到符合社会利益的轨道上,防止资本的无限扩张,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要全面领悟马克思主义资本哲学,把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法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才能从根本上揭示资本理论中所蕴含的哲学和经济学的双重逻辑主线。我们要发挥资本的积极的作用,就要在社会中遵循资本运行的规律和原则,推动市场的良性发展,调节资本所带来的人性及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健康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才能坚持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为资本在当今我们无法超越,也不能否认,更不能放弃。

  总之,在当今中国,对资本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应当持有一个基本态度:保持“发展资本”和“限制资本”之间的必要张力,在这个必要张力中间努力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注释: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大学马克思学术论文资本论篇二

  西方经济学资本计量困境与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论断水

  摘要:资本计量既是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涉及微观经济活动的现实问题。在资本计量问题上,西方经济学由于对资本概念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计量方法。这些方法有的在理论上存在逻辑问题,有的与现实经济生活相差较远。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资本概念的理解既解决了资本计量的理论问题,又符合现实经济生活中会计实践需要,科学地揭示了资本实质。对经济生活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资本 计量 西方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一、西方经济学的资本计量困境

  (一)实物单位计量困境新古典学派理解的资本是生产资料,是生产出来用于生产的物。萨缪尔森对资本概念的表述最有代表性,资本或资本品包括那些生产出来的耐用品,它们在进一步的生产中被作为生产性投入。资本品有三类:建筑(如工厂和住宅)、设备(耐用消费品,如汽车;耐用生产设备,如机器工具及计算机)以及投入和产出的存货(如经销商推销过程中的汽车)。萨缪尔森将土地和原料之外的生产资料直接称为资本,而且对资本与资本品两个概念没有进行严格区分,相对于劳动时用“资本”,相对于具体生产资料时用“资本品”。新古典学派将资本看作是物主要出于两个目的:一是通过资本物的特性说明资本在生产中的作用是资本本身具有的,而不是由社会决定的;二是用资本物的数量变化引起的产品收益变化来计算资本的价格一利息率。新古典学派的厂商理论用生产函数来揭示劳动与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的技术替代关系,将资本与劳动作为地位相当的生产投入品,资本(也就是资本品)是与劳动并列的实物。因而,投入与产出都用物理量进行度量,资本计量单位只能是实物单位,而不是货币单位。用实物单位对资本进行计量,在资本同质的情况下,通过资本品的数量增减与最终产品数量增减的关系是可以研究资本边际生产力的;但如果是不同质的资本品就无法用实物单位进行加总,在计算资本边际生产力时也无法对资本品进行无限分割。以琼・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就对新古典学派将生产资料作为资本概念进行了批判,认为新古典学派一方面从资本物质形态与技术特性角度来研究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另一方面又抽象掉资本品的具体技术特性和物质形态,使资本成为一种丧失其物质实体的均质可塑的东西。新剑桥学派认为,如果将各种类型的机器设备看作是资本,则机器设备与劳动者的数量关系是受现时的生产技术水平与工艺特性所制约的,不能随意改变。琼・罗宾逊认为计量经济学家混淆了两种资本的含义:资本作为机器的原料;资本作为在生产函数中的一种价值,认为两个概念都和实际的统计学解释没有关系。琼・罗宾逊指出,将各种异质的资本品作为生产函数的一个总体量存在的问题,不可能从物质形式上找到一个统一的尺度来测量资本数量。新古典学派想从物的角度来说明资本作用,以此证明利息率是由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决定的。在新古典理论中,通过利息率(利润率)表示资本(实物资本或资本品)的边际生产率,认为要素投入的标准是边际收益等于要素价格,即资本品投入的标准是资本的边际生产力等于资本价格,资本价格就是利息率。这里存在的问题是:为什么选择资本实际价值作为利息率;利息率由资本边际生产力决定的还是外在社会决定。由于在实践中根本不可能用实物单位对资本进行加总,也就无法确定资本的边际收益。因而,利息率不是由资本边际生产力决定,而是由资本的社会权力决定。不仅在生产领域无法运用新古典的实物资本概念和实物单位的资本计量方法,在国民经济统计中将异质的资本品与消费品进行GDP总量加总也是不可行的。

  (二)货币单位计量困境对生产活动中所有资本投入都以货币进行计量。这种计量方法是基于以下考虑:资本收益最终总是以货币形式出现,而资本投入如果以货币作为价值计量形式,则可以计算二者之间的比值,从而确定资本收益率。用货币单位对资本进行计量的优点在于,货币是均质的且可以进行理论上的无限分割,但直接用货币单位来计量资本对于西方经济学来讲存在困境,因为此时资本边际生产力变成货币的边际生产力。用货币单位计量资本,货币资本与实物资本就难以区分,对经济活动中的所有资本投入都要用货币单位进行计量,必将会出现资本与资金等同的现象。资本收益被认为直接来自于货币的时间价值,不同时间存在的等量货币其价值不同。不管是生产资本还是借贷资本,或是一般货币,如果在未来时间里没有收益就等于贬值,收益成了货币的内在要求。如果将资本等同于资金或货币,就会出现货币可以产生货币的思想,即认为货币本身可以自我增殖。事实上货币本身在生产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只是起到了用于获得生产资料等生产条件的商品交易媒介作用。实际生产中的生产能力和获利能力不是货币能够表达的,货币投资量相同的商品交易场所和有高技术的企业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企业。

  (三)时间单位计量困境西方经济学的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庞巴维克、新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希克斯等注意到资本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迂回性特点,工业生产不是瞬间过程,而是迂回过程。生产中的许多条件需要先期生产,而且生产也是一个过程。对于迂回性生产,时间对资本量的影响十分重要。由于生产的迂回性特点,需要不断地向生产进行投入,主要是劳动与生产条件的投入,不同时期的投入对生产的影响不一样。庞巴维克从物的角度说明,生产资本是生产中除了原料、土地外的生产资料的物的集合体。这种集合体量的大小影响生产效率,但与获利没有直接联系。如果将资本从物中解放出来,寻求是谁投入资本而使物集中起来进行生产,这时的资本(或货币资本)就不是生产资本而是获利资本,获利资本所有者是要获得收入,即利息。当获利资本作为获利手段贷放或投入生产时总要带回利息,并且其数值与时间有关,原因在于现在物品比同一种类和同一数量的未来物品更有价值,因而当前者与后者交换时必然要有时间贴水即利息,利息来源于时差。庞巴维克将利息解释为主观心理上的等待和人们对这种时差的补偿要求。这里的时间是主观上的感受,利息应存在于这一感觉中。希克斯坚持了庞巴维克对生产资本的理解,但他用资本品一词来指构成生产过程各个阶段的中间物品,而且认为生产的迂回过程才使资本品有存在意义。希克斯反对强调不同物质在生产过程中不同作用的方法,认为对资本只能采取抽象的整合方法来看待,即将生产从时间上视为从投入到产出的流动过程,生产过程的时间长度可以表现出技术的资本密集度,投入的时间结构可以用投入的系数矩阵来表示。新古典学派的奈特批评了时间派的观点,强调资本可以通过连续地维持保养或重置,将会与劳动和土地一样,可以生产出永久的产出流。因此,在进行正常维持的前提下,资本可以被视为与劳动、土地一样的永久性生产要素。奈特强调资本的永久性是为了说明既然资本一经投入便永久存在,那么也就不存在具有确定长度的生产过程,实际上的生产时期或者是零,或者为无限大。此外,在各种投资相互交错(即各种资本品被用于生产其他资本品)的条件下,由于无法将某一日期的投入与其产出联系起来,因而,要确定一单位投资与其产出品之间的时间间隔,即所谓投资期,也是困难的。因此,用时间单位计量是不能概括资本的全部特性,如果用资金的时间价值来计量资本价值和资本占用等问题,实

  际上又回到货币资本的观点。

  (四)收入贴现计量的困境西方主流经济学对资本具有典型意义的理解是,将一切可以被用来获利的手段、财富和未来可以带来收入的对象都作为资本看待。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综合了以往经济学家的许多观点后认为,一个人的资本是其财富中用于获得货币形态的收入的那一部分,也就是那些属于他的权利和由此获得的收入以及在近代金融市场的复杂形态下可有的对资本的一切支配权。新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费希尔,虽然对资本与收入作了区分,但认为从价值意义上看资本不过是其未来收入的资本化。任何财富或资产的价值都不是来自于过去,而是唯一地依赖于预期的未来收入。而将未来收入与资本联系起来的桥梁或纽带则是利率,利率的基本职能是通过贴现计算将未来收入折现为资本。只要有收入则可以按贴现的方法来计算资本量,即将收入资本化。不论是实物化的资本还是人力资本或货币资本、虚拟资本等形式,这些资本最终都表现为一定的收入流。从可以稳定地获得收益的角度,资本的实际价值不再重要,而是根据其获利能力来衡量,用直接能够获得的收益作为资本价值的代表。收入流就成为利息或租金,资本所有者关心的不是资本的实际价值,而是关心资本能够带来的收益。资本的意义已完全体现在其收益上。用收入贴现方法确实避免了对资本实际价值量的度量,也可以对资本形态上的差异不作区分,资本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而且以收入来定义资本,也表面上体现了资本的本质。但事实上,这种对资本概念的理解和计量方法首先泛化了资本概念,如果任何可以形成收入的对象都是资本形态,那么资本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差异就消失了,人力(或劳动)、知识或社会关系等都成为资本,也就无法对资本进行区分和计量。其次,这种方法是用结果来定义来源,有收入虽然可以假定存在资本,但对资本的实际价值用贴现方法进4-YFF量并不能为人们所接受。人们在资本投资时对未来收益只能估计,但人们要通过现时的投入来明确未来的收益分享和风险共担问题,没有对实际投入的资本价值量计量,就无法明确投入时的权力和责任。而且用收入贴现法只能得到计算上的资本值,这种方法无法与投入产出法进行转换,也就不能用于计算资本收益率。当需要比较资本收益率的大小从而决定资本投入的价值时,用收入贴现法进行资本价值计量就存在问题。

  二、马克思经济学的资本计量科学性

  (一)科学地界定了资本的概念马克思认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一定的价值额,只有在其利用自己造成剩余价值时,才变成资本。马克思对资本概念的这一理解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首先,从价值实体角度指出了资本与非资本的区别。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可以产生一定收入的对象非常多,这些收入来源有的自身没有价值,有的获得收入的来源并不是依靠自身价值,因此并不全是资本。其次,这一理解指出了资本收益是剩余价值的转化。资本只有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雇佣劳动才能形成和占有剩余价值,并非所有收入都可以称为资本收益。再次,资本是价值实体,但并不固定在一种形态上。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因此可以作为资本价值的计量单位。由于在资本存在的市场环境下,任何生产和交易活动或获利活动都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脱离货币来谈资本是不可能的,所以资本计量必然要用货币来体现价值,只有货币体现出的价值才能为社会所接受。在G-W-G流通中,商品和货币二者仅是价值本身的不同存在方式:货币是其一般存在方式,商品是其特殊存在方式。价值不断地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这个运动中永不消失,从而变成自动的主体。资本投入者最基本的投入是货币资本,因为只有货币资本具有广泛购买性,可以用其进行各种生产条件的购买。最终的收益也要体现于货币,资本投入者关心的不是实物财富,而是货币财富,只有货币才能真正实现资本家对社会财富的占有欲望。最后,资本不是单纯的物,而是反映资本与劳动之间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由此,马克思揭示出资本概念中最本质的内容,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资本真正的意义在于控制,在于资本是资本家获利的手段和工具,是资本家人格的体现。因此,资本价值又不能完全用货币来表现,因为资本在生产中的作用并不是用货币可以概括的。

  (二)对资本概念的科学理解为资本计量提供科学依据首先,从资本主义企业角度看,资本价值量是资本家所有投入价值的货币形式,可以分为是资本家自有资本和借贷资本。自有资本是明确资本家对企业责任和收益权利的依据,可以进行利润率的计算;借贷资本参与生产,可以获得某种相对固定的利息收入。这样对资本概念进行界定既有助于资本价值计量,又便于资本权力与责任的明确,还可以进行最终收益率的计算。其次,从社会总量资本计量角度看,通过对企业资本家自有资本、借贷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货币价值量的总和,可以分析资本对社会财富增加值的占有程度,计算社会的剩余价值率或利润率。最后,从资本的构成角度看,资本的有机构成可以反映社会生产的技术内容,可用于经济增长的研究。资本量的大小既反映了资本可以支配的劳动数量,也可以反映资本控制的生产资料,这时的资本不再是直接的物,而是体现对劳动的支配。作为预付的资本,在生产中并不创造价值,也不是生产要素,而是提供了生产条件,通过雇佣劳动来实现商品中的价值,最终占有剩余价值(剩余劳动)。单个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反映了资本与劳动的技术关系,而社会总量资本的有机构成可以反映社会生产中资本与劳动的技术关系。

  (三)马克思资本定义和资本计量在会计实践中的应用任何资本概念的理解和资本计量方法,都不能脱离现实的经济活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资本概念的科学理解及资本计量的科学性在会计实践中得到了最为直接的体现。虽然许多现代企业理论试图突破以资本为中心的企业控制理论,但企业会计实践仍然是围绕资本的保值与增值进行。从狭义角度理解,资本在西方财务会计中称为“股本”,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称为“实收资本”,《企业财务通则》使用的是“资本金”。“实收资本”或“资本金”在会计记账中都采用历史成本和名义货币计价。我国《公司法》中规定了公司必须具备的最低资本数额,同时要求公司在注册成立时将公司资本加以登记公示,日后如有变动,必须及时变更注册。法律上的“注册资本”概念在企业会计上就体现在“资本金”或“实收资本”账户上。从广义角度理解,企业资本是指企业所有者(股东)权益,即不仅包括资本金(实收资本),而且还包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企业会计为了对企业投资者实际资本量进行准确反映,因此在“资本金”或“实收资本”账户外,又增加了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账户,以全面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

  从资本本质意义上看,资本的天性和本质是在运动中增殖。企业中来源不同的资本,会以不同形式存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发生量的变化,这些都给企业资本会计对资本计量带来一定困难,但企业会计通过不同的会计帐户可以分析不同来源的资本量。对于企业所有者即资本家来讲,资本量在生产经营中的变化不会影响资本控制力,“实收资本”等会计账户就是反映这种所有权。因此,国际上通行的会计原则仍然是以历史成本和名义币值作为资本计量的依据,并以此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这种普遍采用历史成本和名义币值对资本进行计量的原因,在于企业的私有产权制度和社会对资本概念的一般理解。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出资者与经营管理者是委托代理关系,对于企业所有者来讲,不仅是资本在运营过程中得到账面币值的保全,而且更要体现在资本增殖过程的控制。历史成本和名义货币计价是实现资本控制的最有效手段,因为历史成本反映了企业所有者的投入和对企业的所有权,历史成本也是出资人分配利益、承担风险负有限责任的唯一依据。从经营管理者的角度来讲,任何决策的做出需要历史的经济事项和数据。名义货币计价既是历史记录,又可以此比较前后期企业经营活动的收益大小,企业所有者可以进行资本收益率的计算,从而分析投资决策的成效。因此,企业所有者广泛接受这种资本计量方法和会计反映方式。历史成本和名义货币计价的资本计量方法体现了资本的真实含义,会计实践中的资本账户反映了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

    209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