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4000字
在心理学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缺乏主动变通的意识,常规讲授法的教学模式使原本就相对抽象的知识更显得枯燥与乏味,这对于学生参与学习是不利的,有可能会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地降低。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心理学论文4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心理学论文4000字篇一
《浅析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趋向》
摘要:我国教师普遍承受着较重代写论文的职业压力,严重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目前,我国关于教师压力的研究还存在问题。据此,未来的研究应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建立完善的理论指导体系;采用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相结合的设计方法;采用多种途径进行评价的评价方法;采用先进的统计技术。
关键词:教师职业压力;现状;未来趋向
教师职业是一种压力颇重的职业,中国教师普遍承受着较重的职业压力。教师职业压力对教师具有两重性:适度的压力能引起积极的反应,但过度的职业压力则会产生种种负面影响,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工作。
一、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的现状
目前对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多集中在压力源、压力与健康、压力的应对与缓解策略等方面。多数研究是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展开的,其中引入了许多中介变量,如人格特征、工作满意度、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度、自尊等,还有的考虑到了年龄、性别、教龄和环境等因素。
1.关于压力源的研究
关于压力源的问题,国内外的研究较多。如我国学者秦或认为,导致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压力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经济全球化要求教师要具有较强的信息能力、完整的网络化知识、熟练运用外语的能力等等,这会使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担心难度大、恐怕不能胜任而产生心理压力,年龄大的教师尤其如此;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人的价值多元化的发展,使得一部分教师由于待遇低下而无心于教育工作,欲做其他工作又恐力不从心而产生心理压力;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使得学校对教师的评定只从学历、职称、科研、获奖情况等方面来衡量,这给许多青年教师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学生本身的特点(如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有创造性、对教师有高要求等)也给教师带来了压力。梁芹生则从社会的要求和期望、教师的工作性质、学校的评价机制、学生的发展、教师自身(过高的期望、生活压力、人际关系、人格)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何晓威从客观(社会、教改、学校、学生)和主观(教师过高期望、能力素质不足、心理承受力)两个方面探讨了教师的压力。研究生孙慧调查发现,我国教师的主要压力源根据对教师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学生因素、工作负荷、工作条件、自我发展、社会变化及教改、人际关系七个方面。国外的研究与以上基本一致,只是在研究的层面上更为细微一些。如Rachel研究了工作和家庭冲突对女性教师的影响,发现家庭中配偶的支持度、孩子、年龄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女性教师的工作,从而带来压力;工作中较差的角色任务、低职业感知、工作满意度、倦怠、连续的高强度注意与反复考虑等也都会带来职业压力。Seemapervez的研究显示,公立学校较私立学校教师压力大,一般学校较重点学校压力大,工作压力大、学生多的班级的教师显示了较大的压力。孙慧总结认为,教师的压力来源于三个方面:社会、学校和自身。这符合吉里亚和萨克里夫的教师职业压力理论模型,即教师的压力源来自两个方面:物理的压力源和心理的压力源,但更多的还是指向客观方面,这与个人的内部认知有关。
2.关于职业压力与健康的关系的研究
从教师职业压力的概念中,我们可以得出,教师压力与健康密切相关。在多数研究中,教师职业压力被看做是教师健康下降的主要原因,认为二者显著相关。理查德和克利舒克采用已有的教师职业压力问卷,选取大学教师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压力对身体紧张度的解释率是45%。在斯普纳(1984)的研究中,使用了若干个生理指标,监控了13个小学教师在放假期间和学期中的血压、脉搏频率、皮肤电阻、尿的皮质醇等指标。结果显示这些测量指标在学期期间对压力反应是普遍上升的,在放假期间则下降。斯普纳认为,生理检验的结果证明了压力是在工作期间引起的这个事实。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健康问题是由于教师职业压力所导致的。但是由于有些研究采用了自我报告法和横断设计法等存在一些明显缺点的方法,因此在解释教师压力与其健康状况之间的因果关系时还显得不够有说服力。
但也有研究证明二者并不相关。塞勒和皮尔逊(1985)使用自编问卷对大学教师进行的调查中,探讨了职业压力源、人格特征、应对策略之间的关系,还检验了这些变量对倦怠的影响。结果发现,工作压力源和倦怠问卷中的“身体衰竭”量表分数之间的相关关系接近0,也就是说工作压力和教师的身体健康之间没有关系。吉里亚科、萨克里夫(1979)以“作为一名教师你感受到了多大的压力”为题测量了教师压力与其他相关变量的关系,发现在压力与由于健康原因造成的缺勤次数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综上所述,尽管多数研究支持教师压力是导致教师健康状况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个观点,但仍有一些研究结果没有支持以上看法。显然,教师压力与其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能还受着其他因素的制约,教师的个体特征、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都可能起重要作用。因此,关于教师压力与健康的关系问题仍待作进一步的研究。
3.关于压力的应对与缓解策略的研究
谈到压力的应对,事实上是涉及对一些调节变量的研究,只有了解了有哪些调节变量后,才能谈到据此如何缓解压力。我国学者徐富明研究了教师职业压力的应对策略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发现自我效能感与教师职业压力的应对呈显著相关,即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对职业压力更可能采取较为积极和理智的应对策略,教师的效能感低,则可能在应对职业压力时采取被动的方式。因此,他的结论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有助于有效应对自身所面临的诸多职业压力。研究还发现,农村教师较城市教师更多采取偏重于行动的主动应对方式(如计划解决策略等),而城市教师则更多地采取偏重于认知的自控应对方式,这与国外Jex等的研究相一致。在徐富明与朱丛书的研究中还探讨了教师的自尊与控制点、倦怠与职业压力的关系,结论是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呈正相关,而自尊与职业倦怠呈显著的负相关,职业倦怠与控制点呈正相关(即越外控,倦怠感越严重)。在申继亮的研究中发现,教师职业压力的应对策略与教师的人格特征有关。人格各维度对不同应对策略有不同的预测作用。如,被动型应对与人格五因素中的情绪性有显著正相关,与宜人性有显著负相关;主动型应对与人格五因素中外向性有显著正相关;自控型应对与人格五因素中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有显著正相关,与情绪性负相关。同时发现,人格五因素中情绪性对被动型应对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宜人性对被动型具有负性预测作用,外向性、谨慎性和宜人性对自控型应对具正向预测作用。在申艳娥的研究中还探讨了压力的性质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发现中小学教师对正负性压力的应对方式趋于一致,但只有一定的跨情境性,多采用适应性应对方式,但对负性应对则方式多样,且更多采用精神寄托、行为解脱等非适应性应对方式。国内外还有研究表明,配偶的支持、校长的支持等对缓解压力也有帮助。
从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要缓解压力,可以从调节变量入手展开研究。如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培养教师的自尊心、提供环境的人力的支持、培养教师良好的人格特征、引导教师对挫折进行良好的归因、教给教师一些心理的防御策略等等。
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在理论方面进行探讨的还不是很多
有的研究只是单纯地去验证某个理论,有的是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而忽视了对理论的探讨,有的对理论根本没有探讨甚至是在错误的理论指导下展开研究,有的只是重视了理论的一方面而忽视了另外一方面,从而导致舍本逐末,等等。
2.研究设计较为单一
过多地依赖横断设计是教师压力研究设计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尽管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根据统计仍有90%的实验研究是横断研究。由于横断研究在建立因果关系、排除其他变量的介入、明确因果关系方向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如果不能对研究数据进行恰当的分析,就难以验证研究者的预定假设。
3.研究的方法和所采用的工具不够完善
已有的研究多数采用了问卷调查法。一些研究者采用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教师压力问卷。另一些压力研究则采用自编的教师压力问卷,这种自编问卷的信度、效度不明确,因此所得结论的可靠性令人怀疑。目前多数研究普遍采用自我报告法研究教师压力和健康问题,因为在压力定义中,将个体的认知评价作为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因此要了解个体对压力的主观体验,就必须采用自我报告法。但是自我报告法存在着诸如回顾性偏差等缺陷,肯定会导致教师压力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高相关。所以当自我报告方法与信度、效度很低的测量工具结合使用时,其结果就更不可信了。
三、对于未来研究趋向的思考
1.要建立相对完善的理论基础
目前有关教师压力研究的最显著的缺点就是在理论、概念上还不成熟,还不能充分利用一般职业压力领域中的理论研究成果,所以今后的研究应该向以理论为基础的研究作根本性转变。
2.采用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相结合的设计方法
以往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多数采用横断设计,而横断设计难以建立压力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难以确定因果关系的方向等,这些局限性会降低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在研究中最好将横断设计和纵向设计相结合,虽然纵向设计在解释研究结果时仍会出现问题,但它仍能比横断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并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当然,纵向研究也会存在问题,例如追踪时间过长,又会有许多其他因素介入,因此设计要做得更精巧,以得到更精确的研究结果。
3.采用多种评价方法
解决问卷法和自我报告法局限性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即除了对压力进行主观评估以外,还可以用其他客观指标进行评估。比如可以通过教师的配偶、同事、学生及其领导的评价了解教师出现的与压力有关的信息;也可以将生理测量引入教师压力研究中,使用生化指标来更为科学地揭示教师所承受的压力。当然,多渠道了解教师的情况需要研究者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努力,在实施时会遇到很多困难。
4.采用先进的统计技术
由于先进的统计技术(如结构方程、多重线性模型等)可以用恰当的方法来尽可能地控制误差变异,因此,研究中应采用先进的统计技术,以便更为准确地解释压力和健康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刘荣.教师职业压力与健康状况研究述评[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4).
[2]Dick R.wagnerU.Stress and strain in teaching:A strruct equation approach. The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2001,71(2):243.
[3]梁芹生.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归因及心理调控策略[J]. 教育 评论,2004(3).
[4]何晓威.浅议当前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与调适策略[J].黑龙江教育,2005(1,2).
心理学论文4000字篇二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法研究》
【摘 要】本文首先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涵义及其四个主要特征入手,通过对课程系统、学生系统、专家系统、社会与家庭系统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再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和创新素质教育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教育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素质 教育方法
大学生心理素质是指以大学生生理条件为基础,通过大学生的个体行为与外界环境输入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与社会上其他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基本的、稳定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心理品质。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特征
1.心理素质的社会性与实践性
马克思在揭示人的本质时指出:“人的木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主要反应是在他们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实践性和社会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特征。
2.心理素质的内潜性
作为素质的组成部分,心理素质还具有潜隐性的特点。心理素质表现为一种本质的潜在力量,大学生的外在气质、性格等,并不能静止地体现其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及其心理素质结构是否完善,只能通过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可见,内潜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所具有的共性。
3.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的,这种遗传素质给予心理素质第一种稳定的特质,它很难随环境及大学生品质的改变而改变。其次,在大学生经过发展和成熟阶段后,其心理素质水平及结构也已相对稳定,无论是个体努力还是外界环境的强制性输入,都很难改变其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4.心理素质的可塑性
除了稳定性外,在大学生个体发展和成熟阶段,其心理素质还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外界的教育性输入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心理素质的可塑时期,我们不能否认在个体进入成熟期后,其心理素质的稳定性不是绝对不变的,但在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心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时期予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其形成完善的心理素质结构、符合其社会角色的心理素质水平,无疑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之一。
二、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支持与合作。可以把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比作四个系统:课程系统、学生系统、专家系统、社会与家庭系统,这个四个系统共同组成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四维结构。在这个四维结构中,课程系统是基础,学生系统是课程系统的深化和发展,而专家系统是对课程系统及学生系统的监控与干顶,社会与家庭系统是对前三个系统的辅助和支持,每个系统中都可以有针对性有目的的采取不同的方法,选择教育途径。
1.课程系统
大学生课程系统包括规范的课堂教育和有目的性的各学科渗透教育。可以在大学生必修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开设心理素质教育的专题,同时开设心理学、心理训练等选修课程,使大学生明确心理素质的内涵与重要性,普及心理健康与心理防御知识,以此来引导和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进其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
2.学生系统
大学生学生系统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系统,包括如大学生心理协会的社团组织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心理电影、“心理一角”等社团活动以及各种社会实践中,学生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可以使学生积极地把课程系统中输入的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并内化为心理素质,在无形中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完善心理素质结构。
3.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指以专家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包括讲座、报告、个别谈心及团体咨询,设计专业的心理测验并建立心理档案。由于心理专家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权威性,这种专家系统中的活动更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同时,专家系统可以对课程系统及学生系统进行监控与干预,使各个系统协调动作,积极配合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4.社会与家庭系统
社会与家庭系统是以社会人士和家长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这个系统与以上三个系统不同,并没有明确的内容但作为大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者,其引导和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心理素质教育的各个系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只有系统之间发挥联动作用,教育者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与教育途径,才能保障心理素质教育顺利实施。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现阶段,我国教育界关于心理素质的教育内容并没有进行统一的规范,学者们对心理素质教育内容的界定也有所不同,借鉴众多学者的观点,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和创新素质教育三个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
参照学者们的理论研究,结合社会实际需要以及大学生自身发展要求,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应该至少包括如下几点:
(1)性格特征素质教育
性格特征素质教育以培养大学生意志力、耐挫力、独立性、责任感、自我调控力、自信心的教育,以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为目的。在自我认知方面,使大学生了解认知发展规律、特点,通过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使大学生正确、全面的认识自我,学会冷静、客观地分析和思考问题。
(2)自我调控教育
自我调控教育包括情绪控制、情绪调节和行为控制三个方面。大学生是年轻的群体,心理发育程度决定了其情绪及情感波动较大,使他们了解情绪变化的特点,并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及情感波动,形成良好的情绪控制与调节能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待人处事,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自控力。
(3)意志力与耐挫力教育
意志力与耐挫力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了解意志的作用及自身意志的弱点,提高大学生克服困难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果断、坚毅的意志品质,提高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这种能力也正是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4)心理动力素质教育
心理动力素质教育包括成就动机、荣誉感、抱负、求知欲与进取心。动机是个体始动和维持活动,并驱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进行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行为的内在力量,它表现在指向目标、满足需要的实施过程中。
大学生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确而坚定的人生动机,强烈的荣誉感与抱负心,不断的求知与进取,是大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祖国建设需要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基本要素。
2.心理防御和防治教育
心理防御和防治教育是在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开展的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
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可以用来解释个体应付挫折情境时,为防止或减低焦虑等精神压力所采取的一种习惯性的适应行为。自我防御机制是一种缓解情绪紧张、维持心理平衡、调节行为表现,使之符合外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它既是一种挫折反应,又是一种应激策略,既是一个潜意识的精神内在过程,又是一个可以进入意识层面、并能被主体继发认知的行为方式。
显然,只有既能减轻内心痛苦,又能适应外界环境,才算是成熟的防御机制,否则,不论偏向哪一方,都是不良的防御机制。当内在或外在的刺激因子引起情绪冲突时,防御机制开始起作用,在心理学上,影响防御机制的主要因素有成熟程度、刺激、人际关系、社会支持、性别等(本文主要筛选对大学生群体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心理尚未成熟、外界刺激较为频繁、很少寻求社会支持的年龄阶段,因此,正确引导其心理走向,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防御能力,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可以选择在大学生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如人际关系的防治与防御教育。由于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出现交往恐惧、人际关系紧张、沟通不良等现象,甚至会产生嫉妒、猜疑、自卑、孤独的心理,严重影响正常人际交往的建立。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大学生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交往观念,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其心理防御能力。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的关注重点,应该放在“新生现象”教育、学习压力防治教育、就业压力防治教育、情感困惑防治教育、人际交往教育等“社会支持”范畴的心理教育上。
3.创新素质教育
众多学者针对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质量,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创新是在前人或他人己经发现或发明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进行新的应用、创造新的事物,创新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创新素质是主体通过有目的的创新行为表现出来的积极的心理取向。
关于创新人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高创新力所具有的7种人格特征:能容忍模棱状态、具有克服障碍的意志、具有自我超越的愿望、受内在动机驱动、具有适度的冒险精神、希望得到认可、具有为获得认可而努力的愿望。但以上所列的并没有完全概括创新素质的人格特征。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提出创新素质的基本构成因素,即创新初期的原始感情或动机、创新过程中的毅力和独立精神以及创新后的自信(即掌握命运的感觉)或自我超越的想法,同时,强烈的好奇心、顽强的毅力、勇敢的进取精神是创新人格的必备因素。
根据以上关于创新能力的理论,大学生创新素质应具有以下五特征:(1)有观察事物的习惯,并能将此进行发散性思维;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并敢于对权威性观点提出疑问。(2)凡事总想找出真正答案。(3)有自己坚定的立场,能耐心听取并接受别人正确的见解,从中发现问题或受到启发。(4)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5)凡遇到问题总是喜欢在解决方法上另辟蹊径。因此,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可以针对以上特点设计教学内容,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其创新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冯正直,王滔,吴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2]王有权.对心理学中自我问题的探讨[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2.144.
[3]张大均.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3).
[4]崔景贵.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高等教育新理念[J].高教探索,2005,(1)
心理学论文4000字篇三
《试谈心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在心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对教学方式的创新,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非常的重要,无论是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还是以后就业的过程中,创新能力都是考查一个学生或者是职员的关键指标。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就意味着能够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所以,在心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投入更多的耐心和精力来促成这种教育方式的成熟。
1 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
对于学生来讲创新能力包括实践能力和全新的思想意识,创新能力培养与教育课程的开设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心理学课程,在此过程中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心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应该让学生对于心理教学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而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只有明确学习的目的,才能在心理学教学中逐渐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目前多数学生对于心理学的教学工作的配合程度还不够高,尤其是高等院校的学生,他们对于专业课程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心理学这样的课程却关注很少,所以,如何让学生树立对于心理学课程的正确学习态度是教师教学研究的重点,只有学生开始自发的关注心理学课程,才能够进一步的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心理学的学习中。其次,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对于创新能力的认识。
只有学生认识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才能够自发的对自身的创新能力进行挖掘和提高。众所周知,无论是对知识的学习还是对于自身能力的提高,学生主动探索要比灌输式的被动接受效果显著,所以,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是靠教师的不断重复强调才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学生发现创新能力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自发的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目的的进行提高,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 树立教师正确的教育观
教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教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教师正确的教学观念才能使得整个教学活动顺利的完成,教师在心理学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对创新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认识,必须深刻的知道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教师正确的教学观不仅表现出教师对于自身工作的认真态度,而且也能够进一步的反映出教师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的作用,所以说正确的教学观念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非常的重要,教师认真的工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而且,只有教师拥有正确的教学观念才能谈及到学生的正确的学习观念,这些都是环环相扣的。当然,正确的教学观念也不一成不变的,还需要教师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最大程度的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支持。更新教学观念就需要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对待新的教学知识和方法要勇于学习和尝试,不断的摒弃陈旧的教学理念,确保自己的教学思维能够紧跟教育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上应该具备创新精神,摆脱应试教育的圈子,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心理学教师应该利用好自己的专业教学知识,抓住学生在学习上的心理特点,针对发现的问题合理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生活中典型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这样也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总之,在众多教学的技巧中还需要教师不断的研究和尝试,同时这也是考验教师能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体现自己创新能力的运用。
3 创造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环境
在心理学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学生产生对于创新能力的重视,同时还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尤其是对于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在大学的学习阶段,除了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学习,还应该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所以在大学期间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应该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大学时期的时间比较宽裕,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在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走出课堂,将课堂教学和生活相结合。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参加或者举办活动中进一步的发现自己在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的深化自己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灌输和说教来完成的,而是通过学生不断的实践和锻炼,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时,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弥补自身的不足,同时,自身的能力也会相应的提高。
4 鼓励学生走向社会
其实在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心理学教学,让学生能够拥有面对生活的自信和勇气,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是一个方面,而对学生的发自内心的关心和鼓励也是十分的重要的,所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密切与否,也决定着教学效果的高低,心与心的交互往往能够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在学生走向成熟的道路上需要来自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努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能够积极健康的去面对生活,从而能够积攒到更多的面对社会生活的勇气。心理学中教师的鼓励教学方式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了在教学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具备和学生密切沟通的能力,这样才能够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的努力。
5 结束语
在心理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每一个学生都会逐渐的走出校园生活,步入社会的大家庭中,所以为了让学生在社会中生活的更加顺利,必须尽可能的提前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有目的的提高,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具备更多的自信,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面对未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