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子女心理健康论文(2)
单亲子女心理健康论文篇二
《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策略探析》
摘 要:随着我国的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大学生越来越多。如何教育、引导好单亲大学生的已成为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通过分析单亲家庭教育的一些误区,本文总结了几种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辅导方法。
关键词:单亲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的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大学生越来越多。如何教育、引导好单亲大学生的已成为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不少家庭在不断地探索。但是,有部分单亲家庭由于教育不及时、不到位、不科学,甚至方法错误,至使相当数量的单亲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一、单亲家庭大学生呈现的个性类型
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不良的家庭环境中,家庭的“内战”在他们心理留下了阴影。他们整日生活在矛盾之中,有时甚到感到自己是个“多余的人”,并会经常为一些家庭琐事无端烦恼和焦虑。这些烦恼和焦虑使他们的性格不同于其他同龄人。在个性上常表现为这样一些类型:
1、忧郁型少言寡语,胆小怕事,自卑,不愿意和同学交往,整日生活在一个孤独的城堡里,学习成绩往往中等偏下。
2、随意型其主要表现为无组织纪律观念,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控力差,对集体漠不关心,常迟到、旷课,爱说谎话,对老师的批评不予理睬,学习成绩差。
3、怀疑型对任何事物都抱怀疑态度,对教师的表扬和批评麻木不仁,没有集体荣誉感,学习无上进心,学习成绩差。
4、烦躁型言行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为一点小事和同学大打出手,学习凭兴趣,成绩时好时坏。
5、成熟型这类学生学习努力,成绩中等偏上,但他幼小的心灵早已背上家庭沉重的包袱,他们感到自己被父母拒绝,为家庭的破裂感到羞耻,往往说话、办事与年龄不相称,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
这些学生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不服从教师的教育,经常与教师作对,他们有时会把对父母的不满发泄在同学身上,欺负同学,惹是生非。他们有时为发泄内心的郁闷,有意违反学校纪律,以引起教师的注意,求得心理的暂时满足。他们做事很少考虑后果,容易受外界诱惑,加上法律观念淡薄,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二、单亲家庭教育的几种误区
1、暴力教育
暴力与虐待在单亲家庭中经常发生。这种教育占整个单亲家庭教育的2213%。暴力教育是指单亲家庭中的某一成员对其他成员在精神上、经济上、肉体上以及性行为等方面施予的暴力和虐待。最常见的是离异夫妻一方对孩子所进行的。发生暴力和虐待的原因大致来自两大方面:一是由婚姻破裂,与老人之间关系不佳,受学生的拖累,经济上发生拮据而发生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社会的压力太大,工作繁重与不顺心,工作条件差。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无处发泄,只能回家后和孩子施以暴力和虐待。
在与我系同学的沟通中,我了解到一个单亲男同学就是生活在父亲的皮鞭之下。他有一点点的不符合父亲的要求和意愿,就要挨打,而且习以为常,所以不想再和自己的父亲交谈,哪怕是自己在学校得到了表扬、获得了奖学金这些值得骄傲、自豪的事也不和父亲说。生活在如此家庭中的学生,往往具有恐惧感、自卑感、脾气暴躁,自责性,无自信心,意志消沉,自控能力差,以及忍耐力不强等心理特征。学生性格内向是普遍现象。学生在家里遭到暴力和虐待之后,常常产生一种很强的攻击行为。这种攻击行为将随着时空的转移与变换,发泄到学校和社会上,对他人进行“报复”,并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和对他人及社会不满的心态,仇视一切。这种单亲家庭教育环境,不可避免也促成学生性格内向、孤僻和抑郁。学生只能把在家里听到的看到的和亲身感受到的一切痛苦,全部积压在心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这种心态和性格将会不断地加重,一旦遇到挫折或不顺之事,最容易走极端。
2、“放羊”式的教育
这种教育是当前一般家庭在学生教育上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单亲家庭也不例外,这种教育在4332%的单亲家庭中存在。谈到放羊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就是指牧羊人在茫茫的原野上让羊群随意奔跑,主人无需对其施加任何管制。
在单亲家庭里,孩子需要较多的关心和帮助,需要与父(母)亲有更多的接触,而且需要倾心置腹地交心谈心。但是,由于父(母)亲整天平作繁忙,人际交往繁多,且以前由于父母共同完成的家务事现在全部压在一个人身上,加上有的家长离婚后对学生厌恶,因而对学生的教育无暇顾及,不得不实行“放羊”,对学生的一切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以及与人的交往等方面都不闻不问,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放任自流。学生在其父母离婚时就已形成了“爸妈不要我了!”的印象。如果对学生不给予一定的关怀,那么,学生又会产生“爸(妈)也不管我了!”的概念。这种“放羊”’式的教育给学生造成的将是更多的痛苦与创伤。学生便觉得有家无家一个样,回家与不回家没有多大关系。如此管教方式,给学生离家出走创造了机会,给学生犯罪创设了条件。
3、溺爱教育
溺爱教育在一般家庭中都存在,在单亲家庭里尤为突出,这种教育占整个单亲家庭教育的5321%。有的父(母)亲在离婚之后,为了抹平家庭破裂时给学生造成的创伤,把全部的情感都施加在学生身上对学生的疼爱和关怀更是无微不至,在吃、穿、玩、花等各方面无一不予以满足,只要学生开口,父(母)亲没有不答应的。人常常告诫我们“为人父母,不患不慈,患于知爱不知教也。”在许多的单亲家庭中,家长对学生疼爱往往超过一定的限度。主要表现为溺爱、放任、包庇甚至纵容,也就是说对学生施给过多的感情,导致感情过剩。不论学生的要求是否合理,行为是否正确,父(母)一概予以满足。有时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坏习惯也不加以纠正,甚至对其出现的错误,违法乱纪或反社会的言行举行加以庇护。受到这种家庭教育的学生,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很任性,好胜心强,寻求各方面的满足。受不了一点儿批评,更承受不了挫折与打击,表现出极其脆弱的心理状态。这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三、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辅导方法
1.用友情弥补亲情,用鼓励驱除自卑。亲家庭学生所处的环境,特别是他们每日每时所生活的班集体的班风和同学之间的良好关系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在班风良好的班级中,同学与同学的关系反映在既能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同时也反映在能处理好个体的竞争与合作上。这样,单亲家庭学生就会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他们自然会感到生活充满阳光,感到自己在不幸之中,又特别幸运。单亲家庭的学生最缺少的是父母之爱,教师要处处关心他们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我系一同学在接受了父母离异的事实后,不敢和其他同学谈及亲人尤其是自己父母的状况,害怕别人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排斥、孤立自己。单亲家庭的孩子思想负担重,怕老师知道家中真实情况,更怕同学知道,老师应帮助他对这一社会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与老师的多次深入交流之后,他消除了顾虑,和从前一样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因为他所在班级的同学、班主任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让他不再有巨大的心理压力,生活中充满了阳光。父母的事由他们自己去处理,孩子无法左右家庭,但是老师要鼓励这些孩子积极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如果他们有一定组织能力的,老师可以把活动中重要的任务交给他,让他有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在活动中发挥自身的潜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和同学的友谊。
2.用爱心抚慰创伤。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班主任、课任老师、家长应齐抓共管。班主任应经常和课任老师交流意见,并及时和家长联系。对教育子女确实有困难的家长,班主任应给予方法上的指导,经常更换教育方式。一位女同学13岁时父母离异,先判给母亲,后又判给父亲,现在住在爷爷奶奶处,情绪变化无常,时好时坏,好的时候非常随和,坏的时候对什么也不满意,心里感到不是空荡荡的,就是乱哄哄的。看到同学们忙忙碌碌,自己六神无主,学习受到挫折,感到自卑。她心中的烦恼无人诉说,就在日记中写道:“同学们的烦恼可以跟妈妈说。我的烦恼只能跟小狗说。”并且很快就有了异性朋友。她属于烦躁型的孩子。我感到对这种孩子老师要用爱心抚慰创伤,要和家长取得联系,把这件事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告诉家长,并给家长介绍如何引导教育孩子度过这一段感情危机。通过多次和她谈心,要她畅开心扉,重新寻找自信,最后达到良好的效果。
3、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并辅以严格要求。单亲家庭的大学生在闲暇独处时常常感到无聊,也更多地采用消极被动的方式打发时光:打游戏机,泡网吧,看武侠小说,忘记自己的作业,甚至逃学。班主任要对他们进行人生观和生活目的教育,提高他们对理想、前途的认识,并且一事一教育一引导,转变就表扬,达不到要求就再交流,再谈心,做到常提醒,多鼓励,多方面启迪。还可以安排一些兴趣相投的同学与他们结成学习伙伴。对单亲家庭大学生,一定要奉献爱心。在做耐心细致工作的同时,也一定要严格地教育和要求,对原则问题不能迁就。要开设讲座或开展活动,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使之不做出出格的事情。有了违纪行为决不能迁就,耐心的思想教育与严肃的纪律处理是不矛盾的,只要工作做得细,有时可能会得到满意的效果。
单亲家庭的学生就象海面上行驶的一叶孤舟,如果领航员能正确引导,他们同样会避过惊涛骇浪,渡过暗礁岩石,安全抵达明净的港湾。让我们每位都来做单亲家庭孩子心灵上的领航员,使他们顺利走向生活的彼岸。
参考文献:
[1]单亲大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策略的探讨《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年03期李振华 , 曹建琴
[2]大学生心理危机与干预策略研究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肖志玲
[3]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几点认识《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06期李靖环
单亲子女心理健康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