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心理学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2)

坚烘分享

  心理学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篇二

  《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良好的班级管理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重要保障。我校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他们中有些是留守孩子,有些是单亲家庭,很多学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这给班级常规管理带来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缺乏集体观念,行为比较散漫,由于缺少家长监督,他们上进心不强,学习不够认真,行为散漫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会用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来增加班级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职校生;心理特征;形成原因;班级管理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同于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具有年龄差距较大,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思想认识程度存在差异等特点,因此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中职学生正处于比较敏感的年龄阶段,不但具备该阶段年轻人的共性,此外由于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他们又具有特殊的心理形态。对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中国22个城市协作调查显示: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3%,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中学与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表现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与抑郁的约占16%。因心理和行为问题导致的恶性事件屡有发生。由此可见,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必须要引起我们的关注。通过对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基本职责,也是培养、组织、建设良好班集体、促进和保证班集体成员的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加强班级管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一直是班主任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尝试着将心理学原理应用到班级管理中来,效果不错。

  一、应用团体心理学组建好班级

  对刚入学的新生来说,他们刚刚经历中考的失利,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重新开始自己。而班级作为一个小集体,做好班级体的组建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中职学校,如何增强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作为班主任我们应做一些团体辅导活动,让学生们在一个新的班级里加强彼此的沟通与信任,增强团队意识。

  例如新生进班后,可以让学生们通过两两互相打招呼并介绍自己的姓名、来自哪里、毕业学校的方式来缓解陌生感。经过几轮的热身后,大家之间都彼此了解后,这时可以进一步让增加他们之间的亲密感,可以在班级中建立数个小家庭,选出家长,分别取家庭的名称以及制定家庭的规则和目标,之后让家长宣读本家庭的情况。这样不仅可以活跃气氛,而且能够让学生们找到家的感觉,增进感情,找到归属感,尽力营造班级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这种家庭方式还可以用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把家庭与平时的班级活动和量化考核进行挂钩,这样可以使每个分散的个体合并成为小家庭,让学生更易融入到集体中来,同时家庭之间通过良性竞争,从而发挥集体的最大能量。比如,教室定期的黑板报,通常由宣传委员进行排版策划,但不可能每一期黑板报都十分出彩,如果将它们分配到家庭中去,集中小家庭各个成员的智慧,不但可以有所创新还能解决指派困难的问题。

  二、全面客观认识学生,避免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某人或某事由于其突出的特征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忽视了其他的心理和行为品质。它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光环效应”在对学生的教育、评价中,常常表现为教师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好差的唯一标准,对成绩好的学生偏爱,“一好遮百丑”;而成绩差的学生,则被看成“一无是处”,受到嫌弃、厌恶。如果长期以往“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形成偏见,既不利于优生及时发现、克服自身的缺点,促进全面发展,更使差生产生自卑心理,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所以,作为中职校的班主任来说,要注意克服“光环效应”的负面效应。

  在评价学生的时候,我们应提前为学生做一个社会亲疏关系图,从这个图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学生在家庭及社会中的成长情况,分析学生的内心心理活动,学生有时候表现出的一些行为跟其成长经历是有很大关系的,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学生的过去和社会关系情况,可以更好地与其沟通,而不是一味地表扬或一味地指责。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将父母与自己的关系拉的很远,甚至都没有朋友亲密;还有部分学生就没有亲密关系的人,其原因有很多种,然而这种学生在我们的班级管理中会经常出现问题,当他们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参考其社会关系,找出相应的沟通方式,开启学生的内心,在沟通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问题学生也有很多优点,当然也会发现很多问题,通过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后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步。如果我们没有克服“光环效应”的负面效应,一味地用“有色眼光”看待问题学生,那么我们永远也解决不了实际的问题,反而不利于班级的整体进步。

  作为班主任我们应学会赏识教育,它是以人性为基础,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以赏识为先导,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激发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的巨大能力或者是人的良知与自觉性,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的教育形式,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看到学生每一点点的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促进学生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经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赏识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赏识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我们平时的班主任工作过程中,赏识激励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被赏识。被赏识就是被信任、被希望,就会产生一种被鼓舞、被期待的积极心理效应,就会更加向善向美。只有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地认识,用公正的态度去对待学生,才能不被表面现象干扰,才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不能凭主观意识给学生下定论。

  三、增加吸引力,预防禁果效应

  “禁果”一词来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禁果而被贬到人间。这种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人们称之为“禁果效应”。由于青少年学生处在特殊的发育期,好奇心强,逆反心理重,因此常出现禁果效应。

  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个名叫潘多拉的姑娘从万神之神宙斯那里得到一个神秘的小匣子,宙斯严令禁止她打开,这就激发了姑娘的猎奇和冒险心理,使她终于将它打开,于是灾祸由此飞出,充斥人间。潘多拉姑娘的心理正应了一句俄罗斯诗语:“禁果格外甜”。

  有关教育专家认为,学生产生“禁果效应”的主要原因除了好奇心的驱使,更多的还是自尊心受到打击,觉得学校教师对他们不信任,因此反其道而行之,使“禁果效应”成为一种社会消极心理的产物。专家同时也认为,面对“禁果效应”,学校、教师应该适当调整教育方式,疏堵结合才利于学生发展。

  “禁果效应”启示我们: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的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否则,越禁止的东西学生越想看,越禁止的事学生越想干。

  例如有些不健康的书,学生本来并不知道,知道了也不一定去看,但是教师禁止,使得他们想看个究竟,平时不爱看的,这时也十分来劲,想一睹为快。

  再如,班主任对早恋问题的过敏和一味制止,反而使男女生之间很平常的交往涂上一层诱惑的色彩,容易造成一些学生早恋。“早恋”我们现在称之为“青春期恋情”作为班主任在面对待青春期的学生时,我们对男生、女生之间的交往不能过早的给其定义为早恋,甚至这样的话不应该由我们说出。在青春期的时候,男生、女生之间有好感应该属于正常现象,尤其在中职的学校是按专业分的班级,汽修班级都是男生,而会计的班级几乎全是女生,他们在对异性产生好奇的同时,如果班主任一味的禁止,他们反而会增强这种好奇心,增强他们的吸引力和爱慕之心。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给于学生正确的引导与“谈心式”的交流,当然也可以与家长有效地去沟通,不是让家长去批评、指责,而是让家长配合班主任的学生的管理工作,让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同时我们可以搞一些团体活动,让男、女生在一起的活动,让他们消除好奇心。

心理学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1.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论文

2.管理心理学论文范文精选

3.有关管理的心理学论文

4.浅论管理心理学的论文

2695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