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高中生恋爱心理论文(2)

坚烘分享

  高中生恋爱心理论文篇二

  《高中生恋爱现象与教育对策研究》

  摘 要:为了解高中生恋爱的本质、特点与现状,探讨高中生青春期教育的有效方法,笔者采用罗伯特・斯滕伯格的爱情等级量表对杭州市区6所高中的38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也能体验到爱情,但发展不平衡,需要教育引导。最后,笔者根据调查结果和相关理论,并结合自己在一线的教育经验和体会,对如何针对高中生恋爱进行个体指导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青春期 性教育 高中生恋爱 教育对策

  一、研究意义

  总结以往的研究结果和当前主流媒体对于中学生恋爱的各种声音,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存在分歧,即早与不早之争。而笔者认为中学生恋爱到底早不早并不是关键问题,中学生到底有没有爱情、能不能体验到爱情才应该是最重要的问题。因为某一具体的教育对策应该基于学生的某一心理特征是否存在,而不是基于这种特征出现的是不是过早了。所以本研究跳开了中学生恋爱到底早不早的问题,而直接去回答中学生到底有没有爱情这一更为核心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

  斯滕伯格爱情等级量表。

  罗伯特・J・斯滕伯格是耶鲁大学心理学和教育学IBM教授。他于1998年出版了专著《丘比特之箭》,在这一专著中他提出了爱情等级量表。在我的调查中,我运用这一量表来测查高中生能不能体验到真正的爱情、高中生的爱情构成特点和高中生爱情与成人的异同。这一量表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2.调查对象和方法

  问卷的对象是在杭州市选择四所高中(两所重点高中,两所普通高中)和两所职高,在每所高中或职高的高一或高二年级随机抽取1―2个班的学生共380人进行调查。

  3.数据处理

  自编调查问卷发出380份,回收380份,有效问卷374份;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高中生与大学生的爱情成分有无显著差异,采用x2检验分析不同情况或条件下学生恋爱情况各因素有无显著差异。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使用SPSS-For-Windows(11.5)统计软件。

  三、调查的结果

  1.高中生的爱情真实存在

  斯滕伯格爱情等级量表有六个指标,就是把构成爱情的三个因素每个再细分为期望值和实际感受值。期望值是指他期望这种感情有多重要或他认为这种感情应该有多重要,实际值是指在他的现实生活中他对这种感情的实际感觉(见表1)。总体来看,高中生的爱情相对于成人还不够成熟,各种因素指标均低于成人平均水平。这是很正常的,高中生的爱情还处于尝试和发展阶段。但不能说高中生没有爱情,我们可以看到,高中生的爱情每个因素的平均分都高于成人的低水平的平均分。部分高中生能够理解或体验到真正的爱情,这可能和社会主流思想相悖。很多家长和教师认为,高中生没有爱情或不懂爱情,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高中生没有经济基础,没有资格谈论爱情”。这种说法显然是在偷换概念。爱情不是婚姻,它只是一种情感,而情感的产生不依赖于经济基础。

  第二,“高中生还太小,他们还不成熟”。这更加地说不通,国外高中生恋爱不被禁止,难道是因为他们的青少年比中国青少年成熟?古时候,女孩子十四五岁就可以出嫁,十八九岁嫁不出去就被认为是老姑娘了,这难道是因为古代的青少年比现代的青少年成熟?这也是一个不成理由的理由。

  笔者认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认为高中生没有爱情,其实隐藏着的真正原因是人们发现高中生恋爱对学生的学业和生活有严重的危害,为了保护他们,所以直接否认了他们的爱情,这是一种善意的否定。

  2.高中生爱情发展不平衡

  表2.高中生爱情构成因素各水平的人数比例分布表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高中生爱情发展的不平衡性。高中生爱情各构成因素的分数高于常模平均水平的人数比最高有47%,最低只有24%,低于常模低水平人数比最高达到了39%,最低也有20%。

  首先是爱情各构成因素之间发展水平不平衡。高中生的爱情在亲昵期望、激情实际、责任期望上水平较高,但在亲昵实际、激情期望和责任实际上水平偏低。这是因为高中生和成人相比,交往相对不够自由,对欲望和本能需要更加克制以及对未来的更不确定性导致的。

  第二是高中生的爱情个体发展水平不平衡。根据调查结果,有些高中生的爱情发展水平很高,无论是爱情期望值还是实际感受值都高于成人的平均值,甚至少部分人达到了成人的高水平平均值。但也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在恋爱的高中生的自评分低于成人低水平的平均值。这一点也体现在高中生的恋爱动机和选择恋人的影响因素上。

  第三,高中生恋爱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发展水平个体之间差距也很显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部分高中生的感情可能还没有达到爱情的高度。这就要求我们对高中生进行恋爱教育指导时,要帮助学生分析他们的感情的程度是幼稚的还是成熟的。

  四、高中生恋爱的教育对策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在高中生活中体验到爱情也是自然而且正常的。那么,对于那些已经坠入爱河的高中生,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认为应从理解、尊重、关怀、信任学生入手,通过教育指导让他们理解什么是爱情,能够正确认识和分辨自己的感情,学会如何去爱、如何保护自己、如何为自己和所爱的人负责、如何做才能减小危害等内容。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里面自然包括促进人的情感道德发展,决不是只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业成就。我们可以说高中生的爱情不成熟,可以说高中生的爱情会走向婚姻的成功率很低,也可以说在现在的情况下高中生爱情的负面影响更大,但我们不能否认高中生也有爱情,也无法完全禁止高中生谈恋爱。随着时代的前进,高中生恋爱现象可能会越来越普遍。所以对于高中生恋爱现象,我们的教育目标不应该是通过教育使高中生都不要恋爱,因为这是个永远不可能完成的目标,也是不符合规律和非人性的目标;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是促进高中生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的积极健康发展,同时减少由高中生恋爱带来的对学生身心成长和学业发展的危害。

  性是人类的生理需要,逃避它就像逃避食物和水一样不合理。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性、正确理解性观念,以一种科学、开放的态度面对性,这是成年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性健康教育的广泛、深入开展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应该尽学校、家长与社会的全部力量,来保护恋爱的高中生,减轻他们所受的损失与伤害,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这才是真正的人文关怀,也是解决高中生恋爱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最好方案。

  参考文献

  [1]罗伯特・斯腾伯格 丘比特之箭.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6,17。

  [2]杨雄 姚佩宽 中国城市青少年的性意识和性行为[M].青春与性―1989―199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

高中生恋爱心理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的论文3000字

2.大学恋爱心理论文2000字

3.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

4.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3000字

5.关于大学生恋爱心理学论文

26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