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高中生恋爱心理论文

坚烘分享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在承受学习压力的同时也承受着恋爱等各类问题的困扰,因此分析了解高中生的恋爱现状与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高中生恋爱心理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生恋爱心理论文篇一

  《高中生恋爱心理与教育对策》

  摘 要: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在承受学习压力的同时也承受着恋爱等各类问题的困扰,因此分析了解高中生的恋爱现状与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调查法访谈300名高中生,从了解他们的恋爱现状,恋爱与学业的关系等现实状况出发,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中生心理素质,合理选择教育内容,开展健康的性教育,学校-家庭-社会综合一体,提高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对策,对学生的恋爱予以妥善正确的引导。

  关键词:高中生 恋爱心理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3.085

  High School Love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ZHU Qianyun

  (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325000)

  Abstract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in adolescence, they learn to withstand the pressure and also suffer from various problems such as troubled love, so the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love the status quo,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terview survey article by 300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ality of their current situation in love, in love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ademic paper proposes to strengthen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high school students impro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reasonable choice of educational content, to carry out health education, school - Family - Social integrative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strategies for students love give proper proper guidance.

  Key words high school students; love psychology; education

  本文通过对高中生恋爱情况的调查,分析高中生的恋爱心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对策,为解决高中生的恋爱困惑,妥善处理恋爱与学业、友谊的关系,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1 高中生恋爱状况与分析

  本文采取访谈方法对某地高中生进行随机访谈。访谈高一至高三学生各100名,男女各半,共300名学生。

  1.1 恋爱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初恋在年龄15岁时达到最高值。有过恋爱经历的高中生初恋年龄基本在18岁以内,相比于过去同龄人他们对异性的期待和渴望是比较强烈的。有过恋爱经历的男生41.5%,女生39.2%;非独生子女中有过恋爱经历的人占了44.3%,明显高于独生子女的恋爱人数;三个年级中,高三年级学生有过恋爱经历的比例最高,占了41.9%,高二年级次之,为41.2%,高一年级最低,为37.1%;文科生谈过恋爱的比例为46.2%,而理科生仅为35.1%;普通高中谈过恋爱的占41.1%,重点高中占了38.9%;城市学生有过恋爱经历的为53.5%,城镇的为41.0%,而农村有31.5%。

  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男女生都处于青春期,对异性的好奇与吸引、对爱情充满向往。加之传统文化的影响,男生可能更为主动,女生则较为被动,所以男生的比例略高于女生。非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需要把关注与爱分配到每一个孩子身上,孩子可能更希望获得别人的关心和爱护,所以非独生子女的比例高于独生子女。文科生相对于理科生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更加注重感性思维,而理科生更理性,所以文科有过恋爱经历的人明显高于理科。随着年龄增长,学生生理与心理不断发展成熟,对于异性也更加向往,所以随着年级升高比例会逐渐增加。重点高中的学生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面,而普通高中的学生,在课余生活中,会接触很多除了学习以外的东西,所以普通高中谈恋爱会多于重点高中。农村的学生相对于城市的学生,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会更多的把精力放到学习上。

  1.1.1 恋爱观

  对于恋爱的态度,在接受调查的高中生中,表示不应该干预的看法的人数占了调查总人数的51.6%。进一步比较,不同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在不断的发展成熟,对恋爱的认识与学业的关系问题上,并没有发生大的转变与不同。在恋爱过程中,男生、理科生、重点高中的学生较为理性,面对爱情与学业的冲突更能冷静的处理。这可能是重点学校对学业要求更高,教师家长也督促提醒使然。

  在关于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上,认为爱情与学业同等重要的占了39.1%,认为学业高于爱情的人占37.8%,认为爱情高于学业的只占6.6%,同学们在看待爱情与学业这两者的关系时并没有把爱情看得更加重要,至少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学业在其心目中的分量不少于爱情分量,学生并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他们在恋爱过程中还是很注意学习。

  有65.4%的高中生认为恋爱最终目的是结为情投意合的伴侣。16.1%的学生认为最终目的是成家过日子,12.1%的学生则没有想过恋爱以后的下一步,6.4%的学生则只是为了满足情欲的需要。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恋爱是为了将来考虑,做准备,可见现在的高中生还是有一定的思想,并不是为了单纯的情欲。

  1.1.2 恋爱原因与方式

  高中生恋爱的最大一个原因就是从感情出发,顺其自然,占55.5%,其次就是为了避免孤单,占23.3%。目前高中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中缺少了同伴的陪伴,导致他们很容易感觉孤独,当有异性向他们靠拢,给予他们关心、支持,就很容易发展感情。由于逆反心理、面子问题谈恋爱的高中生很少,可见他们还是有一定的思考,而并不是盲目的。

  高中生不谈恋爱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没有考虑过,占33.3%,其次就是认为“不现实,以后不可能在一起,没意义”,占28.9%,16.7%的高中生虽然有了喜欢的人,但还是认为应该以学习为主,12.8%的人只是由于没有合适的才没有恋爱。最后因为对方不同意而没有恋爱的占8.3%。可见大部分高中生还是从当前的学业和未来考虑,由此也可见,教师与家长对学生的叮嘱还是起着一定的作用,他们会觉得现在还是以学习为主。

  当恋爱失败时,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出正确的行为,其中50.1%的学生选择好聚好散,23.5%的学生选择了发奋学习,当然也有学生做出了消极的反应,18.9%的学生沉溺于悲伤中,5.6%的学生又重新选择恋人,0.5%的学生转爱为恨,1.4%的学生更是选择了伺机报复。男女生失恋时,男生更容易选择发奋图强或者好聚好散,而女生更多的是选择好聚好散。

  高中生最常见的恋爱方式就是日久生情,占了66.2%,其次就是一见钟情,占了23.0%,接着就是朋友介绍占了6.1%,其他3.4%,最少的就是网恋了。可见在高中生中,学生还是通过接触、通过时间的积累,才有了感情的。

  有55.1%的学生认为感情在恋爱过程中最重要,43.3%的学生认为两者都重要,只有1.6%的学生认为物质条件重要。可见,在恋爱过程中,学生还是更加注重感情方面,可能是由于对生活没有担忧之处,一切都有家长安排。

  1.2 恋爱动机与标准

  通过调查发现,高中生在恋爱动机与标准上,情感性>婚姻性>消遣性>功利性>性爱性>面子性,从总体上看,高中生的恋爱动机还是比较注重情感,比较端正,以积极面为主,当然男生、理科生的消极动机强于女生。

  择偶标准:个性品质>才智>外表>家庭背景,高中生在择偶时更加注重的是对方的内在品质。文科生、女生对对方有更高的要求。非独生子女对才智的要求高于独生子女,而独生子女在家庭背景和个性品质上要求高于非独生子女。重点高中生在家庭背景、个性品质、才智上的的得分都高于普通高中生。普通高中生对外表要求高于重点高中生。不同家庭来源的学生对个性品质的要求都是最高的,对家庭背景的要求是最低的。

  1.3 恋爱教育方面

  绝大多数的高中生(75.3%)都认为学校应该正面引导,19.4%的学生认为应该顺其自然,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坚决禁止。对于管理方面,有48.4%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管理有一定的成效,但还是存在许多不足,还有33.4%的学生认为学校管理不当,引起反感,说明学校管理方法还有待提高和改进。教育方式上,学生认为教师在发现学生恋爱的时候更多的采用处分,达到了39.9%,其次就是分析利弊,进行引导,达到了31.0%,教师选择禁止的占了25.1%,不作为的老师只占了4.0%。可见有一部分教师对待学生谈恋爱会采取强制措施,又有一部分教师会采取引导的方法。强制管理引起学生的反感。对学生心理健康引导上,从未进行占53.9%,偶尔进行的占30.6%,说明学校在相关方面的引导上还需进一步加强。当然大部分学生对开展此类教育活动持无所谓的态度,占总人数的54.8%,希望开展的学生为25.3%,非常希望的为13.3%,可见学生还是有一定的需求。

  2 教育对策与思考

  通过对高中生恋爱状况进行调查访谈,可以了解反映高中生对与恋爱相关方面的认识,为我们进行妥善的教育引导提供依据。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的教育要妥善引导,让高中生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家庭观。当然也只有真正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才能对症下药,教育才能有效果。因此对高中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务之急。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的因素统一起来,才能达到最优化。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中生心理素质。通过开设各类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课程、活动,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体验各种生活情景与不同情绪,提高挫折承受力,学校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优良氛围,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2)合理选择教育内容,开展健康的性教育。通过对高中生进行访谈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高中生进行教育,除了相应的学科知识外,还应努力提高与加强情感教育与性教育、提高道德意识,审美能力与体验各种情绪的能力。

  (3)学校―家庭―社会综合一体,提高高中生综合素质。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最深刻的,社会这个大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因此对高中生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教师应该做表率,做到教书育人,深入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家长应积极面对孩子遇到的情感问题,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引导孩子正确选择,让孩子感受到亲密安全的氛围;当然也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社会监督,净化社会环境,为孩子提供一片纯净的沃土。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形成综合力量,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用心观察,体验,使自己内外协调一致,不断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 金国婷.高中生的爱情观与爱情教育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2] 彭秀珍.大学生爱情心理及教育对策分析[J].玉林师专学报,1999(1):75-78.

  [3] 梁晓珍.高中生恋爱现状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4] 曾宏燕.爱,你准备好了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31.

  [5] 张进辅.现代青年心理学.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359-360.

  [6] 覃琴.新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爱情教育[J].语文研究,2006(9):30-3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高中生恋爱心理论文

26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