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体育运动的心理健康论文(2)
有关体育运动的心理健康论文篇二
《浅析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
摘要:心理健康如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光有身体健康而没有心理健康,那不是真正的健康。人的心理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理如果不健康,存有障碍,不仅影响着青少年的正常成长,而且还会导致犯罪,甚至酝成悲剧。因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家庭、学校和社会一个亟待关注的重要课题。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紧密结合,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使命。学校体育教育不仅具有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而且具有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所谓学生心理发展是学生个体心理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主要包括学生的认识发展、情感和意志发展、个性发展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学校体育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强健体魄,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学校体育活动中,通过知识的传播、运动技能技巧的训练以及亲身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心理的良好发展与健康心理的形成。学校体育所具有的这一特殊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所无法代替的。
关键词:学校体育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123-02
一、研究目的
学校体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紧密结合,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使命。在学校体育活动中,通过知识的传播、运动技能技巧的训练以及亲身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心理的良好发展与健康心理的形成。学校体育所具有的这一特殊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所无法代替的。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目标。所以,如何在体育活动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达到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是我们教育一线的体育教师们应努力探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本文系统地查阅了有关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等方面文章,对所有的文献进行整理并归纳综合分析。
2.实践法
通过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对不同学生的同一动作学习的心理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智力又叫智能,“是一个人认识能力的有机结合。具体地讲,智力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智力的发展首先依靠人的大脑发育成熟,其次依靠人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深入进行。研究证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达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目的。通过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大脑的发育和改善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为智力的开发奠定生物基础。大脑是人体的最高指挥部,人体一切活动的指令都是由大脑发出的。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改善大脑供血、供氧情况,促使大脑皮层兴奋性增强,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灵活性加强,对体外刺激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使人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分析综合能力加强。另外,体育锻炼所引起的一些非智力成分的良好变化,如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均对智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另外,学校体育本身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蕴涵着丰富的开发智力、培养创造力的内容,对全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广泛训练记忆能力、启迪诱导想像力和提高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运动有助于开发大脑右半球的功能,对发展儿童的直觉、空间转换、形体感知等形象思维及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
2.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状态是衡量心理健康最主要的指标。学生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因学习、生活、同学关系等产生紧张、优愁、压抑、悲观等不良情绪反应。体育活动则是改善不良情绪的一种非常适当的方法。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由于大脑处于较强的活动状态,体温升高以及脑内啡吠释放等原因,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降低焦虑,消除优郁,摆脱痛苦和烦恼,分散注意力,缓解心理压力。另外,参加体育锻炼对改善孤独、胆怯、优柔寡断、缺乏信心等心理缺陷也具有积极作用。
3.有助于情感的发展
人的情感是在活动中产生、变化和发展的。体育锻炼对情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体育运动项目的多样性、运动过程的趣味性、运动环境的复杂性,能发展学生的愉快、乐观、友爱、同情等多种多样的情感。其次,运动的集体性,可以使学生的情感社会化.养成热爱集体、互助互谅的集体主义情感。再次,运动的竞争性,可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敢奋战的乐观主义情感,成为夺取胜利的推动力。此外,体育锻炼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美感和理智等。
4.锻炼意志,增强进取心
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并需要克服各种困难,从而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指学生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一个人的意志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体育锻炼是锻炼学生意志,促进其意志发展的最优活动之一。无论是体育教学还是运动竞赛,都要求学生具有明确的目的,为实现目的而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战胜强敌的勇气,在瞬息万变的运动环境中迅速选择应变措施的决断力,长期艰苦锻炼的坚韧性,遵守比赛规则和为了集体利益而克服个人欲望的自制力等。体育锻炼的独特环境条件,对于培养学生不断地在活动中克服客观和主观困难,在克服种种困难之中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并使这些品质迁移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增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进取心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5.培养与形成健康的个性
所谓健康的个性,从内部的心理机制来说,是一种身心和谐发展的个性。从外部活动的效能来说,是一种富有高度效能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就学校中的各种体育活动而言,都是学生身心处于动态之中的各种身体活动、游戏及教学比赛。这些活动和练习具有竞争性、娱乐性、规则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学生在激烈的对抗中,身体活动不但给机体施加刺激,还在头脑中引起各种心理感受,其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使个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显示和发展。另外,学生可以从体育锻炼中尝试成功的喜悦和得到尊重的心理满足,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强其自信与自尊,使个性得到发展,形成良好健康的个性品质。
四、结论与建议
1.把心理发展渗透到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中
学校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深刻的寓意和趣味,富有挑战性的魅力,符合生命力旺盛、生性好动的青少年的“口味”,满足其好奇、探究、体验和冒险心理。学校体育实践又具有宽阔的容纳空间,对不同动机、不同能力、不同年龄的学生均具有适应性。参加体育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渠道之一。学校体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失时机地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并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使身心达到最佳状态,以满足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2.激发运动动机,培养运动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运动动机是激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在动力,往往以兴趣和愿望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运动兴趣在运动动机中是最重要的成分。大量事实证明,学生运动兴趣如何对其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的影响特别大。学生有了运动兴趣,才会经常参与体育锻炼,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也才会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喜爱体育锻炼并从中获得乐趣是体育锻炼产生良好心理效应的基础,如果学生对体育锻炼没有乐趣,没有在克服困难过程中产生的满足感和良好的情绪体验,就无法激发调动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学校体育应注意议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努力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气氛;其次,学校体育的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合理选择创编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娱乐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和活动;再次,学校体育学习与锻炼的手段和方法要丰富、多样,切记采用单一死板的体育教学和锻炼手段和方法。
3.认识和尊重个性差异发展学生个性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首先,要善于认识与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在体育活动中,学生最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体育教师应该认真思考与分析,在认识与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尊重个性差异的存在,并以此为前提对学生施加引导和教育。其次,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内容,标志着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的水平。在体育活动中,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自我意识,渗透着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以高尚的、有效的社会影响因素作为支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内驱力,为个性的发展创造一个理想的环境。最后,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关系,正规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场地、器材、规则等都有统一要求,运动动作完成的质量与水平也都是非常显性的,容易导致整齐划一、“齐步走”的现象。因此,体育教师在指导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学的要求,对体育运动进行改造与创新,应帮助与引导学生建立和实现共同目标与个人目标,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不同的技术风格。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积极开展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把学生的接触面扩大到整个学校,甚至面向社会。让学生通过参加一些有针对性的体育竞赛,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技能,锻炼自己的胆量,提高自己的进取心。
有关体育运动的心理健康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