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
新课改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却存在很大问题,家庭、社会、学校都会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篇一
《浅析对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摘要:新课改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却存在很大问题,家庭、社会、学校都会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学校的关注应该加强,班主任的培养责任重大。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培养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进入了不平衡阶段,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如果这一时期教育不当或者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常会使他们产生不良的心里现象,如自卑、意志力不强、感情脆弱、易灰心丧气、易冲动、厌学、紧张恐惧等。特别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地区,这种情况尤其明显。
工作认真的班主任就会发现:一些后进生,特别是没有任何特长的学生,常常表现出孤独,羞怯,说话吞吞吐吐,言不成句,词不达意,有的甚至出现了破罐破摔——干脆什么都不干,书不读,活动也懒得参加,这就是自卑心理。上课提问的学生没有了,课余向教师质疑的越来越少了,考试得满分的也近乎没有了,抄袭作业的成了普遍存在,教师一批评就掉眼泪的多了等等。这一切,只能说明他们在放弃疑难,逃避困难,缺少战胜因难的勇力和信心,甚至遇到挫折后感到压抑、想不开——意志薄弱、感情脆弱。不会劳动,不会自理,缺乏自立意识和生存能力。第一次没有成功的事,据调查,只有不到35%的学生会进行第二次尝试,有第三次勇气的就只有15%左右了。易冲动、好感情用事,这也是中学生常有的心理问题。出了校门“单挑”对打的时时有之,“群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打伤、致残甚至于致死的也时有报道,究其原因无外乎都是缘于鸡毛蒜皮的小事。
一、分析造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1.家庭环境
(1)家庭不稳定。这对孩子心理造成的伤害最大,家庭中生活不平静,经常发生家庭纠纷,甚至于相互施暴或父母离异,孩子会因缺少家庭温暖而产生多种不良的心理,诸如自卑、易冲动、破坏欲强烈等等。
(2)家庭的溺爱。父母的思想和文化素质偏低,并缺乏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家中两代人只有一个孩子,两代人对孩子的溺爱,尤其是隔代人的溺爱,往往会造成家庭教育的不一致性。
(3)家庭教育的不当。父母的思想和文化素质偏低,并缺乏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方法,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错误,甚至是“树大自直”的放任自流。
(4)家长过高的期望。现在的家庭,孩子少了,一个孩子就是整个家庭的未来。盼儿成才心切时,就不能客观、实际地给孩子制定目标,也不重视实际潜能的开发,致使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于发生就学习问题责骂或毒打孩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和厌烦情绪。
(5)家长的关注不到位。现在,大多数家长对学生生活的关心就是吃饭和穿衣,很少关注到孩子的内心情感,特别是农村家长,时间长了除了问吃问穿就没有话可和孩子说了。话是开心的钥匙,不说话就意味着沟通指导的停止。
2.社会环境
新的经济形势之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诸如腐化堕落、贪污受贿、偷盗抢劫、假冒伪劣、贫困失业、离婚率升高、社会闲散人员对学生的引诱和骚扰等。这些现象让一般的成人都觉得无所适从,对于心理成长期的中学生来说当然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调查显示:经济落后地方的农村中学生中,留守学生达40%,只有母亲照管的占30%左右,而父母都在家的只占15%上下。这对于处在生理快速发育、思想启蒙期的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障碍。
3.学校教育
“升学率一刀切”的量化评比,安全一票否决的管理,条条“高压电线”之下,面对敢耍横的未成年人,现在的学校教育如同戴着镣铐在鸡蛋上跳舞,再加上个别教师个人的素质问题,都会在学生脆弱的心理上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
二、班主任在培养中学生健康心理方面的做法
培养中学生的健康心理,就成为当前班主任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特别是农村中学;如何应对挑战,笔者有如下点滴体会:首先,作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要有表率作用。一个新建班级的首任班主任的性格、风度和作风不仅悄然无声地决定了该班的班风,而且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品质。
其次,作为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就要注意:
1.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能技巧,提高应对挫折与挑战的能力,提高耐挫能力。
2.正视学生缺点,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并及时地鼓励和表扬,以增强学生的信心,通过学生自己的反省、觉悟和努力来改正错误,完善学生心理品质。
3.培养竞争意识,鼓励学生冒尖。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心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4.提倡合作创新,培养团队互助意识,养成良好心理品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5.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正确面对学生“不”,慎重处理学生的矛盾和纠纷,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以关心来接纳、理解、尊重学生,以坦率真诚直面自己的失误和不足。
为此,班主任可以充分发挥班会的主阵地作用,适时地配合晨训、谈话、家访,有效地结合各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运动会、文艺会演、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校外考察、社会调察、野外劳动、特色游玩等等,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实践证明,经常开展集体文体活动,特别是带有体能性的趣味活动,给学生创设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可以舒解学生心中的压抑和焦虑,消除紧张心理,在交往中培养学生宽阔的胸怀和乐观的情绪,学会控制情绪,疏导不良心理反应。同时,在班级管理和班级生活中开展丰富多样的特色活动——班干部竞选,“班上的某项事务我来管”,“这次活动我组织”,“我也做回班主任”,“今天我来帮助你”等等。这些都能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集体生活中,进行换位思考,消除偏激冲动的心理倾向,有效地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另外,作为一个学生难忘的班主任,就不仅仅是良师、益友,还要成为学生的慈父、严母。慈父,就是要在学生重大问题上以爱和理智去抚慰、指导学生抛弃错误,积极改正,达到尽善尽美。严母,就是要细致观察,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中去分析了解学生,绝不放过学生生活学习的每一个细节,堵蚁穴而可保长堤。
总而言之,班主任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一个好的班主任会让班里的每一个学生自尊、自爱,信心百倍、舒心愉快地生活在集体中,会让整个班级有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一个好的班主任会让每一个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以上只是笔者个人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体验,其中的滋味难以言表,简单介绍意在提醒: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我们应重视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工作中,不能仅仅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要能够有效地、至少也应该是尝试地去解决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意义,使每一个中学生的身心都能健康成长,从而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两者结合并快速发展。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