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探讨论文(2)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探讨论文篇二
《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摘要】心理问题会导致的青少年产生抑郁、焦虑等状态,甚至会使青少年作出极端行为,因此如何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及处理心理问题,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与社会的稳定,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总结我校心理健康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观念、方法、途径等方面进行一些新探索。
【关键词】心理健康;青少年;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他对一个人生活方式、社交方式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都有莫大的影响。
根据心理普显查示,有20%的青少年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其中约5%还非常严重。心理问题会导致的青少年产生抑郁、焦虑等状态,甚至会使青少年作出极端行为,因此如何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及处理心理问题,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长期心理健康教学实践基础上,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观念、方法、途径等方面进行一些新探索。
一、思想上重视,组织上健全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是一项新兴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由于周期较长,效果不容易显现,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重视与支持。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加大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与此相应,学校需要成立由领导、专家和富有实践经验的一线教师组成的学校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委员会,开展组织协调、政策制定、科研、培训、评估检查等工作,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1]。
二、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做到位,离不开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心理学的知识,还要有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使自己有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的能力,能理解、包容不同民族、种族、阶层人的各种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学校应该认真抓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工作,举办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的长、短培训班,为发展壮大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队伍发挥积极的作用[2]。
三、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与社会进入全面转型有关。我国现在处于社会转型期,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转型期的社会,经济乃至个人的不确定性因素与焦躁的社会心理相结合,必然导致众多的社会矛盾。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王登峰认为,社会竞争增强,教育已经一天天变成只让小孩子记住知识,而忽视人的社会化训练的一种活动。于是一代代大学生、高中生更多地考虑怎么让自己过得开心、过得舒服。在面对困难、面对压力的时候,许多人不能正确对待,出现了反常行为,于是有了马加爵报复校园的极端例子[3]。
学校应以民主开放的风格,教师要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青少年打造一个身心健康的学习环境,尤其要认识到此时期的青少年在对老师产生信赖的基础上,才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从而解决心理的困扰或问题。
四、开展课余团队活动
学校除了继续开展原有的一些假期营队、军训活动、运动和才艺比赛外,心理健康教育单位需要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或咨询,如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创造力训练、情商课程等。招募学生参加时可以生动活泼的团体名称做宣传,如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我的未来不是梦等。学校是帮助学生创造成功经验最好环境。例如多开展课外活动、文体活动、班团会、班级干部轮换制等活动,以提升他们的自信、团结协作、积极进取、解决问题等特质或能力。
五、进行心理知识宣传
为了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加强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对学生进行心理知识的宣传教育,将是一项非常重要与必要的工作。可从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了心理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对学生进行一定课时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成立了心理协会,建立了心理协会网站,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同时,在院报、广播站开设心理信箱专栏,对收集到的学生关心与感到困惑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点评[4]。今后计划要更广泛地利用广播、电视、橱窗、板报、校园网络及办心理刊物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宣传及咨询活动,并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生宿舍区开展起来。
六、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主要环境,青少年无论是在物质上或精神上都对家庭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在青少年身心转变的时期更是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家庭教育出发。家庭和谐是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民主平等、以身作则的教养方式有利于青少年良好的个体特质和能力的发展。
七、消除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顾虑
客观评价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作用十分重要。在早期教育中,在必要让学生知道心理咨询的对象是正常人,而不是精神病患者;咨询效果因人因问题而异,需要一定的周期;咨询目的不单是解决心理问题,更主要是通过咨询了解自己的兴趣、个性,改变不良认知方式,为将来职业、事业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
八、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
对青少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对他们现阶段的心理健康情况有详细的了解。为青少年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以便准确无误地了解到每位学生的心理状态,为今后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打下基础,它是加强青少年健康教育的必要环节。对青少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心理测查,建立心理档案,从整体上把握他们的心理素质状况。同时将心理测查结果反馈给本人,并采用多种指导和咨询的方式对其进行心理辅导,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进行增补和完善。心理健康档案要保密,并妥善保管[5]。
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上述只是本人总结的一些工作经验及体会,更多的方法与理论还需要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汪慧.30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发展[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30-35.
[2]刘红霞.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及实施途径[J].理论观察,2007(1):131-132.
[3]何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91-92.
[4]廖全明,张莉.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130-133.
[5]李文红.民办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探讨[J].职业时空,2010(12):74-77.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探讨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