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浅谈预防大学生自杀的心理论文

坚烘分享

  当前,大学生自杀事件和自杀成功率均在不断增长。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个体的挫折承受能力低、认知偏差和缺乏有效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决定因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浅谈预防大学生自杀的心理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预防大学生自杀的心理论文篇一

  《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和预防策略》

  【摘要】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综述的方法,分别从社会角度、学校角度、家庭角度和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其自杀的原因。结果:从文献可以看出,自杀是导致大学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发现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人数呈上升趋势,大学生自杀的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结论:干预策略对于预防大学生自杀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心理学;自杀;综述;大学生;原因;干预策略

  Cause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Undergraduates' Suicide. Wang Qianqian, Li Yan.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causes of undergraduates' suicide and propose relevant measures of pre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Usingreview literature as research method, the article analyze the causes from the view of society, school, family and undergraduates themselves and so on. Results Suicide wa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undergraduates' death.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suicide was on the rise, which should arouse the high concern of the society in the recent years. Conclusion Prevention measures can play a role on decreasing the number of undergraduate' suicide.

  【Key words】 Psychology; Suicide; Review; Undergraduate; Reason; Prevention Measure

  世界卫生组织新近的统计数据表明,世界上每年约有80万人死于自杀,是第5位的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死亡[1]。在中国,据推算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总数的19%[2]。近几年,我国大学生中的自杀现象也有突出的表现。有统计表明,自杀是我国大中学生仅次于事故的第二位死亡因素[3]。所以,自杀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已经构成威胁,其危害与后果非常严重,应该引起政府和学者的高度关注。

  1 自杀概述

  1.1 自杀概念

  自杀,通常被称为心理卫生及精神医学上的“急症”。美国甚至将自杀称为心理卫生的一种“流行病”[4]。严格的讲,自杀并不属于心理疾病。在心理学界,有关“自杀”这一名词术语的含义界定存在诸多争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有意或者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动”;Ksplan等认为“自杀是有意的自我伤害导致的死亡”;美国心理学家施奈德曼(Shneidman)在1975年所作的定义为:“自己引起,根据自己的意愿使生命终结的行为”;Diekstra R(1995)提出“杀死自己的行为称为自杀,它应当是有意识的行为,执行者本人完全了解或者预料到这种行为的致命后果”[5];世界卫生组织对自杀(suicide)的定义为:一个人有意识的企图伤害自己的身体,以达到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6];黄希庭等学者认为自杀是个体有意识的采取自愿结束自己生命的异常行为[7]。

  综上所述,虽然各个学者对自杀的说法不一,但归根到底自杀就是一个人有意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

  1.2 自杀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心理学家把自杀分为不同的类型。

  1.2.1 按照发展过程,大学生自杀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冲动型自杀,二是理智型自杀。冲动型自杀常常因爆发性的激情引起,有明显的偶然事件,如失恋、亲人死亡等,从而引起愤恨、羞愧、痛苦、内疚等情绪失控状态下的冲动行为,具有突发性、进程快、周期短的特点;理智型自杀是自身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价和体验,充分判断后逐渐萌发自杀意念,有计划有目的进行自杀准备而采取的行为,具有进程慢、周期长、心理表现复杂的特点。一般来说,冲动型自杀之死可能性大,因为来得突然,难以预测和防范;理智型自杀发展慢,便于危机干预[8]。

  1.2.2 按照心理类型可将自杀分为心理满足型和心理解脱型自杀

  心理满足型自杀是指在社会习俗或群体的压力下,或为追求某种目标而自杀常常是为了负责任,牺牲小我而成就大我。心理解脱型自杀主要是由于受到挫折、自卑感强烈、感到生活无意义、悲观厌世、对现实生活绝望或者生活、学习、交友、就业等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长期处在一种心理抑郁的

  情绪中,久而久之为了排解心理的抑郁或摆脱疾病的痛苦而自杀[9]。

  1.2.3 根据自杀的结果,可将自杀分为企图自杀、未遂自杀和成功的自杀

  企图自杀是指已经有明显的自杀念头,但尚未采取能够致死的自杀行为。未遂自杀是指已经采取了可能致死的行为,但由于各种偶然原因,而未造成实际的死亡。成功的自杀是指采取了明确果断的自杀行为并导致死亡[10]。

  1.2.4 从社会整合的角度

  可将自杀分为利己性自杀(egoistic suicide)、动乱型或失范性自杀(anomie suicide)、利他性自杀(altruistic suicide)、宿命性自杀(fatalistic suicide)4种。

  自杀科学研究的奠基人迪尔凯姆(Durkheim)认为社会压力与影响是自杀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利己性自杀与一个人缺乏与群体的整合或区别有关,是由于个体与社会脱节,缺乏集体的支持和温暖,以致产生孤独感、空虚感和生存不幸感而形成;失范性自杀是由社会规范的一种感知上的或真正意义上的瓦解所导致的,主要发生在社会大动荡时,社会管理的松弛以及与社会的联系发生混乱使个人感到失去改造社会、适应新环境的能力,继而产生极大的恐慌或困惑并导致自杀;利他性的自杀则与一种感知的或真正的社会凝聚力有关,是个人为某种主义的实现或为一定团体竭尽忠诚而舍身的行为;宿命性自杀,是由于过分管理而产生[11]。

  2 大学生自杀的原因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每个人其实都有一种死的本能。何兆雄在“自杀病学”一书中讲道:自杀的人越多,我们对自杀的原始动因和激励因素就越要摸清。因此,探索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势在必行。

  2.1 社会因素

  爱米尔.杜尔凯姆认为自杀行为与社会和个人之间的结合度有关,提出社会整合力的强弱是自杀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学家认为,自杀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而是对正在转型的社会剧变的一种心理反应 [12]。

  当今社会,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东西方文化不可避免的发生着碰撞,可塑性极强的大学生受到各种价值观的冲击。其次,社会节奏的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复合型人才的高要求,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曾经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受到与日俱增的各种压力,如学业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这些方面导致了大学生的焦虑和不安。此外,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化的加速以及计算机的普及,电影、电视、报纸、书刊、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成为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大众传播媒介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对凶杀、暴力的大肆渲染等负面影响也无声无息的侵袭着当代的大学生。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因素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深刻的影响。

  2.2 学校因素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部分学校仍然片面地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把学生成绩作为衡量大学生的唯一标准,出现“一好百好”的现象。这种错误的导向,既抑制了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创造能力和自主能力,也严重忽略了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工作。据资料记载,香港每1000名大学生就有一个专职心理辅导员,而在内地,每5000名大学生都没有一个心理辅导教师,并且很多辅导教师是兼职的 [13]。心理辅导教师在数量上缺乏,导致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在广度上受到局限;心理辅导教师在专业上不专、不精,导致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在深度上受到局限。在这种局面下,部分学生承受不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只能用自杀逃避现实,导致了一场场悲剧的上演。

  2.3 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早年形成的人格结构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消极作用,如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会导致孩子懦弱、消极;溺爱型的教养方式会导致孩子任性、依赖。这种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孩子在大学时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见,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的父母,对于孩子能否健康成长有直接的关系。

  国外有的研究揭示,在家庭中欠缺社交技巧是导致自杀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14]。此外,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和睦的关系、单亲家庭、经济条件的过分拮据以及家族有自杀史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2.4 个人因素

  2.4.1 大学生情绪发展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

  大学生的情绪是强烈的,因此有人形容此时期是“暴风骤雨”、“疾风怒涛”和“情绪负重”,他们的情绪具有不遏制性。他们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或者垂头丧气、无精打采,他们的强烈情绪也会给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大学生的情绪仍然是不够稳定的,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15]。而且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在这段时期他们面临着各种选择,如恋爱、交友、就业。这种情绪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使大学生极易选择极端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出现自杀的惨剧。

  2.4.2 大学生的认知偏差

  认知是个人对自我以及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它是一个复杂的知识体系,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注意等心理过程。由于年龄、性别和文化经验的不同,不同的大学生有不同的认知能力,正确的认知能使个人采取坚持、升华的应对方式,错误的认知则使个人采取逃避、否认、幻想的应对方式。从现实情况看,以偏概全、非此即彼、糟糕至极等非理性认知充斥着大学生的头脑,使大学生在面对日常的困难和挫折时不能客观的作出评价,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埋下隐患,有的甚至陷入自杀的泥潭不能自拔。

  2.4.3 大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差

  从客观方面讲,由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制约;从主观方面讲,由于主观认识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和干扰。一部分大学生对挫折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一旦遇到挫折,他们就会焦虑、不安、怨天尤人,有的还会高估挫折带来的负面后果,从而自卑、抑郁、一蹶不振,最后以自杀而告终。

  2.4.4 大学生的个性偏差

  研究揭示,具有典型的A型行为模式(TABP)的学生与那些具有适度水平的A型行为模式的学生相比,前者的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百分比要高得多 [16]。Lauren G.Wild, Alan J.Flisher, Carl Lombard的结果显示,在家庭背景下,抑郁和低自尊的人更倾向于有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 [17]。

  2.4.5 其他因素

  Santa Mina and Gallop(1998)回顾了从1988年到1998年的受虐待儿童和自杀行为的临床研究,他们发现在童年时受到性虐待或身体虐待的成年人比那些在童年时没有受到伤害的人有更多的自残、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 [18]。 George Buelow, Roxanne Schreiber, Lillian M.Range的研究揭示,依恋水平低和不安全依恋的大学生比安全依恋的大学生有更多的自杀想法和自杀行为,有更少的生存理由 [19]。有的研究者还揭示宗教和灵性(religiosity/spirituality)与青少年的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20]。

  可见,影响大学生自杀的因素是多方面、多维度的,在考虑此问题时需要全面,针对不同的原因,提出不同的策略。

  3 大学生自杀的预防

  在分析了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后,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必须实施一些相应的措施,促进大学生人格结构的完善、潜能的开发,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增进其社会适应能力。

  3.1 社会方面

  首先,社会要尽可能多的设置危机干预机构、电话热线,做好自杀预防的宣传工作,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尽可能的挽救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其次,社会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使之学有所用,缓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再次,国家应采取强制措施,禁止大众传播媒介大肆渲染凶杀、暴力等负面信息,使大众媒介能正确引导大学生,发挥大众媒介的积极作用。

  3.2 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要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在加强学习的同时,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其次,普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了解重点帮助对象,做到及时指导和帮助。再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增强高校老师和学生的危机干预意识。最后,开展有效的心理咨询工作,建立有效的自杀危机干预体系。

  3.3 家庭方面

  首先,优化家庭环境,父母为子女创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其次,通过电话、信件和互联网等方式,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使父母成为子女的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再次,学校和家庭实行良性互动,学校定期与学生家长沟通,告知学生在校表现以及帮助父母采用正确的教养方式。

  3.4 个人方面

  首先,通过定期开展讲座和个别指导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学会自我调节,疏导不良情绪。其次,要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认知偏差,并改变认知歪曲,必要的进行认知干预,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再次,加强挫折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有关心理调适的相关知识,鼓励他们从挫折失败中积累经验教训,提高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使其能正确应对挫折。

  此外,学校或社会与大学生签订不自杀契约。George Buelow,Lillian M.Range的研究指出,绝大多数大学生(82%)提议与有自杀企图的人签订不自杀契约,他们认为这种不自杀契约绝不仅仅是治疗师必须使用的行政纲领,这些契约对于防止大学生自杀是极其有价值的 [21]。

  大学生肩负着科教兴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任,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探索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及预防策略的研究,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美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必须紧密结合起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把大学生的自杀率降到最低。

  4 参考文献

  [1]冯江平,安莉娟.青年心理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93

  [2]张小远,解亚宁.心理健康教程.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43

  [3]葛操.当代大学生心理分析.北京:工商出版社,2000:255

  [4]胡德辉.大学生心理与辅导.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360

  [5]Diekstra R. The epidemiology of suicide and parasuicide(A). Diekstra R. Preventive strategies on suicide. Leiden: Brill,1995:1-34

  [6]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新论.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230

  [7]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52

  [8]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292

  [9]陈国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95-296

  [10]邱鸿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52

  [11]张小远,解亚宁.心理健康教程.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47

  [12]章明明,冯清梅,韩劢.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285

  [13]段志雁,等.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75(5):78

  [14]Catherine Medina and Gaye Luna. Suicide Attempts among Adolescent Mexican American Enrolled in Special Education Classes.Adolescence,2006,41(162):307

  [15]陶国富.大学生心理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5:6

  [16]Marco Innamorati, Maurizio Pompili, Vincenzo Ferrari, Gianfranco Cavedon, Roberto Soccorsi, Iginia Mancinelli, Monica Lelli, Roberto Tatarelli. Relationship Between Type-A Behavior Pattern, Aggression, and Suicide in Italian University Students.Individual Differences Research,2006,4(3):190

  [17]Lauren G.Wild, Alan J.Flisher, Carl Lombard. Suicidal Ideation and Attempts in Adolescents: Associations with Depression and Six Domains of Self-esteem. 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4,4:611

  [18]Sarah E.Ullman. Sexual Assault Victimization and Suicidal Behavior in Wome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2004,9:333

  [19]George Buelow, Roxanne Schreiber, Lillian M.Range. Attachment Pattern, Reasons for Living, and Suicide Risk Among College Students. Jounal of College Counseling, Spring2000,3:30

  [20]Lynn Rew, Ed.D., R.N and Y.Joel Wong, L.L.B.A System Review of Associations among Religiosity/Spitituality and Adolescent Health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006,38:434

  [21]George Buelow, Lillian M.Range. No-suicide Contracts among College Students.Death Studies,2001,25:589-59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浅谈预防大学生自杀的心理论文

2515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