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有关记忆的心理学论文要怎么写

坚烘分享

  在心理学范畴里,记忆是十分重要的,所有的学习,同时又都是一种记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有关记忆的心理学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记忆的心理学论文篇一

  《浅论记忆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记忆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记忆的形式有形象记忆、抽象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主要阐述这四种记忆类型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及教学反思。

  关键词:记忆;教学实践;教学反思

  记忆是十分重要的,所有的学习,同时又都是一种记忆。假如我们对以往的经验无法保持任何记忆的话,我们就学不到什么东西了。同时,我们的思维也完全要靠记忆才能顺利进行。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我运用记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提高有效记忆,在此,谈一些感想,敬请读者批评指教。

  记忆,就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和回忆四个基本过程,其形式有形象记忆、抽象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等。在学习活动中只要进行有意识的锻炼,掌握记忆规律和方法,就能改善和提高记忆力。

  一、形象记忆型――以事物的具体形象为主要记忆类型

  我觉得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发挥比较充分的优势,把听觉和视觉相结合,就可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觉、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

  例如,我在教《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中发展的趋势及途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及发展的状态“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这两框内容时,就制作了一个关于战斗机发展简史的短片。从战斗机F-4的横空出世到与米格战斗机相搏斗所暴露出来的缺陷。后来,美国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最终研究出了性能优良的F-15。如今,美国又研发出了F-15猛禽,无论在速度、隐形、目标瞄准的准确性、发射的火力级别都是当今其他战斗机无法比拟的,实现了战斗机整体性能上质的飞跃,达到了战斗机中的顶级。通过这个短片把战斗机发展的趋势、途径、状态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了,使学生成功地记住了相关的教学内容。

  [教学反思]

  1.选材要准确形象,能精准地阐释课本的内容,同时又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印象深刻。

  2.多媒体制作内容要精短,形式要多样化。毕竟,多媒体是起辅助教学的,不能太冗长,要服务教材,落实教学目标;但形式可以采用文字、图片、动画、配音等多种手段,有效地帮助学生调动各类感官来记忆。

  二、抽象记忆型――以文字、概念、逻辑关系为主要对象的抽象化的类型

  我觉得对于抽象词汇、文章、理论记忆,理解是最重要的,因为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

  例如,“真理是客观的”这一知识点比较抽象难解,所以在突破这个教学上的难点时,我采用了“层层解剖法”让学生来理解记忆。首先,我让学生自习,自主得出对“真理是客观的”的思考和见解。然后,我再进行层次引导:从真理的含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即正确的认识;迁移认识的相关知识――认识的主体是人,客体是客观事物,“桥梁”是实践,所以认识的内容及检验标准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因此真理作为一种正确的认识,它的内容及检验标准是客观的,所以“真理是客观的”。最后,思想碰撞――我举例了几种对月球的正确认识,如月球的表面情况、物质构成、引力大小等,然后提问:真理只有一个,为什么我们会有对月球的多个正确认识呢?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与思考进一步深化了对“真理是客观的”的理解。

  [教学反思]

  1.给予一片草原,予以一个方向。教师不要越俎代庖,要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觉得越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越应该让学生自主思考,得出自我认知,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其自主探究能力。

  2.讲解要有层次,注意知识的系统性。讲解的原则一般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新旧知识的有机衔接,这有助于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适度举例,提出疑点,激荡思想。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活化是符合中学生的逻辑思维的,但是要避免流于肤浅,对知识要有一定的挖掘,提出疑点,促使学生的思想在激荡中得以提升。

  三、情绪记忆型――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这种体验是深刻的、自发的、情不自禁的。所以记忆的内容可以深刻地牢固地保持在大脑中。因此,我觉得要让学生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

  例如,《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这一课有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学生要知道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意义,懂得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和健全机制,同时要了解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于是,我就以原上海市市委书记陈良宇的案件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中方执行总负责人郑方多次邀请铁面审计署署长李金华审计水立方工程的实施案例为新课导入,极大地引起了学生对政府权力的探究兴趣。其中,陈良宇在庭审过程中的三个“对不起党,对不起上海市人民,对不起我的家人”尤其使学生对权力是把双刃剑有了深刻的感悟。于是,我就组织学生对“我们怎样监督政府人员使他们对得起党、人民和家人?”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认同了对政府权力进行有效监督的意义,同时懂得了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和健全机制及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教学反思]

  1.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新课导入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十分关键的。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的兴奋点是有规律的,教师要注意把握好节奏,做到松弛有度,自然流畅,切忌疲劳教学。

  3.案例的引用要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和生活实践,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共鸣,引起学生的兴趣,更好地落实教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动作记忆型――以各种动作、姿势、习惯和技能为主的类型

  动作记忆是培养各种技能的基础。因此,我觉得要让学生根据情况,灵活运用辩论、查资料、编提纲、做笔记、卡片等记忆方法,增强记忆力。

  例如,《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这一课要让学生理解民主选举的积极意义,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于是,我进行了一场班级模拟选举人大代表的情境,并让“选民”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立场,最后对选举结果的满意度及选举方式进行评判。

  [教学反思]

  1.新课程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这就要改变传统教学的单纯性理论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在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中提高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2.教学课堂要适当地延伸,把课前的资料收集、课堂的教学及课后的调研及反思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动作记忆的连续性。

  人的成功与智商的四个要素:注意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有很大的关系,这里我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关于记忆力的感想与大家共勉,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记忆的心理学论文篇二

  《运用记忆心理学知识进行科学学习》

  摘要:记忆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告诉我们,记忆不准确或容易遗忘是正常现象,我们不必因此气馁发愁,应当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失败,并结合自身实际排除干扰记忆的因素,用科学的记忆方法指导我们的学习,并且付诸孜孜不倦的努力,这样可以科学学习,提高效率。

  关键词:记忆心理学 遗忘 读书

  笔者在学习中,经常有这样的困惑:每当遇到书名以“学”字或“史”字为结尾的学术书籍时,自己费大力气、花大把时间,甚至一字一句斟酌、边读边思考,可当一、两个月将其读完、合上书本后,却说不清楚内容究竟讲了些什么,即便略知其大体内容,但对于具体问题,总不能清清楚楚、完完整整地说出一二三来。以至于,每当合上此类书,莫名的失落感就会悄然而生:这样边看边忘,到最后什么都没留下的读书方法肯定是不行的。类似的情况还常常发生在新课改后的中学生身上,他们常常抱怨学习的内容太多,学过的东西总是被遗忘。记忆心理学的内容是丰富的,而本文仅仅试从记忆心理学的某几个角度针对上述困境做一分析,寻找症结,期望对日后的读书以科学的指导,提高效率。

  一、大脑容易遗忘或者记忆不准确是正常现象,不必为此而气馁。

  ⒈遗忘是大脑正常的生理现象。

  你会发现,除了睡觉,每天都会有无数的信息进入我们的大脑,包括看到的人或事,听到的声音,嗅到的气味,触摸到的东西,试着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不加选择的把所有主动或被动接受的信息,包括细节,都储存在自己的大脑里,那将是一件何等辛苦的工作呀。虽然从理论上讲,人脑可以储存“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总量的50倍(大约5亿本书)的知识”,1但这对单个人来说,仅仅是一种有待开发的潜能。因为大脑要长期保存记忆,需要能量,把没有必要的东西留存在脑袋里,只会虚耗能量。事实上,即使我们不去记忆,大脑也在消耗能量。因此,从节约能源的角度来看,大脑会尽量减少虚耗的能量,不必要的信息便不记忆。

  那么,什么信息对大脑来说是“不必要”的呢?日本东京大学脑科学研究博士池谷裕二认为,“脑袋被设计成只选择对生命有必要的信息来记忆。”这些信息分为两种:“与情感有关的事情和本人有意识地想记下来的事情。”2也就是说,除此之外的信息对大脑来说是“不必要”的。

  遗忘除了能平衡大脑能量外,在日常生活中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它可以淡化或者消逝有关痛苦的记忆,调节人的情绪,也可以使人忘掉一些不良的习惯,以更健康的形象适应环境。

  所以说,有记忆就有遗忘,遗忘是一种正常合理的心理现象。不能因为总是在忘却就放弃记忆,这和不能因为吃饱了饭还会饿就不用吃饭的道理一样,况且我们的记忆也不会是原封不动的,它也在成长。

  ⒉大脑不仅容易遗忘,而且经常是记忆含糊的。

  我们的大脑不是电子计算机,计算机只需要输入一次,就可以把资料完全记下来,而且任何时候提取这些资料都是准确无误的。而大脑却被设计成“记忆含糊和容易消失的”,我们不可能要求我们的大脑记忆任何东西都会一次性成功且非常精确。回想一下我们平时记忆英语单词所遭遇的情况:绝大多数的单词是需要我们记忆多次才能真正掌握,而且很多已经记过一次甚至多次的单词即使我们瞥一眼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但闭上眼睛往往不能准确得拼写出来。这正说明了我们不论怎样努力,记忆经常会失败和不准确的。像开头笔者提出的合上书本只知道大致内容却不能完整说出细节的情况原来是非常正常的,何况本人只读了一遍而已。

  实际上,正是我们一次又一次记忆失败,才会使我们记东西越准确、越牢固。相反,如果一次就成功,从长远来看并非是好事。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当然克服记忆失败的方法,也就是所谓的“捷径”是有的,但这仅仅是提高了效率而已,从整个过程来看,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长期努力才能成功。只有在遵循了这种学习的规律的前提下,我们才可以讲究策略,提高效率。

  ⒊不必气馁,用积极的态度考虑对策。

  既然遗忘是正常的,且记忆是“通过失败和重复而形成强化的”4,那么,正常的人大可不必为此而过于苦恼甚至灰心丧气。相反,这种不良的心态会引起情绪紧张,会抑制记忆的效果,干扰回忆。5因此,我们应当用积极的心态进行记忆失败后的反省,努力找到通向成功的方法。

  二、运用记忆心理学的方法。

  ⒈将抽象的、枯燥的内容“意义化”

  心理学家根据不同的标准把记忆进行不同的分类。在这里,笔者采用日本东京大学脑科学研究博士池谷裕二根据记忆的性质,把记忆分为经验记忆——根自己过去的经验有联系的记忆,知识记忆——没有任何契机便较难回想起来、类似知识性的记忆,方法记忆——记下事物做法的记忆的说法。7经验记忆本身容易被人自在地回想起来,并且这种记忆是愉快且难以忘记的。而知识记忆若没有“充分的契机”是很难被回想出来的。8方法记忆是“无意识的记忆”且“难以遗忘和根深蒂固的” 9。显然,像笔者所看的学术书籍以及中学生课本上的知识应属于难以回想起来的知识记忆的范围。这些内容也应被归为前面提到的被大脑自然地认为是对生命没有意义的信息。一般来说,除了兴趣爱好,人们阅读此类书不是要应付考试就是别的相当功利性的原因,而这类书的内容往往和直接的生活经验相距甚远,因而读起来总是晦涩难懂,若没有相当大的耐心和毅力就很难坐得住。但是,为了将来成为专家,或者为了写一篇具有较强理论基础的论文,这些书中的内容必须要被我们所记忆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池谷裕二提出将知识记忆跟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的“细致化”的三种方法:谐音、跟别人讲解自己希望记下来的东西、充分利用五官。10德国著名的记忆力训练专家盖瑟哈特认为“人们完全可以把抽象的、枯燥的事物‘翻译’成有色彩的图像语言。为此我们只需要一点想象”。11这些方法其实都可以用另一位日本的脑科学家千叶康则的“意义化”三个字来概括。利用这种方法记忆历史年代等一些不需要太多理解的内容时比单纯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得快记得牢。这类知识性的内容的记忆技巧,我们也可以参考一些单独捕捉记忆的记忆术的书。

  ⒉对记忆的东西一定要理解。

  对于一些本身就有意义的语言,若将其当做无意义的语言来记忆则是不可取的。为了提高记忆力,对所学的知识首先要做到理解,不理解的东西是无法记住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实验证明,如果不能做到分辨差别大的东西,就没有可能分辨到差别小的东西。12所以,我们读书时,应尽量先对整本书作一全面的理解,细微的部分待以后逐步补充。比如读《西方哲学史》,可以先不对每一个哲学家的观点作一一记忆,而是先将整个历史分成几个的时代,每个时代再分成几个学派来记忆,接下来再学习各各哲学家的观点。这样做,不仅记得牢,而且对历史发生的顺序也不容易搞错。

  理解对记忆是非常重要的。池谷裕二博士特别介绍了“学习转移”。13如果能够理解某一范畴的东西,便可将这种理解方法运用到其他范畴中去,这就是“学习转移”,而学习转移是有累乘效果的,不断学习,到了一定程度,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先不理解的东西一下子就顿悟了。其实,这种对方法的理解就是前面提到的第三种记忆方式“方法记忆”。池谷认为,知识记忆只适用于背诵,但借着方法记忆,便可应用其逻辑背后所有根底性的东西。14因此,这种记忆只需要记住很少的一部分就可以获得几倍的东西,而且记得牢固。正如导师所建议的那样,每一门学科真正经典的东西就那么几本,你只需要把那几本读懂了、理解了就可以了。这难道不是这种方法记忆在做学问中的应用吗!当我们掌握了某一门学科的方法之后,就会触类旁通了。按照这种读法,书也许会越读越快,阅读越有趣。

  ⒊学会科学复习

  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复习是保持记忆的一种重要手段。而池谷博士甚至认为:复习就是学习的铁则。15通过复习,人的神经细胞受到多次刺激会更活性化,这样会使记忆力增强。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复习最好要“趁热打铁”,尽可能一个月之内复习,否则就是徒劳的。因为第一次记忆的东西可能并非在你的头脑里完全消失,但想不起来跟没记住的效果是一样的。而且,复习最好是对同一内容的复习,因为“复习的效果,必须对同一对象才能产生脑作用”。16所以我们选择某一学科的基础书一定要慎重,选好了就要以此为准多看几遍。同类型的书摊太多了反而会影响记忆。

  那复习多少次才好呢?池谷给我们开出了最有效的复习日程:两个月内复习四次:学习后翌日作第一次复习,一星期后进行第二次,隔两星期后作第三次复习,再隔一个月后进行第四次。他认为只需要这样复习就够了,不需要再额外复习,剩下的时间最好是学习其他知识。17当然,还有一些可以减少复习次数的学习方法,比如记自己感兴趣的、新鲜的、跟情感有联系的内容。这些可以对神经细胞有较强的一次性刺激,不容易忘记。

  据此,笔者认为,对于常常是很厚的学术书籍,看完一遍也得一个月,为了进行有效地学习,不妨分章节看,然后按照四次复习法来做。我们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努力从表面的枯燥无味中发现乐趣,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实在是对那些厚厚的书本望而却步,可以先找一些趣味性的入门书来看。

  三、影响记忆的两个因素:压力和睡眠不足

  ⒈压力

  现在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博士生的压力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报纸、电视上已经不止一次地报道过某某大学研究生、博士自杀的新闻了。学历越高,家长、社会的期望就会越高。在严酷的就业压力下,我们研究生还要呆在学校读那些似乎不能马上学以致用但对长远发展有益的书,这样能保证学习有效果吗?

  研究表明,过度的压力会损害大脑的某些区域,破坏细胞,妨碍接收,阻碍回忆,改变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很多人大概都有为找一件突然找不到东西急得到处翻箱倒柜的经历吧,这样做会反而越发于事无补,倒不如静下来认真回想,说不定会在某个常用的衣服口袋里找见呢!这就是压力消除后,丢掉东西的记忆才恢复过来的典型的例子。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压力中学会安静学会思考。

  2.睡眠不足

  许多有关记忆心理学的书都强调了充足的睡眠对记忆的好处。我们注意到,如果晚上睡得不安稳第二天不是灰灰沉沉就是情绪暴躁,这当然会影响这一天的学习。睡眠不足会损害或延缓记忆。不仅如此,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梦,是一种记忆的再生。19睡觉时,大脑会以各种形式去审核和整理过去的记忆和信息,不睡眠则没有这样的审核整理时间。所以那种企图牺牲睡眠来学习是非常得不偿失的。实在看不下去书的时候,与其闷闷不乐无所事事,倒不如去睡个好觉去。

  心理学论文

  《中职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性》

  健康心理多体现在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心理咨询有利于学生人格健康成长,同时也可保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中职学生拥有学习和创造空间的同时,还必须有足够的心理支持和成长助力。观察分析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便可了解到,中职学校仍旧在职业教育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但是与中职学校发展相对比,心理咨询健康教育显然不能满足学生成长需要。通过调查了解到,中职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开展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基于此,中职学校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就应认识到心理咨询的重要性。

  1 中职学校心理咨询概述与现状

  心理咨询本就是中职学校开展教育活动重要组成部分。从专业理论视角来看,心理咨询就是采用心理学理论,根据咨询者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和障碍,利用语言和文字等多种媒介,为咨询者提供帮助、启发的一种心理疏导措施。心理咨询可促使咨询者人格不断完善,并有利于激发其潜能的一种心理辅助性过程。心理咨询工作开展的根据是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结合解释疑惑、提供建议、回答讨论与商量讨论的模式,促使咨询者能够在情感、态度、思维以及认知等各方面方面发生变化,以此协助咨询者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相对于发达国家,心理咨询在我国发展较为落后。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心理咨询运用的时间较短。观察当前中职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状况,主要体现这么几个特点。首先,重视程度不够。中职学校对心理咨询的重视度明显不够,表现于对心理咨询重要性认识欠缺,尚未设立专门的负责机构,也未配备专门的咨询场所,咨询者资格不够[1]。同时,即便有的中职学校开设了心理咨询室,但形同虚设,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其次,学校对心理咨询室的认识存在错误。从本质上来说,心理咨询立足于人的发展,开发人的潜能,其并不局限于心理健康调节。在面对及少数心理存在障碍的学生才会发挥心理理疗的作用。但是现在的中职学校就是将心理咨询室与心理理疗馆划为等号,从而抑制了心理咨询的积极作用。再次,心理咨询人员素质偏低。中职学校安排的心理咨询人员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培训与训练,同时也没有受过系统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不少学校心理咨询咨询人员普遍由帮助人或德育工作人员担任,专业素养明显偏低。最后,咨询方法与形式存在问题。中职学校心理咨询的作用,唯有在咨询者求助的时候才体现出来,影响心理咨询工作的发展。

  2 中职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性

  经过前文的简单分析就了解到,中职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状况,同时也认识到心理咨询工作的相关性。基于此,为做好中职心理咨询工作,首先就应当认识到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性。

  2.1 有效促进学校道德工作的落实

  不少人将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化为同一内容,其实不然。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多的不同之处[2]。但是根据本质性目的,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均是促进人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对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具有促进性作用。从某些方面来说,思想政治工作抽象性非常突出,学生很难掌握重点。而心理咨询则不同。心理咨询可有效弥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不足,可充分显示出其独特性的作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促使学生负性心理情绪得以转变。在促进人格完善的过程中,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由此可见,心理咨询虽然在形式上脱离学校德育工作,但是从其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具体内容上看,就可了解到心理咨询在促进学校道德工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作用,并且在完善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发展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2 心理咨询积极影响学校智育教育

  在学校教学中,智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学校教育活动开展的中心内容。智育主要包括了技能、智力与知识三方面的内容[3]。事实上,这三方面的内容与心理健康联系非常紧密。在研究分析学生心理卫生与学习成功之间关系的时候,美国学者就明确指出这两者关系非常密切。从实践中可了解到,消极的情绪状态与低效智力之间其实存在着某种复杂的关系。了解这其中的原因,也就明白不良健康家庭环境的孩子在成绩表现方面往往不尽如人意的缘由所在。在了解这些方面的基础上,就可促使中职学校在开展心理咨询的时候,了解心理咨询对智育的重要作用。中职学校要想在智育中获得一个理想的效果,就应重视心理咨询,而这其实就是成功智育的根本性心理条件。

  2.3 心理咨询有利于身心健康

  对发展中的中职学生来说,健康应当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内容。这两者本就是相互影响,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事实上,这两者就是身心统一的体现。对个体来说,身体健康与生理健康本就相互影响,紧密相连。从某个方面来看,身体健康必然会影响到生理健康。如果身体出现疾病,人的情绪就会低落,表现出绝望、焦虑、烦躁等各种负性情绪。而从另外方面来看,生理健康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如果人长时间情绪处于低落状态,消极情绪饱胀,全身充斥着负能量,这时候就非常容易生病,引发健康问题。人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到,疾病的产生不可归类于某一单独的因素,疾病是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存在问题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由此也就可以说,心理因素能够致病的同时,还会防病和治病。因而,中职学校应当高度重视心理咨询工作,通过心理咨询来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3 做好中职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策略

  在了解中职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现状与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认识到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性,就应当采取有效的策略做好中职学校心理咨询工作。

  3.1 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时候,要想做好该项工作,前提就是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在象牙塔的校园环境中,心理咨询最理想的工作状态就是学生主动寻求心理咨询。而要想学生主动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教师应当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获得学生的信任,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咨询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4]。在实际生活与学习的过程中,心理咨询教师很少会与学生接触。为解决这一现状,中职学校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有利于心理咨询教师与学生相互接触,同时还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为更好地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教师在心理健康课开展的过程中应利用相关的内容吸引学生。通过精心设计课程,增强学生的心理感悟,促使其在体验中能够解决心理问题。

  3.2 掌握心理咨询技巧

  受到家庭环境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均会接受教师与家长的权威性说教。这种教育模式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心口不服。在心理咨询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强硬地要求改变学生,也不是单纯地给予学生安慰,而应学会倾听学生的诉求[5]。在此期间,心理咨询教师应熟练掌握几种技巧。在倾听学生问题后,查找学生问题根源,最后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咨询教师这种感同身受的心理咨询,学生更愿意接受。

  4 结语

  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学校在办学的时候,重视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了解心理咨询对中职生的重要性,继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心理咨询工作质量。


猜你感兴趣:
1.心理学中的记忆与学习的关系

2.怎样利用心理学知识提高人的记忆力

3.关于心理方面的论文范文

4.有关记忆的遗忘规律

5.提高记忆力-心理暗示法

6.有关潜意识的心理学论文

    235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