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本

坚烘分享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本,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本篇一

  《论影响社会印象的心理因素》

  【摘 要】 本文从介绍社会印象及其意义着手,结合现实生活诠释了影响社会印象的六大心理因素,具体包括: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投射效应、仁慈效应、定型效应等,点出了每个因素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态,并启迪人们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

  【关键词】 影响 社会印象 心理因素

  社会印象是留在记忆中的认知客体的形象,简言之就是头脑中的认知客体的像。认知客体在头脑中的像,可以是一草一木,也可以是人和人群、社会,还可以是由人和物及其各种关系构成的社会事件。社会印象一般地是对人、对由人构成的群体和社会的印象,对群体和对社会的印象也是对人的印象。但在实际生活中,对物的印象也常常成为社会印象,这种物像转化为社会印象,是因为其中渗透或体现了人的东西,是物化了的人像。总之就是社会上的一切东西在你头脑中形成的印象反映出来就是你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社会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它是一个个体的特征在另外一个或几个个体眼中或心目中的形象的复制。而在其中,常常有一个基本的情感取向,即总体感觉是好还是坏,或者说是喜欢还是憎恶。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基本的情感取向就给今后的判断定下了基调,而作为一种主观的形象复制,它很大程度上要受到自己情感取向的影响。常言说的一白遮百丑就是这个道理。在措综复杂的心理中,主要以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投射效应、仁慈效应、定型效应等六个因素对社会印象的影响最为深远。

  一、首因效应的影响

  (一) 首因效应的定义。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首因,是指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二)首因效应的现实示例。在现实生活中,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在我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就有记载,大才子庞统准备效力东吴时,面见孙权。孙权见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先有不快,又见他目中无人,将其拒于门外,导致东吴与一位旷世奇才擦肩而过。这就是首因效应中以貌取人的典型例子。

  (三)首因效应的启迪。首因效应告诉我们,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实验证明,第—印象是难以改变的。而第一印象主要是依靠性别、年龄、体态、姿势、谈吐、面部表情、衣着打扮等,判断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因此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尤其是与别人的初次交往时,一定要注意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注重仪表风度,—般情况下人们都愿意同衣着干净整齐、落落大方的人接触和交往。其次,要注意言谈举止,言辞幽默,侃侃而谈,不卑不亢,举止优雅,定会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首因效应在人们的交往中起着非常微妙的作用,只要能准确地把握它,定能给自己的事业开创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二、近因效应的影响

  (一)近因效应的定义。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

  (二)近因效应的现实示例。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交往的初期,即在延续期还生疏阶段,首因效应的影响重要;而在交往的后期,就是在彼此已经相当熟悉时期,近因效应的影响也同样重要。现实生活中,近因效应的心理现象相当普遍。小A与小B是小学的同学,从那时起,两个人就是好朋友,对方非常了解,可是近一段小A因家中闹矛盾,心情十分不快,有时小B与他说话,动不动就发火,而且一个偶然的因素的影响,小A卷入了一宗盗窃案。小B认为小A过去一直在欺骗自己,于是与他断绝了友谊。其实这就是近因效应在起负作用。再如: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

  (三)近因效应的启迪。最近、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可以冲淡在此之前产生的各种因素,这就是近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负性近因效应,大多产生于交往中遇到与愿望相违背,愿望不遂,或感到自己受屈、善意被误解时,其情绪多为激情状态。在激情状态下,人们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和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能力,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容易说出错话,做出错事,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凡事在先,须加忍让,防止激化。待心平气和时,彼此再理论,明辨是非。

  三、晕轮效应的影响

  (一)晕轮效应的定义。晕轮效应是指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象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别一个人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有时候晕轮效应会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作用,比如你对人诚恳,那么即便你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非常信任,因为对方只看见你的诚恳。而晕轮效应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以偏概全。

  (二)晕轮效应的现实示例。在生活中晕轮效应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我们看到某个明星在媒体上爆出一些丑闻时总是很惊讶,而事实上我们心中这个明星的形象根本就是她在银幕或媒体上展现给我们的那圈“月晕”,它真实地人格我们是不得而知的,仅仅是推断的。有时候晕轮效应会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效应,比如你对人诚恳,那么即便你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非常信任,因为对方只看见你的诚恳。

  (三)晕轮效应的启迪。从认知角度讲,晕轮效应仅仅抓住并根据事物的个别特征,而对事物的本质或全部特征下结论,是很片面的。因而,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告诫自己不要被别人的晕轮效应所影响,而陷入晕轮效应的误区。

  四、投射效应的影响

  (一)投射效应的定义。所谓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即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

  (二)投射效应的现实示例。投射效应的在生活中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感情投射,即认为别人的好恶与自己相同,把他人的特性硬纳入自己既定的框框中,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加以理解。比如,自己喜欢某一事物,跟他人谈论的话题总是离不开这件事,不管别人是不是感兴趣、能不能听进去。引不起别人共鸣,就认为是别人不给面子,或不理解自己; 二是认知缺乏客观性,比如,有的人对自己喜欢的人或事越来越喜欢,越看优点越多;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越来越讨厌,越看缺点越多。因而表现出过分地赞扬和吹捧自己喜欢的人或事,过分地指责甚至中伤自己所厌恶的人或事。这种认为自己喜欢的人或事是美好的,自己讨厌的人或事是丑恶的,并且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这些人或事上进行美化或丑化的心理倾向,失去了人际沟通中认知的客观性,从而导致主观臆断并陷入偏见的泥潭。

  (三)投射效应的启迪。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由于人有一定的共同性,有相同的欲望和要求,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别人做出的推测都是比较正确的,但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与人之间毕竟有差异,不考虑个体差异,胡乱的投射一番,就会出现错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错误地将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投射到别人身上:自己喜欢的人,以为别人也喜欢;父母总喜欢为子女设计前途、选择学校和职业,丝毫不顾忌孩子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到别人身上。我们得记住,人与人之间既有共性,又各有个性,如果投射效应过于严重,总是以已度人,那么我们将无法真正了解别人,也无法真正了解自己。

  五、仁慈效应的影响

  (一)仁慈效应的定义。仁慈效应又称宽大效应,是指人们在对他人的特性进行评定时,好的评价常多余不好的评价。

  (二)仁慈效应的现实示例。在为各类文娱会演、演讲赛中评奖时,评委常遇到这个仁慈效应的干扰:前面演出的节目,由于给了高分,以致于不得不提高后面所有节目的评分。

  (三)仁慈效应的启迪。仁慈效应掌握不好,也会产生一定的负效应。因此,在生活中对某人的评价不能离开实际,要把握好一定的尺度,尤其在对别人进行“高度”评价时,不要忘记指出其不足。

  六、定型效应的影响

  (一)定型效应的定义。定型效应,亦称社会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在见到他人时,常常会自觉地根据人的外表行为特征,结合自己头脑中的定型,进行归类,以此来评价一个人。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比如相同地域,形成的相同风俗,相同领导形成的相同的理念。

  (二)定型效应的现实示例。由于定型效应的作祟,人们在见到他人时,常常会自觉地根据人的外表行为特征,结合自己头脑中的定型,对人进行归类,以此来评价一个人,如见到一个肌肉发达、身材高大、穿着运动服的人,就很自然地认为他必定是一个运动员。

  (三)定型效应的启迪。人头脑中存在的定型是人们以往经验的反映,但由于在各类人当中广泛存在着的差异性及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同一类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样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发生语言、行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变化,所以,以不变的固定形象为依据去认识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着的人们及其行为方式,显然会使我们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由此可见,定型效应也是一种使人产生偏见的社会心理效应。我们必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克服这一效应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力求历史地、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减少判断和决策的失误。

  参考文献

  [1]戴维〃迈尔斯 (David G.Myers) .社会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01-01

  [2]乐国安 .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社会心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07-01

  [3]汪露 .刻板印象与老年传播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6-09-01

  [4]罗贯中.三国演义.岳麓书社.2006-01-01

  大学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本篇二

  《关于“助人”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摘要:亲社会行为中的助人行为的产生,会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决定是否帮助他人时,人们通常会经历几个认知的阶段,比较助人和不助人的成本,同时,还会受到旁观者的影响。要分析一个人的助人行为,就要分析他的心理。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 亲社会行为 认知模型 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计算模型

  1.现象描述

  从小老师就教导我们,要助人为乐,“学雷锋”的精神曾深深扎根在几代人心理。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助人似乎成了一件让人两难的事情。近几年来,我们常常会看到一类新闻:某人遭受不测需要帮助,却无人援助。这样的事情有很多,包括“杭州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精神病女被当众施暴无人过问”以及轰动一时的“小悦悦”事件等。这种与中国传统道德及助人为乐的时代精神所背离的事件时有发生,人们在感叹道德沦丧的同时也在积极分析其中的原因。

  2.社会心理学分析

  2.1现状分析

  这种状况时有发生,并在网络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大多数人将其中原因归结为道德的缺失。然而这样一件件看似只是关乎道德沦丧的事情,背后其实和人们心理息息相关。人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心理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决定其是否提供帮助,分析人们发生助人行为的心理,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

  2.2理论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2.2.1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特定社会中通常为他人赞赏的行为,其两种特殊形式为助人和利他。对于助人行为,进化观点认为,我们从生物本质上就愿意帮助别人,然而,社会心理学家还提出了更具可能性的解释:我们受到互惠、社会责任和正义世界的普遍信念的影响而做出助人行为,除此之外,通过社会学习以他人为榜样,更促进了这种行为的产生。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助人行为的产生除了和个人的品质、信念、责任感有关,还和整个社会的风气息息相关,他人的言行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

  2.2.2认知模型

  心理学家拉塔内和达利提出,旁观者在最后决定是否帮助一个处于紧急情况中的人之前,会经历如下几个认知阶段:注意事件、定义事件、接受个人责任、决定做什么。如果一个人没有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则他可能在以上某一个阶段上遇到障碍而放弃了。 我们以老人摔倒为例,分析哪些因素会决定我们是否过去扶起老人。

  1.注意。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可能正和朋友打电话,可能在玩手机游戏。事件发生在何地?闹市区还是安静的街道?如果我们正忙于其他事情,或者周围很吵闹,我们很可能没有注意到老人摔倒了更谈不上帮助了。

  2.判断。当我们发现一个老人倒在地上,我们便会给这个事件加以定义。老人摔得有多重?他看起来有没有受伤?周围的人反应如何?这些都是我们判断事情的严重性的因素。事情越严重,我们提供帮助的可能就会越大。

  3.责任。当我们断定老人伤得很严重的时候,我们便会考虑是否会承担这个责任,考虑的因素包括:自己的能力和经验,自己是否愿意付出精力和时间,周围是否有更适合承担责任的人选等。

  4.决定策略。当我们度决定承担责任时,我们便接着考虑如何帮助老人:我们有没有急救的经验?周围有没有人已经实施急救?我们能干些什么?当我们考虑出助人的方案时,我们就会伸出援助之手,否则,我们可能就会打消帮助的念头。

  2.2.3 旁观者冷漠效应

  研究表明,在紧急情况下,人们与其他人在一起,比独处时更不可能提供帮助,而且旁观者越多,任一个体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这种现象便是众所周知的“旁观者冷漠效应”。

  旁观者冷漠效应是怎样产生的呢?心理学上有两种基本解释——责任分散和旁观者抑制。 责任分散是指在紧急状况下其他人在场会使我们将助人的责任转移到他人身上。当我们遇到老人摔倒了,如果只有我们一个人在场,我们很有可能会提供帮助,假如周围有很多人,我们的责任感便会降低,提供帮助的可能性便下降。

  旁观者抑制则是指,人们会对当着别人的面行动感到不舒服,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中。当我们看到老人摔倒了,我们可能会因为担心自己处理得不好被人嘲笑而与大多数人的行动保持一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因此,周围是否有旁观者对于我们是否提供帮助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2.4 旁观者计算模型

  心理学家皮利亚文提出了一种旁观者计算模型来解释人们为什么不总是会提供帮助。当我们面临紧急情况,决定是否提供帮助时,我们会估价帮助的成本和不帮助的成本,并对二者进行比较,当帮助的成本较高时,我们往往会选择不帮助,当不帮助的成本较高时,我们往往会选择帮助。

  例如,当我们看到老人摔倒时,我们会考虑:如果我帮助老人,将花去我多少精力和时间,我是否会被敲诈勒索等。如果我不帮助老人,我是否会感到有罪恶感,是否会产生消极情绪等。当我们对二者成本做出比较后,我们将决定是否提供帮助。

  3.研究思路

  在紧急情况下,一个人是否会帮助他人会受到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主要通过研究个例来分析这两方面的影响。

  对于主观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的责任感和能力,我们可以对不同受教育程度、社会背景的人进行问卷调查来分析研究。

  对于客观因素,主要包括榜样、旁观者不同的成本等,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对比实验来研究。根据人们在不同的实验条件(有无榜样、有无旁观者及变动数量、改变帮助和不帮助的成本等)下的行为来分析研究。

  4.应用前景

  1.助人行为的产生受到人的社会责任以及正义信念的影响,同时,通过社会学习和榜样的力量也会促进助人行为的产生。因此,我们对青少年要授以积极的教育,大力宣传道德楷模,帮助人们树立社会责任感和正义的信念。

  2.将认知模型应用于紧急事件中。当我们面临突发情况时,会经历4个认知阶段,当我们注意到事件后,要认真处理后3个阶段,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3.根据责任分散理论,周围的人越多,我们的责任被削弱得越厉害。因此,我们在安排工作时,不能安排太多的人担任一项任务,这样会削弱大家的责任感,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4.对旁观者计算模型进行推广,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可以进行两方面的考虑,比较做这件事情的成本和不做这件事情的成本,进而得出最优的决定。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克里斯普,里安农·特纳.《社会心理学精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13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