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形势与政策论文>

2017中国海洋安全形势论文范文

斯娃分享

  海洋安全是当前和今后长时期内中国国家安全的重心。当前中国海洋安全形势严峻,面临着海岛归属、海域划界争议、海洋资源争端、海上通道安全、台湾问题等一系列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与挑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中国海洋安全形势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国海洋安全形势论文范文一:中国海洋安全形势观察

  中国周边安全的最大挑战来自海洋,中国在以后的发展战略中必须将海洋利益放在关键的地位,只有当中国能够捍卫自己的海洋权益,威行海上,周边各国无一敢窥私,中国海上安全才能有保障,中国的周边安全才能有保障。

  当今中国周边冲突最为激烈的一在钓鱼岛,二在南海。日本人最近在嚣张的上演全民出钱购买钓鱼岛的丑剧,而菲律宾则在自认为有美国撑腰的纸老虎皮下在南海问题上向中国叫板。二者都属于中国海洋利益,涉及主权问题,不容有一点闪失。当今中国所受威胁最大的也来自海洋:中国海洋开发能力不足,海军力量薄弱,美国拥有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强大海上力量,在海上对中国制造岛链封锁,限制中国海军发展。可以说海洋是中国的软肋之一,中国当前安全形势最大的挑战就在海洋,只有当海洋安全真正有了保障,中国的安全才能有保障。

  中国当前海洋困境并不是一天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海洋困境有其及深远的历史原因。而这种历史的惯性一直困扰中国人到现在。

  中国是大河文明孕育的国家,与希腊截然相反。虽然创造了诸如郑和下西洋等史诗般的历史事件,但其不过是大河文明的补充物。自从秦始皇一统六国,亲海的齐楚灭亡,内陆的秦建立起统一的封建国家,奠定起中国两千年政治基础,也标志着中国大河文明对海洋文明的胜利。大河文明在经济上表现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种封闭式的经济形态决定了中国封闭式的上层建筑,因此在政治上表现为中央集权,在文化上表现为文化思想专制、轻视个人特性,在军事则因为来自海上威胁较少,海军力量基本没有,而且自给自足的经济、崇尚礼教秩序的儒学还造成了中华民族求安逸,求和平,麻木忍让,惧怕冒险,固步自守的民族心态。这些也是近代中国无法赶上世界潮流的关键原因。反观希腊,先天不足的土地资源与周边广阔的海洋孕育了其灿烂的海洋文明。在经济上表现为发达的海上贸易,这种外向扩张型的商业经济孕育了其开放性的上层建筑,在政治上表现为民主,在文化上表现为自由开放,在军事上则因四面环海,海上威胁严重,海军力量强势,这些也形成了希腊人开放自由、乐于冒险、崇尚个人力量、视野开阔的民族特性。虽然也许其还局限在奴隶制度之内,但其精神却和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一脉相承。在这种文化惯性的影响之下,即使中国很长时间内海洋技术世界领先,但终归只能在小农经济范围内搞些宣扬国威、朝贡贸易的事,而无法创造像西方的伟大发现与进步。虽然南宋海洋商业极度繁盛,但在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下却无法找到持久的经济动力,也造成了统治者对外界的恐慌。当封建主义在中国衰落,这种恐慌便会加重,于是便形成了明清的闭关自守。中国抛弃了海洋,海洋便抛弃了中国。

  当明朝政府在将所谓的“海盗”王直处以极刑时,葡萄牙、西班牙政府正在鼓励海盗们向外扩张、追求财富;当中国还在用指南针看看风水、用火药放放鞭炮,西方正在用指南针在海上驰骋,用枪炮将一个又一个地方变成其殖民地;当中国还沉浸在小农经济的物产丰盈假象之中,西方已经开始了全球范围内的殖民掠夺,建立起殖民体系。古罗马的战略家早就说过:谁控制了海洋就控制了世界。这在近代得到了充分的证明。而中国,这个抛弃海洋的民族,却只能在近代沦落到世界的末尾。

  而近代当西方的枪炮从海上打来,中国真的开始清醒面对海洋了么?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等无一不以失败告终。西方科技、西方自由思想、西方开放性文化、西方民主政体等均是海洋文明的产物。而缺乏海洋基因的中国,在五千年大河文明的强大惯性下,无法在短短100年实现面对海洋的坦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妄图在封建集权之内开始,辛亥革命只形式上改变了制度,却远远没有触及封建势力的核心,而国民大革命更是在内部人员绞杀下失败,保守力量远比想象的要可怕。而最终社会主义在中国成功,而不是在中国奋斗了近百年的标榜自由民主的资本主义,很大程度上便是因为中国集权、封闭、蔑视个体的文化惯性对民主自由的抗拒,而社会主义则以其集体主义与专政体制迎合了中国的传统。

  经历近代的战火,中国并没有意识到海洋的战略地位。这很大程度上由于冷战时期中国与外界的隔绝降低了对海洋战略的经济需求。按理当时海洋战略的军事需求应该是很强的,尤其面对台湾、面对美国的海上力量,但是相对较少的海上冲突却降低这种需要,再经历过“”的冲击,中国海军发展并不见迅速,海洋开发能力并不见显著提高,并且与西方国家差距拉大。如果有强烈的海洋意识与海洋战略眼光的话,海军应当放在军事发展的首位。但很遗憾,重陆轻海的思想一直没有改变,虽然建国后海军基础建立,但海军的发展并不能人满意。甚至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到1999年前,中国所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海军上军费投入不多,中国海军基本没太大发展,基本处于设备维护状态,与发达国家差距进一步拉大了。从此可见中国对海洋利益的轻视,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海权的重要性,中国依然是一个陆权国家,海洋意识薄弱。直到99年后南斯拉夫使馆被炸,中国才如梦初醒,开始加大军费投入,海军这时才进入历史性的发展时期。如果中国能够早点重视起来,中国的海军必然已是另一番模样,还哪里容得小小越南、菲律宾在这里嚣张?

  中国领导层一直缺乏强烈的海洋意识。比如南海白龙尾岛历来是中国领土。49年国民党败退之时,有残军退守于此岛,1955年解放军解放该岛,1957年为了支持越南反法战争,将该岛借于越南使用。—谁知这一借,就成了刘备借荆州。70年代后,越南以该岛位于108°03’13”以西、以及为越南实际控制为由,宣称其为越南领土。最后中越在北部湾划界谈判中,竟然将该岛划归越南,原因是这一方面是因为越南实际统治这个岛已愈30年,上面居民全部是越南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换取越南在其他方面的妥协。我想这真是让人无话可说,目测中国并不拿一个小岛当回事,是随便出租,租出去又不想花心思要回来,最后白白将岛拱手相让。这算什么呢?还有1994年<<联合国海洋公约>>颁布,中国甚至不加思索的便在公约上签了字,从此潘多拉的盒子打开,越南等国依仗着联合国海洋公约开始争夺南海,争夺所谓的专属经济区。而中国呢,一方面批准了海洋公约,一方面又坚持着自己的南海主权,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行为真是让人无话可说。而美国,这个传统海权国家,在联合国海洋公约法上则表现了十分谨慎的态度。至今国内仍在争论着联合国海洋公约对美国海洋利益是利大还是弊大的问题,国会至今也没有批准公约。从此可见,美国人的海洋意识是相当强烈的,反观中国,海洋意识则弱得多。记得我们小时候记得滚瓜烂熟的中国领土960万平方公里,这其实并不包括海洋领土啊,我们完全没有海洋领土的意识,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领土被我们漠然忽视,这种从小开始的领土教育真的是很让人担忧。

  前面说过,中华民族本身就是轻视海洋的,相比与部分中央高层的薄弱海洋意识,普通民众对海权的漠视则更为可怕。中国很少有人知道中韩之间在东海还存在着苏岩礁之争,好好的没有争议的中国领土突然间就被韩国搞过去了,韩国在上面大兴土木,中国一句“不承认”了事。而中国民众对此很少知情。对于钓鱼岛问题,中国民众也只是不痛不痒的发泄点不满,很少有什么实际行动,一个保钓联合会实在影响力有限。对于南海,如果不是近期菲律宾自以为是的对峙行为,中国民众也很难去主动关注南海问题。甚至不知道南海岛屿已被蚕食大半,而且还经常在网上看到各种言论说“中国是不是太霸道了,把九段线都划到人家门口去了”。从此可见普通民众对南海问题并不了解,对中国海洋利益缺乏必要认识。

  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薄弱是中国海洋安全的重要隐患。即使海军力量再强大,没有强烈的海洋意识也是没有用的。当然话说回来,没有强烈海权意识的民族,又如何能有强烈的欲望拥有强大的海军呢?所以我认为要想保障中华民族的周边安全与稳定,首要维护我海洋安全,欲维护我海权,必须有强大的海军力量,而在实现军事目标之前的首要任务是要培养全民的海洋意识,通过从小的教育让整个民族树立起强烈的海权观,尤其对南海、东海等主权问题要深入透彻的教育,而不是浅尝辄止。除此之外,海洋科学与海洋技术的发展是我壮大海军力量、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对海洋没有了解,如何打造一流的海军?没有对南海的了解,你又如何说南海是中国的领土?然而当前我国海洋探测等技术与发达国家差距还很大。各大院校开设的海洋专业很不够,人才培养不到位。而且中国大河文明下集权化集体化的科研形式对海洋科学研究很不利。《阿凡达》导演卡梅隆靠着自己几个人小公司研制的潜水器冒着巨大风险下潜10898米,而中国以国家名义搞的蛟龙号也就深潜7000米。其实我们在这里依然看到了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巨大差异。中国的政治文化体制的本质依然没有改变,依然是集体主义式集权,而西方则更看重个体创造性,乐于冒险。这种体制正在对中国科技文化发展形成阻碍,虽然中央一直在喊政治变革,但无疑难度很大,可是不变是不可能的,历史人民不会答应,可以期待,未来不远的中国,中国将会迎来重大的变革。变革之时,也将是中国海权奠定之日!

  当全民海洋意识逐渐强烈,海洋开发能力不断增强,中国海军力量自然会显著提升。只要拥有了强大的军事实力,一切都将不在话下。当然要达到这一程度,还需时日。但现在对付一个菲律宾还是绰绰有余。个人认为虽然说现在南海问题已经逐渐国际化,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博弈。但中菲对峙事件中美国的含糊中立、东南亚各国的默无声息也反映出其纸老虎的本质,在南海问题上显得底气不足,并不敢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正面冲突。邓小平说“主权问题没有谈判的余地”。当然这句话额的背后需要强大军事力量的支撑。中国有实力,也应当有自信来强硬的喊出:南海问题没有谈判余地。当然外交政治手段还要使一使,一旦不行,立刻一战。中菲战争一旦开始,美国为了自己利益必然不会正面卷入战火,越南等国也不敢为协助菲律宾正面向中国宣战,菲律宾军事与经济实力均无法与中国抗衡,中国可以迅速结束战争,甚至趁机取得整个南海控制权。这之后就交给外交政治家处理了。只希望不要再像以往一样将战胜所得领土拱手相让。与此类似,钓鱼岛等问题可以一样解决。最重要的是中国在主权问题上不能丝毫让步,且必须拿出实际行动。该战即战,不应有所顾忌。

  当前南海问题解决的好与不好必然都会引起连锁反应,对日后中国周边形势走向具有重大意义。所以希望国家能妥善应付。

  中国的社会依然在转型期。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真正走向海洋的开始,是海军走向世界舞台的开始,是中国社会制度变革的开始。而到现在,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海洋安全形势,面对越来越迫切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发展需要,面对国内越来越强烈的政治呼声,中国正处于关节点。中国还要像海洋深处进发,树立其更强烈的海洋意识,拥抱海洋,唯有如此中国海军才有冲破岛链走向深蓝的可能,中国的海上安全才能得到真正保障。

  中国海洋安全形势论文范文二:如何认识和应对中国海洋安全形势

  当今世界,海洋已经成为各国联系的纽带,是友好交往和国际安全合作的重要舞台,同时也是重要的利益交织点,海洋安全成为国际关系的一个突出焦点。 受当今时代潮流、世界力量消长、大国战略调整等全球因素影响,我国面临着较为复杂的海洋安全形势,如何构建有效的海洋安全体系,确保我国海洋安全,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海洋利益持续拓展期、国际海洋秩序深入发展期和海洋利益磨合期“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妥善处理海洋问题关系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战略机遇期,任务艰巨,使命重大。

  我国在海洋上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包括南海的120多万平方公里。除了在北部湾南口和越南达成协定,解决了北部湾的划界。在海洋上,从北到南,从黄海、东海到南海,我国目前在海洋上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和压力。具体有:第一,海域被瓜分。传统的海域,比如黄海,我们传统渔场被瓜分。第二,岛礁被占领。如南海的岛礁被占领。比如东海的苏岩礁,南海则更多。第三,资源被掠夺。特别是南海地区,1986年后越南凭借从南海攫取的油气资源一举成为石油出口国。包括现在的钓鱼岛争端也是如此,据探测,由于钓鱼岛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且是良好渔场,所以背后包含着资源的掠夺。第四,安全受到了威胁。周边国家从海洋挤压中国,包括调整军事部署和把先进作战兵器投放到我国对面,比如在关岛和冲绳岛。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近海海上安全形势严峻,海洋安全对国家的影响会越来越来大,尤其对国家的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的影响越来越深。过去这几年在海洋方面,我国无论是南海和东海的近海海上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和复杂。“只能说我们是海洋大国,而不是海洋强国”,报告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这也说明我国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报告“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章节提出,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积极运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首度将海洋安全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层级。

  对于我国近海安全形势,也有专家称我国近海安全形势严峻,增海洋话语权需先布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副院长王逸舟认为,要增加中国在海洋问题上的话语权,软实力就是要主动规划、谋略和设计,要有先手布局。当然软实力布局还应有硬实力做后盾,与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规模匹配,应该清晰的力行国家海洋战略和力量建设。近年来,中国海监频繁出海护渔和维权、中国海军亚丁湾定期护航,以及中国第一艘航母入列,深海载入技术不断突破,令国人在自豪的同时也多了一份安心。

  在海洋安全形式的问题上,解放军代表也声称:军队应该担负起保卫的职责,有效的维护国家安全、主权、领土完整,以便更好地保障我国各方面的和平发展。

看了“2017中国海洋安全形势论文”的人还看了:

1.中国海洋安全形势论文

2.浅谈中国海洋安全形势论文

3.有关中国海洋形势论文

4.2017国际安全形势论文

5.2017当前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论文

    901053